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藝術家

1095 貝爾現象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11-02  作者:七七家d貓貓
 
1095貝爾現象

今天第一更,求推薦,求訂閱!

萬籟俱寂之中,打破“貝爾現象”的第一個聲音出現了,準確地說,是打破這個現象的第一個影評,出現了。

這個影評來自于號稱“第一影評人”的羅杰埃伯特,讓美國媒體一片嘩然。羅杰埃伯特是誰?想必美國娛樂圈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位今年已經六十三歲的美國影評人、劇本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羅杰埃伯特從1967年就開始在“芝加哥太陽報”刊登自己的影評了,后來又在網絡上發布,他的電影評論在美國和全球被超過兩百家媒體發表,他撰寫了超過十五本書,包括他的電影年鑒。1975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普利策批評獎的電影影評人,今年的六月份他還成為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第一位獲得一顆星的影評人。在影評界來說,羅杰埃伯特就是皇室級別的待遇,他從1994年就開始出版“偉大的電影”系列,列舉他認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電影,去年,“撞車”有幸成為了他認為2004年最重要的十部電影之一,在此之前,“改編劇本”也進入了他所認為2002年最重要的十部電影名單中;1999年開始,他還開始劇本以自己命名的電影節“羅杰埃伯特最受忽視電影節”。在羅杰埃伯特的影評人生涯來說,用輝煌來形容也是太過蒼白無力的。

就是這位羅杰埃伯特,他來到了多倫多電影節,這并不稀奇,作為影評人,這本就是他的工作,何況他和達斯蒂柯爾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年都會來這里見見老朋友。在“斷背山”的紅地毯上,哈維爾多蘭和斯代爾斯勞倫斯等人就看到了羅杰埃伯特和所有觀眾一樣,站在影院的門口等待入場觀看“斷背山”。可以看得出來,羅杰埃伯特對于這部電影也是抱有期待的。當晚,羅杰埃伯特并沒有出現在李安、埃文貝爾等人所在的貴賓席,只是作為一個普通觀眾。認真地觀看了這部作品。

“斷背山”在多倫多放映結束之后,所有美國媒體都變成啞巴之后,羅杰埃伯特,這位最頂尖的影評人,在他自己的官方網站上第一時間發布了對“斷背山”的影評,不僅打破了貝爾現象,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美乃至全世界聚集了所有目光,也讓“斷背山”經歷了美國媒體集體閉//最快文字更新//嘴的風頭之后,瞬間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這是一個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美好得讓人心痛。”這是羅杰埃伯特評論的開篇之詞,僅僅從這一句話,就可以感覺到,看來羅杰埃伯特對“斷背山”是抱著贊賞的態度。

“即使整個故事還未開演,僅僅在空心吉他發出聲響的那一刻。看著埃文貝爾飾演的恩尼斯走下卡車,在蜿蜒的小道上前行,我就已經無可遏制地被震撼了。那些音符猶如凱爾特音樂般清澈純凈。可是背后卻隱含無限落寞,簡單而直接地擊中了我。對于這部作品,我幾乎來不及思考,只能跌跌撞撞地跟隨著鏡頭,拼湊起這個動人的故事。”

這是羅杰埃伯特評論的開篇,瞬間就抓住了所有人的視線,開始在腦海里描繪出“斷背山”里那壯觀到讓人驚嘆的美好。

“故事的開頭美極了,讓人不由自主感嘆的美。一時找不到準確的詞匯來形容,那種色彩的沖擊力,大片大片的藏藍色。廣闊無垠的淺藍色,大朵大朵的白云悠然飄蕩。牛仔褲、格子襯衫,干凈而年輕的臉龐,牛仔帽陰影之下的不羈和硬朗。六十年代,廣袤的西部,兩個牛仔的第一次見面。十九歲,如詩一般的年齡。

六十年代,是一個屬于‘窈窕淑女’、‘西區故事’、‘音樂之聲’的年代,那是一個美國青年思想最動蕩的年代,反英雄風潮席卷美國。人群之中充斥著吸毒者、流浪漢,還有嬉皮士。鮑勃迪倫是那個時代的標簽,馬丁路德金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振聾發聵,肯尼迪被刺,同樣的命運幾年后還發生在了小肯尼斯的身上,在越南的戰爭規模不斷擴張,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

可是這一切,和斷背山沒有任何關系,它是安靜的,荒涼的,也是純凈的,絢爛的,還是神秘的,寂寞的。漫山遍野的綿羊,兩個年輕人在山林之間寂寥的歲月,彼此陪伴、支撐、取暖。愛情,似乎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與生俱來的。在那之后,則是不得不分開的結局,還有糾纏一生的漫長。

