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窮途末路
項羽是個驕傲的人,聽秦昊這么說,差點氣得失去理智。
本來這場慘敗,對項羽的打擊就夠大了,只是在強壓著怒火,沒表現出來而已。
現在被秦昊這么刺激,項羽哪里受得了,要不是石蘭拉著,還有秦昊在城樓上,項羽絕對會不顧一切的去和秦昊拼命。
整整四十萬大軍啊,項羽所有的心血都在里面。
可卻被秦昊一戰葬送,如今項羽一朝回到解放前,基本已孑然一身了。
當然,秦昊毀掉的不止是項羽的野心,整體黃巾也會因項羽的戰敗,而徹底走向覆滅。
所以,也可以說是項羽葬送了黃巾,也葬送了天下百姓的希望,所以他將永遠被天下百姓唾棄。
當然這些項羽是想不到,他能考慮到的只有眼前。
如今樊城已經被秦昊給占領,而他手下只剩三千殘軍,強攻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只能向宛城退去。
臨走前,項羽恨恨的盯著秦昊,咬牙切齒的大喊道:“秦昊,你給我等著,我們的較量還沒有結束。”
眼神若是可以殺人的話,秦昊恐怕早死十次了,但可惜不行。
秦昊見此也是無奈至極,他和項羽之間的仇恨已經不可能化解,所以他并不準備履行和石蘭之間的約定。
在水淹七軍和十面埋伏之下,四十萬黃巾大軍都死光了,可項羽卻依然活的好好的,這是項羽命夠硬的緣故嗎?
當然不是。
水攻之前那么久,項羽都沒有渡水,可卻在發動水攻的當天渡過漢水,天下底下會有那么湊巧的事嗎?
所以除了石蘭,秦昊想不到其他的原因。
可是關鍵是,石蘭并不知道具體計劃,所以她又是如何得知,漢軍會發動水攻的呢?
她自己的推測?亦或是女人的預感?
無論是什么,秦昊都必須承認,自己低估了這個女人。
石蘭,接下來你會如何抉擇呢?我可是很期待呢!秦昊心中冷笑著想道。
目送項羽領軍離去后,秦昊對身邊的劉基問道:“軍師,項羽依然還活的好好的,這會不會影響到后面的計劃?”
劉基淡然一笑,道:“項羽此人勇而無謀,之前手握四十萬大軍,卻依舊被主公玩弄于在骨爪之間,現在就更不可能了。”
秦昊點點頭,長吐一口濁氣后,下令道:“傳令下去,迅速穩定城中局勢,待后方兵馬抵達后,立刻發兵南陽,絕不給項羽任何喘息之機。”
漢軍此次北上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但渡過漢水的其實只有一萬五千人。
其中一萬兵馬用以布置十面埋伏,所以攻下樊城,秦昊其實只用了五千兵馬。
樊城的防御力并不低,而秦昊之所以可以這么快拿下,其實也是有特殊原因的。
南陽是被盧植戰略性放棄,大多城池都保留了之前的防御部署,所以才會被秦昊找到破綻,從而輕易攻破城池。
當然,這招只能用一次,當南陽各地的黃巾反應過來之后,就會立刻改變戰略部署,到時候在想攻下城池就沒那么容易了。
這么一次的寶貴機會,秦昊自然不會只用在樊城上。
當項羽趕到宛城后就會發現,宛城其實也早就易主了,而奪下奪下宛城之人,則是……朱儁。
宛城。
經過連夜的奔波,項羽終于抵達了宛城,可當看著城頭懸掛的‘漢’字和‘朱’字大旗后,項羽頓時氣得渾身發抖。
城頭上,朱儁笑瞇瞇的看著城下的項羽,朗聲道:“項羽,這宛城已被老夫所取,你還是往別處去吧。”
將手下兵權交割給盧植之后,朱儁就領著少量兵馬,故作聲勢的退往了武關。
武關擁有一萬五千守軍,朱儁進駐后防御就更加沒有問題,所以項羽也沒有強搶武關的想法。
決戰前夕,秦昊讓盧植和丁原一起寫密信給朱儁,讓其在黃巾戰敗后,趁著宛城空虛和防御上的漏洞,趁機攻下宛城。
之所以讓盧植和丁原寫信,其實也是秦昊和朱儁不熟,怕朱儁不搭理自己。
其實秦昊完全是想多了,朱儁作為一代名將,就算秦昊不提醒,他看到戰機也定會主動出擊的。
而如今在最關鍵的時候,朱儁領一萬漢軍離開武關奪取宛城,這正是給了項羽致命一擊。
項羽屠殺南陽世家所繳獲的物資,全都被囤積在宛城之中,所以宛城就是項羽東山再起的資本。
宛城在,項羽就可以迅速招兵買馬,從而抵抗秦昊的攻勢。
如今的氣候,已經不適合再戰,所以只要項羽擋住這一波攻勢的話,就可以守住南陽默默恢復損失。
可宛城若失的話,沒有了錢糧補給,項羽自然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在無錢無糧的情況下,僅靠民心又如何擋得住十萬漢軍?
一念至此,項羽心中就絕望不已。
秦昊沒給自己任何機會,輸了,徹底的輸了!
“朱儁老兒,秦昊小兒,我與你們不共戴天。”
項羽仰天發出一聲震天咆哮,心中后悔沒在生擒秦昊之后,就立刻除掉這個禍害,以至于造成現在的慘敗。
項羽這邊在后悔,而秦昊那邊卻開心死了。
因為這一戰的獎勵終于要發放了。
“叮咚,‘漢水之戰’盤點開始……”
這次戰役是秦昊入世以來,打的最大的一場戰役,也是收獲最大的一次。
如今這份大獎勵即將到手,身經百戰的秦昊,反而還有點小緊張。
“火燒新野:殺敵四千,自損三百;”
其實火燒新野才是決戰的轉折點。
漢軍的這次行動,殺敵的數量雖不多,但卻解救了統帥大將秦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燒毀了黃巾的糧草。
正是因為糧草不足,再加上岳飛在后方搗亂,有沒有辦法穩定的進行補充,所以項羽才會選擇撤軍回南陽。
可以說,若是沒有火燒新野的話,也就沒有了后來的水淹七軍和十面埋伏,而這一戰也就不會贏。
“長坂坡之戰:殺敵一百六十,自損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