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商容辭官歸鄉一事傳于朝歌頓時便引起一陣轟動,聞太師顧不得與云中子交談,連忙趕來壽仙宮詢問帝辛,黃飛虎,比干,箕子,微子啟領著滿朝文武相勸。
不多時聞太師無奈的走進大殿,眾文武趕忙上前施禮。聞太師揮揮手,搖了搖頭便往商容處走去,商容上前接著,拱手施禮。
“老丞相真個要辭官回去?!”聞太師問道。
“老臣已經心灰意冷,不若此時榮歸故里做個閑云野鶴已是心滿意足啊!”商容回道,“從此之后朝堂之事還多勞諸位了!”說罷便躬身施禮。
“老丞相此去故里,卻不知日后何時方才得見!”眾官回道。
“你此去故里,一路上多加小心啊!”聞太師說道。
“我已知曉!”商容說道,接著向眾人拱拱手轉身就走,眾官員動身相送,聞太師亦是領頭帶著眾人。不多時,商容帶著家眷,整理了行李,后面有帝辛親賜的護送官員數十人走來。
聞太師下了墨麒麟說道:“前方不遠便是十里亭,我已著人前去擺好酒席,老丞相就隨我等前去!”
黃飛虎聞言說道:“正好為老丞相餞行!”后面眾官應聲喝道。
“多謝!多謝!”商容拱手回謝,接著便隨眾官前往十里亭。
眾人皆舉杯相對,商容拿著酒杯一一謝禮,不多時宴席罷了,老丞相坐上馬車,向眾人謝禮后便鉆進馬車。眾官員目送商容一行人遠去。
“哎!”黃飛虎嘆道,“姜皇后身遭不幸,二殿下下落不明,現在老丞相也辭官回家,大商朝該如何是好啊!”
“還有我等自然能夠保得下!”聞太師聞言說道,“現在老夫便要上朝要求大王廢了蘇妲己,還姜皇后與二位殿下清白!”說罷聞太師便騎上墨麒麟,便欲往皇宮行去。眾官聞言皆是大喜,盡皆動身想與聞太師同行,也好讓大王明曉此乃是滿朝文武的意思。
正走間,忽見東方一馬奔騰而來,揚起灰塵陣陣,聞太師聽得聲音回過身來一看頓時皺了皺眉。眾文武亦是回首觀望,卻見來人騎著青驄馬,頭上帶有一盔,盔甲之后有一白色羽毛。
“似是邊關信使!”黃飛虎拍了拍五色神牛走到聞太師身邊說道,“看來定是有什么急報!”
“老夫心中有些不安!”聞太師點了點頭,“且聽聽來使的說法!”
“我且去迎接!”黃飛虎聞言催動五色神牛往信使處趕去。不多時兩人便碰了面,信使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件遞與黃飛虎,接著便隨黃飛虎前來拜見聞太師。
“何事?!”聞太師見黃飛虎神色緊張立刻問道。
“邊關急報,鬼方和東夷有異動!現在北伯侯崇侯虎和東伯侯姜桓楚已經調動兵馬防備,只是北方鬼方兵馬強大,北伯侯恐難以抵抗特遣使者前來求救!”黃飛虎說道。
“什么?!”聞太師聞言一驚,額上神眼閃出白光一陣,“鬼方和東夷難道是聯手窛邊?!如此我須親自帶著兵馬前去!”
“可是現在朝歌城中也是不穩,太師身為三朝元老能夠鎮得住朝歌!”黃飛虎說道,“所以此次不若由末將領兵前去如何?!”
“此次鬼方東夷聯手侵襲,定然是有什么意圖!”聞太師說道,“朝歌城中還需有你坐鎮,這鬼方和東夷的兵馬你未曾交過手,恐怕難以短時間內擊破,還需老夫親自出手!”
