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漢皇系統

三國資料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05  作者:君仙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

2月黃巾起義。10月張角病死。

中平四年(187)曹操任東郡太守。

中平六年(189)9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12月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漢獻帝初平元年(189)

1月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卒年15歲

2月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漢獻帝初平二年(190)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漢獻帝初平三年(191)4月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6月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漢獻帝初平四年(192)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漢獻帝興平元年(192)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漢獻帝興平二年(193)10月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漢獻帝建安元年(194)7月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漢獻帝建安二年(195)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繡,失敗。袁紹占領冀、幽、青、并四州。

漢獻帝建安三年(196)9月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12月曹操擒殺呂布。

周瑜同小喬成親。

漢獻帝建安四年(197)11月張繡投降曹操。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漢獻帝建安五年(198)曹操誅殺董承一伙。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10月曹操偷襲烏巢。

漢獻帝建安六年(199)曹操敗袁紹于倉亭。劉備投奔劉表

漢獻帝建安七年(200)5月袁紹病死。

建安八年(201)孫權討伐黃祖。

建安九年(202)曹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建安十年(203)曹操平定青州。

建安十一年(204)曹操平定并州。

建安十二年(205)8月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建安十三年(206)

6月曹操封為漢丞相。7月曹操南征劉表。8月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劉琮投降曹操。11月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建安十四年(207)10月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建安十五年(208)曹操建成銅雀臺。周瑜亡。

建安十六年(209)曹操攻破馬超。劉備入川。

建安十七年(210)10月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劉備駐扎霞萌關。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建安十八年(211)5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建安十九年(212)5月孫權攻破宛城。7月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獻帝、伏后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

“五火為隊,二隊為官,二官為曲,二曲為部,二部為校,二校一裨”建安年間,曹魏的軍職升遷制度如下:

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征、四鎮、前后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漢朝將軍位

一品大將軍(以上為三公級將軍)

二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以上為三公級將軍)

撫軍大將軍、中軍大將軍、上軍大將軍、鎮軍大將軍、國大將軍、

南中大將軍(以上為二品大將軍)

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四征資深者皆為大

將軍。以上為四征將軍)

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以上為四鎮將軍)

三品中領軍(資深者為領軍將軍。以上為禁衛軍)

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以上為四安將軍)

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以上為四平將軍)

征蜀將軍、征虜將軍、鎮軍將軍、鎮護將軍、安眾將軍、安夷

將軍、安遠將軍、平寇將軍、平虜將軍、平狄將軍、平難將軍、

輔國將軍、虎牙將軍、輕車將軍、冠軍將軍、度遼將軍、橫海

將軍(以上為三品雜號將軍)

四品中護軍、武衛將軍(中護軍資深者為護軍將軍。以上為禁衛軍)

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以上

野戰軍五校尉)

中堅將軍、驍騎游擊將軍、左軍將軍(以上為四品常設將軍)

建威將軍、建武將軍、振威將軍、振武將軍、奮威將軍、

奮武將軍、揚威將軍、揚武將軍、廣威將軍、廣武將軍、

寧朔將軍、

左積射將軍、右積射將軍、強弩將軍(以上為四品雜號將軍)

東中郎將、南中郎將、西中郎將、北中郎將(以上為四中郎將)

振威中郎將、建義中郎將、奉義中郎將、平虜中郎將、

典軍中郎將、撫軍中郎將、武衛中郎將、司金中郎將、

司律中郎將、

護匈奴中郎將、率善中郎將(以上為四品雜號中郎將)

戊己校尉、平虜校尉、討寇校尉、建忠校尉、護羌校尉、

護東羌校尉、護烏丸校尉、護鮮卑校尉、西域校尉、西

戎校尉、東夷校尉(以上為派遣軍)、監軍(以上為監

軍或護軍)

五品偏將軍、裨將軍(以上為五品常設將軍)

鷹揚將軍、折沖將軍、虎烈將軍、宣威將軍、威遠將軍、

寧遠將軍、

伏波將軍、虎威將軍、凌江將軍、蕩寇將軍、昭武將軍、昭烈將軍、

昭德將軍、討逆將軍、破虜將軍、討寇將軍、宣德將軍、威虜將軍、

捕虜將軍、殄吳將軍、殄夷將軍、揚烈將軍、建忠將軍、立義將軍、

懷集將軍、橫野將軍、樓船將軍、復土將軍、忠義將軍、建節將軍、

翼衛將軍、討夷將軍、懷遠將軍、綏邊將軍(以上為五品雜號將軍)

安夷護軍、撫夷護軍(以上為監軍或護軍)

西漢的官職表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職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參與中央政府的行政決策,并負責具體的執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祿最高,掌佐天子,助理萬機。西漢初期,丞相具有選用官吏之權,有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有主管郡國上計和考課之權,有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之權,有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之權,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功,罰罪等事,以及財政,選舉,民政,法律,禮制,邊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決策定議。

