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東萊太史慈

第二部天下第七章 荊益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0  作者:碧水龍吟
太史慈聞聽漢獻帝不見了,心臟差一點跳了出來。

這件事情非同兒戲,關乎到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

不過這事情太史慈卻不會埋怨史阿,因為他知道史阿乃是一個十分精細的人,身為頂級劍手,極少犯錯誤,若是連史阿都沒有看住漢獻帝的話,那么換了自己只怕也是一樣的結果。

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回漢獻帝,而不是沒有必要的怨天尤人。

史阿見他聞聽這消息后,只是開始的時候吃了一驚,隨后就沉吟不語,而且神色泠靜,絲毫不露出內心想法,顯然是在思考對策,心中大感佩服。

當下把自己和漢獻帝逃亡的全過程和今早為何自己獨自出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給了太史慈。

太史慈看向史阿沉聲道:“現場有打斗的痕跡嗎?”

史阿搖了搖頭道:“山洞中一切井然有序,和我離開的時候沒有絲毫兩樣。”

太史慈摸著下巴若有所思道:“如此說來,應該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乃是皇上已經被王允找到并且帶走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皇上自己出走了。”

史阿吃了一驚,不能相信道:“不可能吧?皇上會自己走?”

太史慈冷哼了一聲,想起一件事情,對史阿道:“對了,我記得皇上和我們走的時候身上帶著一個小包裹,那山洞里還有嗎?”

史阿馬上搖頭道:“山洞里那個包裹還在,只是被翻得很亂。”

太史慈沉聲道:“看來皇上真的是自己離開的。”

史阿見太史慈這般肯定,不由得問道:“主上,何以見得?”

太史慈看向史阿道:“這事情顯而易見,若是皇上被王允找到的話,直接把那包袱帶走就是,為何還要把包裹翻亂?那分明是皇上自己走的時候從包裹里拿走什么東西的標志。”

史阿聞言點頭。

太史慈冷笑道:“看來我們都小看了咱們的皇上,誰說我們的皇上手無縛雞之力?誰說我們的皇上是任人擺布的深宮弱主?”

史阿馬上明白了太史慈的意思,駭然道:“主上是在說皇上早就有計劃要遠離我們?”

太史慈點頭道:“這你還看不出來嗎?對于皇上來講,現在誰他都不信任,唯一信的人就是他自己,相對于我們來講,王允更不可靠,而張任的事情更加進一步證明了漢室宗親的不可信任,現在對于皇上而言,唯一可以利用并且稍加信任的人就是劉虞。”

史阿點了點頭,要知道漢獻帝不是傻子,這些人中也只有劉虞最沒有野心。

太史慈嘆了口氣道:“由此可知,皇上一定是趁你睡覺的時候偷偷溜了出去,皇上的目的地就是幽州。”

史阿不由得笑出聲來道:“不知道天高地厚,就憑借他一個人的力量就想到幽州去,那不是白日做夢?”

太史慈卻搖了搖頭道:“史阿,你要要如此說話,要知道任何人都有蹣跚學路的時候,蝴蝶也永遠不會嘲笑毛毛蟲。皇上的年紀小,所以會有思慮不周的地方,比如說走的太心急,沒有布置一下現場,讓我們很輕易地猜出他的意圖。但是你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皇上正在成長。就比如皇上選擇獨自前行幽州,這一點肯定出乎王允等人的意料,畢竟在王允的印象里,皇上此刻應該在我們的手里,而且離長安越遠越好,可是皇上反其意而用之,倒是大出王允等人的意料,既然連你我兩人都已經騙過,更何況別人呢?”

史阿點頭道:“這個我承認,問題是皇上選錯了方向,皇上只看到劉虞是個容易擺布的人,卻沒有看到劉虞性格優柔寡斷,并非是可以掃平地方豪強的人,公孫瓚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即便是皇上可以避開王允等人的追捕,我們的皇上要走多長的時間才能到幽州呢?等皇上到幽州的時候,只怕劉虞已經兵敗身亡了。皇上的行為又有什么作用呢?”

太史慈沒有想到史阿想得這般清楚,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

史阿沉吟一會兒,對太史慈道:“主上,為今之計我們怎么辦?”

太史慈沉聲道:“皇上我們是肯定要找回來的,問題是單靠我們兩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夠,而且青州、冀州、兗州的事物千頭萬緒,我不可以在這種地方逗留太長時間。”

頓了一頓道:“子龍雖然沒有回兵救援,但我知道他肯定會化整為零派人來找我們,一旦聯系上最擅長野戰的特種精英,我們找到皇上的機會就會大增。”

史阿一拍腦袋,失笑道:“主上不說我都忘記了還有子龍呢!”

太史慈冷哼了一聲道:“我們現在距離長安雖然很近,但是我們早日和子龍的大軍匯合的機會也更大。我們這就廣布暗號,以便和子龍聯系。”

史阿點頭稱是,旋即想起一事道:“對了主上,那個李嚴你要怎么安排?”

