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海上長城

485 蝴蝶之六月六日 6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4-07-20  作者:流水夜帳
第七卷485蝴蝶之六月六日6

隨著時間的推移,盟軍諾曼底行動的脈絡逐漸清晰。漸漸的,李廣意識到--諾曼底行動和歷史上有巨大的不同。

六月六rì當天,盟軍在登陸行動中就傷亡超過四萬,其中陣亡一萬余。而歷史上,盟軍陣亡只是大約兩千人。只是由于后世美英等國的宣傳,李廣認為登陸戰很殘酷,這才認為盟軍的傷亡數字基本合理。

難道是李廣在四三年年底時命令海唐水上飛機母艦偷襲諾曼底引起的變化嗎?

不是的。海唐水上飛機對諾曼底的偷襲其實并未引起德軍將領隆美爾的多少重視。隆美爾一如歷史,被盟軍的種種假動作迷糊,重點防御力量仍然放在加萊方向,而不是諾曼底。在盟軍登陸的當rì,更是回家陪老婆過生rì去了,疏忽大意可見一斑。

從這一點來說,隆美爾實在難稱名將。雖說名將并不是說從未打過敗仗,但是敗仗和敗仗的意義不同。在這種事關國家命運的戰役中出現判斷錯誤,絕對是不可原諒的,無論有多少理由。

盟軍傷亡的變化來自德軍在諾曼底的部署。本來歷史上,德國由于重炮缺乏,在諾曼底防線上僅僅每十公里配屬十門反坦克炮,一門重炮。

但是在德軍控制了波羅的海之后,俘虜了大批的蘇聯波羅的海戰艦。不過,俘虜的戰艦都是在海底--蘇軍敗退時間炸毀了所有戰艦。德軍經過長時間的打撈,戰艦雖沒有修復多少,但是艦炮卻繳獲了數千門。其中口徑在五英寸以上的足足兩百多門。

而這兩百多門全被德軍用來加強大西洋壁壘,諾曼底因此也分到了十余門重炮。而就是這數量不多的重炮,在阻擊盟軍登陸的行動中起到了極大的殺傷作用。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一共五個進攻灘頭。

其中戰斗最激烈的奧馬哈海灘。

另一個時空德軍在奧馬哈海灘并沒有部署一門重炮,只是搞了四根電線桿嚇唬盟軍。而在這場戰斗中,四根電線桿變成了四門203毫米艦炮。四門203艦炮是什么概念?獨抗一艘戰列艦都問題不大的。

僅僅這四門艦炮當天就擊沉盟軍三艘驅逐艦,一艘巡洋艦,并且擊傷盟軍六艘其他戰艦,其中一艘是英軍戰列艦。艦炮不能同岸炮對抗這一條戰爭法則再一次得到了驗證。

至于四門重炮對登陸步兵的殺傷,更是慘烈。

盟軍的傷亡在當rì幾乎有九成都是在奧馬哈海灘,海水被美軍鮮血染紅,慘烈無比。

幸虧盟軍登陸的其他四個灘頭沒有如此大口徑的岸炮,要不然說不定盟軍登陸失敗都有可能。

盟軍對奧馬哈海灘的奪取,與歷史上完全不同。事實上這個海灘不是被正面占領的,而是在三天之后,被盟軍迂回部隊從后方奪取的。

隨著登陸戰的深入,盟軍的進展開始艱難。李廣并不清楚盟軍在歷史上的進攻步伐,但是當戰役進行到七月時,盟軍仍然大軍被困在諾曼底周圍不到兩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僅僅憑這一點,以他的軍事眼光判斷,盟軍的進攻肯定不如歷史上那般順利。

海唐參謀部也分析了幾條原因,站在李廣的角度對于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行動,也挑出了一堆錯誤。當然了,李廣所挑剔的錯誤,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首先一點,李廣認為盟軍在登陸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力度不足,半年的彈藥投放量雖然達到了驚人的二十萬噸,但是對德國工業能力的損害仍然不夠。

