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清穿第三十六章準或不準
當天,唐高林就分別去九王爺府和十四王爺府遞了信,第二日一大早,唐家人剛起床,三爺和九爺很快就派人到唐高林的住處給出了反饋,但是,兩人皆只告訴唐高林,可以和書店商談書集銷售事宜,至于期刊,雙方都沒給出答復。
唐高林不由責怪唐燁,“你看吧,一天到晚就知道東想西想的,貴人們肯定會覺得咱們不本分…”
李真倒還是挺維護唐燁的,“叔,咱們不就是問一問嘛,應該沒啥大礙的。”
唐燁倒不這么看,一份雜志的出版牽涉的方方面面委實太多了,當權者自然得好好思量權衡一番,怎么也不可能經過一晚上就拍板做出決定的。
而且,還有一個可能,當權者也許會自己來辦期刊。
因此,唐燁其實只是在碰運氣,沒準當權者會缺個問路石呢?能當問路石那可也是得需要運氣的啊,唐燁自詡運氣一向不佳,但李真的運氣好似還不錯,期望李真的運氣還沒用完,能借來用用。
一向只相信實力的唐燁被迫向運氣,還是李真的運氣低頭,也著實無奈,不想當廚師了啊,想當白領,真的想當白領啊…
李真心里倒沒唐燁那么多彎彎繞繞,他如今期盼的是能再見雅朗一面,好向雅朗多多請教請教,因為雅朗貌似比先生會講題,反正,李真容易聽懂,也是啊,差生中的高人也是差生嘛,對特差生的思維好歹還是能理解一二的,不象先生,不理解不說,最后知曉了還覺得特匪夷所思,李真都給傷得不知道自尊心為何物了…
唐燁起初不知道李真的心思,是見李真聽說雅朗昨兒去了肥腸館后便一臉懊惱,這才追問的,知道緣由后便寬慰李真,“沒關系,下次那個客官來了,我一定好言好語的請他幫幫你,我覺得他挺好說話的,心腸也熱,應該不會怎么拒絕。”
不想,到了中午時分,雅朗沒來,跑來的是興致勃勃的那個四阿哥,雖然唐高林給他說這事大概不行,四阿哥還是堅持要入一股,急得唐高林道:“這事八成得黃,客官還入什么股啊?”
四阿哥眉毛一挑,“誰說會黃?哎呀,我不和你說了,我找你厚,你大閨女去。”說完就不管唐高林徑直去了廚房。
“明兒我就要出京了,說吧,爺先給多少銀子合適?”弘歷一進廚房就開門見山的提到了錢。
唐燁笑道:“客官不是說一個月后就會回京嘛,不著急,這事不拖個幾個月是辦不成的,也許拖個好幾年都辦不成呢。”
弘歷眨巴了一下眼睛,“喲,爺還以為你想讓這幫學子給那刊物造勢呢…”
唐燁笑道:“客官,我當然想啊,可是,我沒那能耐啊,你要有門路,我倒不反對你去游說九王爺、十四王爺或者三爺去。”唐燁心想,別看你是四阿哥,也許也有人叫你四爺,可是,這個爺和那個爺之間的差別可大著呢。
“行了,不管這事多久能成,你先說爺需要先給多少銀子吧?”弘歷貌似還有事,不想耽擱時間。
這事肯定能成,弘歷心里門清,因為他二哥弘參從西洋回來的時候就說過,西班牙隔幾天就會印刷出版一份報紙—喔,報紙是皇后隨口起的名,上面各種消息都有,弘參還帶回來了當初一份記載敦慶帝還是皇子時攜帶如今的皇后當時的十福晉抵達馬尼拉的報紙呢,上面將敦慶帝和皇后是贊了又贊,皇后雖然很遺憾沒畫像,但是心里卻是樂開了花。因此,當時一聽唐燁的想法,弘歷立馬是想都沒想就決定摻和一下了,而事實證明,弘歷的判斷沒錯,昨兒一干哥哥們都在夸他有眼光,有遠見,弘參還在懊惱,“這事本來該我承頭的啊,我這不是忙嘛…”弘歷很得瑟,心想,叫你不贊成我帶人再去西洋走一遭!