丞相府的官員和掌職及俸祿如下:

丞相,金印紫綬,秩俸萬石。

丞相司直,輔佐丞相,檢舉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長史,輔佐丞相,督率諸吏,處理各種政務,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東曹掾,領郡國事,主長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領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進退,秩俸比四百石。

議曹,主謀議事。

辭曹,主評訟事。

奏曹,主章奏事。

賊曹,主盜賊事。

決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計事,秩俸比三百石。

戶曹,主民戶祭祀農桑事。

法曹,主郵驛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倉曹,主倉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錢幣鹽鐵事。

計相,主郡國上計事。

主簿,省錄眾事。

侍曹,主通報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僅次于丞相的官職,專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為最高的武官職位,秩俸萬石,金印紫綬。官吏主要有長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職權,是丞相的助理,對包括丞相在內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動進行監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同時執金吾,大長秋,將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與九卿相同,因此把他們和九卿統稱為諸卿。京北尹,右扶風,左馮翊是三輔即京師地區的地方行政長官,有資格參加朝議,具有高與一般郡國長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為奉常,漢朝景帝時改名為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機構復雜,編制龐大。

太常機構的官吏,俸祿,印件及其掌職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職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宗廟禮儀。

太常丞,秩俸千石,銅印黑綬,掌凡祭祀及行禮之事,總署曹事,典諸陵邑。

贊饗,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掌贊天子。

禮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職無印,是太常禮儀顧問。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主政事。

均都長丞,主山陵上槁輸入。

都水長丞,主宗廟陵園治水堤。

曲臺署長,主典臺殿事。

太史屬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掌天時,星歷。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輔佐太史令。

侍詔,秩俸二百石,分掌星歷,龜卜,請雨事。

治歷,主歷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歷史上國家祭祀,喪娶事。

大典星,掌星歷。

望氣佐,主望氣。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銅印黃綬,掌守明堂。

靈臺丞,秩俸二百石,銅印黃綬,掌守靈臺。

靈臺侍詔,分掌星,日,天象,鐘律之事。

太樂屬官:

太樂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之事。

太樂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太樂令助手。

員吏,秩俸百石,太樂丞手下的具體辦事者。

樂人八佾舞,凡祭祀時為之樂舞。

太祝屬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讀祝詞及迎送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掌祝小神事。

員吏,秩俸百石至斗食,協助令,丞。

祝人,祭祀時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主廚。

太宰屬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陳饌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明堂饌具。

員吏,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體辦事者。

宰人,主廚。

屠者,主屠牲。

衛士,主警衛。

太卜屬官:

太卜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國有大事時主卜問。

太卜丞,秩俸三百石,銅印黃綬,助佐太卜令。

員吏,具體辦事者。

太醫屬官:

太醫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掌醫藥。

太醫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掌醫藥。

太醫掌醫藥。

諸宗廟寢屬官:

令,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守宗廟,掌案行掃除。

食監,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主食官令號。

丞,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助令守廟。

校長,秩俸四百石,銅印黑綬,主宗廟寢兵戎盜賊事。

監丞,秩俸三百石,銅印黃綬,食監助手。

中黃門,食監助手。

寢陵園食官屬官:

廟郎,主宗廟。

寢郎,主守寢。

園郎,主守園。

員吏,

衛士,主諸廟陵園警衛。

博士屬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銅印黑綬,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

博士弟子,

歌吹諸生。

2,光祿勛

光祿勛,由秦郎中令演化而來,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但是實際的權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這里,同時這里又是候補官員集中訓練的地方。

光祿勛官吏:

光祿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光祿丞,秩俸千石,

車郎將,秩俸比千石,

戶郎將,秩俸比千石,

騎郎將,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將統稱郎中三將,主宿衛護從。

做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將統稱中郎將,主宿衛護從。

虎賁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將統稱為虎賁羽林,主宿衛護從。

光祿大夫,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

諫議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問應對,為皇帝謀事。

議郎,秩俸六百石,為皇帝謀事。

仆射,秩俸比千石,主賓贊受事。

謁者,秩俸比六百石,主賓贊受事。

常侍謁者,秩俸六百石,主賓贊受事。

給事謁者,秩俸四百石,主賓贊受事。

主事,

員吏,

掾。

3,衛尉

衛尉,秦時官名,西漢景帝初更名為中大夫令,有元年復為衛尉。

衛尉職掌宮門衛屯兵,是一個武職,是皇帝的禁衛司令,西漢兵制在京師有南北兩軍,北軍由執金吾領,掌京師的徼巡,南軍由衛尉統領,掌官門內屯兵。

衛尉官吏:

