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庶女當道

第105章 抽簽,算命,得出很悲催結論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6-09  作者:可愛桃子
第105章抽簽,算命,得出很悲催結論

第105章抽簽,算命,得出很悲催結論

回到寫意居后不久,門房里的老張頭便差了個包子頭給如晴送來了知義那雷打不動一月來一封的信及一個盒子。品書網如晴握著薄薄的信箋,把盒子放到一邊,讓沉香打賞了包子頭及老張頭各二十吊錢,在包子頭的千恩萬言的拜謝下,如晴忍著心頭的緊張之感,拆了信紙。

說起這個知義二哥,確乃方府一枝獨秀,不但為人處事異于常人,甚至連寫信都獨俱匠心。信的內容很簡短,就只有那么幾個字:“慶,冬月初,升任武毅將軍。悲,與韃靼作戰,受傷;幸,未傷及筋骨,需靜養數日。刀槍無眼,汝當年贈吾牛皮甲胄已然陳舊,速另送來。靜等佳音。以薄禮相贈,禮輕,然不得輕易示人。另,汝字略有長進,需繼勉之。”

仔細把信看完后,如晴拍拍胸口,幸好,幸好,這次沒再刻薄地指責她寫的字丑了,甚至還夸獎了她的字有長進。要知道,前兩回可是把她的字批得體無完膚,甚至有一次還用“吾妹之字如同鬼畫符,為兄見識淺薄,實是無從下手。”還有一次更絕,“滿紙荒唐言,羞于友人提”,接連幾回的刻薄之話,把如晴打擊悶了,也就痛定思痛,好一番勤學苦練,總算把字練得人模人樣了。然這回知義捎來的消息則令她優喜參半,喜的是知義又升官了,憂的是居然受了傷,不過幸好未傷及筋骨。

打開用碎布包裹的盒子,如晴唇角一陣抽搐,這么個破盒子,這么個破布,怪不得每次都能平安送達她手頭。

玲瓏連忙找來剪子,一邊歡天喜地地剪開束帶,一邊道:“上回二爺送的是甘草和黃芪,上上回送的是山羊絨和駝絨,不知這回送的是什么,不過盒子這般小,估計也裝不了那么多,咦這是什么?”

如晴打開沉舊又破爛的木盒,里邊齊整折疊著一褐色毛皮,打開開一看,居然是整只的動物毛皮,觸感細膩,絨毛豐厚,色澤光潤,華美輕柔,不知是什么動物皮,狐貍皮?又不大像。如晴沒見過多少野生動物,也辯不出這是什么玩意,知義信中也未提到,不過還是申婆子有眼力,翻來覆去看了下,再細心摸了摸,驚呼一聲:“這是紫貂,居然是整貂呀。并且看這毛色,是在小雪之后的季節里獵獲,也只有這個時候,貂皮板薄軟潔白,底絨豐厚,毛峰高而靈活,色澤光潤呀,二爺對姑娘居然這般上心。”驚叫過后,又四處看了下,趕緊把貂皮收進了盒子,小聲道:“這貂皮千萬別輕易示人,姑娘記住了?”

如晴不解,申婆子又鄭重道:“我朝規定,凡二品以下大員,不得著紫貂。姑娘,這可是大忌呀。”

如晴總算明白知義所說不輕易示人是何意義了,連忙讓沉香把整貂皮收起,并嚴厲吩咐這事不得外露。若有違背,定不輕饒。

過了數日,如晴合朱姨娘之力,再一步改良牛皮軟甲,她最近研究大慶朝鎧甲,鎧甲多為鐵質,大都呈長方形,長約十厘米,寬約六厘米,上面有小孔。每副大約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鎖子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射不可入。但穿在身上極其不方便,大大制約了其速度與作戰能力。如晴在現代是服裝設計師,設計出一套防御功能的軟甲,倒也不是難事,但采材卻很不好找,首先,鐵片制作的鎧甲很粗重,并且不易保存。她改選老牛皮的頭層皮,牛皮防刀劍功能并不是很好,但勝在堅硬結實,并且輕巧,便在容易受傷的胸、腹、肩膀、手臂、后背等部份多墊了數層牛肉,這樣便能很好地防御刀劍,不過整牛皮可不買,因為大慶朝皇帝吃老虎吃山珍卻唯獨對牛格外鐘愛,規定“擅宰牛馬牲畜者處人彘割舌之刑,有病無類”。意思是,只有牛生病了,老了,或是意外死了,才能殺牛,否則一律割舌處以極刑。但這些刑法也只是針對老百姓而已,一些貴族勛貴同樣照吃不誤,但大家只是偷偷地吃,還真不敢明著殺牛,是以如晴這塊牛皮可是用了好些法子才弄到的。