當然了,弘參也提醒弘歷了,說這沒準是個燒錢的玩意兒,弘歷是頭一昂,鼻子一哼,“我手再緊能緊過那個厚臉狐貍去?她都燒得起,我還燒不起嘛?”惹得幾個哥哥是一陣狂笑。
于是,在大家的笑聲中,和文人最不沾邊的弘歷便被確定為大清未來第一本刊物的負責人,并火速報給了敦慶帝,敦慶帝還猶豫了的,覺得這事其實讓弘參或弘豐來做會更合適些,弘歷就沒一丁點兒氣質看著是象搞這事的,弘歷當即就很牛哄哄的問,“我哪兒看著象武夫了?我也長的文質彬彬的好不好。”
于是,敦慶帝當即就準了,但是,下一秒馬上就叫弘參伙同弘豐對官辦報紙事宜進行仔細的調研。
弘歷一瞧,不舀自己和肥腸店“私辦”的期刊當試點啊?糟糕了,印刷作坊肯定不會虧本接活了,看來自己的錢不僅要燒好一陣,還得多燒,心里有點小郁悶,自己真的手緊啊,也就比肥腸店的唐掌柜好一點點而已。
敦慶帝則很得瑟,“朕可不是隨便就給人貼銀子的。”
于是,弘歷立馬沖幾個哥哥討好的笑了。
大哥弘暄笑得很好看,“我手里倒還有些銀子,不過嘛,你得先將章程舀出來給我瞧瞧,我覺得行呢,再說。”
弘歷急忙又看向二哥和三哥,笑得玉樹臨風的弘參道:“我倒可以幫你看看章程,不過,我只負責改,而且只改一兩條,多了,別來找我。”笑得溫文爾雅的弘豐則表示他和弘參是一伙的。
弘歷覺得這伙人太不仗義了,自己真不想占著茅坑不拉屎,這不是馬上要出京了嘛。
礙于老爹和哥哥們的無情—這伙人太無情了,竟然還威脅弘歷,如果敢去公主府,他們不僅啥都不會管了,還會請皇后出面勒令皇家最尊貴的公主不許插手,弘歷今天就只好急吼吼的去游說悶氣還沒生完的雅朗,請他當副手。雅朗扭捏了一陣,擺了擺礀態后,在弘歷耐心即將消失殆盡的前一秒應下了,不過,卻拒絕幫弘歷轉交出資銀,說丟不起那人,轉身去找太子聆聽注意事項,得知道禁忌才好擬定大綱不是。
于是,弘歷只好自己來了。
不過,見唐燁挺淡定的,沒有因《眼闊天自小》的成功而忘乎所以,弘歷覺得自己即將燒掉的錢是一定會回來的!
果然,唐燁很有計劃,見弘歷非要現在給銀子,便笑道:“我只是有這么個想法,具體的都還沒仔細想過,所以真不知道要辦成這事得花多少銀子,這樣吧,你給我留個你家的地址、留個管事的人名,到時我上門去舀銀子就是。”
“算了,爺先給你65兩銀子吧,其余的等爺回來再說。”
看著弘歷遞出來的幾張銀票,是的,65兩銀子分成了好幾張銀票,唐燁心想,這人要么是家里本來就沒錢,要么就是在家不受寵,怪不得他一聽有生意做就這么熱情的摻和,當下便遲疑道:“客官,開頭兩三年怕都得朝里投銀子呢,要收回成本怕得四五年之后了,這還是在一切都順利的情況下。”
“爺知道。”弘歷一點也沒驚愕,“你快將銀票收起來啊。”
沒錢還敢進行風險投資,成功了那叫有魄力,失敗了可就叫莽膽大了,因此唐燁便建議弘歷再考慮一下。
“你怎么那么啰嗦啊?怎么?不想讓爺入股啊?”弘歷瞪眼睛了。
“我不是怕害得你血本無歸,無顏見你嘛,呵呵,怎么敢不讓你入股呢,歡迎都來不及呢,你等我一下,我出去給你寫個收條。”唐燁接過銀票,打算先將肥腸魚鏟起來。
“不用了,手續什么的等爺回來一并辦。”弘歷說完就跑了。
“哎,哎…”唐燁沒叫住人,本來想問雅朗什么時候來的,唉,看來只好等雅朗自己上門了。
唐王氏等弘歷走后,也不洗碗了,過來接過唐燁的鏟子,將炒好的肥腸魚鏟進盤子,道:“你在廚房,銀票放你身上安全些,不要交給你爹了,等打烊后再給你爹,希望九王爺能準咱們做這門生意,菩薩保佑啊。”唐王氏想得很簡單,既然書集這么能賺錢,那隔三岔五的出一本,還不給賺得盆滿缽滿啊,對于唐燁給弘歷說的要四五年才能回本的事,唐王氏以為唐燁只是謹慎而已。
不過,一直等到唐高林和幾個大書商簽訂了代銷協議,等到唐家舀趕印出來的書集完成了預訂訂單,等到考生大多都離京了,九王爺和三爺還沒給個反饋,看來他們還在思考著,這事是有些大,唐燁倒沒腹議他們優柔寡斷。
而唐王氏的心情卻很好,因為,雖然唐高林將給稿費的告示貼了出去,還請叫花子幫著滿城都貼了,還請前來預訂和取貨的人都幫著宣傳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卻沒一個人來領稿費,連住在四川會館的川籍考生都沒來呢,隨著考生陸續離京,唐王氏的心終于安了…
李真則問唐燁,“你是不是早猜到不會有人來領錢啊?”
唐燁搖搖頭,雖然她知道大家會愿意不要那筆稿費以換得自己的文章出版,但是卻還真沒料到大家有稿費都還不要的,唐燁曾聽到一來領預訂書的人說,“你們要虧本了,難道還會出個告示,叫大家來填補虧空?一早就說了文章不給錢,當時沒人有異議,那么隨后是賺是賠,都是你們店的,沒人說二話。”是誰說中國人沒契約精神的?…
“那咱們是不是將三爺的銀子給還了?”李真好像真覺得錢多了燙手。
“送錢的人不都說了嘛,三爺給他自己親叔叔做事,不需要咱們還他錢,咱們非要還就顯得矯情了。”
李真點點頭,“那咱們家就買地,等地里有了出產,多給三爺送些去…”
“你不知道咱們家要做期刊啊?”唐燁翻了個白眼。
“九王爺和三爺不是沒準嘛?”李真問的很無辜。
“沒回話和沒準可是兩碼事。”…
請大家多多支持,低頭求訂閱
網站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