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重生鴻蒙之道

第四十八章伏羲出世人族興 道祖東海點五獸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8-09  作者:猥瑣的一哥
上回說到天道運轉之下,合該是人族興盛,可是洪荒之上的人族不知天數,不懂道理,不聞晝夜,不分四時,所以天數定下伏羲轉世成為第一任人皇共主,為人族開啟興盛之路。

吳傳道駕云離開東海蓬萊島往地府安排伏羲轉世,另一方面女媧聽從吳傳道的吩咐親自前往大赤天八景宮尋得人教教主老子圣人,老子聞言后順應天數施展法力,定下伏羲人皇之位。在女媧走后老子吩咐玄都好生看管道場之后,便往昆侖而去。

碧游宮內,正在閉目向弟子講解大道的通天教主忽的睜開眼睛看向天空,良久之后方才低下頭,看向自己的弟子,接著便開口說道:“多寶,為師要離開碧游宮一趟,你且好生照料道場,管轄截教門人!”

“弟子遵旨!”多寶道人聞言躬身答道。

“如此甚好!”通天教主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將目光看向仲尼道人,開口說道:“仲尼,你且回蓬萊一趟,那里尚有你一番大機緣!”說罷身體便消失不見。

昆侖山上玉虛宮中,元始天尊忽的停止講道,對底下聽道的燃燈道人說道:“燃燈,且出去相迎通天道友吧!”

“是,”燃燈聞言躬身答道,要說燃燈雖然拜入闡教門下,可是元始天尊介于燃燈道人畢竟還是和自己曾經在紫霄宮中聽得鴻鈞老師講道,所以不肯讓燃燈道人拜自己為師,還特給他一個闡教副教主的身份,也算是對他的一種特立的尊位吧。所以特遣他出去迎接通天教主時,也只是說的通天道友。

很快燃燈道人便將通天教主迎了進來,元始天尊微微施禮,底下闡教眾人亦是上前施禮,通天教主還禮罷便坐在元始天尊身邊閉目養神。

片刻過后,兩教主睜開眼睛,接著便起身往宮外飛去,遠處飛來一青牛,牛背上坐著一個老道,正是從八景宮里飛來昆侖的老子圣人。

通天和元始兩個圣人見此立刻駕云上前迎到。元始說道:“兄長此來玉虛宮,師弟未有遠迎,還請勿怪!”說罷便閃到一旁,請老子前往玉虛宮。

三人入得玉虛宮,元始天尊一揮手將宮內一眾弟子等人盡皆打發出去,只剩下三清三人。這時,老子和通天教主一揮手,掩蓋天機之后,三清方才相視一笑。

“如今人族大興,我們三教卻是要好生準備一番,不然日后教統卻是有些難于傳承下去!”老子先是開口說道。

“大師兄所言甚是,而且這西方兩位到時候必定想要混水摸魚一番!”元始天尊接著話語說道,“如今天定三皇治世,不如有我們三教輔導一皇如何?!”

“這伏羲道人卻是不行的,”老子聞言笑道,“女媧道友來我八景宮時說過伏羲道友已經拜入東海蓬萊門下,想來這第一任人皇我們卻是不好插手的!”

“東海蓬萊?!”元始天尊聞言皺了皺眉,“這人皇之事與我們三教息息相關,卻不知他東海蓬萊如何能夠插手這般大事?!”

“二師兄慎言!”通天教主聞言說道,“這伏羲道友拜入蓬萊門下,轉世之后自然須得逍遙前輩授教!”

“既然這樣的話,”元始天尊聞言閉上雙目,良久方才開口說道,“如此說來,這下兩任人皇便由大師兄的人教和我的闡教前去教化吧!”

“元始為何這般說?!”老子聞言大驚。

“此卻是天道運轉,合該如此!”元始天尊看著通天教主那變得冷峻的臉解釋道,“大師兄乃是人教教主,這第二任人皇自是能夠教得;我這闡教弟子多是有大福源,跟腳資質都是上上之選,自然能夠教得人皇,可是通天師弟的弟子,多是披毛戴甲,兇神惡煞之輩,如何能夠教得人皇治世?!”

