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幾天,公司的管理層持續會議。
就連安峰也無法避免,因為現在討論的是“錢”的分配問題,新技術競爭能力強,來源滾滾的錢財就擺在面前,如果他還有心情偷懶的話……怎么可能呢!要談到錢,安峰也是一點兒都不含糊的。
管理層和股東們討論后,決定申請的專利是“削弱版超級電池”,而更高技術的超級電池,則完全保密,不申請專利,作為一種外人永遠模仿不到的“專有技術”——被山寨了只能自己哭的。
不過,完全版“超級電池”只有少數人知道如何制作,山寨也無從下手。削弱版加大宣傳,以提高GP公司的名氣。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原先一美元的原始股,現在外來企業或者個人想要投資,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價。
即使不上市,在公司潛力足夠的情況下,吸收投資的價格也能瘋狂翻倍,具體就看雙方如何協商……安峰以前倒是沒有太在意這些,但聽大家的討論,還真的是漲了不少,現在轉讓股權至少能賺十倍。
不過他還沒窮到要變賣股權的地步,多次會議后,大家一致決定先內部追加投資,使之由原來的兩千萬股擴增到四千萬股,然后留一部分出來吸收外來企業或者個人的投資——具體還要篩選資格。
安峰不太懂,聽說股東們不希望阿貓阿狗都擠進來,外來者想要拿股權,除了出高價外,還需要考慮他們的能力和資格……這方面的條框太多,安峰聽得糊涂,就把自己在加州的助理和會計都叫來。
……
兩天后,公司的所有董事齊聚一堂。
討論的內容就是針對吸收投資以及以后的發展形式和方向。
事情很多很復雜,安峰給自己總結了一下,即是:如何坑外來投資者一把;如何更快的拿技術出去騙錢。
開會時,股東們到齊,很熱鬧。安峰,辛克萊夫人,布魯萊恩家族的代表安東尼,還有許久未見的喬治坐著,其余都是站著的助理或者秘書。公司股東話不多,事情大都是由他們各自的助理來講。
無聊的一個上午過去,午餐時間中場休息,安峰還和辛克萊夫人聊了會兒天,老太太看起來沒多少食欲,只是喝了杯茶,倒是和安峰聊天的時候,看他點心吃的津津有味,自己也嘗了一些。
談到追加投資的問題,安峰心中有不少疑惑,因為辛克萊夫人將會轉讓大部分股權,自己只保留5%左右,剩下的主要轉給一家名叫“辛氏能源”的公司,它是美國一家石油巨頭企業,在世界享負盛名。
辛克萊夫人聽了安峰的疑惑,說了起來:“新能源的出現會對傳統領域造成沖擊,比如汽車,在鋰離子電池時代,石油占據霸主地位,但石墨烯電池出現后,不免會從某些人口中奪走市場的蛋糕。”
安峰也清楚,新能源天性如此,不過石墨烯電池想要撼動汽車產業,還需要不少的時間,石油也不是只能用在汽車領域上。但怎么說,都無法回避電池能慢慢改變市場格局的事實,所以遲早會變成市場爭奪戰。
她看了看安峰,知道他理解了,就往下說:“競爭會給個人的生活帶來不少影響,總是有人想方設法關注你,如果不打算做科技明星,那就要低調。人沒必要太高調,做個隱形的富豪生活更自由。”
安峰懂了,看起來是減少了股份,但實際上只是一種轉移方式,算來算去,手中仍掌握著這么多。再想到自己身上,公司的絕對控股股東,如果在以前還好說,等到公司出名后,自己也太顯眼了。
辛克萊夫人繼續說:“隱形也是避免麻煩的一種辦法。當然,競爭講究游戲規則,沒人能夠踐踏規則,有我們幫助你,它們也不值一提。不過倒是你,小伙子,你可沒有應對這些麻煩的能力。”
老太太一席話,讓安峰理解透徹。
下午她沒有出席會議,據說是身體不適,安峰看了一眼空著的座椅,也不知道她病情如何了,不過癌癥多半是被嚇死的,保持好心態和積極的治療,癌癥也不是太恐怖,至少他作為專業人員很清楚。
默默為她祝福,會議繼續。
大家果然都亮肌肉了,安峰大開眼界,恐怕以前以個人身份入股都只算興趣,也可以說大家基本上保持著觀望的狀態,直到現在才是動真格的,股東們紛紛披上戰甲,辛克萊夫人的股份將以石油巨頭“辛氏能源”出現,另外,新增的股份里,被“西部投資集團”、“辛克萊基金”瓜分。