太史慈慈沉吟道:“這個李嚴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們不可以放過,不過現在還為時尚早,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對劉表的感觀到底如何。不過我看我們收服李嚴的機會很大。”

太史慈之所以敢這么肯定正是由于李嚴在歷史上主動背棄劉表而去的行為判斷出來的。

史阿點頭,才要說話,卻見李嚴興沖沖地回來了,兩人便停止了談話。

三人騎上戰馬繼續向北前行,太史慈挑一些小路前行,那當然是怕王允的軍隊發現自己的蹤跡。

李嚴卻以為太史慈是怕給他找麻煩所以才會挑這等小路前進,心中自是感激。也正因為如此,李嚴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長安城發生的巨變。太史慈和史阿當然是裝糊涂了,若是告訴李嚴長安城已經天翻地覆的話,他還不馬上返回荊州相劉表報告這件事情啊。

有李嚴這便宜幫手,在路上行走當然多一份力量。

沿途上,太史慈留下了很多青州軍特種精英中的聯絡信號。

經過一天的休息,太史慈和史阿身上的一點小傷已經完全復原。而且更加龍精虎猛起來,神采猶勝往昔,顯然是經過與呂布一役,受益匪淺。

那特種精英一見到太史慈和史阿兩人神采奕奕的樣子,不由得歡喜得差點掉下淚來,看得太史慈心中感動。

終于,在第一天黃昏時分,有一名特種精英發現他們并且跟了上來,找到了太史慈。太史慈大喜,知道自己在不久之后就可以見到的青州大軍。

那是在一片樹林中,當時倦鳥歸林,杜鵑泣血,令人頓時興起了天涯斷腸人的落寞之情。

不過太史慈卻無暇在乎這些事情。找回漢獻帝才是第一位的。

李嚴自然問起來的特種精英是誰,太史慈就騙他說此人乃是自己的一位故交的手下人,便蒙混過關。

這名特種精英走了才不一會兒,一天上又下起了大雨,雖然沒有前天晚上那么大,但是在大雨下,雷聲隆隆,一道接一道的電光如同海神手底下的耀眼動人的三叉戟在林外閃爍著。

太史慈心叫正好,便提出在這里休息一下,然后再趕路。

李嚴當然沒意見,眼看著長安城就快到了,哪里還用得著急于一時?

三人談笑間坐下。

太史慈趁機問起荊州的人情風俗,那意圖當然是想要了解劉表的動向。

李嚴哪里知道這些,還以為他們糧食是在關心自己未來當官的地方呢。當然是侃侃而談起來:“說起荊州,其實誰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概念,反正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是相當廣大的區域。這荊州總共南陽郡、江夏郡等九郡。荊楚大地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不僅僅有金城之固,還有沃野萬里,百姓殷富,實在是個好地方。我看兩位兄弟一身好武功,到荊州后一定會得到重用的。”

太史慈和史阿對視了一眼,笑道:“正方說得真好,荊州的確是個好地方,只是官宦仕途這條道路不好走,還望文正多指點一二。”

李嚴一擺手道:“這個東西我也不懂,反正我只知道在荊州軍隊不能得罪蔡氏家族和蒯氏家族。否則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這一點太史慈早就知道,聞言笑道:“原來劉表大人這么信賴兩人啊。”

李嚴點了點頭道:“那是當然,就說蒯氏家族的蒯越先生吧,我們劉表達人就是聽了蒯越先生的話才換了荊州一個安寧,蒯越先生說:‘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又說對付宗賊要‘誅其無道,施其才用’,劉表大人聽了大悅,按照蒯越先生的話,去年我們便已經掃蕩干凈了宗賊。那袁術手下的大將孫堅更是死在了我們的手里。”

太史慈聽了一怔,沒有想到這個蒯越居然有如此本領。

李嚴又說道:“至于說到蔡氏家族,更是咱們荊州首屈一指的大戶,若是說出謀劃策的話,那當然是蒯越先生的事情,但是出兵打仗就要看蔡世家族的蔡氏三兄弟了,錦州乃是水鄉,不比中原之地,習慣馬戰和步戰,我們荊州只擅長水戰。蔡氏三雄可是我們荊州最厲害的水軍將領。”

頓了一頓道:“更何況蔡世家族還和劉表大人聯姻,那地位自然非比尋常。”

太史慈笑道:“怎么?正方?以你的本領在荊州居然沒有列入到名將中?”