“這··”黃飛虎聞言有些無奈。
“不是老夫看不起你!”聞太師見黃飛虎臉色不好,立刻安慰道,“此番朝歌之中大亂將至,必須有人坐鎮朝歌,你乃是鎮國武成王,又有黃妃相助,正是最佳人選!”
“末將便聽太師的吩咐!”黃飛虎聞言應道,“可是太師此去也只能攻打一方啊,鬼方在北,東夷在東,太師也分身無術又當如何?!”
“老夫這就先去稟告大王,然后征調各方守將再說!”聞太師點頭說道。
“不若調用河渡關總兵孔宣如何?!”黃飛虎問道。
“河渡關乃是拱衛朝歌的重地,鬼方若是突襲朝歌必須經過河渡關,所以河渡關人手不能亂動!”聞太師說道,“先去壽仙宮稟告大王才是正理!”
“是!”黃飛虎答道,接著對眾官說道,“此間有大事發生,眾文官盡皆歸去,好生管轄民生百計,武官留下隨我與太師進宮求見大王!”
“是!”眾官答道,接著文官各自離去,留下武官跟著聞太師和黃飛虎往壽仙宮趕來。
早有人告知正在壽仙宮的帝辛侍官楊榮,楊榮聞得此訊大驚失色,未經通報便跑進壽仙宮,此時帝辛正與蘇妲己嬉戲,忽見楊榮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皺了皺眉,停下了動作。
“怎么了?!”帝辛問道。
“聞太師和武成王領著百員武官求見!”楊榮說道。
“何事竟然這般隆重?!”帝辛聞言立刻問道。
“不知,小的已經吩咐下去讓太師等人在龍德殿等候,大王你看···”楊榮說道。
“現在就去!”帝辛聞言說道,接著便欲轉身就走。
“大王···”蘇妲己在身后嬌聲喊道。
“美人稍帶,寡人去去就來!”帝辛笑道,接著便不理蘇妲己的撒嬌,帶著楊榮便往龍德殿跑去,剛到龍德殿便見殿外一眾武官等候,見得帝辛皆是紛紛施禮,神色顯得很是緊張。
帝辛見此心中頓時便有不好的預感,走進龍德殿便見聞仲和黃飛虎二人在殿內等候,旁邊還跪著一個小兵,帝辛見得那人裝扮眼睛一縮,心中肯定了幾分。
“怎么了?!”帝辛坐于寶座之上,揮揮手攔住眾人的行禮問道,“何事這般緊張?!”
“大王,邊疆出現戰事!”聞太師答道,“此人乃是北伯侯崇侯虎的使者,言鬼方和東夷同時來襲,情況十分緊急。北伯侯崇侯虎已經領著人馬前去迎戰鬼方,東伯侯姜桓楚也領著人馬對敵東夷,使者言此次夷族來襲人馬強大,恐為不測特來朝歌求救!”
“什么?!”帝辛聞言一驚,接著怒火直起,“哼,寡人沒有對他們動手,他們反而先對寡人動起手來了!”
“臣等商議,鬼方勢大,由老臣領著十萬人馬前去相助崇侯虎,只是東方之兵馬難定,由大王做主!”聞太師說道。
“鬼方有老太師出手寡人心安,這東方之人由何人前去···”帝辛聞言陷入深思,“魯雄老將軍如何?!”
“魯雄前翻在征討徐淮夷族多有功勞,本來可以遣使,可是現在東夷之地有幾個不好的地方需要慎重考慮!”聞太師聞言說道。
“何事?!”帝辛聞言立刻問道。
“其一,東夷之地本是九黎故居之所,恐大軍難以敵手,其二,東夷離朝歌甚遠,運輸極為不便,其三···”聞太師說道這里便看著帝辛不再言語。
“其三是什么你繼續說下去!”帝辛見此開口說道。
“其三,大王現在已經廢了姜皇后,而且二位殿下生死不明,恐東伯侯姜桓楚知曉之后,情況反而更加嚴峻!”聞太師見此只得開口說道。
“這···”帝辛見此亦是頭痛,“以魯雄老將軍的性格恐怕不能擔此大任!”
