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白先生,這是在法國出版的樣書,您看一看。”
“哦,現在才出嗎?”
“已經推出一個星期了。”
“怎么樣,銷售如何?”
“非常不錯。”
“評價呢。”
“評價呀……”
忙了幾天辣條的事,莫白難得空閑了幾天。
這時,之前負責莫白作品的編輯雷恩卻是將《巴黎圣母院》的樣書帶給了莫白。
“不會被罵了吧。”
“呵呵,莫白先生,你不是很自信嘛。”
“我是很自信,但別人想罵我,我也沒辦法。”
“好吧,這一次你猜錯了,至你的《巴黎圣母院》發行之后,一眾書友全是一片贊喻。”
“真的嗎,都說了些啥?”
“這個呀,你還是自己登陸網站看看吧。有驚喜哦。”
“驚喜,我還真期待。”
送走了編輯雷恩,莫白坊問了法國最大圖書網站“亞馬遜”。
本想搜索一下巴黎圣母院,但是,不用搜索,圖書首頁第一個位置推薦的就是莫白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他,就是名著。
這是亞馬遜網站對于《巴黎圣母院》的評價。
點擊打開,后面留言的則是一大堆罵評。
“他,就是名著,笑話,亞馬遜也喜歡開玩笑?”
“這不就是那個來自華國的家伙寫的作品嘛,還名著,他怎么不去死?”
“上帝最討厭無恥之人,請不要將你的無恥當成是個性。”
不過,慢慢的,當翻過幾頁之后,這樣的罵評卻突然變得越來越少。
“咦,我怎么覺得這部作品還不錯。”
“我也覺得不錯,文筆優美,人物深刻形象。”
“我喜歡男主角,雖然他丑得要死,但是,他卻有一顆最為美麗的心靈。”
“一個如此善良的人卻長得如此丑陋,一個內心如毒蝎的人卻長得這么英俊,這真是對現實的諷刺。”
“越看這本書越是感到震撼,請允許我說一句,這本書可能不下于小仲馬寫的《茶花女》。”
越來越多的好評令一些沒看過的書友有些心動。
“我的天,你們說的是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
“可是,這部小說好像是一個華國人寫的,一個華國人能寫出這么優秀的本國作品嗎?”
“華不華國我不知道,但《巴黎圣母院》的確是難得的精品。”
“行,我看看。”
隨著書友不斷的增多,一眾書友對于《巴黎圣母院》的評價也越來越高。
開始還說這部小說是難得的精品。
慢慢的,眾人越看越是感覺,這部《巴黎圣母院》豈止是難得的精品這么簡單。
“我好像記得之前莫白說過《巨人傳》寫的很垃圾?”
“是的,他很囂張。”
“他好像還說福樓拜的小說也垃圾?”
“沒錯。”
“他甚至說小仲馬的《茶花女》一樣的垃圾?”
“正確……哎,你想表達什么?”
“沒什么。我是說,如果這些話是他說的話。那么,或許他評價這一些巨作是垃圾有一些過份,但是,要我說,《巴黎圣母院》或許還真超過了這一些我們之前一直認為的巨作。”
這樣的評價開始一眾法國書友自然不認可。
哪怕不少喜歡《巴黎圣母院》的書友,他們亦不認可。
畢竟,《巨人傳》《茶花女》這一些他們可是自小看著長大的名著。
哪怕《巴黎圣母院》寫得很不錯,他們也不認為《巴黎圣母院》超過這一些作品。
可是,任何事物都經不起比較。
當有一些評論家試著拿《巴黎圣母院》與這一些巨作比較之后,他們赫然發現:
似乎這一個結論是正確的。
作者充分運用浪漫主義的美丑對照手法,把善與惡、美與丑、崇高與卑下對照起來描寫,并在環境、事件、情節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張地突出某些特性,造成強烈的對照。
“加西莫多”外貌丑陋,身體畸形,五官失靈,但心地善良,行動勇敢,心靈高尚,與外表道貌岸然,內心卑鄙齷齪的副主教“克羅德”恰巧形成鮮明的對照……我想說,在法國文學史上,能將對照風格寫得如此鮮明的,從未有一人。
這是來自法國著名評論家“克圖”的評價。
我為什么說《巴黎圣母院》從藝術特色上超過法國歷史以來的所有作品,就是因為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將中世紀的法國社會真實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據動人的情節發展,凝聚、精煉在這部作品中,從而呈現出了它們的生動面貌和豐富蘊涵,這是一部浪漫主義打破古典主義死板模式的偉大勝利,這也是一部憤怒而悲壯的生命交響曲。
這是來自“巴黎大學”文學教授“斯曼迪”的評價。
前幾天很多人都說我對于巴黎圣母院的評價過高,巴黎圣母院怎么可以和《茶花女》相比較呢,巴黎圣母院怎么可能超過《巨人傳》呢?在這里,請允許我再說一次。或許《茶花女》與《巨人傳》都寫得很不錯,甚至已是無數人心中的名著。但是,這一些作品與《巴黎圣母院》相比,他們也只不過是一部小說。而《巴黎圣母院》是什么呢,他是一部恢宏的史詩……
這是法國文學泰斗“格蘭”的評價。
“嘖嘖,果然,經典的作品不管是放在什么時候,他都會大放光明。”
莫白內心里暗自佩服雨果寫的《巴黎圣母院》。
可能對于沒看過巴黎圣母院的朋友,或許不會感覺到巴黎圣母院有多出色。
但是,如果拿前世一部巨作來比較的話,巴黎圣母院的地位就相當于中國四大名著的紅樓。
而我們知道,紅樓可不僅僅只是小說那么簡單。
紅樓除了成功的塑造了一干人物,以及紅樓四大家族的興衰史之外。
紅樓的一大價值,那就是深刻的反應了當時社會環境。
甚至,研究紅樓,很多研究者都會從紅樓當中去對照歷史。
也許歷史寫得還不是那么詳細,但看紅樓,他就像一個真實的歷史。
巴黎圣母院與紅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兩者雖然寫的是虛構的故事,但兩者所反應的世界卻是真實的世界。
不過,這個世界自然是沒有雨果。
這個世界《巴黎圣母院》的作者,變成了“莫白”。
于是,書友的評價變得精彩了。
“我的天,那個無恥的華國人真做到了。”
“我唯一對巴黎圣母院不滿的是,為什么這樣的巨作竟然是一個華國人寫的。啊啊啊,每當想到這時,我的念頭就是無法通達。灰常灰常不爽,有沒有……”
“我也無法通達。不過,我仍得謝謝他,謝謝他給我們法國寫了一部世界級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