熬了幾天夜,才把牛制軟甲制作好,給知義寄了出去。并還附上一封信。如晴數著自己的私房,愁眉苦臉的,又少掉不少體已銀子了,不知日后能否回本,唉

又過了十來天,知義回了信,仍是簡單得不可思議,“謝。汝之計謀以陰損刻薄小人卑鄙稱之亦不為過,然,獨劈奇徑實乃高妙。將軍已然采用。三叔形同漩渦,最好避之。”

來來回回把這幾字看了又看,如晴一邊暗恨的同時,又覺好笑,什么“陰損刻薄小人卑鄙”,“獨劈奇徑實乃高妙”,他就明說他本人也是腹黑高手嘛,不然何必重用她想出的“以鹽換蒙古人手中的牛羊馬皮”及“扶持另一股勢力與之對抗,自己坐享漁翁之利順便趁火打劫”的陰損計謀?

偷偷罵了這個腹黑又真正陰損的二哥后,如晴把信折好,鎖進抽屜里,然后直奔老太的松鶴堂。

老太太正在誦佛念經,聞得如晴的話,陡然睜眼,“知義不讓咱們去京城?”

如晴點頭,“是的,二哥確實是這樣說的。”

老太太沉默了一會,道“知義這孩子一向早熟,又獨具慧眼,他這般行事,也自有他的道理。行,去告訴你老子,咱們都不要去了,免得到時候得紅眼病。”

如晴忍著笑,又去見方敬瀾。方敬瀾卻不若老太太這那般好打發,聞言忍不住斥道:“他一個小孩子懂什么大道理?人家都發了請簡,我就算不去,但靖王府的面子可不能不給?為父教他的文明禮儀都學哪去了?怎么連這點道理都不懂?”頓了下,呷了口茶,又繼續道:“知義與李驍一同拜在傅老將軍門下,算是同門師兄弟,而李驍與知義私下里又是這般交好。于情于理,不看在我那庶弟的面上,也得看在李驍的面上。這回咱們不但要去,還得帶足了厚禮。”忽然覺得如晴這個十歲的小丫頭,說了也是白說,又穿戴一新,直奔老太太屋里,與老太太憚明道理。

方敬瀾的意思是這樣的,你老三仗著女兒嫁進靖王府就可以嘲笑我了不是?好,你有你的背景,我也有我的門路,我兒子知義與靖王世子可是同門師兄弟耶,并且異常交好。我這回之所以進京,可不是來喝你女兒嫁女喜酒,而是直接去靖王府,喝李驍的喜灑。

當如晴明白方敬瀾所打的主意時,噴笑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便宜老爹果然是人精似的人物,居然連這種主意也想得出。

老太太也明白過來,吃驚之余,也是久久找不回語言。不過,最終倒也同意了,但她仍是堅決不去的。

老太太不去,如晴想當然也不會去湊那個熱鬧了,如美成天在如善耳邊勸服她,“去嘛,怎么不去呢?京城可好玩了。我可告訴你,京城不但繁華,還有好多你想都想不到的新鮮玩意呢。”勸了半天仍是勸不動,不由泄氣,忍不住又罵如晴土包子樣,見不得世面。

寒冷的臘月攜著陰冷的寒風翩翩而至,方敬瀾李氏攜如美如善知廉等人帶足了禮物,齊去京城,只留下老太太和如晴祖孫兩人,沒了李氏的管束,如晴那個得意,如脫疆的野馬,幾乎玩瘋掉了。不過如晴再如何的玩翻天,在老太太跟前,卻不敢造次。因為先前管家的李氏去了京城,府里大小鎖事便交由老太太手頭。