“是如此又當派遣何人前去?!”黃飛虎聞言眼中冒出熊熊烈火,便要親自請纓。
“大王,”忽的侍官楊榮前來說道,“國師在外求見!”
“國師來了?!”帝辛聞言大喜,“國師此來定是有大才推薦與寡人,快請!”
不多時便見國師一身黑袍走了進來,向帝辛施禮道:“貧道拜見大王!”
“國師來了,定是有好事告知寡人!”帝辛笑道,“不知國師有何好事說與寡人!”
“聽聞有夷族窛邊,貧道思及聞太師定然出兵北方以敵鬼方,東方卻未有最佳人選,貧道此來乃是特獻一人以助大王東伐夷族!”國師聞言笑道。
“卻不知是何人竟然讓國師親自前來推薦!”帝辛聞得有賢才頓時大喜,立刻問道。
“大王可曾記得一人先前被大王親封為界牌關副總兵?!”國師笑問。
“國師所指的難道是界牌關宋邦仁?!”帝辛問道。
“宋邦仁?!”黃飛虎聞言回憶片刻忽的說道,“末將曾受到訊息言潼關守將陳桐私自挑戰宋邦仁,戰不三合就被宋邦仁擊敗,當時若不是宋邦仁手下留情,恐怕陳桐已經身死,似此言來,這宋邦仁定是勇猛之將!”
“他有這般本事?!”帝辛急問,“寡人如何不知?!”
“只因此事乃是潼關守將陳桐私自行事,所以末將沒有將之告知大王,只是遣人前去呵斥了一番!”黃飛虎說道,“卻不知這人竟然厲害到這般地步!”
“既然是國師相薦,寡人自當安排!”帝辛聽到這里頓時大喜。
“如此一來,東方一將也算安排妥當!”聞太師聞言說道,“老臣這就去準備人馬!卻不知東方的軍馬該如何配置?!”
“以我對此人的了解,太師只需點些人馬就行,無需派遣將領了,鬼方禍害甚重,太師之重擔在肩,太師還是在意一些!”國師說道。
“如此甚好!”帝辛大喜,著楊榮拿來詔書,寫了一時便令楊榮速速將之發往界牌關。
“東方之軍馬先由魯雄帶去,讓宋將軍前去接手即可!”黃飛虎說道。
“真是此理!”國師亦是點頭說道。
不提朝歌軍馬調動,且言界牌關內,吳傳道正指揮軍馬操練,忽有人快馬來報:“將軍!”
吳傳道聞言轉過身來,問道:“何事?!”
“總兵請將軍過去!”傳訊兵說道。
“知道了!”吳傳道聞言點了點頭,便拍著黑牛往黃滾的大堂行去。不多時便來都堂前,下牛走進大堂,卻見黃滾手中持了一封詔書,看著自己。
“此乃是大王旨意!”黃滾將詔書遞給吳傳道,“東夷和鬼方窛邊,聞太師親自領兵前去迎敵鬼方,東方夷族本來是由魯雄領兵,奈何此間關系復雜,國師推薦與你,所以大王下詔,由你前去領東方軍馬迎擊東夷!”
“嗯?!”吳傳道接過詔書看了一下,便笑道,“這有何難,我去去就來!”
“莫要大意!”黃滾說道,“東夷兵士強盛,并非一般敵手,你要好生在意!”
“我知曉了!”吳傳道笑道。
“我知曉大王派你前來此關是想讓你接我的職位,你走后此關我暫且替你把守!”黃滾笑著回道,“還望你多多為大商建功!”
吳傳道拱手走出堂屋看著東方,微微一笑,“這陳塘關應該就是東方,看來此去還有可能見見這一對冤家父子!說不定還可以調他們到手下玩玩!”說罷吳傳道拍拍黑牛直接往東方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