武姨娘卻比武立言硬氣得多,她拒不承認自己幫助侄兒舞弊,一口咬定只是交代府中奴仆去給武立言買了些考題讓他提前熟悉科考。她沒讀過書,買題的事情是全是下頭的人在做,至于為何買回來的題與當年科考的題目一致,她怎么知道說不定是巧合。
武姨娘雖然沒讀過什么書,但是卻精明得很,她知道自己若是認了罪這輩子都完了,苦心經營十幾年她怎么舍得好不容易得來的富貴不如咬牙硬撐到世子爺想辦法來救她。
武姨娘到不是盲目信任安國公世子,她只是信自己多年來用在莊世子身上的諸般手段,信世子不會棄她不顧。
刑部的人去安國公府捉拿那位去買考題的奴仆,卻發現那奴仆在武立言被抓的當日就偷偷逃了,反應速度比安國公府和官府都快。
會審之時,主審官員開始對武姨娘用刑,就在武姨娘實在撐不住要招供的時候,那逃走的奴仆居然回來主動投案了。
奴仆交代說之前逃走只是為了去見相好最后一面,安國公府和武姨娘待他恩重如山,他不能背信棄義讓主人背鍋。他交代武姨娘和安國公府確實不知考題的事情,是他想要在主人面前邀功暗中跟考官的貼身仆從搭上了線,買通那位仆從為他偷來了考題。
而安國公府這位奴仆交代出來的考官則是陳豫。
武姨娘和武立言不知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暗示,口供跟這位奴仆一致,說是下頭的奴仆說自己能請閣老指點一下武立言,武姨娘愛侄心切,就給了奴仆不少銀子讓他去辦。
之前把姑母給交代了出來的武立言也改口說姑母不識字,根本不知道奴仆買回來的是什么。
刑部又派人去抓來了陳豫的貼身侍從,那侍從倒是對自己的收受賄賂賣出考題的事情供認不諱,不僅如此他還交代自己怕從陳閣老這里弄到的考題不夠完整,他因為常常跟著陳豫出門,認識了薛閣老的侍從,于是將收到的銀子分給了薛閣老的侍從一部分,讓他從中幫忙。
拔出蘿卜帶出泥,薛閣老的侍從也被提審,不過薛家侍從不承認自己參與了這件事。但是官府卻從薛家這位侍從住的屋子里搜出了陳家侍從給他的錢袋。
薛家侍從喊冤,說陳家侍從確實給了他十兩銀子,但是這個錢是因為有一次陳家侍從在外頭辦了錯事,他幫忙遮掩了一下,陳家侍從出于感謝給他的銀子。
區區十兩銀子買通一個內閣大臣的侍從得來了考題,這聽起來讓人覺得不敢置信,但是證據確鑿,任薛家侍從再如何狡辯也無力回天。
說起來官府去薛家搜查罪證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薛家管家原本攔住了官府的人,不肯讓他們進去搜。
薛閣老雖然被暫時停職,但是他并未被革職,被派來搜查的官兵人也不敢用武力硬闖,正待雙方僵持的時候薛閣老之子薛行衣主動讓人打開了薛家的大門,放了官兵進來,那一身坦蕩淡然的態度倒是讓在場之人不得不服氣。
管家原本怕府中有對薛閣老不利的證據,一邊攔著搜查的人,一邊讓人偷偷去把侍從的房間翻找一遍,但是他沒料到會遇到一個這么坑自己人的少主人,被管家派去偷偷翻找證據的人被搜查的人碰了個正著,人贓并獲,這下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三司將審訊得來的結果上呈御案,天承帝震怒之余也暗自頭疼。
考題是從薛元澄和陳豫手中泄露出去的,但是卻不是他們自己想要泄露的,說實話做官做到了內閣大臣,確實沒有必要為了那區區幾百兩銀子葬送自己的前程,兩位閣臣沒有那么傻。
但是這件事也沒有辦法輕輕揭過去,外頭書生門已經鬧翻了天了,聯名上書請求朝廷嚴懲泄題考官,不要讓朝廷的科舉成為一個笑話。
按照天承帝的本意,他其實并不想對陳豫和薛元澄處置太重,因為這兩位在內閣多年十分聽話,對天承帝下達的旨意絕對聽從。
天承帝的態度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是不少人體會到了。
歷代帝王若是遇到這種讓他左右為難的事情,都有一個套路可以走的。
那就是皇帝當著眾位大臣的面表示震怒,要嚴懲不怠,發完一通脾氣,樹立了自己的威嚴之后,親信大臣們再一個個上前痛哭流涕地跪求陛下網開一面。帝王最后再順手推舟聽從意見從輕處置。
這回對于處置薛元澄和陳豫兩位心腹大臣,天承帝也打算用這一招。
于是朝堂上,天承帝大大發了一通火,怒斥了薛元澄和陳豫一番,以安撫天下讀書人的心。
接下來就是大臣們輪番上陣陳述兩位大臣歷年來為朝廷所做的貢獻,懇求天承帝看在他們勞苦功高的份上從輕發落了。可是偏偏在這個緊要的關節出了問題。
天承帝剛剛罵完還沒喘過氣,薛行衣就出列了。
就在大家以為他要為父求情的時候,薛行衣卻表示這次確實是他父親薛元澄的疏漏,身為一部長官,內閣之臣,卻連家中奴仆都無法約束以至釀成大禍,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他薛家對不起朝廷和陛下的信任,無顏再在朝中立足,懇請天承帝對薛元澄以及他薛行衣革職,且永不錄用,以平天下讀書人之怒。
天承帝沉默了。
正要求情的官員們面面相覷這要怎么整
人家兒子都認罪了,這時候再哭求陛下網開一面時機就不對了啊
薛元澄和陳豫雖然在朝廷經營多年,有不少黨羽,但是他們站在那個位置也擋了不少人的路,所以想要趁機將他們扯下來的人也不少。
薛行衣請罪之后,跟在他身后附議的大臣接踵而至,恨不得趁機把陳豫和薛閣老踩得永世不得翻身。
天承帝神色復雜地看了一眼“耿直”的薛行衣一眼,在心里無力地嘆了一口氣。
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