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龍嘯大明

第二九零章 帝國體制(六)——品爵俸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11-24  作者:木林森444
第二九零章帝國體制(六)——品爵俸

現在禁衛軍團的編制是二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和一個特種兵團,共計兵力在三萬五千人左右,在裝配上,全部都換上了線膛槍和線膛迫擊炮等最新的武器。其中有一個步兵旅,現在留守在北京。其余全部都駐守在南京,全部都駐扎在南京城里。

在名議上,這支軍團是屬于南京軍區管轄,但將領的任命、罷免,都是由皇帝決定,而且這支部隊的士兵都是從各軍區抽調的精銳士兵,不僅專業技能過硬,而且在政治上也絕對可靠,任務除了保護皇城安全之外,還擔任皇帝或皇室成員的護衛,儀仗等等任務。當然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上戰場。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圖謀反判的話,就憑著這支軍隊,商毅也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控制南京城里的局勢,發動一場全面的政變。因此這也是商毅手里掌握的最為重要的一張王牌。

當然商毅設立這三個機構的目地,并不是說要加強皇權,全面控制國家,如果是那樣的目地,也就不用費心去搞什么三權分立了,只要沿用明朝的制度,就可以確保國家權力永遠掌握在皇帝的手里,因此主要還是防止出現緊急情況。現在帝國己經形成的三權分立的結構,正是商毅最希望的政治結構,商毅并不會主動去破壞,但也不能不防,畢竟在這個時代的皇權思想仍然很重,很難說沒有人不想挺而走險,來謀奪皇位。

雖然說帝國政治結構決定了,很難有人能夠控制得了國會和內閣,但凡事都有萬一,在另一時空里,既使是在三權分立的架構中,仍然出現了為數眾多的獨裁者,何況現在帝國的改制并不徹底,還保了大量的封建殘余,而且商毅也己經讓出了大部份的權力,因此一但出現了危急情況,商毅不可能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必需對自巳保留一手。而這三個機構,就是保證商毅在出現危急情況,有足夠的反擊甚致是主動出擊的力量,從一定意義上說,還可以保護現有的體制。

掌握了這三個機構,加上對國會的否決權,對內閣和司法部的提名權,盡管商毅讓出了大量的權力,但也差不多可以保證,皇位的穩定。

國家體制在一點一點的建立中,內閣、司法的各部門也都在構建中,但只有國防部,因為需要等新任的國防部長周少桓從山東軍區趕到南京來,才能開始國防部的組建工作,另外也只有等國防部組建之后,商毅才有可能對軍隊系統進行改組,因此在周少桓還沒有到達南京之前,軍事系統的組建也只能先放一放。

最后要制定的就是帝國的品級散官、勛爵制度,還有就是官員的俸祿制度。

中國古代的官員大體都有三個稱號:一個是品級散官,也就是所謂的幾品官員,如宰相是當朝一品,知縣是七品等。雖然從晉代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以后,歷朝都使用正從九品做為品級散官的標準,不過在每一品里又分了二或三等,因此實際的等級往往都有四五十級,明朝的官職是文散官三十一級,武散官五十二級。而每一級都有一個相應的名稱,這就是品級散官。

第二個是實際的職務,如內閣輔、各部尚書、巡撫、知府、知縣等,當然每一個職務也都有相對應的品級,一邊來說,做官都是重職不重品,只要是職位好,占一個肥缺,品級差一點都沒關系。

第三個就是勛爵,其實在唐、宋、明時期,勛和爵是兩個概念,在明朝開國的時候,設了文勛十級,分別為左、右柱國、柱國、正治上卿、正治卿、資治尹、資治少尹、贊治尹、贊治少尹、修正庶尹、協正庶尹。武勛十二級分別為左、右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云騎尉、武騎尉。而爵就是人們熟知的公候伯孑男五爵。雖然都有相應的品級,但都屬于榮譽稱號。但按一般的習慣,是重爵不重勛,到了清朝,才將勛爵合一,不分文武,統稱為爵。當然在官員封爵之后,除了榮譽之外,相應也會另外增加一份俸祿。因此歷代以來,官員也都以封爵為榮。

雖然品級散官、勛爵制度,并不是官員最關心的事情,但也有必要制定出來,而且中華帝國畢競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比如說國會的議員,到底應該怎樣算才合適,另外有了品級,也就能制定相應的俸祿制度。這就是關系到每一個官員的切身利益了。因此只有確定了官員的品級,整個官僚體糸才算是真正的完善起來。

