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勒胡馬

第三十二章、君命有所不受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05-01  作者:赤軍
 
胡軍攻城椎迫近城門的時候,裴該正在城內會見郭默派來的信使。

這信使其實昨日黃昏時分便抵達城外了,但見胡軍入駐七星堡,旌旗飄揚,還派出游騎四外逡巡,他趕緊躲得遠遠的,沒敢妄動。不過在野外露宿了一宵后,今晨繞至城東,終于還是沖進了成皋城內。

終究劉勛只帶了三千人馬過來,根本不足以封堵成皋四門,只能在城西的七星堡屯駐,并遣騎兵于南北二門外游弋而已,東門太遠,壓根兒就夠不著即便夠著了也沒啥用。

那信使入城之后,便被人帶著來見裴該。裴該見了郭默的信,不禁皺眉,偏過頭去問裴嶷和陶侃道:“郭思道已自小平津北渡,去游擊河內了……”

裴嶷當即雙眉一軒,沉聲問道:“未得使君之命,誰教他擅自行事?!”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固有其理,可向來也是最遭忌諱的事情。一名合格的統帥,固然要給予前線將領足夠自主性,但這自主性必須是建構在軍令不禁的前提之下、君命未言的范疇之內。我可以派你到某地去相機行事,但若你連最基本的指令都敢違反,自主自為,那究竟是因應形勢變化所不得不如此啊,還是壓根兒就沒把統帥放在眼里哪?

況且郭默在小平津,距離成皋,快馬也不過一兩個時辰即可抵達,你有什么等不及的,就不能得著我的批復后再展開行動嗎?

就連陶侃也說:“此風不可長也。”

裴該暗中苦笑,心說郭默一直在河內單獨行事,而無依附他只是接受河陰和晉陽名義上的領導罷了初來歸我,大概還不習慣于接受上級指令呢吧……此事雖然可惱,但大敵當前,我還真不能太給他臉色瞧。于是搖一搖頭:“令未申,申未嚴,我之過也,郭思道無罪。”現在也只能暫且裝裝寬宏大度的樣子給那名信使瞧了。

隨即又問裴、陶二人:“然卿等以為,郭思道此計可行否?”

陶侃點點頭:“似或可行。”郭默終究是河內的地頭蛇,他去攪攪混水,給胡軍造成點兒不大的麻煩,肯定還是能夠辦得到的,只是“亦無大用,使君不必寄望。”

裴嶷也說:“除非郭某真能斷胡賊之糧,使其全軍大潰,否則難折違令之過!”

裴該心下已有計較,于是轉過頭去對信使說:“我即回書一封,汝速速歸稟郭將軍。”提起筆來剛要寫字,猛然間一陣震顫感傳來,他手腕不禁一抖,“啪嗒”一聲,墨點落紙可惜了一張好紙,只能裁了做草稿啦。

隨即換了張紙,草草寫就復信,先言辭并不怎么激烈地指責郭默違令之過,隨即要求郭默:“今付卿千人,既往河內,不在多所殺傷,要在全師而還。若喪師,即有功亦不賞;若全師,違令之罪或可折抵。”我對你沒抱太大的希望,只求你別冒險,別把這一千人全都折進去就成。

使者接信去后,裴嶷方始開言,置疑裴該的決定:“使君待郭某,無乃太過放縱乎?”

