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勒胡馬

第七章、胡信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05-01  作者:赤軍
 
張賓認為段匹磾和邵續都不足為慮,程遐卻心說——未必啊未必,你怎么知道厭次就沒有足夠的存糧呢?

因為張賓并不清楚蘇峻曾經從海上向厭次輸運過糧草,程子遠主司情報工作,卻隱約打聽到了一些信息,因為尚在核準之中,故而未向石勒稟報。他這會兒若是將此情報——即便尚無確證——合盤端出,確實能夠打張賓一個措手不及,但問題……沒太大用吧?那老賊滑不留手,很容易便能甩了鍋去。

然若趙公聽信張賓之言,離開襄國,而邵續趁此機會,發兵來侵,都不必攻城破邑,只要軍行超過百里,有威脅我境之意,我到時候就能夠把這條消息直接扔張孟孫臉上去!

要不要冒這個險呢?程遐故而猶豫了一下,隨即想到:邵續兵馬有限,即便來襲,估計也打不遠,只是癬疥之禍罷了,若能因此而大挫張賓的聲威,甚而使得趙公開始懷疑他的謀劃,那對我才更有利吧。算了,讓你先高興一時吧,我緘口不言便是了。

程遐既然不發話了,張賓之議便即順利通過。石勒親率三千精銳騎兵急援河內,自然要把軍師張賓帶在身邊,至于留后事,就干脆委托給了程遐。

其實程遐是一文吏,并不怎么懂得行軍打仗,但一來他自掌情報工作之后,戰略謀劃水平似乎日益見長,二來也是石勒最信任的臣僚之一——或許除了張賓就是他了——豈可不任為留后啊?

程遐之得寵,一個原因是他情報工作搞得不錯,另一個原因是他獻妹于石勒,深受寵愛,甚至于石勒還廢了世子石興,改以程氏所生的石弘為嗣,這世子的大舅,應該不會起啥異心吧?第三個原因,程遐跟張賓斗得很兇,是個人就能瞧得出來,但石勒反倒樂見其事——一則可不使張孟孫一家獨大;二則么,所謂“兼聽則明”,這二位見天在我面前爭吵,提出的見解往往相左,我乃可善加取舍,于政事必有裨益。

加上石勒此前往征并州之時,南和令趙領召廣川、平原、勃海三郡國數千戶叛投邵續,河間人邢嘏亦聚眾數百,揭竿而起,石勒急于軍中傳命,任右司馬程遐監冀州七郡諸軍事,率軍往討,程子遠算是基本上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那么這次直接命其留守,也自當無虞吧?

石勒可想不到,他才剛率軍離開襄國,程遐就通過隱秘的渠道,傳消息給王貢,問他:“歲末年初,君可能使邵嗣祖出城,稍擾我境否?”關于石勒離開襄國的情報,倒是并未透露,但明確表示:“如此,則可挫某人之勢也。”

裴該在大荔城中整訓兵馬,隔不數日,消息傳來,郡北的胡軍也皆棄守夏陽城和渡口,盡數逃往河東去了。如此一來,關中地區再無胡軍成建制的兵馬——還有少數敗卒待剿,終屬癬疥之患——裴該這才啟程離開大荔,退返長安。

陶侃、郭默等仍駐原防區不提,另遣陸衍率“蓬山中營”暫向秦州,屯駐在冀縣——終究秦州初定,是不可不留重兵守備的。

離開大荔后,大軍緩緩而行,三日始至下邽。裴該才入城中,尚未來得及洗滌征塵,突然間接到了陶侃傳來的一道急報,他打開來一瞧,不禁目瞪口呆。

什么?劉曜竟然離開高奴,揮師東向,進至平陽城下去了?!

這是什么意思?難道說,劉聰唯恐平陽空虛,石虎或將趁虛而入——石虎奪取西河郡的消息,裴該也是前幾天才剛收到的——故而急召劉曜還朝入衛么?然而劉粲與劉曜本不和睦,倘若劉曜還朝,而劉粲恰逢喪敗,雙方勢力此消彼長之下,會不出鬧出什么亂子來啊?劉聰也不傻,何以行此下策呢?

正在猶疑,門上報說,周晉前來請罪。

裴該召周晉登堂,就見那家伙一進來,便即匍匐在地,放聲大哭,還連連磕頭,請求責罰。裴該便問:“我命卿棄守夏陽,令可傳到了么?”