“二師兄你這是什么意思?!”通天教主聞言兩眉微翹,冷聲問道。

“無他,只是不太滿意師弟你收門人不論資質跟腳,盡收些披毛戴甲,濕生卵化之輩···”元始天尊亦是冷聲說道。

“還請二師兄慎言!”通天教主聞言怒聲說道。

“我等乃是三清,自天地初開便在一起,如何能夠如此交惡?!”老子聞言皺了皺眉。

“哼!”通天教主冷哼一聲,“我之截教門下趙公明前番相助人族渡劫,天道允許我截教在人族興盛,所以這次教導人皇的重任我們截教也就不去爭奪了!”

“···”元始天尊聞言臉色大變,正欲開口說話卻被老子攔住。老子笑著說道:“如此說來,第二任人皇便由我來教導,第三任人皇便由元始你安排?!”

“甚好!”元始天尊聞言消去了怒火,卻是打算到時候安排誰去教導第三任人皇,也好能夠在通天教主以趙公明為傲時,闡教門下有得一人能夠與之相比!

三清商量完畢之后便走出玉虛宮,老子和通天教主與元始天尊三人相互施禮罷便駕起云頭飛往各自道場不提。

且說吳傳道自出島將自己的弟子伏羲送往地府轉世后,便回到島內安排好墨明前往地府相送蓬萊門下第三代弟子,舜、葛天氏、倉頜三人在巫妖大戰時已經身死,卻是需要轉世,他們乃是墨明弟子,自然由墨明前去安排。一番安排之后,墨明便聽從老師安排,前往風袞部落照顧自己的師弟伏羲轉世及其母華胥氏去了。

這一日,吳傳道便坐于問道殿內,閉目養神之中。忽聞島外傳來一聲,“逍遙前輩,晚輩北海敖順有事求見,還請前輩大開方便之門讓晚輩進得蓬萊!”吳傳道聞言微微一笑,接著便是一揮手,頓時便見問道殿內現出兩個身影,吳傳道看去,見是北海龍王和一個奇怪的生靈,這生靈在此時雖然別人不知,可是在后世卻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北方神獸—玄武,吳傳道看著面前的這個生靈,微微一笑。

“晚輩此來蓬萊,卻是有一事相求!”敖順跪拜在地說道。

“你之來意我已知曉!”吳傳道說道,“此生靈與我蓬萊卻是有緣,我自然會相救的!”說罷一揮手,便見有華光落在那生靈之上,接著便見那生靈缺乏的四肢在華光的滋潤下漸漸生長出來。片刻之后,那生靈終于恢復如初,大喜之下拜伏在地口稱:“多謝前輩相救,多謝前輩相救!”

“你且不要謝我!”吳傳道一揮手,又有一道光打在生靈身上,頓時便見那生靈的身形慢慢消散,光芒消失之后便現出一個老道人。

老道人拜伏在地說道:“不知前輩有何事須小道相助,小道自然鼎力相助!”

“你乃是混沌之中先天之水在開天之后落于北海,經千萬載化生為玄武之靈!”吳傳道說道,“你身負先天水之靈,前番女媧用你四肢化作天柱,也給你帶來無上大緣果,現在人族成為洪荒之主,然人族不知天數其大氣運自然會不斷減少。我今思量,欲立五方神獸,用以鎮壓人族氣運,這五方神獸卻須是有先天五行之靈物。如今五方神獸,我已經找到四位,就差北方之水,而你卻正和北方之水之術!”吳傳道笑著說道。

“原來卻是這事,”玄武道人笑道,“小道自女媧娘娘斬去四肢之時,便覺有番緣果降在小道身上,只是小道修為甚淺,卻是不知到底是和緣果,不過在小道入得前輩道場之后,小道便知緣果必然與前輩有關,前輩所籌劃之事,小道自然聽從!”

“如此甚好!”吳傳道笑著說道,接著抬頭看向天空,“如此一來,人族氣運卻須你們了!”良久之后,吳傳道口中傳出話語:“墨明,朱雀,楊眉速回蓬萊!”

