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戰國大司馬

第272章:初抵方城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04-24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隨機推薦:

九月初,在經過十幾日的趕路后,蒙仲等人在途中與蒙遂、蒙虎帶領的隊伍匯合,一同抵達了葉邑、舞陽一帶。

此時,他們已經隱隱能夠看到遠處那座城邑——葉邑。

葉邑,追溯幾百年乃是周國分封的諸侯國「應國」的都城「滍(zhì)陽」,位于「應山(平頂山)」的南側,處于連接宛雒兩地的要道,后楚國攻滅應國,建立葉邑,后賜予楚國重臣「沈諸梁」,后者因此自號「葉公」——即“葉公好龍”的那位葉公,也是因為曾子之父竊食鄰人之羊而責問孔子“何為正直”的那位葉公,并且還是挫敗了白起先祖「白公勝」試圖竊取楚國的行為,迫使羋姓白氏逃奔秦國的那位葉公。

葉邑的西北、東南皆有山,獨有一條通道可從宛地通往魏韓兩國,地理位置頗為關鍵,當年葉公鎮守此地,也是為了加強“楚方城”的防御能力,在葉公的治理下,葉邑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成為了一座人口多達三千戶的大邑。

然而垂沙之戰時,楚國卻不敵于齊、魏、韓三國的聯軍,以至于非但葉邑、楚方城、宛城等地紛紛被聯軍所攻克,大批楚國百姓向南逃亡,這才導致葉邑的人口銳減,即便后來在魏國的治理下有所恢復,邑地內的居住也只是勉強達到兩千戶左右,甚至可能還不到兩千戶。

緩緩來到葉邑城外約五里處,蒙仲吩咐蒙遂負責于城外駐扎之事,而他則帶著蒙虎、華虎、向繚三人,率領六百余魏國騎兵直奔葉邑城下。

鑒于目前已是九月初,城外的田地里裝滿了莊稼,這讓蒙仲有些擔憂的心稍稍放了下來——葉邑,總算不是一座荒涼而無人煙的城邑。

六百余騎兵接近城邑的動靜,自然引起了葉邑守卒的警惕。

只見這些守軍士卒立刻關閉了城門,一個個手持兵器登上城墻,警惕地看著城外的不速之客,直到他們發現城外的騎兵中高舉著「魏」字旗幟,心中的警惕這才稍稍放寬。

當時有士卒在城墻質問蒙仲等人道:“你、你等是什么人?”

聽聞此言,蒙仲撥馬出列,沉聲說道:“我乃魏王新任命的方城令蒙仲,葉邑、舞陽兩地已被大王賞賜于我作為食邑,叫城內縣令速速出城見我!”

一聽這話,城上的守卒不敢怠慢,立刻到城內稟報邑令。

大約小半個時辰后,城邑的城門緩緩敞開一線,繼而從城內走出兩人,一個目測四十歲上下,穿著打扮像一名士大夫,十有八九便是這座城邑的縣令;而另外一人目測三十來歲,孔武有力,儼然是執掌城內兵卒的邑司馬。

只見二人快步走到蒙仲等人面前,旋即,那名士大夫打扮的男子拱手拜問道:“不知哪位是新任的方城令?”

“是我。”蒙仲緩緩撥馬上前。

見此,那名中年人朝著蒙仲又拜了拜,拱手說道:“在下朱奐,乃此地縣令。”

從旁那名健壯的中年人亦立刻抱拳拜道:“在下應猛,乃葉邑司馬。”

“在下蒙仲。”蒙仲翻身下馬,抱拳回了禮。

此后,那名叫做朱奐的縣令恭聲問道:“請問,閣下是否帶有能表明身份的文書。”

“有!”

蒙仲從戰馬的背囊中取出一個竹筒,繼而從中抽出了魏王遫對他的賞賜狀,其中詳細寫有蒙仲此番收到的賞賜,還蓋有魏王遫與國相田文的印章。

在仔仔細細看過后,朱奐恭恭敬敬地將賞賜狀歸還蒙仲,旋即拱手拜道:“下官早幾日已收到來自大梁的消息,已命下卒封存縣庫,只等與方城令交割……”

說著,他抬手示意道:“方城令,請。”

“請!”

