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
第二百五十三章訪蘇(三)
第二百五十三章訪蘇(三)
赫魯曉夫對中國余怒未息,話里話外向黃歷透lù出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背后是中國在支持,力爭將印度支那不穩定的原因全部歸咎于中國。
“作為亞共體的成員國,我們將負責任地幫助越南王國反抗侵略。”黃歷說得很堅決,但臉上卻依舊是云淡風清的樣子,“請您,轉告越南民主共和國,不要再挑釁我們對戰爭的容忍度。我們無意于改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社會和政治制度,也無意于幫助越南王國謀求不該得到的利益,但也希望他們能正視現實。越南王國已經是一個有獨立主權的國家,這是被聯合國所承認的,任何想用武力改變這個事實都是失去理智的行為,將遭到強有力的反擊。”
赫魯曉夫模棱兩可的說道:“我想,他們會得到這個信息的。是否能夠見效,我不能做樂觀的估計。但總統先生應該知道,我國一向是反對用武力解決問題的。至于真正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好戰的國家,那就不太好說了。”
黃歷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決定回去后盡快采取行動,給越南民主國一次沉重打擊,即便不能徹底遏制,也要使其在一段時間里無力再挑釁,給越南王國贏得發展壯大的時間,并且為南洋聯邦贏造一個平和安靜的奧運會環境。
送走了黃歷,赫魯曉夫自己一個人坐在屋內,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對釋放鮑爾斯的優劣進行著仔細的分析。
在國內,赫魯曉夫是否很需要提高一下聲望呢,回答是肯定的,他很需要用一次有力的外交來沖淡人們對前一段時間改革的非議。當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改革的措施過于草率,也是赫魯曉夫主動盲動所造成的惡果。
首先在調整農業的過程中,赫魯曉夫看到美國種yù米對發展畜牧業收益甚大,就不顧蘇聯的條件如何,強行擴大yù米的種植面積。五三年,全蘇的yù米播種面積只有三百五十萬公頃,赫魯曉夫卻要求到六零年擴大為兩千八百萬公頃,八年中要增加七倍。這項規定導致了災難xìng的后果。因為yù米是干熱氣候作物,而蘇聯很多地區日照量不夠,yù米經常結不了穗,使得很多農民消極抗拒,怨言極大。
在五七年,赫魯曉夫又突然提出,蘇聯的人均牛奶和黃油的產量將在1958年趕上美國,人均ròu類產量將在1960~1961年趕上美國。這是一個頗欠考慮的口號。要達到赫魯曉夫提出的目標,就要使蘇聯的ròu類產量在三四年內增加近兩倍。這對于缺乏飼料和大型畜牧設備的蘇聯來說,是很難辦到的。
結果不出所料,五八的畜牧業發展情況便很不理想,產量只增加了5%,而不是赫魯曉夫要求的60%~70%。但是,這并沒有使赫魯曉夫頭腦清醒過來。他不斷對地方施加壓力,要求各州采取果斷措施,提高ròu類產量。在這種情況下,赫魯曉夫家鄉的梁贊州委第一書記拉季奧諾夫在個人野心的驅使下,以種種nòng虛作假的手段宣告“勝利完成”指標,并因此獲得列寧勛章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但是,沒過多久,騙局就被揭穿。拉季奧諾夫自殺身亡,也給赫魯曉夫聲譽上造成了很大打擊。
同樣,在工業上的改革也并不讓赫魯曉夫滿意。起初,赫魯曉夫認為,放松中央控制會推動生產發展。但是,執行的結果,這方面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這次改革只不過把部mén管理體制改為經濟行政區管理體制,即由“條條”管理體制改為“塊塊”管理體制。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家管理企業的行政辦法,沒有擴大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故難以調動地方的積極xìng。
不僅如此,工業改革由于準備不足,由于沒有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做法,還引出了一系列問題。中央統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嚴重的本位主義,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這種情況對專業化大企業打擊最大。過去它們只同上級一個主管部mén打交道就可以組織好本企業的生產,現在則需要同分屬于不同經濟委員會的眾多企業打交道,而且往往一個委員會就可以打luàn整個企業的生產活動。專業化大工廠不得不生產過去可以很容易從其他州買到的零件。
