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興漢室

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4-10  作者:武陵年少時
 
“萬乘之主,莫不屈體卑辭,重幣請交,此所謂天下名士也。”鹽鐵論褒賢

釣臺四面都圍著白色的薄紗,一色的深棕色木地板因為常年走動,顯得異常有光澤。釣臺有一半的位置建立在水上,四面透風,景色獨好,隱秘性也很強,炎夏酷暑的時候最適合來此乘涼。陳紀脫了鞋,光穿著一雙襪子踏上去,只覺得連腳心都是清涼沁心。

走了幾步,不但身上滴汗全無,反而隨著涼風徐徐、腳下水花陣陣,大熱天竟還有些寒意。

陳紀不敢東張西望,走到釣臺正中,瞅見一少年身著平常的燕居深衣,沒有戴冠,只在頭上隨意挽了個發髻氣度淡然的坐在正中。此外,還有一個中年人在一旁陪坐。

他平舉雙臂于胸前,見到皇帝后,作勢欲拜。

“太常臣紀叩見陛下!”

“快起來。”皇帝顧自從席上站起,幾步走到陳紀身邊,一邊的趙溫也坐不住,站著跟了過來。

皇帝拉住陳紀拜了一半的動作,親切的說道:“陳公年高德劭,能應征入朝,是見我鄙德淺才,特來相佐,我豈能再受陳公大禮?”

名士大都虛浮無用,卻又不可或缺,名士身上最有價值的就是他為天下所公認的賢良之名。朝中若無名士,放任名士隱匿鄉野,則會被視為無道反之,則是有道。有道與無道的差別足以影響到一個政權能否得到士人擁戴,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朝廷都要安排幾個名士充作花、做做樣子。

陳紀其人,德大于才,在皇帝眼中就是這樣的一個花,與他相似的,還有同樣獲虛譽而無其實的崔烈。彼等名士的名望播流四海,若是皇帝稍有輕慢,定會遭到旁人非議,倒不如屈尊把他供起來,這還顯得自己禮賢下士。

皇帝顯得很是隨和,扶起陳紀后,又隨意的走了兩步,打量著陳紀說道:“陳公還很精神嘛!過些天,我指使兩個太醫過府診視,看看有無隱疾,好防患于未然!”

陳紀忙得拜了一下,聲音有些哽咽,說道:“臣才智鄙陋,豈敢受此優渥!其實臣的身子尚可,在徐州時便已延請名醫看望,陛下每日決斷萬機,懇請不必為老臣殘軀操勞費心。”

他趁機近距離偷看了皇帝一眼,發覺這個當年在他的見證下、戰戰兢兢的被董卓扶上皇位的孩童,如今已是一個鎮定自若、手綰生殺大權的皇帝了。

若不是皇帝清秀的眉眼與四年前沒有多大的變化,陳紀還真要認不出來了。

“當年雒陽一別,竟不知何時方能再見。如今見陳公別來無恙,我也就放心了。”皇帝笑著松開了扶著陳紀的手,轉身走回席榻,而一旁的趙溫趕緊將手搭了過去,扶著陳紀坐于次席。

皇帝在記憶中也曾有這個陳紀的印象,那時候陳紀還是自己身邊的侍中,飲食起居,兩人之間沒少接觸。只是陳紀沒有荀爽、王允那般矢志殺賊、忠心衛君的智計與膽魄,因為擔心得罪了董卓、禍及身家,便倉皇逃出雒陽,任憑朝廷幾次璽書征辟都不應。

生與義不可兼得,很少有人會舍生取義,皇帝不愿

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鄙夷他人,如何設身處地、換在陳紀的角度來看,他也不會白白的給這個一點也看不到希望的朝廷陪葬。

只是誰讓他現在是皇帝,位置的不同,判斷某樣人物、事物的態度也會不一樣。此時皇帝對陳紀的觀感確實差了一些,不過表面上仍是親熱有加,笑著說道:“今日本想到乘船渡滄池,到漸臺上乘涼議政,但念及著陳公與馬公等人身子弱,禁不起風浪,故而移至于此。”

“臣謝陛下厚愛。”陳紀再次答道。

皇帝一笑,寒暄幾句后,卻是步入正題:“自重開太學以來,各地保薦、自薦的年輕良俊已有兩千人進學,只是未及擇才施用,而朝廷屢有物議。如今雖是用人之際,但我以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材養士,非一朝一夕便能成事。所以寧可延長彼等學期,也不肯隨意授職,便是此理。不知陳公以為?”

陳紀身為太常,來時路上便聽過趙儼為其解說過其轄下太學的情況,以往的太學沒有固定的學期與學制之說,都是每年一次策試,考中了按等第賜官,考不中則繼續潛心讀書。而不是皇帝更改后的這般,五年的學制,中間每期測驗、以優良差劣四等評判,五年后策試不過,一概遣歸。

這個制度較之以往更為嚴謹合理,也會使學子讀書有足夠的積極性,陳紀雖然不太喜歡太學五科的分類,但對于學制卻不像那些利益攸關者一樣反對抵制,反倒是很支持。

“臣附議。”陳紀連連頓首,說道:“策試之法,古來有之。太學定下五年學制,既使學子得以信步就學,不至倉促,也能使學子不生懈怠玩忽之心,可謂是良政。”

皇帝看了眼趙溫,仍是和顏悅色,神清氣朗的說道:“是這個道理,來太學就是為了傳繼圣學,經世濟民,豈有終生渾噩度日,在太學混跡無事的?陳公與我所思甚是合契,也不枉我將此位虛席以待那么久了。”

陳紀抬起頭,剛想謙抑幾句,卻見皇帝又說道:“司空趙公曾也在太常任上,這太學也是他一力造就,今日特意留下他來,正是為了這太學一事。”

他正在納悶,坐于對面的趙溫卻聞聲笑說道:“自陛下創立太學新制以來,朝廷人文蔚起、諸儒并聚,可堪盛景。只是這去年,各地薦舉學子人數寥寥,響應者少。我竊想到,這天下之大,人才之眾,豈無有心報國、沐浴教化的?這其中的緣故,一是彼等士子畏五年學制,不肯耗費光陰,于是各懷慎重觀望之心,寧肯待時以獲察舉入仕二是衡鑒有別,各地郡縣的文學曹掾,拘于學問,難以物色年幼才俊者。”

“趙公的意思是。”陳紀有些似懂非懂,試探著說道:“是要多令地方簡拔可造之才,薦舉太學?”

趙溫笑了笑,習慣性的往皇帝那邊看了一眼,只見皇帝正慢條斯理的喝著茶,沒有說話表露心跡的意思,顯然是要趙溫代言了。他有些無奈,只好繼續說道:“情勢如此,再多急詔嚴旨,恐也無濟于事。所以,我便在此前進諫陛下,不妨減少地方薦舉的名額,放寬條件,許民間有志于學者主動投遞于太學門下。”

上一章  |  興漢室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興漢室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