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春秋我為王

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5-08-17  作者:七月新番
 
且不說這“天下之通喪”只是孔子的主觀認識,實際上各地風俗均有不同。△,若是死者的家屬全都服三年之喪去了,哭泣衰減去了,誰來種地,誰來入伍,誰來建設成鄉?

所以,這一點是沒商量的,于是趙無恤便給子貢上了一課,試圖扭轉他的三觀。

“我曾聽說,孔子好復古,那么三代圣王時的葬埋之法,子貢應當是知道的。當時死者既已埋葬,生人不當久哭,而應趕快各司職守,人人各盡所能,用以交相得利。”

“所以,在成鄉之內,復古禮是必須的,但我要恢復的,是三代之時的圣王之禮,父母死,三月之喪而止!兄弟死,哭喪三日而止!”

子貢啞口無言,三代古禮?

夫子曾言:“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連千年前的夏禮、殷禮都漸漸不可考證了,唐堯虞舜時的,又能從哪里查實?君子這是在信口亂說,還是趙氏作為千年古族,下宮守藏室里真的保有文獻?

總之,對于現實至極的趙無恤,夫子那一套說辭,似乎不太容易說服他,此次的進諫只成功了一半,叫子貢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趙鞅入虒祁宮時,還帶上了醫扁鵲、樂靈子去為樂祁診治。而扁鵲的兩個徒弟子陽、子豹,則受了趙無恤之邀,前往成鄉,為前些日子受傷的鄉卒們做后續治療。

所以。立冬之后,當子陽和子豹來到成鄉時。便見到剛剛將親人入殮,高呼“魂兮歸來”的成鄉民眾。他們已經擦干了慟哭三日的眼淚。開始收割粟米,為豐收而微笑。

因為君子在主持隆重的葬禮和祭奠儀式后,對他們說了這么一句話。

“逝者長已矣,生者當如斯!”

死去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活著的人,要更堅強地好好的活下去!

之前大戰,敵人選了平坦的粟米地集結、沖鋒、撤退,毀掉了千畝田地,要放在以往。這些損失都得國人們自己咽下。

但這次不同,君子頒布了“補貼”之法:凡是在戰時受到的經濟損失,如房屋倒塌,田畝被毀,牛羊死傷等,都可以向計吏僑和鄉司徒報備,鄉寺將在核實后一一補償!

所以子陽、子豹到了成鄉后,先是對這戰后民生的迅速恢復大為驚奇,一路上只見民眾自發驅趕淪為氓隸的俘虜們修補墻垣。收割粟米。而在踏入新設置的“醫館”后,兩人就更加詫異了。

現在的北方雖然被晉、齊爭霸的陰影籠罩,但仍算是處于較為和平的年代,加上諸夏之間好歹得有點《司馬法》里強調的道德底線。所以戰爭的規模和殺傷較小。

但在南邊,已經華夏化的楚人,還有絲毫不講禮儀的野蠻吳人。三年前才有過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橫尸千里。殺人盈城。醫扁鵲也帶子陽、子豹去過戰亂中心的唐、蔡一帶,進過幾處安置傷員的營房。在醫扁鵲指導下,親自體驗過對瘍傷的治療。

漢字的“醫”字和“疾”字都從“矢”,即箭鏃,所以從醫學最初產生開始,就和戰爭有密切的關系。

在諸侯各國,官方的醫生分為四種,即:食醫,負責貴族的膳食調養,相當于古代營養師;疾醫,負責為國人治療頭疼腦熱等疾病;獸醫,掌療園囿和廄苑里的馬匹、牛羊疾病。

最后,則是瘍醫,掌金瘍、折瘍、腫瘍、潰瘍之疾。這四種瘍,分別就是金刃開放性傷,骨折傷,受鈍器敲打的局部腫脹、皮下溢血,還有外科感染,所以,瘍醫相當于后世的外科醫生。

但受傷后立刻得到這些專業外科醫生的救治,這是尊貴的士大夫們才得以享受的。一般的士卒,就沒這么好運了,他們雖然不會被立刻遺棄,但也只會被分配給技藝較差的巫醫、方士看管。

通常,在諸夏軍中,每一師都設置有“方士三人,立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不過對這些半巫半醫的同行手藝,醫扁鵲和他的兩名弟子,都是十分看不起的。

所以,當時在唐、蔡傷病營里的情形,子陽和子豹永生難忘:百十名傷卒面容呆滯地躺臥在幾間昏暗營房的通鋪上,入目皆是橫流的污血,空氣中彌漫著腐爛的臭味,哀嚎聲、哭喪聲充斥著狹小的空間。

這時代的武器通常不足夠致命,每次戰后,往往會造成部分死者,以及更多的傷者。

破了肚腸,斷了腿的重傷者,就直接抬到尸體坑外邊等死,任由其哭號聲越來越小。

受了四種非致命傷的,就會被巫醫、方士簡單處理傷口。一般是草木灰加水調成糊狀,敷在傷口上,再蒙上隨便找來的葛布,足以止血。

然后,就得聽天由命了。

受傷者往往會因為傷口惡化而死掉,不死的,也會整條胳膊整條腿都爛掉。對傷者在接受治療后,痊愈和慘死兩種不同結局,巫醫和方士們,甚至是專業的瘍醫都搞不清原因。

他們一般認為,這是鬼神在作祟,也沒想到什么好法子,只是讓傷者本人和家眷日日祈愿,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大司命、少司命饒恕上。