不過商毅并不想把官職制度弄太復雜,因此取消了散階官的名稱,只設了正從九品,同計是十八個等級,相對應的職位來說:內閣相為正一品,副相為從一品,內閣大臣為正二品,各部長,以及省長、直轄市市長為正三品,省會市市長為正四品,一般市長為正五品,縣長為正六品、鄉長、鎮長為正七品。和明朝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縣長由七品升到了六品,不過在縣以下還有一個鄉鎮級,因此這樣的改變也說得過去。

國會的品級設定為:國會的議長正一品、執行議員正二品,候補執行議員正三品,普通議員,從正七品算起,毎出任一屆議員,可以晉升一品,一直升到正四品。因為國會是三年一屆,可以無限連任,因此一個議員干得好的話,連任個四五屆都沒有問題。

司法部是和內閣大臣平級,以下的部門也依次類推。另外如中科院院士、工程師等一類的技術職稱,也都有相應的品級。最低為七品,最高為三品。只有軍隊的軍銜,不可品級掛鉤,單獨另算。

而勛爵制度,商毅也將勛爵合一,只設公候伯子男五爵,每個爵位內又分了上中下三等,一共就是十五個等級。不過只有皇室才有權力受爵,而且受爵的對像可以是官員,也可以是平民,甚致是外囯人也可以。但軍人必須退伍之后,才能授爵。

當然有少數的重要官職,皇室將會授于相應的爵位,如內閣相、副相,國會議長都會授伯爵,內閣大臣、執行議員都會授男爵,而軍人在退伍之后,也可以根據軍銜,獲得相應的授爵。

但和中國歷代的王朝不同,中華帝國的爵位與品級無關,沒有額外的加俸,也不能世襲,不過在受爵之后,皇室將會頒發相應的勛章,走到那里都可以佩戴,因此爵位其實完全就是一個榮譽稱號,并沒有任何的實質意義。

官員的俸祿和補貼,中華帝國在建國的時候就制定下來了,不過當時的官職就不完善,因此俸祿也制定得很簡單,一共就分了六七個級別,而補貼也比較隨意,當然這也和帝國的財政一直都比較寬松有關,而且現在官員的數量也不多,因此也沒有必要在官員的俸碌上過于苛刻了。

中國古代的官員俸祿,以宋朝最高,在后世有人計算包拯擔任開封府府尹的時候,一年的俸祿加各種補貼,折算成銅錢,可以達到二萬一千八百七十八貫。折算成后世的貨幣,由于古代現代的購買力標準不一樣,因此大約在六百萬到二千萬之間,但無論怎樣算,都可見宋朝的官俸是相當高的。而且當時的老包還不是宋朝的最高官員。

而明朝的官員俸祿卻是走的另一個極端,是中國歷代最低的,一個一品官員的年奉,也只有一千四十四石,而七品知縣的年俸,只有九十石,在明朝的正常米價,一石米一般都在一兩白銀上下浮動,無論怎么算,都高不到那里去。因此明朝的官員俸祿,既使是加上各種補貼,最多也就翻上一倍,但也基本都很難維持基本的生活。因此明朝的大部份官員都必需靠灰色收入,才能匆保證正常的開支。

像海端那種守得住清貧日子的官員,在歷代也都是極少數,甚致只有海瑞一個人。不過海瑞死后,家里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這也說眀,明朝的官俸制度,確實是太不合理了。

商毅當然知道,雖然高俸未必能夠養廉,但保證官員正常的收入,能夠過上相對比較富裕的生活,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畢竟不能指望官員都講奉獻精神。想讓馬兒跑,先就要讓馬兒吃飽才行。

而且帝國的財政狀況一直保持良好,在與歐州全面通啇之后,至少在未來二百年的時間內,帝國在海外貿易上都有利可圖,因此只要自身不發生太大的變故,基本就不會出大問題,對官員的俸祿制定,還有各種補貼加起來,要比明朝要提高了數倍,不過不在以糧食來計箅,而是全部以銀幣結算。

以同樣一個縣長為例,按照帝國新的俸祿制度,一年的俸祿加上各種補貼、總計將在七千銀元左右,毎冄約為五六百銀元,這個俸祿水平雖然還不如宋朝,但也相當高了,也足可以保證官員一家的生活質量。

就這樣中華帝國最后的幾項制度也都制定下來,可以完全正常運作了。

上一章  |  龍嘯大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龍嘯大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