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尼古拉斯麥克倫果堊然不出所料地撰寫了一篇新聞報道,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在開篇卻是如此寫到,“為什么雨果又出負面新聞了?為什么又是雨果!”
這個開篇似乎是在指責媒體,但又似乎是在指責雨果,倒有點“”的風格,不過顯然,尼古拉斯跟蹤報道了雨果近兩年時間,他被譽為雨果的“御筆記者第一順位”,這個名號可不是憑空而來的,他自然不會像“芝加哥論壇報”那樣模糊不清。
“雖然整個事件從爆發出來到現在才不過兩天事件,但我還是情不自禁想要回顧一下整個事情的起承轉合。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狗仔闖入雨果的父親所經營的店鋪,引發了肢體沖突,進而雨果父親端起了獵堊槍驅趕入侵者,消息爆出來之后,引發了一系列的廣泛反應,隨后又有新聞媒體將矛頭指向了雨果,認為雨果父親有情緒控制的問題,從而懷疑雨果也有心理疾病,緊接著引發了一系列針對雨果成績的質疑。
其實這一切是十分荒謬的,雨果的音樂質量到底如何,每一位聽眾心中都有答案;而雨果在電影大屏幕上的表演是否出色,每一名觀眾也都看在眼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顯然雨果就是如此,他抓住了自己面前的機會,將他的天賦發揚光大。
至于那些質疑‘機會源頭’的聲音,根本就是荒謬的可笑的。因為好萊塢就是一個遍地都是機會的地方,機會隨處可見,可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抓住機會的,也不是每個抓住機會的人都能夠取得成功的。
更何況,那些捕風捉影的聲音根本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純粹就只是媒體的自己揣測,這讓人不得不又再次想起了。
正如雨果的回應所說,‘請出示證據’。他不畏懼質疑,也不畏懼挑戰,更不畏懼傳言,他始終都挺直著自己的腰板,面對任何流言蜚語,這才是一位出色藝人真正應有的姿態。
那么,為什么這樣一件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呢?又為什么有那么多媒體團結一致想要質疑雨果的成就呢?
事情可以解釋得很復雜,但也可以解釋得很簡單:利益。
也許有人會譴責雨果對待媒體的態度是粗暴的、冷酷的、無禮的,所以幾乎所有媒體都在渲染著一個核心觀點:雨果在挑戰媒體的權威!但是在拷問雨果態度之前,請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媒體先侵犯了雨果父親的——那是一個普通人,一個的普通老人,所以雨果發怒了,雨果失控了,因為他對于媒體的舉動太過失望、太過憤怒,以至于根本無法壓抑自己內心的怒火。
雨果有錯,但那些發起挑釁的媒體也不是清白的。當以輿論監督、為目標的媒體演變成為以利益為先的商人之后,他們還有權威讓雨果來挑戰嗎?
狗仔為了挖掘爆點,親自趕到了雨果父親的家中,打破了一個和娛樂圈沒有任何關系的普通人的平靜生活;記者為了挖掘爆點,將雨果父親的正當防衛與之前雨果的年少輕狂聯系起來,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進行了‘家庭暴堊力’這樣荒謬而不靠譜的推斷;媒體為了挖掘爆點,居然將所謂的情緒失控直接落實,從而推斷出雨果感情生活和事業曲線的蛛絲馬跡。
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不可思議,當人們理清思路之后,估計都會覺得荒謬可笑,但是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事件居然逐漸發酵了起來,并且被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將整件事上升到了公眾人物與媒體的對抗之上,將整件事提升到了輿論監督、與個人隱私的矛盾之上,從而引爆了整個社會的討論!
這對于媒體來說,是一個可悲的事實,因為他們已經損失了媒體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為什么雨果又出負面新聞了?為什么又是雨果?答案很簡單:因為雨果就是目前整個好萊塢最具人氣、最具焦點、最具商業價值的藝人。
僅此而已。”
尼古拉斯的文章一如既往地犀利而準確,同時也對目前整個輿論風暴的瘋狂火上澆油,將整個事件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正如媒體記者們上綱上線,把這一次的事件放大成為公眾人物和媒體的戰爭,尼古拉斯也一起上綱上線,將媒體的行為上升到對整個新聞行業的危害層面上。
不得不說尼古拉斯的確是“雨果御筆”,雨果和安東尼正面對抗的過程中,雨果就曾經直接把所有遮羞布都扯開,揭示了媒體內部的腐敗和齷蹉,而現在尼古拉斯更是將這一點無限放大,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
與“”交相輝映的,赫然是“紐堊約時報”,來自東海岸的支援,透露著首都圈的沉穩和深刻,“紐堊約時報”直接就將整個事件提升到了社會問題層面來。
“‘’走下王座!”
