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清隱龍

2474 巴格達鐵路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7-11-29  作者:心凈
 
普法戰爭之后,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聯邦,建立了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這段時間都屬于德意志民族的全盛時期。

借著統一的勝利余威,整個德意志民族的自豪感空前高漲,國內民眾的凝聚力無人可比,再加上普魯士,經過了長期有效的全面義務教育,這讓當時的德意志,成為了世界上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

18701913年間,德國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工業生產增長了4.6倍,而英國只增長了1.9倍;英國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所占比重,從1870年的31.8下降到1913年的14,而德國從13.2上升為15.7!

究其原因,還是英國人過分沉浸在他們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幻想之中,而忽視了對基礎科學教育的投入。

人們都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契機,是建立在第一次人類的科技大爆炸基礎之上的。

那個時代人類最重要的發明是,蒸汽機、鐵路、珍妮紡織機,還有航海技術的蓬勃大發展,英國確實趕上了當時的歷史機遇,所以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但是正如一切老舊帝國的慣例一樣,誰一旦達到世界頂峰,就會立刻變得驕奢"",狂妄自大。

英國慢慢的陷入到了自己的強大幻想之中,而忽視了其他國家對他們的競爭。

就從本杰明和格萊斯頓之間的政治理念斗爭上來看,就可以感受到英國當時整個國內人民情緒的傲慢了,強大的英國居然沒有率先推廣義務教育,而讓普魯士拔得世界頭籌。

普魯士長期教育投資的結果,就是在普法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間,產生了一波非常厲害的科技大突破。

科技推動了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進而推動了整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大爆炸,事實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二。

而英國僅僅是世界第三,排在首位的是長期實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但是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第一是建立在其廣袤國土、充沛資源的基礎之上的,實際上按照效率來講,美國當時的科技效率、工業生產效率遠遠不如德意志。

這其實就是德皇威廉敢于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底氣,正因為他擁有這樣強大的力量,他才敢于挑戰英國的霸主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尤其是西線,德國幾乎是獨立壓著英法兩國的聯軍吊打。

炮戰、塹壕戰最終拼的都是國力,拼的是鋼鐵!德意志要是沒有世界第二的國民生產總值,他怎么可能打的起那樣規模的大戰呢?

戰爭只不過是矛盾沖突的最終解決方式,而在戰爭之前其他形式的競爭依然火爆,其中就有德皇威廉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巴格達鐵路。

由于英國已經全面控制了世界的海運,海上的航路完全在皇家艦隊的火炮射程之內,另外海軍又是一個非常非常燒錢的軍種,并且海軍的人才積累,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夠辦攢出來的。

所以說德意志雖然在科技水平、文化教育,國民生產總值等等方面都超過了英國,但是很可惜,在海軍方面,他們卻完全無法逆襲。就看人才積累這一點,普魯士德國就遠不如英國的底蘊更加厚重。

海洋上的命脈一直捏在英國的手里,包括全世界那幾個著名的海峽,著名的交通要道,也都被英國死死地控制在了手中,

為了突破這種困局,德皇威廉啟動了巴格達鐵路計劃,從柏林開始修建鐵路,一直通過奧匈帝國,通過巴爾干半島直接奔奧斯曼帝國,也就是后世的土耳其。

博斯普魯斯海峽,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伊斯坦布爾海峽,這是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當時德國的計劃就是從柏林一直修一條鐵路到達這里,并在這里建座建造一座大橋,之后通過和奧斯曼帝國的合作,經伊朗高原將鐵路修建到巴格達,直接通向波斯灣。

這樣一來,德國的商品以及德國的軍事力量,就可以不通過海洋直接投放到中亞,甚至通過中亞向東亞進行擴張。

在歷史上,這個計劃遭到了英法的強烈阻撓,但是當時的德國已經不是過去的吳下阿蒙了,在德國強大的國家壓力之下,英國被迫做出一系列的讓步,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正式認同了德國修建鐵路到巴格達的計劃。

很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戰強行中斷了這個計劃的建設,德國當時只是將鐵路修到了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歐洲一側,也就是說最早的巴爾干半島的鐵路,都是德國人承建的。

如果真的讓德皇威廉按照他的計劃完成這項超級大工程的話,那么在20世紀,全球的地緣政治一定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現代的人,恐怕很難理解當時鐵路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力,他們或許會認為,你的這條鐵路要經過那么多那么多的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他自己的政治考慮,你怎樣才能做到整條鐵路都能夠成為你德國的核心利益呢?

會不會有國家今天承認你鐵路的控制權,明天就耍無賴給搶走了呢?再不然就給你破壞掉呢?因為畢竟鐵路是從人家的地盤經過啊!

有這樣想法的人,恐怕是不知道當時修建鐵路的一個規矩,在19世紀20世紀,全球列強開始向世界擴張鐵路的過程中,他的那種投資模式和后世其他國家的投資鐵路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說英國法國修建鐵路,修建大清國北京到上海的鐵路,按照當時的國際慣例,這種國外列強投資修建的超級工程,為了保證自己國家的核心利益,他們是要連帶一起拿到駐軍權的。

也就是說,如果清政府接受了,英國和法國的資金、技術,以及他們的公司,相應的英國的軍隊和法國的軍隊,也就能夠駐扎在這條鐵路的沿線。

歷史上很現實的例子,就是中東路,也就是咱們非常熟悉的東北鐵路干線,大連一直通到哈爾濱,然后連接西伯利亞大鐵路,在東三省的這一段鐵路,南北大動脈,就叫做中東路。

一直到了民國,也就是軍閥割據的張作霖時代,中東路上一直都有俄國人和日本人的駐軍,當然了最早的時候是沒有日本駐軍的,最早的中東路完全都是沙俄駐軍。

日本的軍隊是什么時候駐扎進來的呢?是在日俄戰爭之后,日本擊敗了沙俄,而沙俄被迫割讓了一半中東路的權益,這才有了日本軍隊在東三省的最早駐軍。

這樣一想,也就能夠明白德皇威廉的巴格達鐵路究竟有多逆天了!

當時如果真的是這樣修建的話,那么德國的陸軍就會沿鐵路沿線一直沖到波斯灣去,這就如同一把尖刀,直接刺向了英國的殖民地腹地。向南可以威脅到非洲,向東可以威脅到印度,向西南可以威脅到蘇伊士運河。

這還僅僅是軍事政治上的意義,如果再算一算這條鐵路的商業價值,那簡直是大的不可限量!

上一章  |  大清隱龍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清隱龍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