在朱奐的示意下,葉邑的城門緩緩敞開,蒙仲、蒙虎、華虎、向繚六百余騎兵盡皆下馬,在朱奐、應猛二人的帶領下,徐徐走向城內。

進城后,城內的邑民瞧見了他們,紛紛上前圍觀,且彼此私下詢問蒙仲這一行人的身份底細。

這也難怪,畢竟騎兵在中原還是非常稀罕的,以至于有些邑民在看到蒙仲等人的戰馬后感到很不可思議——這些人的戰車呢?

在前往城內縣府的期間,蒙仲問朱奐道:“城內有多少邑民?”

朱奐回答道:“城內城外約共有一千九百余戶。”

按照一戶五六人計算,葉邑亦相當于有過萬邑民,說實話這樣的城邑已經不算小了,至少與蒙仲的故鄉蒙城相當——可能稍微少點,但也少不了多少。

“守卒呢?”

應猛回答道:“在下手下有守卒八百人,除此以外還有近兩千人的在冊役卒。”

所謂的「在冊役卒」,即是在官府登記過的服役兵卒,按照魏國的律法,無論大郡小縣,境內每戶平民都必須出一名男丁服役,負責修繕城墻、鋪設道路、挖掘渠道等等,若當地爆發戰爭,則這些役兵需無條件協助守卒守衛城池。

至于酬勞,微乎其微。

點了點頭,蒙仲心中有了個大概。

片刻后,他們來到了城邑內的縣府,在朱奐的帶領下轉到了一個庫房——姑且就稱作文庫,因為這座庫房內,放置有葉邑一帶的田籍、民籍、兵籍等檔案,那一堆堆的竹簡,簡直堆滿了整間庫房。

“咳,向繚。”蒙仲轉頭看向向繚。

仿佛是意識到了什么,向繚苦著臉說道:“方才你帶上我,我就感覺不對勁……”

聽了這話,蒙仲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訕訕地安撫道:“能者多勞嘛,日后這方面的事,我準備通通都交給你。……唔,從現在起,你就是葉邑的邑令了。”

在旁,蒙虎與華虎二人頗有默契地抬手鼓掌,表示對向繚就此升官的祝賀。

“我怎么感覺,你是把麻煩事都丟給了我呢?算了……這好歹是咱們的基礎,你若交給別人我還不放心呢……”

說著,向繚朝著朱奐拱了拱手,正色說道:“在下向繚,葉邑的事,請與在下交接。”

“喏!”

朱奐拱了拱手。

此時,蒙仲吩咐華虎的副將蔡成道:“蔡成,你領士卒五十人在此,助向繚清點庫房。”

“喏!”蔡成抱拳領命。

吩咐完畢后,蒙仲又叫應猛把城內的兵卒全部解散,隨后又召武嬰、魏續二人率五百名魏武卒進駐葉邑。

應猛一一照辦。

待等到黃昏前后,蒙仲手下的兵卒便已接管了葉邑,這或多或少引起了邑內平民的惶恐與不安,好在蒙仲命朱奐親自出面向邑民解釋,使當地邑民了解這座城邑已被魏王賞賜給他蒙仲作為食邑。

然而在了解罷情況后,城邑內百姓雖然少了幾分惶恐,但也多了幾分擔憂,畢竟葉邑成為了某人的食邑后,應征收的田租、田稅將徹底由某人擬定,除非邑主橫征暴斂引發民變,否則君王是不會再過問的,而這就意味著,葉邑人日后的生活,將與作為邑主的蒙仲息息相關。

對此,由于蒙仲還未與蒙遂、向繚等人擬定具體的政令,因此無法向當地的邑民做出什么保證,他只能讓朱奐代為出面,安撫民心。

次日,蒙仲帶著蒙虎、華虎等人以及六百余騎兵,在原葉邑邑司馬應猛的帶領下,前往舞陽與方城。

此前說過,葉邑位于西北、東南兩邊群山的要道東側,剛好卡在一個狹隘的隘口,而順著這條要道筆直向西南方向而行,約在二三十里外還有一個狹隘的隘口,而舞陽,就位于這條要道的東南處,三面環山。