衛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衛尉丞,秩俸千石,衛尉卿助手。

公車司令,秩俸六百石,掌殿司馬門,夜繳宮中。

南宮衛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宮衛士丞,

南宮衛士員吏,

南宮衛士,

北宮衛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宮衛士丞,

北宮衛士員吏,

北宮衛士,

衛尉員吏,

衛尉衛士,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劍戟,繳巡宮。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宮殿掖門司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宮廷車馬及牲畜事務。

太仆官吏:

太仆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車馬,天子每出,負責安排前后的禮儀隊伍。

太仆丞,

太廄令,

太廄丞,

太廄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馬令,

家馬丞,

家馬尉;

邊郡六牧師苑令,

邊郡六牧師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制作兵器,弓弩刀鎧。

考工左丞,協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協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廷尉丞,

廷尉左監,

廷尉右監,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鴻臚

大鴻臚,原稱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為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鴻臚。

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

大鴻臚官吏:

大鴻臚,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鴻臚文學,

大行治禮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譯,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務,皇帝,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親嫡庶等關系都由宗正來記錄。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員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農

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

大司農官吏:

大司農,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大司農丞,秩俸千石,掌財政收支的統計財會事。

大司農部丞,共有是三人,負責十三州事務。

治粟都尉,

太倉令,

太倉丞;

均輸令,

均輸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內令,

都內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鹽市令,

鹽市丞;

郡國鹽鐵官,

常平倉官,

大司農史,

稻田使者,

郡國農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稅。

少府機構官吏:

官名俸祿職掌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山河池澤之稅,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輔佐少府卿治事。

符節令,秩俸六百石,率符節臺,主符節事。

蘭臺屬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領殿中蘭臺,掌圖書秘籍,受公卿奏事,糾舉不法。

侍御史,秩俸六百石,分五曹辦事。

御史員,秩俸六百石,留臺治百官。

尚書屬官:

尚書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納。

尚書仆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書,尚書令不在時,可代行時。

尚書丞,秩俸四百石,佐尚書仆射。

侍曹尚書,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書,主刺史二千石事。

戶曹尚書,主吏民上書事。

客曹尚書,主外國四夷事。

三公尚書,主斷獄事。

太醫令,秩俸六百石,掌諸醫。

協律都尉,掌校正樂律。

供皇帝服御諸令丞屬官:

織室令,主織。

東園匠令,做陵內器物,有十六丞。

鉤盾令,主近苑囿。

尚方令,主作器物。

尚書待治,尚書令的屬官。

御府令,主天子衣服。

采珍寶金玉令,主才珠寶金玉。

太官令,主膳食,屬官有尚食,尚席,食監三丞。

湯官令,主餅餌。

導官令,主擇米。

若盧令,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協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輸令,有四丞。

均輸丞,協助均輸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輯濯令,

鐘官令,主鑄錢。

技巧令,

六廄令,掌天子六廄。

辯銅令,主分辨銅之種類。

黃門令丞屬官:

黃門令,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黃門,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駙馬,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中謁者,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黃門署長,掌侍左右,通報內外。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諸卿

1,執金吾

執金吾領京師北軍,掌京師徼循。

執金吾的官吏:

執金吾,秩俸二千石。

中壘令,

中壘丞;

寺令,

寺丞;

武庫令,

武庫丞;

都般令,

都般丞;

式道左中侯,

式道左中丞;

式道右中侯,

式道右中丞;

左京輔都尉,

左京輔都尉丞;

右京輔都尉,

右京輔都尉丞。

2,將作大匠

將作大匠,原為將作少府,本是從少府中分離出來,主要是掌治宮室。

將作大匠的官員:

將作大匠,秩俸二千石,銀印青綬。

石庫,

東園主章,

六章長丞,

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

3,大長秋

大長秋是**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風

右扶風,原名為都尉,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5,京兆尹

京兆尹,原名為內史或是右內史。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6,左馮翊。

左馮翊,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四,郡國

漢朝在地方實行郡國并行的制度,郡國同級。

郡國的編制:

郡守,秩俸二千石,掌一郡大小事。

國相,秩俸二千石,掌一國大小事。

都尉,比二千石,

郡丞,秩俸六百石,

長史,秩俸六百石,

功曹史,

五官掾,

督郵,

郡府屬官:

主記事掾史,主錄記事。

錄事掾史,主記。

奏事掾史,主奏議事。

少府史,總典守相私家財務出納。

門下督賊曹,主兵衛,巡查侍從。

門下賊曹,主侍衛。

府門亭長,主守衛。

門下議曹史,主謀議。

門下掾,雜務人員。

門下史,雜務人員。

門下書佐,雜務人員。

門下小吏,雜務人員。

民政官員:

