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尊

第二百四十六章 鉤距之術無形相,寧氏一刀無雙對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4-02  作者:辰一十一
 
大廳里已經落座數十人,卻是正經的世家家宴。

落座者皆是儒士,道門打扮,休說戴環刺骨,黑齒紋面的邪派妖人,甚至連散修,和尚也沒有。

人人道氣昂然,所修具是道門真傳的經文法術。

莫看寧老祖修土木的,五行不全,算不上上等經文。

但寧家也有家傳經學,名為《三刺五聽篇》。

乃是法家至寶刑鼎上烙印下來的一式神通,由寧氏先祖,仙漢武帝時法家元神酷吏寧成所創的經文。

三刺五聽本是法家明德慎罰,耳聽目視,覺察萬物眾生的法耳天眼。

但在寧成手中,卻化為觀囚目攝'鉤距'。

聞供詞煉'腹誹'。

舌綻'引繩批根'真言,可令罪者自曝隱惡。

修至大成,念動之間便令萬民生靈脅下生'懷刃紋',若違法度,背漢律則皮開肉綻。

后來因為此經文名聲太臭,寧氏百般遮掩,尋來了許多道佛兩家的傳承,填補。

錢晨入座之時,就有寧家的小輩來賣弄本事。

一位寧氏子弟通法修為,煉就一對鐵鉤,此鉤形狀特異,向前一鉤彎如鷹爪,卻有一距橫生枝節,如此雙鉤一前一后,進可以鉤,退可以鉤。

他站定堂中,將此鉤當空一拋,便將一根繩索連著鐵鉤消失無蹤。

少傾才提來一人,卻是旁邊走過的一位同輩子弟,一臉茫然,被鉤到了廳上,才笑罵著起身,對著上方的老祖和客人行禮。

那威嚴矜持的士人看到了寧家小輩的這番表演,也是點了點頭,撫掌笑道:“果然是好本領。”

又問那被鉤來的寧氏子弟道:“小輩被此物索來,為何老老實實,可是暗中配合?”

那人一臉委屈:“小子并非和三哥暗中配合,實在是被那鐵鉤一鉤,便渾身癱軟,提不起法力來……”

那個被他叫做三哥的寧氏子弟得意洋洋道:“若非我手下留情,這一鉤不但讓你提不起力氣,還能穿了你的琵琶骨,鎖住你的丹田氣海,封閉了你的神識!”

士人搖頭一笑,轉問寧家老祖道:“寧兄以為如何?”

寧家老祖滿意的點了點頭:“是個好法器!鐵鉤距長四尺者,可以穴徹,以鉤客穴!掛繩更是好用,用于土井提籃,勾索建筑之物,提上梁去,營照法式妙用無窮!”

寧家老祖一開口便是老土木了!

一方面看出這鐵鉤法器乃是當年墨家攻城所用,專破穴攻和攻城法器的一件法器。

另一方面又想到了用此破壞敵方建筑——鉤拉!

以及用于自家建筑營造——吊機!

等種種應用場景,生生將一件奇門法器,弄成了土木器械,也算是專長了!

聽聞此言,那客人也是無奈。

不得不出言正經點評道:“你這門法術,鐵鉤只是表象,其根本還是你寧家家傳法經之中的鉤距之術。”

“所謂鉤距,本是法家查探盜賊之術,鉤,致也;距,閉也。使對者無疑,若不問而自知,眾莫覺所由,以閉其術,為距也!”