換而言之,只要派兵分別駐守東西兩側的狹隘隘口,舞陽幾乎不可能遭到外敵的侵犯。

見此,蒙仲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準備將舞陽作為他蒙邑各家族子弟以及家眷的住地。

而在“西隘口”再往西南,正前面就是一道一眼放不到邊際的長城,那正是楚國古時為了防止鄰國入侵而筑造的長城,東起丹江(故道)、西至漢水,建立于北側群山之上,綿連起伏長達百余里,頗為壯觀。

據應猛所言,方城就位于這段長城的西南側,主要是負責協助東段城墻,除了這座城池以外,這條長城上還有兩座大型關隘,一座在東,叫做方城關,歸屬于方城,同樣是由魏國控制;而另外一座叫做荊阮關,位于方城關的西南,宛城的正北,不過卻是跟宛城一樣,由韓國派軍駐守。

除此之外,這條長城上還有若干小關隘,比如朱連關、青岡關、三尖山關、皆分別由魏、韓兩國各自把持。

這些大大小小的關隘,包括方城、包括這條連綿百余里的長城,就構成“楚方城”,是中原迄今為止所建造的,最長、最古老的防御性城墻。

不過,考慮到這個“楚方城”是主要防御北境來敵的,因此像登城墻所用的石階,楚人都建在這條長城的南側,因此對于魏韓兩國而言,其實這條長城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除非魏韓兩國愿意花費巨大精力,重新修筑這條長城,將這條長城改成用于防備南方的來敵——只是考慮到如今的楚國早已一蹶不振,幾乎沒有能力再進攻魏韓兩國,因此魏韓兩國也懶得再修改這條長城。

于是乎,整個歷史悠久的“楚方城”防御工事被魏韓兩國廢棄,韓國駐軍于宛城,準備將宛城打造成國境的邊塞,而魏國則駐軍方城,與韓軍駐守的宛城互為掎角之勢。

至于長城上的方城關、荊阮關、朱連關等等,皆陸續被當地的魏韓兩國駐軍放棄。

當日,蒙仲帶著蒙虎、華虎二人,在應猛的帶領下在方城周圍轉了幾圈,將當地的地形記載腦海中,繼而在進城,與城內的守將交接。

方城守將叫做魏遲,據說還是魏國公室子弟出身,目測三十八九歲上下,蒙仲本以為他接任方城令會使此人感到不快,可沒想到的是,對方卻似乎很高興的樣子。

不解之余,蒙仲便開口詢問魏遲:“魏遲兄對于在下前來接替你守衛方城,似乎并無不快……”

聽聞此言,魏遲笑著說道:“何止并無不快,我可是高興壞了。……老弟,我也不瞞你,這破地方什么都沒有,以往我想喝些酒,還得派人到大梁專程去運……哦,其實也不是不能買到酒,韓人占據的宛城,那里就能買到酒,但韓人的酒……惡!反正我是咽不下去!”

說到這里他搖了搖頭,旋即又抱怨道:“曾經我也想在,咱魏國要這破地方干嘛?要不是王令難為,我早回大梁去了,跟大梁比,這地方屁都不是……”

說著說著,他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位少年正是前來接替自己的,于是他趕緊換了口風:“不過,這一帶的土地很廣闊,老弟要是有工夫的話,可以叫役卒為你開墾私田,反正大梁那邊也不會來管你……”

閑聊了幾句后,魏遲立刻就召集了他麾下的士卒。

據蒙仲所知,方城本應該有一軍兵力的駐軍,即一萬兩千五百人,但魏遲交割給蒙仲的實際兵力,卻還不到八千,剩下的四千余兵額呢?

看著魏遲打著哈哈想揭過此事,蒙仲立刻就明白了:儼然是被魏遲吃了空餉。

不過吃空餉就吃空餉吧,畢竟蒙仲看重的只是軍隊的編制數額,別的不說,就說魏遲麾下的這八千兵力,他蒙仲也未必都會留下,誰曉得這其中有沒有純粹湊數的?

