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三國之巔峰召喚

第26章:注定霍亂天下的男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流香千古
 
第26章:注定霍亂天下的男人

有些人或許武力并不出色,智力也不算頂級,但是卻注定成為霍亂天下的根源,黃巢就是這種人!

原史上的黃巾軍走過很多彎路,但是這一世有黃巢這位智力高達95的造反王做為軍師,黃巾軍自然不會再走以前走過的彎路,繼續再重蹈覆轍。

原史上黃巾起義犯了兩個最大的錯誤,一得罪了天下世家,二行流寇策略。

說的是有兩點,實際上只有一點,就是黃巾軍因得罪了天下世家,所以不得不行流寇策略。

黃巾軍為什么會得罪天下世家?

東漢立國之初,光武帝劉秀通過與天下世家共享天下的承諾,從而得到世家的支持重立大漢,不過這也造成了如今世家尾大甩不掉的局面。

世家豪門的總人數只有不到大漢總人數的百分之一,但卻占據天下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而且依然大肆通過各種合法或非法手段侵占民田。

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會站起來反抗。

黃巾軍中幾乎都是這類貧民,所以也不難想象黃巾軍對待世家大族到底是一種什么態度。

原史中,黃巾軍對待世家是不分好壞,見到就直接屠殺的,所以自然受到所有世家的聯合抵制。

這直接造成后來每當黃巾攻城時,城中的世家大族都會聯合起來幫助漢軍守城。

而且世家的支持力度很大,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物資給物資,若這樣依然守不住的話,甚至還會派私兵協助守城。

不幫忙不行啊,一旦破城那可是家破人亡的結局,所有族人都會被殺,家業也便宜了黃巾賊,這是所有世家都無法接受的,所以自然是紛紛反抗。

所以說,黃巾之亂與其是張角要造漢室的反,倒不如說是廣大貧民要造富人的反。

這是由漢室內部積累已久的階級矛盾,從而引發的一場貧與富之間的戰爭,黃巾就是貧民階級的代表,漢室代表的則是世家階級。

貧民百姓有什么?除了自身外,什么也沒有。

可豪門卻掌握著權勢物資財富和知識,所以貧民百姓與世家豪門之間的角逐,向來都是不公平的。

東漢時期世家的力量更是遠超其他朝代,連漢室也不敢輕動,又更何況張角呢?

所以,從站在天下世家的對立面的那一刻開始,黃巾起義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漢室有世家協助守城后,頓時防御力大增,而黃巾軍的推進速度則大大降低,直到最終后繼乏力,停滯不前。

攻不下城池,也就意味著隊伍無法繼續壯大實力。

而此時已反應過來的漢室,在面對亡國危機之時,爆發出來力量也是極其驚人的,。黃巾要想抵擋就不得不轉換策略,行流寇策略來壯大自己,否則只有被剿滅。

不過這一世不一樣,有黃巢這個智者在,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黃巾軍主動往坑里跳。

黃巢首先是當著所有渠帥的面,向張角陳述了得罪天下世家的壞處,和對今后發展的不利。

黃巢原以為將道理講出就會得到眾人會認同,可是卻沒想到遭到除張角外,包括洪秀全方臘在內的,所有渠帥的反對。

這時黃巢才知道黃巾,或者說是百姓,對世家到底是多么的怨恨。

黃巢雖也屬于寒門,但家中不至于揭不開鍋,所以最初對這種怨恨理解不深,不過現在明白了也不晚。

這種怨恨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而是經過200年的積累,幾乎無法化解,就算自己等人不舉事,未來也肯定會人站出來反漢的,大漢該有此劫啊。

雖然所有渠帥都不認同,但是黃巢并沒有放棄,而是改變方式從另一個角度勸說。

黃巢是這么說的,漢室和世家就好比兩座大山,黃巾想要將其徹底移走,定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兩座山一起搬的話,既費時間又費力,得不償失,而一個一個地搬,則會輕松很多。

大漢和世家就好比這兩座大山,我們完全可以在將大漢滅亡之后,在調轉槍頭對付世家也不遲啊!

而兩個一起對付的話定是費時又費力,所以為什么不用省時又省力的方法呢?

黃巢簡潔的比喻讓所有渠帥都為之沉默,最終張角拍案決定改變黃巾軍的原有方針,改為不再針對天下世家,而是針對為禍一方的小型世家。

張角不知道他的這個決定,拯救了注定失敗的黃巾軍,如果黃巾軍依然站在天下世家的對立面,就算有項羽等召喚人物的協助,也是注定無法成事,畢竟個人再強也無法對抗大勢。

黃巾軍改變了對天下世家的態度,而天下世家見黃巾軍沒有招惹自己,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去主動招惹黃巾軍。

漢室興亡他們才不在乎,他們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家族興亡,再說王朝更迭也沒什么不好,說不定還是自己家族壯大的機會呢!

當然還是有人在乎的,就是那些臭名昭著小世家,這些世家見平日里的那些賤民們居然敢站出來造反,而且只因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對自己下手后,頓時驚恐至極,于是全力協助官兵守城。

小世家的力量畢竟有限,根本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不過對駐守官兵來說,蚊子再小也是肉,聊勝于無嘛!