裴該道:“彼初附我,等若客軍,要求不可太苛;且待此戰后,再從容約束之。”

裴嶷又說:“我倒希望郭默此去喪師左右不過千人而已,且皆彼舊部。彼若空身而還,使君責以違令,彼不敢不受,便易于駕馭了。”

陶侃搖頭表示反對:“若能全師,郭默必歸請賞;若然喪師,我料他不敢回來……”

正說著話呢,高樂遣人傳報,說胡軍的攻城椎上來了,正在沖擊城門,甄隨已然率部分壯勇下城守護。裴該想了一想,便召文朗進來,吩咐他:“卿可率弩手前往,防止胡兵入城。”倒不怕真把胡兵放進來,問題若是城門告破,而守兵不潰,恐怕己方虛實很快就會露餡兒了……

劉勛想要城壁、城門,同時攻打,使城守方首尾難顧,捉襟見肘。想法很好,可惜缺乏詳細的計劃,主將的關注重心一旦從城壁轉向城門,登梯蟻附之勢立刻就疲軟了下來。甄隨敏銳地意識到城上已無兇險,于是留下一半人繼續充當“救火隊”,他領著其余人等就直奔城門而來。

城門前有一名隊長領著本隊百余人,正在搬運石木、土包,準備隨時封堵城門。甄隨擺手道:“先不必堵,賊若破門,老爺便在此處求一場好殺!”話音才落,就見文朗跨著高頭大馬,領著百余人疾奔過來,甄隨不禁大叫道:“都督使我救護城守,何干汝事?竟敢前來搶功么?!”

文朗冷著臉回答道:“正乃都督使我率弩手至此,嚴令不得使胡賊踏入城門一步。”

甄隨連連擺手:“且退,且退,此處有我,何必暴露弩手?若我實不能御賊,汝再上不遲!”

文朗平素仗著是裴該的部曲督,雖然手下人馬數量不多,卻總覺得要比其他營督高上一頭,慣以白眼斜看同僚,但他唯獨不敢招惹甄隨那家伙是真蠻啊,只會用拳頭講道理!一旦起了沖突,這又不是陣前搏殺,肯定不騎馬,不使兵器啊,而論步下空手肉搏,我還真沒有贏他的把握……

因此眼瞧著甄隨疾言厲色,文朗遂不敢再上前,只得命所部弩手距離城門百步之遙,利用民房做掩體,暫且蟄伏下來。

就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城門已遭六七次猛撞,城上的弓箭、木石,很明顯起不了什么阻遏效果。成皋城壁既然不足三丈,城門自然更小,高止丈半(約3.6米),寬則三步(約4.2米),僅容兩車并行而已。兩扇城門雖然完整,但歷經風雨,表皮漆褪,斑駁陸離,內中恐怕也有了不少的蛀洞了,恐怕再遭三五下重擊,便會告破。

其實攻城椎未必能把整扇城門都輕松鑿爛,主要受力的是如人手臂般粗的木門閂,一旦閂斷,自然門開。理論上防堵城門,就須得以木石加固城門內側,尤其是門閂部位,再使兵卒用人力牢牢頂住。然而甄隨卻命那名隊長領著兵暫且退至一旁,先不必堵門老爺在城上殺得不過癮,正好趁此機會疏松疏松手腳。

他摘下身背的大弓,虛搭上箭,凝神戒備。果然聽得一聲震天動地的大響,連腳下的地面都震顫不止,隨即“咔”的一聲,門閂從中折斷,兩扇大門左右分開。不過攻城椎之力泰半被門閂吃去,故此城門僅僅豁開五尺多寬而已。

甄隨當即滿弓勁射,他距離那些撞城的胡兵還不到二十步,真正連瞄都不用瞄,一箭正中率先一名胡軍勇士的面門身旁兵卒所舉盾牌都防著城上,并未遮擋正面。那人當即仰天而倒,也就眨眼之間,另一側當先的勇士同樣中箭身亡。

甄隨帶了四十多人過來堵門,是他挑選的壯勇,自然人人擅射,當下亂箭齊發,將胡軍勇士射殺了將近一半。剩下的人再也扛不動攻城椎主要是前面的人都倒了,重心不穩那巨木便即尖頭朝下,撞落塵埃。

不過旁邊遮護的胡卒也全都反應了過來,一些人急去推城門,另一些挺著刀盾便往城門里沖。甄隨棄了弓,暴喝一聲,挺刀撲上,刀隨身走,一名胡兵當即栽倒,碩大的頭顱帶著血光,直朝空中飛去……