僅僅是“紐堊約時報”的新聞標題就已經足夠聳動了,而新聞內容也。
“當媒體高呼著,卻為了獲得新聞線索而不折手段,從偷窺、入侵、賄賂等違法調查手段發展到扭曲、毀謗、捏造等新聞撰寫手法,成為了;當媒體高呼著正義萬歲、輿論監督,卻為了一個新聞爆點而無視事實,不僅沒有進行輿論監督,反而率先拉動社會仇恨,刺激社會矛盾,羅德尼金成為了踏腳石;當媒體高呼著新聞權威,卻為了商業利益而無視真堊相,一心一意追求爆點,甚至為了爆點而可以引。誘違法行為,雨果成為了飛鏢靶。
們一定很開心看到這一幕:看著指著記者的鼻子破口大罵、口出狂言,看著蘭開斯特因為出離的憤怒而失去理智,看著蘭開斯特為了保護父親而豁出一切、聲嘶力竭,看著蘭開斯特大膽無畏地與媒體進行對抗從而伸出了自己的中指。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都是爆點。
比起情侶甜蜜約會來說,第三者破壞一段感情更加吸引眼球;比起好友聚會來說,親密友人大打出手更加吸引視線;比起事業蒸蒸日上來說,幕后的齷蹉更加引人興趣……當事實真堊相不再重要,當新聞爆點成為重點;當不再重要,當報紙銷量成為重點;當輿論監督不再重要,當商業利益成為頭條,市場取向已經在悄無聲息改變媒體本質。
現在,越來越多媒體為了討好受眾,摒棄了媒體的本質,標題越來越驚悚,頭條越來越夸張,負面新聞越來越嚴重,整個市場的風氣已經逐漸改變了。可以預見的是,‘’這句話已經偏離了原本軌道,被賦予商業屬性之后,成為了商人們謀求暴利的手段,他們在乎的不是真堊相,而是利益。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未來總有一天,新聞媒體也不再高尚,記者職業也不再令人向往,一切都只是和華爾街一樣的利益、利益、利益,那么,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在加冕皇冠之前也就要從王座走下來了。
‘我拒絕回答’,這是面對已經商業化媒體的回應;一根中指,這是蘭開斯特面對已經迷失了本質的記者的指責。
隱藏在這一次‘家庭暴堊力’疑云的背后,卻是整個新聞媒體行業的墮落。一切都如同去年事件一般,沒有人詢問真堊相,沒有人詢問原因,所有人只是盲目地跟隨著爆點,彷佛所有媒體都團結到了一起,然后用手中的筆作為武器朝著蘭開斯特進攻。于是,新聞爆炸了,輿論爆炸了,焦點爆炸了。但卻沒有人注意到:其實這就是一場鬧劇。
有人真正相信媒體對雨果的質疑嗎?那些沒有任何論據支撐的猜測,出現在各大報刊雜志之上,只是讓這些媒體淪落成為超市小報的水準。
看一看今天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那一根中指是如此鮮明如此齊整,卻不由讓人們感到寒心、感到可悲,因為這就是走下王座的鐵證。”
“紐堊約時報”的支持毫無疑問是十分隱晦的,他們并沒有真正討論雨果的這一次事件,而是透過事件本身去看到本源,也可以認為是在“”報道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但即使如此,還是可以感受得到“紐堊約時報”對于雨果的支持,不僅是“”、“紐堊約時報”,同時還有其他諸多報紙,他們都沒有因為“記者同行”的遭遇而同仇敵愾,相反,他們還是冷靜下來仔細推敲。
雖然這一次事件聲勢浩大,甚至上升到了公眾人物和媒體的對抗、上升到了新聞媒體濫用的層面,但是整體而言,整個輿論風暴卻是旗鼓相當。咒罵雨果的人和支持雨果的人不相上下,事件直接從單純的娛樂事件成為了社會問題。
事實上,這的確是社會問題。正如“紐堊約時報”所擔心的一樣,十年之后,不再強勢,新聞媒體不再令人羨慕,商業利益的追求凌駕于事實真堊相的重要,彼時,記者只是記者,一個普通的職業,而不再是無冕之王。
而這一切的崩潰其實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并且在九十年代中期逐漸暴露出來。讓人吃驚的是,“雨果家庭暴堊力”事件恰恰成為了這一問題浮出水面的導火索,并且在未來十年連綿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