先前李氏一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居然腦殘地想以理家大權給新媳婦排頭,卻不料反被削得只剩下渣子,心頭那個悔恨萬分,所幸知禮很快赴京任職,何氏也跟著去了,理家大權又重回到李氏手頭,對于失而復得的權利,李氏這回可是握得死緊,趕緊又上了一批自己人,打發了何氏提拔上來的新人。

何氏倒也聰明,知道自己走后,她提拔的新人肯定會糟受李氏火力開炮,是以在臨走前便把大半新人都帶走了,美其名曰:她那素來疼愛女兒的父母,已在京城給知禮這個女婿買好了房子,這些下人一并帶過去,剛好夠差使。

李氏求之不得呢,可這樣一來,府里便少了許多人手。又找人伢子來補齊人手,還未,便又隨方敬瀾去了京城,齊州城離京師路途遙遠,李氏這一回去,肯定還要回娘家一躺走親訪友又得耽擱好些天,估計一個月內是回不來的。這些新來的奴仆,便暫時由老太太管束了。

如晴每日跟在老太太身邊,幫忙,打個下手,順道取經。日子就這樣不咸不淡且略為充實地過了下去,轉眼間,元旦已然來臨,如晴又收到了知義從大同寄來的信,及一破爛包裹,信上就幾個簡單的字,“送汝臺硯,當用心練字。”

知晴拆開包裹破爛的木盒子,里邊孤伶伶地躺著枚丑丑的硯臺,

申婆子最有眼力,“這臺硯是山西五臺縣段畝山所產,因其原屬五臺,故名‘臺硯’。段畝山石色有紅、紫、黑、綠四種,其中,以紫、黑、綠者為最佳,看這硯臺顏色,卻是上乘的綠色。端得好硯。”然后又講解了臺硯的名貴來:“臺硯以天然石質打造而成,石質堅實、細膩,有天然紋理,如晶似玉,研磨發墨快,發澤保濕,潤筆生輝。這綠色石,卻是晶瑩透亮,有水波浮云花紋隱現石上,極為美觀。老婆子先前也識過不少各地名硯,有繪山水、人物、鳥獸、花卉或名家詩文。以梨木推光漆的硯盒裝配,漆器與石硯相互輝映,極為精美。可這塊硯石,卻是從未經過打磨,看外觀,像是生被生挖了出來,再以堅器略作打磨,不過看著雖丑,卻不影響其價值,看得出,二爺對姑娘也是真正打心里疼愛的。”

如晴在心里翻翻白眼,她送的牛皮軟甲價值也不低呀

不過這可是知義的一片良苦用心,如晴不好拒絕,遂讓沉香放進書臺上,日后書寫就用這硯臺了,看是否真如傳說中那般“如晶似玉,研磨發墨快,發澤保濕,潤筆生輝”。

在清靜的冬天里,迎著陰冷的寒風,元旦翩躚而來,雖只有老太太坐鎮,但好熱鬧的如晴仍是指揮著仆婦把鎖在庫房里的紅燈籠掛在屋子各個走廊上,以增添喜氣氣氛。再應景地熱熱鬧鬧地隨老太太套了馬車,去附近久負盛名的靈巖寺里上香還愿,順便玩耍玩耍。

靈巖寺與浙江國清寺、南京棲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稱“海內四大名剎”,靈巖寺并名列其首,可以想像這兒的香火之興旺,靈巖寺也確實不負盛名,一進入寺里,便隱隱可見群山環抱、巖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跡薈萃、佛音裊繞。如晴每月里初一,十五都會隨老太太來這兒上香還愿,靈巖寺每個角落幾乎踏遍,但她對枯坐于憚室誦佛念經真沒什么興趣的,趁著老太太去憚室,自己則領著兩個丫頭各自走動。

其實,前來廟里上香還愿的,大部份都是比較有錢的,基本是成群結伴,奴仆隨侍,并大多都是老中青婦女,很少見著男性同胞,所以如晴很是好奇,小說上,電視上都會上演的,嬌弱女子在古剎里被紈绔子弟調戲的戲碼,可她來了許多次,次次都往人跡稀少的地方鉆,也未見到這類戲碼發生。估計齊州城的紈绔子弟比較少,或是來廟里上香的姑娘都不大沉魚落雁,抑或是,齊州城的治安很不錯。