錢晨微微點頭,世家其他不說,學問還是很正的。

這鉤距之術,的確是正經的法家學問。

所謂鉤指的是繞開重重防備擊其不備之處,距就是封閉、包圍對方防備之處。

最后形成無孔不入的一鉤,將敵人索來。

它既是一種神通術法,還是一種刑訊之術,也是一種偵察之法,更是一種兵法。

鉤致其隱伏,使不得遁;距閉其形跡,使不可窺。

仙漢之時,法家元神趙廣漢極為擅長此術,將其衍化到了專屬大神通的地步。

他廣放鉤子,虛空之中垂下一枚枚鐵鉤,無形無相,這便是鉤。

而線更是隱秘暗藏,這便是距。

一旦發動便有千鉤萬鉤將此人提起,索拿面前。

便是一支武備森嚴的大軍,他也可暗布千萬鉤子,待到其鉤無聲無息,勾住其軍眾人的甲胄之帶,兵器之掛,甚至嘴上,脖頸,琵琶骨,手腕,大腿都紛紛被那無數無形之鉤勾住。

趙廣漢才猛然拉緊那無形之線,將一支軍隊垂釣上去,掛滿萬鉤,猶如釣起的魚群一般。

而刑訊問話之中,更是先隨意談話,只將種種關要化為一枚枚鉤子,暗藏在波瀾不驚之下。

待到嫌疑人掛的鉤子越來越多,形成‘距’,也就是證據閉環。

他才悍然收桿,一步一步收起那些鉤子,把嫌疑人的話掛起來,直逼破綻。

錢晨手下,亦有精通此術之輩。

那就是耳道神!

其釣道之術造詣極深,已經無師自通此鉤距之道,隨手一筆便是一條垂下的鉤子。

而且同樣無形無相暗藏虛空,只要它愿意,感覺時機一到,便可一拉收桿。

青龍寺的和尚們飽受其害,雪山大法師可以作證,此術有多難纏。

“所以你這鐵鉤乃是表象,其內在還是鉤距之術,只是你煉不到家。”

“達不到將無形律法煉制成有形之鉤,然后將有形之鉤又煉化為無形的境界,更達不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境界,將法網拆分,化為無數無形法線,系在鉤上!”

“當年你先祖寧成要謀算一人,便要先觀其破綻。”

“待到其神通術法,修身之道種種破綻了然于胸,才會以法家玄功,將無形律法,煉制成針對此人破綻的律令。”

“然后散布在他言行往來之間,將那律令之鉤一點一點的掛滿他身上,最后以法網收束,無有不中!”

“其后的法家大能趙廣漢,更是將此術修成了大神通,舉手投足,都能散化無形之鉤。”

“元氣、罡煞、律法乃至無形大道皆可為鉤,散布天下,宣帝命其索拿盜賊、不臣、魔頭,其坐鎮長安,散鉤天下,隨手一提,便將仙漢境內潛藏的魔道、叛逆、賊修鉤到長安來。”

楊家的大修士揮灑自如,舉手之間,投射出無數道絲線垂落下來,那絲線末端都帶著鉤子。

他一揮手,無數銀鉤飄飄蕩蕩,便消失不見。

但在座眾人都知道,銀鉤還在,只是暗藏其間。

每個人都提心吊膽的,覺得虛空中垂下無數鉤子,已經勾住了自己的衣服乃至皮肉,只要上首的客人一體。

他們便皮開肉綻,滿身掛滿銀鉤,被活活提上了半空。

那銀鉤垂落錢晨面前,快要觸及其上的時候。

錢晨才隨手一揮,散去了環繞自己和寧師妹的絲線和銀鉤……

那楊家大修士只是看了錢晨這個方向一眼,繼續點撥寧家小輩道:“你這法術修的不成,無法以自身的法力,煉化出一枚無形之鉤。”

“便選擇了一塊幽冥鬼鐵,煉化成靈鉤法器,倒也是一種巧思。”

“將律法之道,修成的幾律都祭煉到了上面,能律令禁制如枷,將鐵鉤掛上的人鎖拿,而并非是祭煉毒蠱之物以陷敵,更是通了百家學問以一貫之的道理,經書純化,沒有走偏!”

“但,有兩大缺點更加明顯,一是道理還不夠純,二是知行不能合一!”

“你元氣之鉤孱弱無用,難道就放棄了?”

“鐵鉤法器可以彌補鉤距之術,初期弱小無力,但一旦提鉤,若是不中,便打草驚蛇,法術荒廢大半,可要想提鉤,需得保證鐵鉤必中。”

楊家大修反問:“你可能?”

寧家弟子滿頭大汗,拱手道:“晚輩……不能!說來慚愧,此鉤也就只有在家中族人毫無防備之時暗算,出去對敵,卻是難用的。”

“所以,鉤距之術最重要的,便是試探。”

“元氣之鉤化為無形,不斷暗中試探,待到群鉤如距,窺見他破綻,才是你鐵鉤而來,將其提起的時候。”

“你能勾中族人,便是因為你已經暗中實踐鉤距之術。”

“為了此番一鉤,平日你觀察族兄,言語之中定然有鉤子,誘其露出破綻,行動更是有所試探,窺其破綻,直到剛剛一舉發難,自然功成!”