最開始,我以為那是沖動,年少輕狂的荷爾蒙作祟,寂寞孤單的生理索求。但不是這樣的。因為如果只是沖動,那就不會目送杰克離開時,恩尼斯趴在墻角激烈地干嘔著,就好像五臟六腑都被撕裂了一般;如果只是沖動,那就不會有長長久久的思念,縈繞在生命的每一個角落,以至于成為人生唯一的堅持。

杰克是主動的,是積極的,他率先走向了另一方,而在未來漫長二十年的牽絆中,杰克至始至終都是主動接近的那一方。恩尼斯是被動的,是消極的,甚至是壓抑的,他童年的經歷——親眼目睹同性戀的慘死——就注定了他無法邁開那一步,他的糾結,在奮力撕扯著他那顆愛著杰克的心。拋開性格上的差異,無論是杰克還是恩尼斯,都是健壯剽悍的牛仔硬漢,他們一邊打架著一邊相愛。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感覺到濃郁的雄性氣息,這就是李安的高明之處,也是意圖所在,同時也是這部電影的精髓。

李安說,埃文貝爾也說,這不是一部同性戀電影,這只是一部愛情電影,一個單純的愛情電影,只是相愛的雙方,恰好都是男人罷了。

在過去一切同類型題材的作品中,‘費城故事’、‘天鵝絨金礦’、‘魂斷威尼斯’、‘不羈的天空’、‘莫里斯的情人’、‘欲.望的法則’、‘王爾德’、‘男孩不哭’……在電影里的愛情角色中,總是一個更強悍有力,一個瘦弱陰柔些。這也使得我們對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也差不多——的理解就停留在女人氣十足的男人層面,或者仍然跳脫不了現實生活中男女愛情模式的固定觀念。可是,李安做到了,他收放自如地給我們講述了這個故事,兩個真正有力量的男人之間的深厚情感。自然卻內斂,激烈卻真實。或者說,他其實就是將了兩個人如何相愛,這其中的相愛、不舍、心痛、爭吵、妥協、掙扎、告別,一切的一切,都和傳統的愛情沒有差別。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故事,我們看過太多太多。

所以,這的確是一個愛情故事,美好到讓人心痛的愛情故事。

李安的鏡頭延續了當年‘臥虎藏龍’中的含蓄唯美,沒有太多沖突的劇情,但是一個個細節累積起來的沉重,卻在不知不覺中擊潰了內心的防線。看完電影,我一滴眼淚也沒有掉,但是卻十分傷心,十分沉重。不只是恩尼斯和杰克,不只是同性戀這個群體,所有的愛情都是一樣的。有美好有幸福,同時也有殘酷和現實。斷背山真正喚起的,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對愛情的渴望,曾經錯過的遺憾、愛人而不得的痛苦、相愛卻無法相守的悲傷,就好像那清冷的吉他聲,在幽深的斷背山谷回蕩。

每一個人都懷抱著只屬于自己的秘密和痛苦,在這個可怕的世界上頑強地生存著,為了生活所受的委屈、難堪、折磨,最可怕的不是崩潰和爆發,而是在沉默之中郁郁而終。隨著歲月的流逝,瑣碎消磨,容顏變老,曾經的哀傷曾經的炙熱曾經的幸福,都變成了記憶中一幀幀泛黃的相片,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有些人老去,有些人消失,只有斷背山上那段無憂無慮的年華,天真如孩童的情感,提醒著那曾經充滿激情和懷念的過去,還有對于逝去的青春永不滿足的追求。

恩尼斯最終還是沒有放棄,他守著他和杰克的襯衫,還有那張斷背山的明信片,‘我發誓……’這是他對杰克最后的承諾。

所有看過原著小說的人都會期待結尾的兩件衣服一雙袖子,當恩尼斯踩著咯吱響的樓梯走進杰克的房間時,我把呼吸都屏住了。但是那一幕并沒有讓我潸然淚下,因為我一直在設想李安應該把兩只袖子拍得更親密一些,比如說挽在一起,然后插在口袋里,就像在斷背山一樣,恩尼斯從后面抱住杰克,四周的山脈在黃昏里一點點變模糊。但是在最后,恩尼斯把兩件襯衫重新掛起,換一種方式套上,旁邊貼著斷背山的明信片。那一刻,我終究沒忍住,呼吸剎那之間就停止了。

我旁邊的女孩依偎在男孩的肩上,帶著哭腔說到,‘太悲傷了’。我忽然想起杰克對恩尼斯說的那句話,‘有時候,我想你想到無法承受’。在這一刻,我的眼眶突然有些溫熱。

李安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那是一個永遠也無法抵達的夢。即使我不愿意把‘同性戀’的標簽再次加諸到這部電影身上,但我還是必須說,‘斷背山’,有史以來最好的同性戀電影。因為,這個故事已經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了。

上帝保佑,我熱愛這個故事。”

以上,就是羅杰埃伯特對“斷背山”的影評,打破了“視與聽”所謂的“貝爾現象”,在美國掀起了軒然大波。

上一章  |  大藝術家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藝術家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