要知道據他所知,自齊、魏、韓聯軍攻下方城后,楚國忙著應付來自秦國的壓力,根本沒有空閑與方城的魏軍交戰,而方城的守將魏遲又是這么個家伙,蒙仲實在不敢保證這八千魏卒能有多少戰斗力。

當日,魏遲將軍隊以及方城通通丟給蒙仲,隨后自己便帶著一些愿意追隨下的部將,踏上了返回大梁的路。

看他那架勢,仿佛恨不得早點離開這片該死的地方。

見此,蒙虎、華虎二人面面相覷,來時的興致勃勃,頓時被魏遲那副態度所打破。

吩咐蒙虎、華虎二人暫守方城,蒙仲帶著十幾名騎兵返回了葉邑。

回到葉邑后,他派人召來了蒙遂與向繚二人,準備與二人商議一番,對方城、葉邑、舞陽三地都做一個規劃。

在蒙遂、向繚的目視下,蒙遂將他這兩日的所見所聞告訴了二者,旋即說道:“我有意將方城、舞陽兩地的邑民皆遷至葉邑,日后,舞陽便供我蒙邑的家族子弟居住,而方城,則作為一座駐軍要塞……”

聽聞此言,蒙遂皺眉問道:“那方城城外的田地怎么辦?就此荒廢么?”

蒙仲遂解釋道:“可以把那些田地作為軍屯田……我去方城看過,那里的土質相當不錯,漫山遍野的草地可以放牧戰馬,挨著城池的則改為軍屯田,我認為可以彌補一部分軍糧的消耗……至于葉邑,它地處宛地連接雒地、潁川的要道,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若是能吸引天下商賈前來此地,咱們就能得到寬裕的錢財養活軍隊……另外,倘若日后咱們手中的錢財寬裕了,我還準備在谷道西側的隘口再建一座關隘,如此一來,西有這座關隘,東有葉邑,舞陽位于其中,可保安然無恙。”

聽了這話,蒙遂、向繚等人紛紛點頭。

的確,對于他們這些家族子弟而言,最重視的莫過于家人的安危,而舞陽這座小邑,就很適合安置他們蒙邑各家族子弟的家人。

待商議罷大概的規劃后,蒙仲與蒙遂、向繚三人又開始安排諸人的職責,或者說,授予官職。

在經過了足足一個時辰的商議后,三人最終得出了結果:

由向繚出任葉邑相,主要負責治理葉邑的內政,再派原本與他搭檔的樂續擔任邑司馬,作為他的副手,主要負責緝盜、治安,以及管理邑民服役之事。

而方城那邊,繼蒙仲這個方城令后,由蒙遂出任「方城相」,負責選拔兵卒、訓練軍隊、開墾軍屯田等一系列軍中后勤事務。

至于直接帶兵的將領,蒙仲還是決定讓蒙虎、華虎、穆武、武嬰、樂進五人出任軍司馬,提拔曹淳、蔡成、魏續、呂聞、於應這五位原旅帥出任佐司馬,輔佐他們。

順便一提,當蒙仲前來方城的途中,他就已經收到了田黯的書信,得知魏王遫已允許他將軍隊的編制擴充到五萬人,因此他毫無顧慮地準備籌建五支萬人軍隊。

而這五人的派駐事宜,蒙仲決定叫武嬰駐扎葉邑;樂進二人駐守西隘口,其余蒙虎、華虎、穆武三人的軍隊,則皆駐守方城,作為他“蒙家軍”的主力軍隊。

至于舞陽這邊,就無需派駐什么官員了,反正都是蒙氏、華氏、樂氏、向氏等各家族子弟家眷居住的地方。

當日下午,蒙仲便將蒙虎、華虎等同伴,以及曹淳、魏續等部將,還有蒙橫、蒙珉等前來投奔他的各家族子弟召集到一起,當眾頒布了他與蒙遂、向繚三人商議得出的決定。

得知自己升任軍司馬后,蒙虎、華虎、穆武、武嬰、樂進五人都極為高興,畢竟他們從趙國起,就一直渴望著獨自率領一支軍隊,而如今,他們總算是有了圓夢的機會。

而對于自己等人升任佐司馬,曹淳、蔡成、魏續、呂聞、於應五人亦很是滿意,畢竟他們曾經只是一介旅帥,可遷調至蒙仲麾下后,沒多久工夫便升任佐司馬,連跳兩級——要知道,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將官被卡在旅帥這一級。