“難道你言語,行動就不是鉤子了?”

“你鉤距之術修不成,便是對此領悟太淺,記住,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皆是鉤,鋒芒暗藏,引而不動,便是鉤距!”

下方的寧氏子弟頓時恍然,大禮參拜。

錢晨對側耳的寧青宸小聲道:“未想弘農楊氏,對于法家之學也如此精通!”

寧青宸察覺到錢晨吐氣,耳垂微紅,也小聲回應道:“楊氏雖是兵家出身,奪了項羽法體窺其部分傳承而起,為人詬病。”

“但他家傳承仙漢數百代,元神真仙層出不窮,陽神大修更是代代相傳。”

“世家通經術之有無,楊氏自四知真人楊震,方貫通百家,號稱關西一孔,仙漢便是大族。”

“仙漢之時,儒法并舉,多有法家之經學傳承,楊家有此秘傳,并不足怪!”

錢晨點了點頭,這般世家大族,隨便流出的一點傳承,創造寧家這般的小世家,都不足為奇。

別看寧家的家傳經學是法經,但楊氏傳承的法經比寧家全,兵家傳承比李家更高,儒家學問,道家經傳比朝中大儒,華山震岳宮都要完善!

畢竟楊家仙漢時期就四世太尉,誰能比他們更懂法?

項羽傳承比之李廣如何?

關西孔子的經學傳承。

出身追溯至晉國公族羊舌氏,得傳一部分《九天玄經》。

但傳承百代,也到了天命衰微的時候了。

按照洪荒正史,不久之后,其族便會被楊堅之普六茹楊氏所冒。

當然,楊堅一脈還真有點楊家血脈,但只是在六鎮創立的時候被發配的支脈而已,如今連家傳經學都沒了,只能跟著鮮卑人打熬武道,修兵家之術了!

錢晨稍稍看清了一些世家大族們的底蘊。

便與寧師妹調笑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精通天機之術的四知真人楊震,是如何讓此言你我皆知的呢?”

寧師妹微微低頭,道:“你怎么與那楊修一樣?”

果然對面的楊家大修士微微側耳,目光已經看向了錢晨這邊,只見他手指微動,似乎在提起什么。

這時候寧青宸的情絲微動,似被一物勾起一縷。

她才驚覺,原來楊家大修散布鉤距,被錢晨揮袖清掃之后,竟然又不知不覺,又放了兩個鉤子過來。

方才錢晨耳側呼氣,悄悄將它吹落肩頭。

楊家大修士竟然無從察覺,此時提鉤,似要勾住錢晨的嘴巴,以示微懲。

但他手中一輕一空,頓時一驚。

這時候,錢晨向著主位,站起舉杯,楊家大修士的耳中突然劇痛,便見他一只耳朵像是掛了一枚大鉤一般,猛然被提起。

楊家大修士不禁起身,踉蹌打翻了面前的桌案,隨著錢晨的手抬起而沖向廳中。

“楊兄!”

寧家老祖驚疑不定,出聲問道。

楊家大修士身邊坐著的幾個小輩之中,楊袖之最為驚駭,瞪大眼睛看著錢晨一動,自家的族叔就跟著一跳,簡直就像他手中魚線掛著的肥魚一般。

他連忙起身,也打翻了面前的桌案。

他跳到堂上,同樣捂著耳朵跳了起來,一邊唱到:“舞之蹈之,以娛主人;蹈之舞之,以娛諸客!”

在場眾人,無論懂還是不懂,都只好出席隨之而舞。

宴中舞蹈,也是正經的士人禮儀。

雖然楊家大修跳的舞蹈怪異了一點,但楊家四世三公四太尉,誰知道跳的是何等古老的祭儀?

