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們在炮營指揮使李永堂的直接指揮下,12磅和6磅青銅火炮的陣地,已經準備就緒,并做好了發射前的射角調校。
鼎定中原的最后一戰,在李中易看來,轟塌城門或是城墻,赤果果的殺進去,反而更容易立威!
偌大的開封城,居然被轟塌了,輝煌的戰果只要傳揚出去,各地的藩鎮和帶兵將領們,就必須要好好的思考一下,他們如果不及時的歸順,后果會不會很嚴重呢?
趙普站在城門樓前,俯瞰著城外的李家軍,久久的沒說半句話。
趙匡吐了口濁氣,嘆道:“既生某家,何生無咎?”
趙普見趙匡的情緒異常低落,他不由強打起精神,小聲勸道:“元朗,事已至此,多言無益,還是早做決斷為好。昔日魏武帝、魏文帝和魏明帝在位時,司馬仲達一直隱忍不發,裝傻充楞,最終發動高平陵之變,成就了大晉朝的一統三國。”
“唉,想我堂堂趙元朗,竟然被迫替他人作了嫁衣裳,時也,命也,哈哈哈哈……”趙匡面色陡然一肅,厲聲喝道,“開城門,隨我去恭迎執政王進城。”
趙普暗暗松了口氣,他惟恐趙匡一時腦熱,想要和李中易死拼到底。但是,那除了玉石俱焚之外,對于趙家而言,沒有半分益處。
趙匡遲遲沒有開城門出降,李中易完全像是沒事人一般,氣定神閑的等待著約定時辰的到來。
取天下,又不是玩過家家的游戲,只要約定時間一到,不管趙元朗降不降,大軍都必須展開總攻。
過了大約半刻鐘左右,在李家軍將士們的眾目睽睽之下,開封城的正西門,也就是新曹門,被從人里邊緩緩打開。
只見,一條赤著上身的大漢,手無寸鐵的快馬奔出,直接沖向李中易的中軍方向。
李家軍的將領們,還從未見過此等奇景,大家不約而同的舉起手里的單筒望遠鏡,仔細看向馬上的赤身大漢。
李中易也已經看清楚了,來人正是趙匡,他的背上胡亂的捆著幾根荊條,咳,莫非是要玩負荊請罪的老把戲?
廖山河看了又看,最終,長呼一口氣,有些茫然的喃喃自語:“這是要鬧哪一出戲碼?”
趙匡單人獨騎,又赤著上身,李家軍這邊近百只單筒望遠鏡,將他全身上下整個的掃描了一遍,沒人看見有攜帶武器的跡象。
“罪臣趙匡,叩見執政王殿下。”趙匡拍馬而來,戰馬噴著熱氣的鼻尖,幾乎頂上刀盾手的盾牌,這才翻身下馬,伏地請罪。
李中易身邊的所有將校,都扭過頭來,目不轉睛的盯在李中易的身上,他們十分好奇,主上會如何處置趙元朗呢?
李中易的心氣頗有些不順,他想擒殺的耶律休哥,居然擄掠一番,徑直北歸了。
他想殺的趙匡,不僅跑來負荊請罪,更立下了主動獻出開封城的“大功”,顯然也是沒法剁下他的腦袋了。
李中易忽然想起了什么,再次舉起單筒望遠鏡,果然,趙普正手拈鼠須,手扶箭垛,遠遠的眺望過來。
哼哼,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趙則平,你必須祈禱上蒼,保佑你從此不犯大錯!
百戲里,說書的先兒,曾經描述過類似的場景,就在大家滿是期待的想看一出好戲之時,李中易忽然下令:“來人,去將趙則平綁來見孤。”
李中易吩咐過后,翻身下馬,緩步走到伏地不敢抬頭的趙匡跟前,堆出笑臉,和藹的說:“元朗兄于孤有大恩,不僅義釋了孤的義兄黃公,更獻出了開封城,非但無罪,反而大大的有功,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趙匡暗暗松了口氣,按照他和趙普私下里的密議,最難過的便是眼前的這一關。
換句話說,李中易今日沒辦法對趙匡下殺手,將來恐怕再難找著趙匡致命的大錯了。
既然要陪著趙匡演戲,李中易索性做全套,送個順水人情,又何妨?
李中易親自伸手,將趙匡攙扶起來,并拉著他的右臂,十分親熱的挨個的介紹李家軍的重將。
“這位是靈州宋云祥,現任第五軍都指揮使……”
“久仰,久仰,小弟曾聽人說起過,宋公單槍匹馬,深入瀚海大漠,摸清了水源地的情況……”趙匡脫口便挑出宋云祥平生最得意的大冒險,宋云祥大為驚訝,原本拉長的國字臉,隨即放松了下來。
李中易瞥了眼正在吹捧宋云祥的趙老二,他心里暗暗一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太祖,從義社十兄弟里走出來的武夫皇帝,他的本事可大著呢。
“這位是近衛軍都指揮使廖山河……”
趙匡不帶歇氣的連續吹捧了三名重將,輪到廖山河的時候,他趕忙拱手道:“幽薊大決戰之時,廖公拼死立保主上無事,護駕之功,比天高地厚,請受小弟一拜。”
廖山河的嘴巴一向很毒,然而,趙匡十分自然的吹捧,既沒有夸大其詞,也沒有無中生有,竟讓他一時找不到可噴之處。
文臣這邊,劉金山知道李中易忌諱,面對趙匡拍馬屁,他只是笑一笑而已,連話都沒接。
魏仁浦是三朝相公,又是現任文臣之首,又一向看不起武夫,他也只是禮貌性質的拱了拱手而已。
孔昆負手立于在原地,鼻孔朝天的斜睨著趙匡,冷不丁的說:“元朗將軍頗通良禽擇木而棲之道,永遠不會行差踏錯,好眼力,好手段,好氣魄呀。將來必定青云直上,飛黃騰達,甚至是位極人臣,也未可知。”
李中易暗暗有些好笑,孔昆這顯然是有些無禮取鬧了。不過,他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看孔昆特別的順眼,心氣也跟著順多了。
“如果趙某沒有記錯的話,孔公本為登州知州?”趙匡滿面堆笑的反問孔昆,孔昆立時被問住了。
李中易摸著下巴,微微一笑,趙匡故意鋒利畢露,幾乎把他手下的重臣們,挨個得罪了一遍,嘿嘿,不愧是宋太祖呢,韜晦之術施展得出神入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