寺里除了有迷人的景色和出奇的景觀外,飽了眼福后,其實也沒什么好耍的了,不過勝在寬敞,人多,沒了在府里的拘束。

什么叫旅游: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跑到別人呆膩的地方玩,這便是旅游。

如晴把千佛殿里的三十二尊彩塑羅漢都拜訪了遍,見月老那兒的年輕姑娘頗多,一時玩心大起,又屁顛屁顛地上前,學著別人的樣,在月老面前默念自己姓名、出生時辰,再拿著簽筒,搖了搖,再隨意抽了一個出來。

如意反復念來念去,都不解其意,便拿了給解簽的老和尚。

老和尚笑瞇瞇地望著如晴的簽,然后搖頭,“姑娘此乃中簽”

如晴呆住,前年她六歲,隨奶奶前來求簽,抽的簽是上上簽,簽文是“困龍得水黃龍久困在深淵中,一日升騰起半空,一切謀望皆如意,向后時運漸漸高”,而去年她七歲,也一時好奇,又跑來求了回簽,得到的簽文是“月初光輝四海明,前途祿位見太平。浮云掃退終無事,可保禍患不臨身。楊文廣追趕李世民。”當時讓老和尚解簽,老和尚可是拿著簽把如晴里里外外左左右右都看了一遍,直把如晴看得心里發毛。如晴心里已那個怦怦作跳,該不會被發現她來搞怪的吧?不過幸好老和尚沒有認出她,只是說這簽是上簽,說她先是情況糟糕,再逢貴人,最后樂觀收場。如晴那時就一把成吉思汗了。去年她又不信邪,又跑來抽簽,居然又抽得個上上簽,“花發應陽臺,車行進寶來,執聞朝帝闕,走馬聽聲雷。”當時她經老和賞解簽,得知是嫁入豪門的簽,屁顛顛地跑去向老太太顯擺,被老太太一個巴掌幾乎拍到墻上巴著,并還被挨了罵,“小丫頭小小年紀好的不學,偏去學那些歪門邪道,等下回去定給我罰抄女戒一百遍。”

而今年的簽更是奇怪,“三藏收伏兩界山,觀音收伏大鵬鳥。”木頭木腦的話,可要把她給急死。老和尚細細與如晴講解簽上的意思:“姑娘的良人已然出現,然目前卻心在外邊,不肯回歸,不過觀音菩薩會收伏他的。”

如晴那個啼笑皆非,她才十歲呀,還待字閨中呢,一沒與人定親,二沒與人私定終身,什么收伏不收伏的,這老和尚為了騙錢,什么都想得出來。

大概看出了如晴內心的想法,老和尚又笑瞇瞇地道:“姑娘是不愁嫁的,何苦年年來此抽簽?”

如晴那個暴汗,不會吧,居然被認出來了?這老和尚眼力還真是好咧。

正想腳底抹油溜掉,老和尚又叫住了她,道:“姑娘,凡事一切隨緣,切莫強求,也切莫抗拒,一切隨其自然,便可富貴長存。老納這些年看了無數姻緣,就姑娘去年抽的那個簽便是姑娘今生姻緣的寫照。所謂花發應陽臺,車行進寶來,執聞朝帝闕,走馬聽聲雷。姑娘的姻緣已然注定,單憑一已之力亦是不可撼動,還不如順其自然,以享天福。”

如晴聽得稀里糊涂的,也不回話,只提著裙擺一溜煙跑開了。

親們,這兩天四月天升級,弄了好久,總算能傳上來了,謝謝繼續跟隨俺的老讀者,也非常歡迎17K的新讀者,本文是穿越架空,古文,宅斗,歷史參照明朝。俺這個文,算是純古言,盡可能按著當時的歷史背景來寫,所以看不到快意恩仇,只能感受古代女子生存的艱辛,及殘酷的封建禮教對女子的桎梏與束縛。請親們一并跟隨桃子,來感受一個全新的女主的奮斗歷程。也請各位按著新網站的制度,改投貴賓票,鮮花啥的萬分拜謝看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

上一章  |  庶女當道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庶女當道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