更要緊的是,蒙虎、華虎、穆武等人平日里基本上是不管事的,因此曹淳等人的這個佐司馬,可以說分量非常重。

唯一對此有所不滿的,恐怕就只有魏續了,因為他的主將武嬰又一次被“擠出”了主力行列,被派駐到葉邑……

雖然說,葉邑即將成為“蒙家軍”的基業與主要錢糧來源,被委任派駐守衛此地可以視為蒙仲對他們的信任,可問題是,他魏續希望成為主力軍的一員啊!

但沒辦法,素來脾氣火爆的他,不幸跟了一個穩重到讓他沒脾氣的主將,縱使因為不滿發泄了一通,但最終魏續還是得老老實實肩負起擴充軍隊、訓練新軍的職責。

鑒于秋收將近,蒙仲等人暫時并沒有頒布“遷民”的政令,而是致力于先整頓軍隊。

據蒙仲清點,方城的守軍有八千人,葉邑八百、舞陽四百余,合計九千余人。

而這九千余人,蒙仲決定重新對他們進行篩選,選擇其中優秀的兵卒加入新軍,而其余,在刨除一些奸猾之輩后,盡數編入樂續的緝盜衛隊,主管當地一帶的治安情況,而不再負責征戰。

在安排完畢后,他便帶著母親葛氏、妻子樂嬿、妹妹蒙嬿三人,登上舞陽北側的山丘,居高臨下眺望舞陽邑。

“……待十月秋收之后,我便會將那座鄉邑的邑民盡數遷至葉邑,到時候,咱們就搬到那座鄉邑……”

“為何要等十月秋收之后呢?”蒙嬿不解地問道。

只見蒙仲摸了摸妹妹的腦袋,笑著說道:“因為秋收將近呀。……舞陽人辛辛苦苦耕種了一年,如今咱們來了,二話不說就將他們從故鄉趕了出去,占了他們的田地與等待收割的作物,這豈不是強盜行徑么?”

蒙嬿頓時恍然大悟,稱贊道:“阿兄心真好。”

確實,雖然蒙仲已在方城、舞陽兩地頒布的告示,告知城內邑民待十月收成后遷往葉邑,卻沒有強迫當地人立刻就搬,這讓方城、舞陽兩地的邑民對這位新上任的方城令稍稍放心了些。

當然蒙仲也知道,絕大多數的邑民還是會對他“任性”的政令抱持不滿與抱怨,對此蒙仲也不想多做解釋,時間會證明,他的這番規劃是正確的,既有利于發展葉邑,也有利于抵擋來自南方的威脅。

只不過,南方的楚國,現如今還能對魏國有所威脅么?

亦或是,這股威脅其實來自于秦國?

轉眼便到了十月中旬,方城、葉邑、舞陽三地的秋收也結束了,于是蒙仲正式施行“遷民令”,使方城、舞陽兩地的平民遷到葉邑,雖說其中肯定有人對此報以不滿,但很遺憾,在這一帶,蒙仲這位方城令的命令就是絕對,無論那些平民是否不滿,他們都得搬家。

而在頒布“遷民令”的期間,蒙仲亦同時頒布了“募兵令”,即征募年輕強壯的男子補充軍隊,雖然陸陸續續有幾十、上百的成年男子慕名前來投軍,但離五萬編制,實在是相差太遠。

當地總人口不足,兵源亦不足,這可怎么辦?

就在蒙仲煩惱之際,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他曾聽說,楚國近兩年挺亂的,君王無道,國家又被秦國頻繁攻打,連續失卻國土,無數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既然如此,能否把那些楚人拐到他葉邑來呢?

上一章  |  戰國大司馬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戰國大司馬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