李嚴頹然一嘆道:“我又算得了什么?我聽說荊州有一員大將名叫黃忠黃漢升的,武功蓋世,據說一點都不會弱于長安城的溫侯呂布,可惜無緣相見。不過聽說還有一人名叫文聘,也是當世豪杰,真想要會一會。”

太史慈面上帶著微笑,心里卻在琢磨自己如何花費最小的代價奪得荊州,太史慈可不想等劉表老死的那一天再接手青州。現在劉表還硬朗得很,短時間內只怕死不了。自己不可能像歷史上的曹操那樣白白撿一個便宜。

兵法有云:用兵之法,有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所謂“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荊州就是一塊“爭地”,所謂的“爭地”就是“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的地方。

在歷史上,荊州就是如此,若是劉備若得荊州,就可以從荊州和益州夾擊中原,實現“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目標;孫權若得荊州,便可依長江天險,鼎足于江東,抗衡于曹操,進而謀取天下;曹操若得荊州,便可雄據長江上流,乘長江而下,吞并東吳,一統天下。因此這就注定在荊州問題上,三方必須有一場龍爭虎斗的。

故此,對于太史慈來說,荊州不但要據為己有,而且還必須是他的“獨占之地”。

袁術和孫堅很明顯看中了這一點。

太史慈當然也不例外。

袁術是武力征服,那么自己呢?

原來的打算是挑動劉表的子嗣之爭,不過現在看來卻絕對沒有這種可能,畢竟劉表現在還處于年富力強的階段,劉表到荊州也不過是四年的頭那個樣子,和蔡夫人與沒有孩子都在兩說著,還談什么劉琮和劉琦爭繼承的位置呢?

看來要奪取荊州沒有那么簡單。

哎,要使郭嘉又或者魯肅在這里就好了,徐庶就差了很多,隨機應變的本事他到是有,但是一碰見這樣的戰略問題,徐庶的本領也就到家了。

可惜諸葛亮年齡太小,否則若是給自己來個《隆中對什么的不是也不錯嗎?

一想到《隆中對太史慈只感到自己的腦中靈光一閃,馬上想起了奪得荊州的辦法。

一言以蔽之,若想得天下,必需得荊州;若想得荊州,必需的益州。

其實不僅僅是在三國時代,其實就是在別的朝代,荊州之地也是天下的樞紐,每一次“治亂”、每一次王朝的更替,北方的力量和南方的力量總是在這里交鋒,以決定天下的歸屬。南方有荊州就可以攻擊北方政權的根據地和后勤基地,而北方政權有了荊州就可以延江南下,平定楚吳。

在歷史上,曹操這個最有可能結束三國亂世統一中國的人就因為無視這種規律而喪失了機會。

若是曹操在東平呂布,北滅袁紹,西迎漢帝于許昌,南討袁術于汝南之后,并沒有想要南下滅吳的話,也許歷史就改變了。

若太史慈是曹操,則一定在得到荊州后放緩自己的腳步,穩扎穩打。

應該先滅馬騰、再滅張魯,后滅劉璋,尤其是益州,絕對不可以像曹操那樣把張松罵走,放著蜀種地圖而不要,只要自己一旦得到蜀地,便可穩固荊州,形成對東吳的最后一擊。

其實這個思想就是《隆中對的思想,而且是古今通吃的一個方法。

看來自己謀奪益州必須提到日程上來了。

對面,李嚴在那里滔滔不絕的說著,太史慈在這里看似聚精會神,其實早已經神游萬里,不知飄到何方去了。

就在太史慈神思恍惚間,只聽見一直不出聲的史阿冷冷喝了一聲道:“哪里來的不知名的鼠輩?既然已經跟來,為何還要如此藏頭露尾,還不出來受死!”

沒想到敵人來得這么快。

太史慈警覺起來,和李嚴同時一躍而起,同時提槍在手。

史阿卻早已經拔出了長劍。看向森林外那暴雨將停的世界。

就在這時,只見有人從四面殺出,將他們團團圍住,但見數十條幢幢人影,目中俱都散發著野獸般的兇光,這景象不但充滿了懾人的殺機,叫人看了更是說不出的令人心慌意亂。

太史慈放眼瞧去,卻發現每一面的對手都有四十八人之多,這每一面的四十八人看來雖似己溶為一個整體,其實卻每四人自成一組,這四十八人的腳步看來雖一致,其實每四人與四人間又另有節奏,仿佛踏著天地間的某一種玄妙難解的至理,絕對不會有雜亂無章的感覺。

那其中帶有懾人的殺機。而且人數不占優勢。

聽聽聲音,外面似乎還有騎兵。只不過因為在密林中無法發揮優勢而沒有進來參與攻擊。

看來是敵人的大隊人馬,形勢不容樂觀。

不過對面這三個人卻完全沒有把對面這些充滿殺機的人放在心上,像太史慈這等武功境界的人盡管在千軍萬馬中,心境也如洪爐火上的一點千年寒冰,冷然地看著對面的敵人,早就已經拋開生死成敗,心靈進至古井無波的境界。

一場混戰,一觸即發。

只是,趙云和許褚,你們在哪呢?

上一章  |  東萊太史慈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東萊太史慈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