在黃巢的影響下,這一世的黃巾軍沒有受到天下世家的聯合狙擊,在漢室反應過來之前,攻城略地自然是十分順利的,而有了持續供血的根據地后,黃巾軍自然沒有必要和原史上一樣行那流寇策略!

什么是流寇策略?

就是不理生產,不管農桑,也不以占據地盤為主要目的,攻下城池后,以劫掠手段為主,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強起義軍的實力。

流寇策略有利有弊,好處就是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強起義軍的實力,從而面在對官兵的圍剿時能多幾分勝算。

壞處則是難以控制,一開始開始還好說,不過嘗到甜頭后,殺紅眼的起義軍可就不會在管什么禮儀道德了,到時義軍將會變成亂軍,名聲徹底敗壞不說。而且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破壞。

黃巢自己的造反之路,走的就是流寇策略,不,比流寇策略更徹底,或許稱之為蝗蟲路線應該更加合適。

當然,黃巢之所以這么干,那是因為他沒有選擇,若有選擇的話,以黃巢他95點智力,是絕對不會選擇行流寇策略的。

黃巢不像張角擁有的這么好的造反基礎,起義軍不但兵微將寡,而且出于被動狀態,在這種敵我實力過于懸殊的情況之下,若不行流寇之策的話,等待黃巢的就只有被剿滅一途。

歷史上的黃巢將流寇戰和運動戰給發揮到了極致,隊伍在高強度的連續作戰中,不但沒有減員,反而越打越多,義軍每破一城后,立馬奪糧毀城,百姓失去居所和食物后,除了加入叛軍外,除了餓死也無路可走。

每當義軍糧草不夠時,黃巢更是直接以人肉充糧,所以黃巢的軍隊每到一處,幾乎都是赤地千里,當地的那些百姓并不是被殺完,而是被吃完的。

黃巢魔王的名聲也是由此而來,憑借這種殘忍的手段,黃巢一次次打破唐軍的封鎖,而且給唐軍帶來巨大損失,最終硬生生拖垮了唐朝,葬送了這個華夏史上最偉大的王朝。

正是因為黃巢名聲臭到了極致,所以他才深知好名聲是多么的重要,打天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沒有好名聲去引的四方豪杰來主動投的話,想成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要行了流寇策略,那起義軍的名聲遲早都會徹底敗壞,這幾乎是無法改變的。

到時候,不但不會有人才投奔,而且連百姓都不會主動加入義軍,隊伍再也得不到常規的兵力補充,這對一支任何起義軍的打擊是致命的。

不過歷史上的黃巾軍又為什么要行流寇政策呢?

別看原史上的黃巾起義的規模確實很大,初起叛亂人員就多達百多萬,后來更是波及到千萬人,漢室經歷這場****后,人口直接從五千萬降到三千多萬,一千多萬人在這場中喪生,足可見黃巾起義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破壞。

不過破壞雖大,可實際上黃巾軍并沒有攻下多少地盤,世家的阻攔給黃巾軍的攻城造成極大的困難,真正占據地盤其實連一州之地都沒有,而且地盤與地盤之間也連不起來,都是一塊一塊的飛地,隨時都有可能被漢室重新奪回。

所以黃巾軍才會行流寇策略,因為與其被漢室集中力量逐個消滅,還不如行流寇戰,主動出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而在生死面前,名聲就有些微不足道了,畢竟連命都保不住的話,要名聲又有什么用?

黃巢的建議使原本注定失敗的黃金起義多了那么一絲成功的可能,只誅殺為惡的小世家,如此雖也得罪了世家,但也沒得罪死,不至于站在天下世家的對立面。

而沒有世家阻攔的黃巾軍,其攻勢幾乎是一帆風順,黃巾軍在攻下城后立馬誅惡放糧征兵,留下了部分的駐守兵力后,黃巾主力軍立馬繼續攻略其他城池。

這么做雖然會隨著地盤的擴大,而造成兵力分散影響戰力的局面,但是卻可以保證統治的穩定,源源不斷的為黃巾軍輸血,增強持續作戰能力。

當然,除了以上種種,黃巢還為張角制定了一統天下的戰略:黃巾天國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集中力量拿下豫州。

由于太平教在各地之間的勢力強弱分布不均,有些地方的實力其實并不足以解決當地官兵,于是黃巢向張角建議將36路義軍中勢力相對弱小的先調離當地,先集中力量拿下重要的可以拿下的地盤。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由于太平教在豫州的影響力最大,再加上豫州是大漢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大州,所以成為了黃巢的第一目標。

張角看到了黃巢計劃后,認為可行性很高,于是直接將從36路渠帥中抽調了12位在豫州舉事,而且將項燕也派了過去,以保萬無一失。

而第二步則是以占據中原之地為主,河北為輔,荊揚在次之。中原就是兗豫徐三州,河北則是冀青幽并四州。

中原之地雖易攻難守,但由于出于腹地,故而守軍較少,富裕且人口眾多,若能全據中原,可得兵百萬。

河北之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全據則可立于不敗之地。

我太平教在荊揚勢力最弱,故此二州可暫緩攻伐,也無需浪費過多力量,只需一偏師,能取則取,不能取則罷。

至于黃巢計劃的第三步就簡單粗暴多了,就是在第二步實現的基礎上,合黃巾百萬之兵,直接碾壓大漢都城洛陽,一戰滅漢。

上一章  |  三國之巔峰召喚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三國之巔峰召喚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