簡政分權的做法失敗,使赫魯曉夫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改革方案。而就在此時,《國路》這本書重新進入了他的視線。以前他隨便翻閱過目錄,還有不屑一顧的心理,認為這不過是資產階級為其政治、經濟制度吹噓的產物。但當他重新加以仔細閱讀分析后,卻發現并不完全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其中蘇聯篇中所指出的弊病是確實存在,而且是一針見血的。
從改革之初,赫魯曉夫便為自己的理論披上一件華麗的外衣,名為“科學社會主義”。但名字很好,卻一直缺乏更深層次的理論作為改革的依據,這是赫魯曉夫一直所頭痛不已的事情。而在《國路》中,黃歷所闡述的社會資本主義,卻讓赫魯曉夫眼前一亮,感覺大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因此,在赫魯曉夫的印象中,黃歷也是改革派,一個是看到了目前社會主義制度的缺陷和弊端,一個是看到了現在資本主義制度隱含的危機,兩人應該頗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心理上的認可,使赫魯曉夫對黃歷的好感大增,而且南洋聯邦的迅速崛起,也使赫魯曉夫既羨慕又嫉妒,覺得有必要向南洋聯邦學習,學習其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經驗,而暫時放棄他所想象的,要經過實踐才能證明是否正確的改革政策。
而在國際上,“冷戰”開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之間對峙和斗爭的主要場所是在中歐和遠東地區,也就是說陣勢始終擺在蘇聯的大mén口。對此,蘇聯人,特別是赫魯曉夫一直是憤憤不平的,決心尋找機會改變這種局面。
但有了同美國爭霸的yù望,卻缺乏爭霸的實力,因而赫魯曉夫決定采取迂回戰術,打緩和緊張的牌,在不觸及美國重大利益的前提下,chā足到不屬于西方勢力范圍的新獨立國家,進行和平滲透。并且,趁此緩和的時間,大力發展,以便早日使蘇聯真正具備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實力和資格。
或許黃總統說得對,想借鮑爾斯一事左右美國總統的選舉是過于理想化了。赫魯曉夫從國內改革想到國際沖突,再想到美國大選,頭腦漸漸冷靜下來。
說實話,想在美國大選中打擊尼克松撈取政治資本的想法,更多的還是赫魯曉夫對尼克松的惡感。如果真從國家利益上考慮,誰當美國總統也不會把蘇聯當作朋友,這是肯定的事實;同樣,誰當美國總統也不會令美蘇關系繼續惡化,因為現在兩國關系已經到了那種“再壞能壞到哪去”的地步。
釋放鮑爾斯,首先是給了中間人黃歷一個面子,在會談中能得到一些西方的高級精密的機器,甚至還可以提一些利益要求;其次,佐魯道夫體面地、象英雄似的回到蘇聯,無疑將是自己外交成功的一個典范,對沖淡改革不利給自己造成的影響有積極的作用;最后,可以間接修復在巴黎高級會談中與艾森豪威爾形成的個人關系上的障礙,艾森豪威爾的總統職位要到明年十月份才會卸任,在這多半年的時間里,應該還能撈到更多的利益。
赫魯曉夫想通了,他馬上召來葛羅米柯夫又商議了一番,終于決定了明日會談所要提出的條件。既然黃歷把鮑爾斯的事情摻雜到會談里想要進行一攬子解決,那就獅子大開口,多要些好處才是。
………………
在晚宴上,赫魯曉夫便將同意用鮑爾斯交換佐魯道夫的決定告訴了黃歷,這使得酒宴的氣氛變得更加融洽。準備這次宴會,黃歷也是早有預謀的,不僅帶來了幾位名廚,連食材都隨船運來。琳瑯滿目、香氣撲鼻的中式菜肴使前來赴宴的蘇聯人差點連舌頭都吃進肚子里,高度白酒更是讓這些家伙垂涎yù滴,開懷暢飲。
禮多人不怪,黃歷在國內是禁止送禮的,但在外國,卻不用擔心問題,倒變成了一次商品的公關行動。每個赴宴的賓客都奉送一個禮品盒,里面裝著兩瓶酒和四只真空包裝的熟食醬ròu。吃吧,喝吧,吃好了,喝好了,就得花錢來買,還有將要在蘇聯開張的南洋商品專營店,占領市場不過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得到了好消息的黃歷顯得很高興,他端著酒杯,在會場走動,與蘇聯高官們碰杯飲酒。他特別注意到了勃烈日涅夫,這個恭謹地、低調的家伙與赫魯曉夫有相似之處,都是善于隱忍,都是沒有受過良好教育,都曾經不為競爭對手所看重,但最后的結果卻會讓人大吃一驚,更讓他們的競爭對手后悔不迭。。.。
更多全文字章節請到神馬閱讀,地址:
(→)
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過系統信件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