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季年年來得熱鬧,花期卻又總是匆匆而過。不知不覺,櫻樹長出綠葉,春天來到尾聲。
春末夏初,風大的出奇,天氣卻很好,讓人想趁著藍天散散步。出租車停在坡道下面,千惠子步行在這段通往女兒家的平緩坡道上。兩邊高級住宅的院墻里,樹木透出沁人心脾的淺綠。側耳細聽,是鯉魚旗被風吹得劈啪作響。
男孩節到來之前,有男孩的人家,已開始張掛起了鯉魚旗。
“聽不到鯉魚旗的聲音,就沒有過節的氣氛。”
千惠子把來時路上這段短短的見聞當成趣事,說給女兒聽。她俯下身,端詳熟睡中的嬰兒,不由得微笑,說:“不過,明菜醬要準備的是女兒節娃娃。”
一周以前,中森明菜生下了一個女兒。
千惠子既不是第一次當祖母,也不是第一次當外祖母。然而,當注視著一個新生的嬰兒時,內心總有全新的喜悅涌動。這是她情感充沛的體現。
中森明菜把母親慈愛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由生出對母親的依賴。自己也當了母親,卻覺得更加貼近了母親的心。
“說給慎一聽,他肯定來勁。”中森明菜剛打趣完丈夫,巖橋慎一像是聽到了她的念叨似的,從外面回來了。
聽到玄關的動靜,母女兩個對視一眼,中森明菜這就要笑出來,想起正在熟睡中的小嬰兒,一下屏住呼吸,只是睜大眼睛看著母親。
一些初為人母的笨拙。
千惠子看著女兒的模樣,覺得好笑,但更感到欣慰,真切感受到,這個女兒也已經成為了母親。目送著兒女們走向新的人生階段,如今,千惠子又看著這個最特別的女兒,打開了人生的又一扇門。
巖橋慎一走進來,絲毫不知剛才發生在這里的小故事。他和千惠子打聲招呼,迫不及待地湊到小嬰兒身邊,把她看了又看。小心翼翼伸手碰了碰,轉過臉,跟太太說話。
“還在睡,就這么睡個不停。”他小聲嘀咕。
中森明菜跟著丈夫的話接茬,“小嬰兒就是這樣。”
夫婦兩個臉挨著臉,不覺變成一塊兒觀察熟睡中的女兒——如此的情景。兩個人誰也沒有照顧一個嬰兒的經驗,為女兒的出生所做的種種心理準備,在她出生以后,才知道這些準備幾乎派不上用場。
想象、與真正懷抱屬于自己的嬰兒,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這對新手父母笨拙且小心,還有一種不知要如何疼愛這個孩子的拘謹。
千惠子在旁邊,覺得此時此刻,不便打擾。
晚飯的時候,巖橋慎一和岳母商量,“明天,我父親和母親也從靜岡來。媽媽,您今晚就留在家里吧。”
靜岡的父母輕易不肯在子女面前出現,只有孫女出生這樣的大事,巖橋將明才肯再跑一趟東京。三代同堂,巖橋慎一自然而然地不希望千惠子缺席。
從明菜第一次把他帶到自己面前,這么多年以來,千惠子對巖橋慎一的性情有著深刻的了解,知道他并非對一個熱鬧大家庭有什么興趣和執念,僅僅只是單純地,隨心所欲地,對千惠子展現外國人一般的善意。
知曉這一點,讓千惠子對這個女婿的提議,都欣然應允。
桃浦斯達生產,這樣的大事瞞不過媒體。
不過,要直到巖橋慎一首肯,“明菜與巖橋的第一個孩子出生”這條新聞,才出現在報紙上。
小孩的性別暫時對外保密,巖橋慎一不愿讓大眾知道太多關于自己孩子的情報。等到她長大,想要在大眾面前出現時,自然會被世人知曉。
周五,他去渡邊萬由美的事務所聽取情報時,先給她帶了千歲糖。渡邊萬由美收下糖,卻打趣他:“千歲糖不是嬰兒百日的時候才送的嗎?”
巖橋慎一露出外國人的表情:“這樣嗎?我是在電視上看到的。”
渡邊萬由美看他表演,“這時,應該送紅豆飯才對。”
巖橋慎一不知道她說的是真的,還是像中森明菜那樣,只是在捉弄他這個外國人。但渡邊萬由美不會把他往“外國人”上面聯想,只會往“外星人”上面聯想。
他于是點頭,“那等下請你吃紅豆飯好了。”
渡邊萬由美笑了。
巖橋慎一松口氣,“總之,就是那個意思。告訴親友們,我們家添了一位新成員。要是等到嬰兒百日的時候再送,那時大家早就從報紙上看到了。”
他自嘲,“我們畢竟是藝能界的人,什么事都瞞不住。”
渡邊萬由美聽完他這番話,回道:“這樣的喜事,從什么地方知道,都會為你們高興的。總之,恭喜了。”
“萬由美桑要去看看小嬰兒嗎?”
“我可很擅長買登門拜訪的禮物。”
“這倒是。”
巖橋慎一順嘴接了一句,又道:“說起禮物,我倒也有一個禮物,想送給我的孩子。”
渡邊萬由美等他的下文。但他接下來的話宛如一時興起,“由GENZO牽頭,辦一個獎,怎么樣?”
“GENZO杯社員高爾夫大獎賽?”
巖橋慎一大笑,“萬由美桑挖苦人可真有一套。”他話頭一轉,“我想辦一個音樂相關的獎。”
是音樂獎,面向的就是唱片業界。渡邊萬由美收起剛才開玩笑的心情,“什么類型的獎?”
不同的獎項,有不同的側重點。有注重銷量的,有注重傳唱度的,當然,更多的是注重人情世故的。
藝能界關于音樂的獎項種類繁多,如果不是只想自娛自樂,就必須得到業界的配合。最簡單的道理,不報名、就不在參選范圍里。辦一個音樂獎,聽著就是一樁自討沒趣的事。
巖橋慎一告訴她:“辦一個由唱片店的店員們來投票的獎。你想,他們是能第一時間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音樂,并且可以提供第一手的聽后感的人。”
“熱門單曲當然誰都聽過,現在流行什么,大家再清楚不過。但是,還有那些不夠流行、卻富有風格,制作精良的唱片。唱片店的店員們,經手各種各樣的音樂,他們又是怎樣看待流行,對于音樂風格,又有什么偏好?我認為這其中大有可為。”
設一個新獎,巖橋慎一心里早有過這個念頭。
趁女兒出生,他想留個紀念,干脆一鼓作氣,讓念頭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