接著便見洪荒上劃過三道光芒,卻是吳傳道口中提到的墨明,孔宣,楊眉三人。三人拜入殿內,“老師萬安!”

“孔宣,將你的朱雀分身喚出來吧,”說罷吳傳道轉過頭來,伸手一點便見伏在楊眉身邊的白虎忽的化作一個少年模樣拜伏在地。

很快在蓬萊島上修煉的蒼龍也來到問道殿內,孔宣也化出朱雀道人。于是吳傳道伸出右手一一點向墨明,朱雀道人,蒼龍,白虎,玄武,每點一個人時,便見那人頂上射出一道光芒注入混沌,接著便見五道光化作五只神獸往五方飛去,東方乃是蒼龍,西方乃是白虎,南方是朱雀,北方便是玄武,墨明鎮守中央!待得一切做好之后,吳傳道說道:“我已經將你們的靈魂印記注入混沌,只等日后人族共主定下你們的職責,天道應允之后你們便要開始鎮壓人族氣運,且需小心行事!”

“遵旨!”眾人聞言拜伏在地。

“如此便好!”吳傳道點了點頭,“墨明,伏羲不久便要出世,而且你的弟子葛天氏也將降世,你且去好生看護!其余人等便散了吧!”說完閉上了眼睛,神游天外去了···

卻說這一日華胥所居茅屋之上突然顯現異象,有祥云萬朵聚集于此茅屋的上空,接著便見而且祥云里面好像一條金龍一般不停的盤旋著,時不時還發出龍吟之聲,忽的地涌金蓮,仙樂群響,祥云中有金光耀下將華胥所居茅屋覆裹其中。

接著華胥便覺空中似有什么東西降入自己的肚內,便覺一陣肚痛,正憂心間,忽見母親風袞領了一眾族人前來,卻是族人前番見聞有神獸相助華胥,便覺其腹內之子必是大貴之人,于是現在見得此處茅屋現出異象必是那大貴之人出世之時,立刻前來相助。

過了很久,茅屋里忽的傳來驚叫聲,哀嚎聲,恐懼聲,風袞在茅屋外甚為著急,里面一眾接生的人驚慌失措地跑了出來,口中喊道:“妖怪,妖怪!”風袞聞言大驚,立刻沖進茅屋,便見一嬰兒被棄于華胥身邊。仔細看時,風袞不覺吸了一口氣,此嬰兒卻是人身蛇尾,半蛇半人之象,頓時有些擔心是妖族之人,要知道人族前番曾與妖族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風袞便欲殺了那個嬰兒。

華胥見到母親眼中流露兇光,便知母親此時動了殺意,立刻哀嚎道:“母親,不可!”

風袞見此嘆了一聲,搖了搖頭說道:“我兒,此子乃是妖怪降世,日后必定噬人,要知道我們人族與妖族本就有不共戴天之仇,這孩兒便是逃得過今天,也逃不過明天!”說罷便欲將手中武器向那嬰兒砍將而去,忽聽屋外傳來麒麟吼聲,風袞頓時身體一震,接著便見屋外傳來異香,接著天花墜落,地涌金蓮,眾人奇之,走出屋外頓時便見東方飛來一只大鵬金翅鳥,上面站著一個年輕道人,橫吹著簫,頗有一副瀟灑之意,大鵬降在茅屋前,年輕道人身體憑空而起往下便落,還未及到地上時,忽見腳下現出一個蓮臺接住那年輕道人。

眾人見此便知是有得道高人前來,立刻上前跪拜,這年輕道人微微點了點頭,蓮臺往屋里飄去,華胥躺在床上見得來人時大驚,此人卻是她夢中所見之人。卻見年輕道人看著嬰兒嘆了一聲:“你今既已轉世,前生便不要留戀!”話剛說完,眾人便見剛才還顯得可怕的嬰兒身露金光,金光散去后,便露出一個正常的嬰兒模樣。

接著那年輕道人轉過身來對風袞說道:“貧道東海蓬萊逍遙散人,此子乃是天定吾徒,今日便收入門下,你們好生照料,日后必有大福!”