聽助理約翰·亞當斯的解釋,據說在業界內,“西部投資集團”的名氣很大,世界上有不少涉及高新技術的企業都有它的影子,份額雖不顯眼,但同樣的,“辛克萊基金”也是如影隨形,因此實力雄厚。
安峰懂了,這些看似沒關系的企業組織,其實是一伙兒的。
而布魯萊恩家族持有原本的股份,而新增的部分則由“布魯萊恩基金”接收——這只是私底下的統稱,實際上它由十幾個盈利或非盈利的基金會聯合,而且老布魯萊恩還負責公司與運通銀行的合作。
這有點顛覆眼球,安峰以前一直以為布魯萊恩家族只是運通小股東,但自從知道他們手底下有無數個基金會后,隱約明白事情不是那么簡單……巨頭們的正式亮相,無非是宣布領地,劃清地盤。
安峰喜聞樂見,今后競爭少不了,如果是自己單打獨斗,說不準被吃到連骨頭都不剩,但現在有兩個大家伙站了出來,換做誰都會投鼠忌器的。根據自己助理們說的,辛氏能源和布魯萊恩基金會,一個石油巨頭,一個金融家族,這就是一個擁有內部資金流通的組織……也就是俗稱的財團。
當他們以個人身份出現時,安峰感覺不到有多強,但聯合起來,各種大企業大公司的影子重疊交錯,雖然是管中窺豹,大家也一直保持著沉默,你不說,我也不捅破,但怎么都無法掩蓋強權橫行的一幕。
所以它們實力很強。考慮到這點,安峰決定讓出一部分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保持51%就行,即是控股。巨頭的幫助并不是白給的,自己得付出一點利益,大家才能更好的合作。而巨頭們也知道,如果科技研發途中沒有安峰的指導,他們什么都得不到,不光是已經出現的超級電池,還有研發中的超級芯片……都需要安峰的技術支持。所以大家互惠互利,對于這個決定,都贊同。
然后安峰談到低調的問題,這方面經驗豐富的助理約翰·亞當斯給了意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創立多家企業,把股權分散到它們身上,再考慮到保密程度以及以后的國際運營,我推薦離岸公司。”
專屬會計哈迪·洛克也贊同:“從財務方面來說,離岸公司注冊簡單,對客戶公司的股東資料,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保密,而且離岸公司沒有所得稅和印花稅,在國際貿易中,能夠合理規避不少稅款。”
安峰聽說過離岸公司,很好奇它們的避稅方式。
哈迪推推眼鏡,盡量簡潔的說:“打個比方。合理合法的:A公司要賣給國外B公司一億美元的產品,不考慮其他稅款、成本抵扣,僅僅計算所得稅的情況下:A和B直接交易,這一億美元需要計算35%的所得稅。”
“合法不合理的:如果A公司先把商品以八千萬美元賣給自己的離岸公司,再通過離岸公司作價一億賣給海外的B公司,這其中的兩千萬差價是不用計算所得稅的,只有那八千萬需要計算35%的所得稅。總計避開700萬美元稅款。”
“原來如此。”安峰恍然大悟。
不過哈迪提醒道:“這種只是最最簡單的舉例!現在美國對離岸公司很警惕,想要避稅,成本差異不能太大,價值一億的貨物,你作價五千萬賣給離岸公司,IRS(聯邦國稅局)會像條野狗一樣撲過來的!”
安峰笑了:“聽說不少國際大公司都有離岸子公司,他們也是這么避稅的?”
哈迪點頭:“當然!根據美國某些參議員提供的資料,微軟有八家離岸公司,戴爾和IBM有三十八家,惠普有十四家,蘋果也不干凈,有一家以上。上次某位參議員還指控蘋果離岸逃稅幾十億,不過這里是大家默認的灰色領域,單憑幾個參議員還是很難能撼動大集團的利益的。”
安峰考慮了一下,今后世界貿易肯定少不了的,離岸避稅是大家默認的,在美國尚未出臺具體的法律前,這里沒有犯不犯法的說法,只有逗比暴露自己,惹來IRS的悲劇。不過會計師是吃干飯的?
想到海外貿易也要讓美國扣掉那么多稅,安峰就不爽,他大爺的,老子辛辛苦苦才賺了一點錢,你丫的張嘴就35%?雖然離岸公司的資金想要轉到美國國內使用有點麻煩,但世界能消費美元的地方又不是美國一個。
所以安峰拍板,決定先成立一家離岸公司,自己完全控股,并通過離岸公司轉移GP公司的一部分股權,讓自己不再頂著絕對控股的光環,轉為一個低調的富豪,那些打打殺殺的就交給巨頭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