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現在的追趕速度,完全可以用步履蹣跚形容,還沒有楚國發展得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魏國的確有發展的意思。
同樣輔漢勢力中……尤其是劉備和張燕,也都有這方面的傾向。只是相比于獨霸北方的魏國,輔漢勢力的構成復雜,內耗比楚魏要嚴重的多。
而且對這方面敏感的,只有劉備和張燕……
相比之下,馬騰、韓遂、楊奉,雖然眼饞楚國的軍械,但卻只知道買買買。
劉備雖然坐擁大半個青州,然而重要地段的海岸線,卻都在楚國的控制下,張燕更是本身就在內陸,兩人重視技術,也只是注重軍械、以及一些基礎的民用生產工藝。
公孫度的身體江河日下,公孫氏已經漸漸由公孫康掌握,而公孫氏之前因為看到楚國的戰船,所以對海航也有了些興趣,不過……也僅僅是“興趣”。
公孫康已經拍板,將遼西、遼東的大量礦脈做抵押,換取了兩千套楚國板甲。
在迅速提升了戰斗力的同時,也意味著公孫氏不可能再分心什么“科技”。
相比之下,魏國雖然“瘸腿”嚴重,但已經是除了楚國之外,對技術發展最為關心的勢力。
劉曄提出想要購買戰船的事情,白圖并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說起了從工部、到造船廠的辛苦,之后讓他去和禮部談……
正如龐統所說,木質風帆戰艦的加密性差,只要被買走,很快就會被拆解、破譯。
不過無論可加密性還是性能,都遠遠超出木質風帆戰艦,對工業水平的要求也更高的“鋼鐵真氣戰艦”,已經快要研發成功。
準確的說,“機關學”部分,大到船只外形、小到一顆螺絲,都已經設計完成,動力部分也留出了接口,只缺一個動力輸出效率和能量儲存能達標的真氣機……
等到真氣船下水,木質風帆戰艦便可休矣!
當然,魏國想要的話,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僅價格要說道說道,而且白圖會一次性將所有快要淘汰的船艦,全都賣給他。
這也是白圖之前強調“神龜號”的原因之一,暗示劉曄我知道你要破譯技術,但那就別想只花一艘的代價……
先去和禮部談能否交易、再去戶部談如何交易?
劉曄面對這熟悉的套路,心里也突突了一下之前的“楚甲”,可是將魏國宰的很疼!
“大王,曄還有一事,不知當問不當問。”劉曄沉吟道。
“子揚多慮了,你是多智之人,怎么會不知道呢?”白圖“夸獎”道。
劉曄:……
劉曄已經發現,和白圖很難客氣,于是直接問道:“大王此前為了天下生民,同意開放糧草對外交易,我魏國也一直希望,能夠從楚國在海上運糧的。”
“不錯,我也的確沒有加以限制,不過這交易只能你們自己去做……難道是覺得五取二的交易稅太高?”白圖故意皺眉道。
“不,楚國的交易稅并不高,但是糧價……未免比去年高了太多!”劉曄幽怨的說道。
“其實也不算太高,只是魏國糧價的三分之一而已,而且這是我大楚人民內需增加所致。”白圖擺事實、講道理。
去年的時候,楚國哪怕用官鹽等手段,間接的官方收購糧食,也只是將糧價穩定在黃巾之亂前的水平,如果不是楚國硬撐,怕是已經跌到傷害農戶感情的程度。
至于中原地區,哪怕是承平數年的徐州,糧價也是楚國的七八倍,而且這還只是民間價格,大量購買的話,根本沒有貨源!
每每這時候,楚國人才能想起來,現在還是烽煙亂世。
這也令走私糧草,在楚國都成了緊俏生意……
今年楚國開始正式開放對外糧草交易,只是要收稅不收其他錢貨,而是每從邊境出去五石糧食,直接扣下兩石,或是在出產地向縣府納稅,之后帶著證明到壽春、宛城,亦或是通商海港交易。
稅固然不輕,不過考慮到這是正經交易渠道,其實對于雙方來說,依舊是利大于弊。
然而今年已經開始提倡全民練功,第一套全民推廣版五禽戲,又名“少年強則國強”,已經全面鋪設推廣,推廣度甚至被作為地方官員的重點考核項目之一。
一旦開始練功,飯量可就是兩三倍的增,尤其是適齡的少年。
至于練功的積極性方面,楚國最終選擇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將基礎真氣,作為縣學生源的軟標準沒有真氣,則入學要求、申請獎學金的要求,都會更高。
二是修煉出真氣之后,每人將享有二十畝的免糧稅指標……
三是工部今年新成立了不少研究室,專心開發“民用真氣機”,有用于收割的、用于播種的、用于織布的……
并不是大型的播種車、收割機,而是自動化、個體化的手持設備,以使用者單體直供真氣為主!
現在已經有不少成果,正下發試用,力求令百姓相信,自己修煉出的真氣,不是只能被“上稅”,每年和朝廷五五分之后,自己的真氣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加之對于百姓來說,楚國的糧食的確夠便宜,故而已經有不少人家,尤其是農戶,家中已經有少年郎開始“練功”。
按照呂布的說法,“半大小子”吃得最多的時候,也是最適合練功的時候,什么時候年紀大了、飯量減少,就是練功效率下降的時候。
幾個飯量的縮小階段,基本就是練武效率受年齡影響最大的幾個點。
而越是功夫精深,這天來的也會越晚比如呂布,現在敞開了吃,也能日啖一牛!
故而百姓對糧食的直接消耗,就提升了許多,同時因為對肉蛋奶、以及青菜的需求也更高,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養殖家禽家畜,更加提升了糧食的消耗,并且菜價提升,也令更多的田地用來種菜。
今年不需要楚國特地抬高糧價,也完全能夠穩住。
同時糧價看似提升了幾倍,但實際影響并不大,因為并不是荒年,家家戶戶都有余糧,本來“交易”的糧食,也是各家多余的部分楚國絕大部分家庭,可也還都是農戶。
哪怕有人常年進城在工坊務工,也并不影響他們每個人,在鄉下都是有地的,要么是家人在種,要么也會委托耕種擅荒耕地的罰金,比正常種了一年的糧稅更高!
只是對于楚國影響不大,但對于等著“低價楚糧”的中原和北方來說,這就比較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