風袞聞言大驚,卻是記起人族幾代流傳的一件事來:昔,巫妖劫難時妖族為滅巫族盡屠人族,有巫族帝江祖巫曾言東海蓬萊逍遙散人有言萬壽山乃是人族避難之所,于是幸存人族在燧人氏帶領下前往萬壽山,得到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相救;時妖族勢大,鎮元大仙庇佑不得,危難之際有蓬萊門下三霄娘娘擺無相大陣擋之又有截教趙公明圣師相助人族方才脫難,事后人妖兩族勢不兩立!

來人說是逍遙散人時,風袞便知華胥所生的嬰兒必是有大貴之人,要不然也不會有人族幾代相傳的逍遙仙人親自前來收為弟子,當下立刻拜伏在地口稱:“人族風袞必定遵從上仙旨意!”

那逍遙散人聞言微微一笑,一揮手降下金光,茅屋幾里范圍內的人族都得到恩惠。接著逍遙散人拿出一爐,一香告知華胥說道:“這嬰兒有名伏羲,日后長大卻有大貴之相,你且待其有困難之時告知他只需焚燒此香,逢難便解!”說罷便站在蓮臺上往屋外飛去,眾人跟上,卻見逍遙散人飛起立在大鵬之上,眾人皆是拜伏在地說道:“恭送上仙!”接著大鵬展翅往東海飛去···

卻說伏羲長大后,果見聰慧,有大貴之相,且天生修道之人。風袞年邁之后,伏羲繼任風袞部落,對人族的生產生活不斷進行發展,教眾人馴養野獸,以做天災之時食用,減輕了人族因災荒之年食物不足而死亡,這也是家畜的由來;見部落中近親結婚,人族因血緣關系過近,而靈智低下,就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擅于觀察,始造書契,用于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后形式。于是風袞部落在伏羲的帶領下,越來越強大,周圍聚集的人族部落越來越多,都尊伏羲號令,伏羲思考良久之后,將其統治的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德高望重,年富力強的人進行社會管理。

伏羲出世合當是人族大興,這一日人族又有一個部落出現異像,此部落不知其名稱,乃是一個極小的人族部落。部落內有一女子生產,生產之時部落之人便覺空中傳有奇妙的響聲,此聲音聽起來極其悅耳,讓人不覺留戀其中,身心舒暢,接著一聲麒麟吼叫,那女子便產下一個嬰兒,眾人見之大喜。就在這時忽有一道人駕云而來,口稱乃是東海蓬萊島墨明道人,此嬰兒與他有師徒之緣,特來收之。眾人聽得墨明道人之言頓時大驚,此部落與燧人氏部落相近,曾聽得燧人氏部落中流傳的一個故事:燧人氏得東海蓬萊島墨明道人指點,取木鉆火,讓人族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見得來人乃是墨明道人時,這個部落的首領拜伏在地口稱“上仙萬安!”將墨明引到嬰兒身邊。

墨明見了嬰兒笑著對眾人說道:“此子有名葛天,乃是我之弟子,你們且好生照顧,日后此子必有大福!”說罷便駕云飛走了。

葛天長大之后,果現貴像,喜音律,曾造音律八首:第一首《載民》,歌頌大地;第二首《玄鳥》,歌頌葛天氏族的圖騰——黑色鳥;第三首《遂草木》,祝愿萬物充滿生機,草木生長茂盛;第四首《奮五谷》,祝愿五谷茁壯,豐收有望;第五首《敬天常》,表示對上蒼的敬意;第六首《達帝功》,表示要按照天帝的意志行事;第七首《依地德》,表示要順應大地上的陰陽消長及四時之變;第八首《總禽獸之極》,祝愿飼養的鳥獸能夠大量繁殖,從而豐衣足食。葛天氏用音樂草創人族規范—禮,用音樂舞蹈來感悟天道,感悟自然,使得人族文明又向前邁進大步,葛天氏因此得天降功德,后聞伏羲賢明,遂領葛天氏部落并入伏羲部落,將音樂和禮儀也帶去伏羲部落···

上一章  |  重生鴻蒙之道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鴻蒙之道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