所以最初時,子陽和子豹以為,這個偏僻小鄉,只有幾個野巫祝,雖然已經從下宮調了幾名瘍醫來,但情形恐怕和唐、蔡一帶治療創傷的手段差不多。

然而,倆人卻大錯特錯了。

在成巫和成摶的“慷慨”奉獻下,這處醫館建立在原先的成氏莊園里。此處位置偏僻而安靜,沒有一般傷病營的污穢和腐臭味、哀嚎聲,反倒設置得十分規整。

子陽站在醫館外面。看著黃土地面上那三圈白灰,便習慣性地蹲下捋起聞了聞。向帶路的成摶問道:“這是蛤灰?”

所謂的“蜃炭蛤灰”,其實就是后世的石灰粉。春秋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石灰可以用來消毒的妙用。在天子和諸侯的宮室中,有專門的職官“赤叐(ba)氏”,掌墻屋的潔凈,他們以“蜃炭”涂墻,以“蛤灰”潑灑四周,清除毒蟲。

只不過燔燒的材料,不是石灰巖,而是來自海濱的牡蠣殼、蛤殼。

這些原料在齊國很多。但在中原地帶比較稀缺,而物以稀為貴,只有晉侯、六卿大夫才用得起。所以,子陽、子豹他們雖然知道這東西的功效,卻從未想到能用在傷病營的隔離上。

“素聞成鄉之富,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貪財的子豹不由得感嘆了一聲,趙氏在這次的治療中的出手闊綽,已經讓他目瞪口呆。在趙鞅醒后。為了感謝醫扁鵲的復蘇之恩,便大手一揮,賜予他四萬畝良田,附帶一個鄉市。還有數不盡的良馬、車駕、錢帛。甚至以下宮首席醫官的位置虛席以待。

醫扁鵲自由慣了,自然一一推辭,說是為樂祁診治之后。就要離開晉國,繼續向西云游。到秦國去。

子豹卻心動不已,而在這傳說是麥粉、瓷器原產地的小鄉。竟然能用海量的蛤灰來隔離兵卒傷員的居所,實在是,實在是太奢侈了!

但領路的成摶聞言卻笑了:“二位先生,此物并非是蛤灰,而是從山上挖來的白石所燔燒的,君子稱之為石灰。”

白石,是此時的人們對石灰巖的稱呼,雖然從史前時代就偶爾有利用,卻從未有人搞清楚,這玩意和蛤灰原來是一種。

醫者除了行醫治病外,還要學會搜集藥材,除了草木藥和動物藥外,還有不少金石材料。所以子陽子豹自然清楚白石是什么,但如此用法,卻是第一次聽說,不由得嘖嘖稱奇。

進了醫館后,他們只見此處井然有序,忙碌而不慌亂:各處都挖開了排污的溝渠,用陶管引來了干凈的清水,空氣里還彌漫著一股醋和麻椒的刺鼻氣味。

庖廚的爐灶里用大釜燒著沸水,傷卒們躺在一種造型奇怪的“躺榻”上曬著太陽,面上沒有絕望和哀傷,而是和為自己更換布帶的青壯女子打趣說笑著。

他們的君子無恤則站在曬滿了細葛、麻布的院子里,對成巫和各位下宮醫官細細囑咐。

“在此的眾人,都是為了趙氏,為了我而受的傷,必須善養之,之前允諾的賞賜都會加倍,每人每日賜酒半升,肉一兩,粉食半斗。醫官予醫給藥不得怠慢,令鄉吏每日朝饗兩次巡視傷病,若是有事,立刻去鄉寺報予我知曉!”

這些天里,每次來這醫館巡視,趙無恤心里都充滿了遺憾。

一場仗下來,他才知道了古代患了傷病的殘酷:第一批戰死者埋了以后,更頭疼的卻是多達百余人的傷者,其中那些破了肚腸,斷了腿的重傷者,又有數人死去。

趙無恤無奈之下,便生出了要保住剩余傷者性命的決心。

不過,依靠這時代剛剛起步,但在現代人眼中卻極其落后的醫療手段和思想,是行不通的!

所以,他才在為趙氏利益奔波之余,在成鄉創建了一個初具規模的軍醫傷病制度。他雖然不懂醫術,卻懂簡單的醫理,憑借前世知道的零碎常識,起到救急的用處。

而招來子陽、子豹,則是想利用這幾位春秋時代頂尖的醫者,為自己拾遺補缺。

他最后嚴肅地說道:“請眾人信我,哪怕再痛再難熬,也要堅持下來,只要用心照顧,除了傷太重的,沒有誰是救不回來的!就算是大司命,少司命齊齊要帶走汝等性命,我,也要硬生生地奪回來!”

換了別人說這令人悚然的大話,鄉卒和國人們自然不信,但君子不同。因為在他們眼里,君子是能發動鬼神之力,引下天雷的人,自然能逆天而行!

院中傷員們繃緊了臉,齊齊吶喊道:“此命從此便是君子所有!吾等絕不服輸,絕不待死!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如斯!”(

上一章  |  春秋我為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春秋我為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