戶曹掾史,主民戶,祭祀,農桑。

田曹掾史,主墾埴畜養。

水曹掾史,郡國水利人員。

時曹掾史,主時節祭祀。

比曹掾史,主郡內財物,尾數之檢核。

財政官員:

倉曹掾史,主倉谷事。

金曹掾史,主貨幣鹽鐵事。

計曹掾史,主上計之事。

市掾,主市政。

兵政官員:

兵曹掾史,主兵事。

尉曹掾史,主徒卒轉運事。

政法官員:

賊曹掾史,主盜賊事。

塞曹掾史,掌邊塞之職。

賊捕掾,主捕盜賊。

決曹掾史,斷罪決獄。

辭曹掾史,主辟訟事。

交通官員:

督郵掾,主奉詔系捕,錄送囚徒,催租點兵。

法曹掾史,主郵驛。

漕曹掾史,主漕運糧草事。

教育衛生官員:

學官掾史,主郡學校事。

郡掾祭酒,主教育。

學經師,主教育。

文學史,主教育。

醫曹掾史,主醫藥事。

五,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與郡國同級,掌管西域各國。

西域都護府官吏:

西域都護,秩俸二千石,

西域都護副較尉,秩俸比二千石,

西域都護丞,

西域都護司馬,

西域都護候,

西域都護千人。

六,縣制

縣一級的地方行政機構:

漢朝在郡以下設縣,大縣(萬戶以上)設縣令,小縣(萬戶以下)設縣長,都是一縣的最高長官。與縣同一個級別的地方行政機構還有道,國,邑。國是侯國;邑是皇后,皇太后,公主的封地;境內有少數民族居住的稱為道。

縣官員:

縣令,秩俸為一千石至六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縣長,秩俸五百石至三百石,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功曹史,總揆眾事。

縣尉,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掌縣軍事。

縣丞,秩俸四百石至二百石,

主簿,縣府門長,官眾事。

廷掾,督鄉事。

主記室,管文書。

少府,主財用。

門下游繳,

門下賊曹,主兵衛。

門下議曹,參議諸事。

門下掾史,

閭師。

縣佐,

縣史,秩俸百石以下。

七,縣以下的機構

縣以下的基層機構是鄉,里,亭。

漢制是十里一亭,十亭一鄉。

鄉官主要有三老。薔夫,游繳。三老掌教化,薔夫掌一鄉之行政,兼收賦稅,游繳捕盜賊,官治安。

鄉下有里,什,伍。里設里長,什設什長,伍設伍長,亭設亭長,秩俸百石以下。

漢朝郡:名稱治所

京兆尹,長安

右扶風,長安。

左馮翊,長安。

河南郡,雒陽。

東郡,濮陽。

穎川郡,陽翟。

汝南郡,平輿。

沛郡,相。

南陽郡,宛。

瑯琊郡,東武。

東海郡,郯。

會稽郡,吳。

豫章郡,南昌。

南海郡,番禺。

交趾郡,贏僂。

日南郡,西卷

蜀郡,成都。

益州郡,滇池。

武威郡,姑藏。

張掖郡,觖得。

敦煌郡,敦煌。

太原郡,晉陽。

涿郡,涿。

西域都護府,烏壘。

渤海郡,浮陽。

遼東郡,襄平。

樂浪郡,朝鮮。

高祖未稱帝時,雜用六國舊制對有功將士封爵,名目不一。漢朝建立之后,沿用秦二十等爵。按漢書·百官公卿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自一級至四級都是士卒。自五級至九級位比大夫,都是軍吏,平民之爵不得過公乘,超過的要回授給同族的人。自十級左庶長至十八級大庶長,位比九卿,都是軍將。十九級、二十級均為列侯。

秩祿

漢以石數為官員品秩的名稱。石就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為一百二十斤(約相等于現代的四十一公斤)。漢朝秩祿可分為四大等級:(一)比二千石以上(二)比六百石以上(三)比二百石以上(四)比二百石以下。三公萬石不在秩級之內。

西漢官秩月俸簡錄(斛=石):萬石:350斛,金印紫綬。中二千石:180斛。真二千石:150斛。二千石:120斛。比二千石:100斛,以上銀印青綬。千石:90斛。比千石:80斛。八百石與比八百石祿同千石。六百石:70斛。比六百石:60斛,以上銅印黑綬。四百石:50斛。比四百石:45斛。三百石:40斛。比三百石:37斛。二百石:30斛。比二百石:27斛,以上銅印黃綬。一百石:16斛。斗食:11斛。佐史:8斛。

西漢時期,一般年景一斗米約十數錢,按此折算,三公月俸約七十萬錢,縣令月俸7萬二千錢到十四萬錢不等。可知西漢的官俸十分豐厚!較之明清,一品大員年俸不過一百二十四兩銀,折錢十八萬六千而已!

上一章  |  漢皇系統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漢皇系統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