寧家老祖倒是也看了出來,哭笑不得,深深看了錢晨一眼,也鼓掌而舞道:“琚兄過于客氣了!來,大家舞而蹈之……”

寧青宸用眼神示意錢晨,柳手鶴步,翩翩而舞。

錢晨擺了擺手,依然被拉到了一旁。

待到主客盡興,眾人才重新落座,此時那楊家大修楊琚卻面色陰沉,用手掩面,假裝飲酒,實則不斷想要摘下他耳朵上的鉤子。

但錢晨只是笑笑,鉤距之術,他楊家還不夠懂。

既然知道言語可以為鉤,為什么會想不到,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便是鉤子。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出得我口,入得你耳。

便是世間最為隱秘的線!

出口入耳,即可為鉤……

楊琚不是耳動,不是勾住了耳垂,而是隨著那一句話被他窺聽入耳,便有一線天機落下,從他耳中鉤入大腦,掛著神魂。

若非微懲,錢晨吊起他來,鉤出神魂。

乃至以此鉤將他記憶全數釣來,讓他化為一個白癡都不難。

楊琚接著飲酒,悄悄仰頭問身邊的侄兒道:“此人是誰?有何來歷?”

“應是一位道門真傳,騎塞外碧眼玉龍而來,踏道家芒鞋,更有雪山大法師親栽之楞嚴三昧葉,總而統之,許是長安來的高人!”

楊文袖連忙將自己所知道來。

楊琚冷道:“此必是陰神大修,如此不給我楊家面子,來歷也是玄奇。雖是我失禮在先,但他得理不饒人,也無半點君子風度。本以為是哪位海外來的高人,沒想到竟然是自長安而來,還與雪山大法師有交情?”

他平息了心中的暗火,暗暗告訴自己,不可因小事而壞大局。

“還是得試探一番!”

楊琚再次舉杯,遙對錢晨道:“道友既隨寧氏好女而來,想必也是高修,不知出身何派?”

錢晨笑道:“自是道門別傳,經由海外歷練而回,正欲往長安左近選一福地,開宗立派!”

此言一出,便有兩家子弟暗暗撇嘴。

雖然能夠開宗立派,更敢放言選擇一長安左近的靈地的,必然是大修士!

但此言還是狂妄了些。

長安是何等地方,居長安,大不易,更何況開宗立派?

便是陽神真人,怕也不敢放此狂言……

道門別傳?

若算別傳,只怕天底下練氣之輩,成丹之士,都可稱得上一聲道門別傳。

海外散修,果然本事不小,口氣更大!

楊琚再道:“寧氏有女,顏如舜華,清揚婉兮,有美一人!吾愿為家中子侄討之,結兩姓之好!此番見過寧氏諸子,果然各個杰出,都有俊才,不如再觀我楊氏諸子,好求一人之心……”

寧青宸神色微冷,原本的溫柔似乎換了一種顏色。

楊文袖更是不斷拉他叔父的衣擺,臉色緊張不已。

寧氏老祖垂首,探問道:“青宸,你覺得如何啊?”

“不如何!”

寧青宸冷冷道:“我乃是散修出身,不知道什么是兩姓之好,只知道一心相投,便有一心相系,兩情相悅,才是和合之好!”

她凝冰為刀,放在案上:“楊氏有才,請在我刀下論……”

錢晨只是微笑,小媳婦似的坐在寧青宸身旁。

眼神似乎流溢。

你看,完全不用我做什么了呢!

懂不懂被師妹保護的輕松啊!

楊琚被她一堵,卻是說不出話來,他本意是想試探錢晨,但豈料跳出來的卻是寧青宸。

一時為難在哪里。

寧青宸卻轉頭道:“師兄,你說得對,我是該先斬一刀的。”

說罷便邀楊琚:“請來!”

楊琚面上哭笑不得,搖頭道:“寧侄女,你雖結丹上品,但以金丹戰陰神,豈可乎!”

“這樣你我不失和氣,只比法術,不斗法力。”

“一如世家之比試,循禮而行,如何?”

寧青宸螓首微揚,挑起手中冰刀的鋒刃,一寸一寸的抬起,道:“我需告知諸位……”

“我并非只是丹成上品。”

“而是丹成一品,無雙無對!”

卡文到了現在。

二十五號了,加更今天就結束了,最后求一批

上一章  |  明尊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尊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