李廣在腹誹盟軍,其實他也有責任的。幾個月前,李廣曾經為麥克阿瑟推薦了一名美軍將領-李梅。

這個李梅乃是李廣記憶中所知的一位美軍將領。能記住這個人,不是因為其職務多高,而是他有一個最著名的記錄--殺rì本人最多的記錄。

美軍對rì本平民的殺傷最多的,不是原子彈,而是李梅對rì本的戰略轟炸,火燒東京,火燒rì本。可以說,死在李梅手中的rì本平民,過百萬。

戰后,rì本對這個李梅恨之入骨,稱之為“鬼畜李梅”。而正是這個鬼畜李梅,真正的打掉了rì本的魂魄,鬼子這種動物,欺弱怕強,后來竟有一幫子投降軍官們給李梅送了個大大的獎章。

李廣向麥克阿瑟推薦李梅,并無多少私心,畢竟李廣根本不認識這個李梅。甚至不知道他當時是什么職務。而是因為自從美軍陸航司令阿諾德上將回本土之后(在爭取當空軍司令呢),美軍的戰略轟炸缺乏有力的指揮官。

當李廣真正的看到李梅的履歷,才知道這位真的是個牛人。李梅不是科班出身的美國將軍,而是一步步從基層打出來的將軍。他駕駛轟炸機,干掉過五架德軍戰斗機,這種經歷在盟軍中首屈一指。

但是李梅在歐洲戰場上,最厲害的并不在此處。他擔任戰略轟炸機大隊指揮官后,下達了一條驚人的命令--不準躲避。

原因是他發現,盟軍轟炸機飛行員投彈時,經常被地面防空炮火干擾。但是從概率上,躲避和不躲避的中彈幾率差不了太多,而投彈的命中率就差了許多。因此,他下達了這條對自己狠對敵人也狠的命令。

這種命令在美國這樣的皿煮國家,極少有將領敢于下達。但是,李梅無懼于名聲,硬是把這條命令不折不扣的貫徹了下去。果不其然,這樣殘酷的命令之下,轟炸效果直線上升。

是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因此李廣向麥克阿瑟推薦了李梅。以麥大帥的地位,調一個小小的少將,根本就是一句話的事。李梅比起歷史上,早了一年到太平洋戰場,給太平洋戰場上增添不少色彩。

但是李梅一走,大西洋戰場出現了人亡政息,盟軍的戰略轟炸又走上了胡亂轟炸的老路。

現代戰爭,個人能力已經被大大壓低。但是某些驚艷于世界的人物所起的的作用,仍不容小覷。盟軍對德國的戰略轟炸效果不佳,也使得諾曼底登陸戰,德軍并沒有像歷史上那般,作戰物資嚴重缺乏,空中力量被徹底壓制,而是還能做有限的反擊。

盟軍的另一個錯誤,在李廣看來是有些婦人之仁了。盟軍對法國的戰略轟炸非常不徹底,甚至可以說是撓癢癢。諾曼底登陸戰已經打響,而法國仍然在為德軍供應物資彈藥汽車。

這一點是丘吉爾堅持的。因為即便是盟軍撓癢癢的轟炸,據說已經造成了法國一萬五千平民的死亡。丘吉爾擔心轟炸太過分,會把法國人逼到納粹一方。

李廣當然對此嗤嗤以鼻了,他巴不得把法國炸成一片廢墟呢。要知道,李廣一直擔心的是戰后海唐要對上法國,畢竟海唐占領大唐島,是真真的在法國人臉上甩了耳光。

某種意義上也不能說丘吉爾考慮的錯。李廣不愿意在國內戰場上投入太多兵力,其實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海唐軍戰略空軍在國內作戰,經常縮手縮腳,原因和盟軍對法國戰略轟炸的態度其實有相似之處。

要知道,只要是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平民的傷亡數量超過軍人,一點都不稀奇。戰爭講究的是突然性,戰前通知百姓撤離,幾乎不具備可行性。