甄隨沖上去之前,倒不忘先招呼一聲,縮在旁邊的那名隊長得令,急忙率眾跟進,但他們并不參與廝殺,只是群策群力,從內側牢牢頂住城門,不使城門大開。中間五六尺寬的門縫,僅容兩三人擁擠而入罷了,甄隨所部勇士都不必上前,眼睜睜瞧著自家營督一人一刀,堵在城門口殺得是逸興遄飛。

但很快就不行了,旁邊登梯的胡兵見到城門告破,陸續蜂擁而至,人擠人、人搡人,一起來推城門。城門內側空間有限,那名隊長的部下也僅僅半數擠得過去而已,逐漸的難以支撐,城門越開越大,妄圖沖進城來的胡兵也越來越多。甄隨的部下陸續加入戰場,甄隨趁機退后數步,換了柄刀先前的刀刃上已然全是崩口了然后猱身再上。

城外鼓聲越來越急,城門前伏尸越來越高,后來者完全是踩著同袍的尸堆向城門里沖。甄隨已然滿身是血不清楚有多少是他自己的血卻仍高呼酣戰不退,但他身旁壯勇卻也已有多人或死或傷。文朗在后面瞧著滿手都是冷汗,急命弩手上前,發弩相助。

弩這種古老的兵器,總體而言可以按其規格,分為三大類。第一是手弩,與弓相同,都是以臂力張弦(上滑輪乃至齒輪的機械弩另說),相較弓箭而言,射速慢、射程近,唯一的長處是拉開后不必急于擊發,可以較長時間瞄準;第二是床弩,可多人張弦,威力巨大,在這年月就屬于戰場大殺器了,不過準頭完全無法確保。

在手弩和床弩之間,還有仍靠單人之力,但不止于臂力的中型弩,比方說腰張弩、膝張弩和蹶張(用腳開)弩,除了射速更為緩慢外,其威力、射程,已然凌駕于普通步弓之上了。

漢代極重弩,甚至開發出了“連弩”真不是諸葛亮的原創,他只是一個改良者而已以強弩加車乘,列陣以破匈奴騎兵,居功甚偉。不過到了南北朝之后,騎兵對戰規模加大,因為中型弩不便于馬上施放,這才逐漸衰落。

晉代應該是弩兵的最后輝煌期,然而裴該無論在石勒軍中,還是在晉軍中,都很少見到弩。他在徐州的時候就打算多制強弩以破敵,然后才發現,敢情中型弩的造價幾乎是普通弓的兩倍,甚至更多……我說怎么軍中不多見呢,西晉強盛時,估計弩是不少的,經過長期戰亂,逐漸毀壞,到了這個時候,大家伙兒全都窮,再沒余錢用來造新弩啦……

好在徐州余錢雖然不多,也還有一些,可以任由裴使君糟蹋幾千貫來做實驗。裴該不但組建了一支偽“具裝甲騎”,還制作了百余具蹶張弩來裝備自家部曲。今日他正是害怕城門一旦被破,亂戰之中,弓箭不敢發射太容易傷到自己人了故此特意派文朗帶著強弩出來,方便瞄準,好在混戰中殺傷敵兵。

文朗一聲令下,原來埋伏在各處的弩兵便即矮身躥躍而前其實他們即便不動,射程也足夠了,但距離若遠,即便是弩,也很難保證準頭一直到距離戰團約摸三十步遠的地方,這才腳踏上弩,搭矢,然后各自尋找目標。第一輪弩射,就把正在與甄隨等人搏殺的十多名胡兵射得有若刺猬一般。只可惜射速太慢,倘若分成三輪,連續發射,估計當場就能將胡兵壓出城外了。

終究文朗不是專門指揮弩兵的,更不知道何謂“三段射”……富品中文

上一章  |  勒胡馬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勒胡馬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