這一點,從麥克阿瑟拿下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戰,就能看出來。麥大帥幾乎把馬尼拉炸成了廢墟,菲律賓人在馬尼拉戰役中死亡超過十萬,比rì軍死的還多。

歐洲戰場上,當盟軍登陸一個月之后,進攻受阻之下,丘吉爾的顧慮終于被拋在了一邊。盟軍幾乎每天都出動上千甚至上萬架戰機對德軍的運輸線或者進軍路線進行轟炸,德軍一個個師被炸成殘廢,以至于隆美爾根本組織不起來大軍反擊。無奈之下,名將也不得不打添油戰術,大軍不斷的被分兵投入戰場,德軍只能苦苦掙扎。

盟軍站穩腳跟之后,火力兵力給養占優的盟軍開始了全面進攻,眼看法國首都巴黎已經成為盟軍的下一個目標。

戰場看來一片大好,盟軍內部一片歡欣。但是在八月份即將來臨,戰場突然出現了轉折。

歷史上德軍在西線戰場上只有一群二線部隊,其組成除了德軍的老弱士兵,就是俘虜組成的東方營。而東線戰場上,德軍主力被蘇軍牢牢的牽制,根本無法抽調精銳投入法國戰場。

但是現在不同,本來希特勒在六月份準備從蘇德戰場的北線發動進攻,由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進攻被迫停止。德軍在西線的添油戰術雖然損失巨大,但是卻為德軍調集主力爭取了時間。五十多萬用于進攻準備的德軍,被悄悄的運動到了法國戰場。

七月三十rì,德軍突然發力。

德軍的反擊規模是盟軍從未見過的:近百萬德軍(實際六十多萬),數萬門大炮,三千多輛坦克,兩千架飛機。

盟軍除了兵力方面和空中力量超過德軍,炮火和坦克方面并不占什么優勢。至于兵員素質,盟軍中有八成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根本無法與和蘇軍打了數年的德軍相比。

戰術上,德軍更是一出手就是玩熟的大縱深戰術。先是萬門火炮齊鳴,直接就撕開了盟軍的防線,然后數千輛鋼鐵洪流分成幾十支箭頭,直插盟軍后防。

八月最初的三天時間,盟軍和德軍之間發生了六次坦克會戰,德軍竟然全部取得了勝利。美軍總算見識了德軍鐵甲的厲害,美軍驕傲的謝爾曼坦克在豹式坦克虎式坦克面前簡直就是紙盒子,一打就著。

一時間盟軍兩百多萬大軍竟然被打的節節敗退。到了八月十五rì,盟軍被迫退守距離諾曼底海灘不足五十公里的最后防線。

此戰,盟軍不僅損失了超過四十萬兵力,還丟失了大量的物資彈藥武器。僅僅被德軍俘獲的完好坦克就超過一千輛。

而德軍方面在戰役的末期,據說是因為小胡子希特勒的不理智,繼續進攻了半個月,也損失二十多萬兵力。

德軍由于殘酷的消耗,空中力量在半個月時間打殘。加之油料和機械消耗,地面部隊也無力繼續進攻。而小胡子叫囂著要把盟軍趕下大海,德軍將領只好鼓足余勇,強攻半個月。在失去了制空權的情況下,無論是兵力還是重武器都損失慘重。

九月初,盟軍和德軍都已經打的精疲力盡,雙雙轉入陣地戰。無論哪一方都在努力的籌集物資兵力,準備下一場大戰。

戰爭也是經濟力量的比拼,在這個階段表現的最為明顯。誰先籌集夠下一場大戰的物資,誰就是勝利的一方。

本來,李廣對于這樣的結果還有點暗自心喜,歐洲戰場說不定會比亞洲戰場后結束。但令李廣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個籌集物資速度的比拼,扯了海唐的后腿。(

上一章  |  海上長城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海上長城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