周晉答道:“尚未得令,即因胡勢甚眾,勢不能守,末將因而放棄了夏陽……故此特來向大都督請罪。”

裴該心說原來如此,我還想你究竟何罪之有呢……戰敗喪師,固然是過錯,但因應情勢不同,也當分別處理。胡眾我寡,打輸是很正常的事情——世間焉有不敗之軍,以及長勝之將哪?即便后世那支鐵軍,因為中央指揮不當,導致放棄江西而走,難道那些浴血奮戰的指戰員們,都有過錯不成么?只為無令而棄城,所以你才前來請罪。

裴該急忙離席而起,伸手將周晉攙扶起來,誠懇地說:“使將軍以孤城、寡兵以當賊眾,其罪在我,將軍何罪啊?”好言撫慰一番。周晉涕淚交流,說:“雖然如此,末將僅僅護守夏陽數日,食糧未盡,便即棄城,且于城外為胡騎掩襲,導致士卒星散,十不存一二,豈敢自稱無罪?還望大都督以軍法懲處末將,以安眾心。”

他曾經連自殺的心都起過,但既然勉強活了下來,便懷滿腔報仇血恨之氣,不打算再去死了。只是自歸頻陽,看諸將對自己多有輕視之意——那些新交還則罷了,竟然連王堂這類老相識都冷面相對——加上最終是由王堂“收復”的夏陽,自己被迫駐守頻陽,都沒能趕上決戰,當真是萬般的懊悔難言。

因而周晉的意思,大都督您即便不殺我,也應當懲處我,否則我不但無面目再見同僚,即便面對那些追隨我苦戰余生、勉強得活的部下,也都會感覺燥得慌哪。

裴該大致明白了周晉的心思,便即點一點頭,說:“既然如此,卿且率殘部從我歸長安待罪,至于處罰,擇日頒下。”

他已經想好了,不打算有什么實質上的處罰措施,但是可以等軍銜制一推廣,就把周晉挫下一級去,暫任上尉——其余各營營督,起碼也得是個少將。如此可平眾議,也可減少周晉的負疚感。

才剛把周晉遣走,便又有急報遞入——裴該心說今兒這事情還真多。

接報來看,原來是對于劉曜兵歸平陽之事,相對詳細的說明。前一封書信乃裴詵在胡漢境內布置的間諜所偵知,報于陶侃,陶士行親筆作書;這一封卻不同了,署名為“下走解縣薛寧”。

裴該還記得薛寧的名字,想當初密傳劉粲將從夏陽涉渡的情報,就是這個薛寧遣人送來的——只可惜報信人話沒說得太清楚就死了,裴該還在疑惑:為何不是薛濤報我呢?后來才知道,敢情引胡軍西渡,襲奪渡口的,就是薛濤!

揣測起來,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薛濤為劉粲所挾,不得已而導胡軍來襲夏陽渡口,暗中卻使其弟薛寧來給自己傳信;二是薛濤實已降胡,但其弟薛寧仍然心向我晉,乃與其兄分道揚鑣了。

急忙展信細讀,薛寧在其中寫明了三件事:一,我兄薛濤實已降胡——至于是不是被迫的,薛寧故意不提——然下走心從王化,不值家兄所為,故而此前密遣人送信于關中,也不知道送到了沒有……

二,劉曜陳兵平陽城下,他不是被召還朝的,而是私歸,且覘其意,有趁亂奪權之心。就目前而言,他還沒能進得了平陽城,靳準關閉四門,嚴守城池,不允其入。

三,劉粲在汾陰聚攏殘兵,本欲南守安邑,而為下走率族人所拒。旋劉粲聽聞劉曜東歸之事,便即統軍飏去,至于他能不能來得及趕回平陽平叛,且待下走得到消息,會再稟報王師。

裴該覽書,沉吟良久,就問送信人:“汝自陶將軍處來,陶將軍對此如何說?”

快馬送信過來的,并非薛氏族人,而是自家將吏,加上書信無封,可見陶侃已經先瞧過了,那么陶侃有沒有什么話,要你傳達給我的呢?

送信人拱手道:“陶將軍使末將上稟大都督,胡雖內亂,情勢難料,倘若不得確信,不當急往相攻。”

你可千萬別聽說這消息,就以為有機可趁,從而當即掉頭轉向,就奔著河東去了……

“陶將軍先使末將赍此書報于大都督知曉,至于應對方略,異日更有書信呈上。”估計陶侃面對這胡漢國內瞬間混亂的莫名其妙的局勢,他也有點兒迷糊,得要考慮清楚了,再寫信與裴該商議。

其實裴該方才沉吟,想法跟陶侃是一樣的。我們原本計劃暫且休兵,只留甄隨一部在河東,徐徐蠶食,主要是擔心石勒、石虎等,會因為我等緊逼劉粲,基于唇亡齒寒之意,發兵前往救援。此番雖然大勝,關中糧秣物資損耗也不小,加之士眾疲憊,實不宜深入敵境,再去打一場主力決戰了。萬一進攻受挫,反倒畫蛇添足。

如今雖然得信,劉粲和劉曜有可能起內訌,但一則具體情況不明,尚不足以因應情勢而改變既定方略;二則,石勒、石虎等聚兵來救的危險性仍然存在啊!

雖說近聞祖逖發兵以向河內,本可為我牽制石勒,甚至于石虎。但河內雖然很重要,石勒也不可能為奪此一郡,就眼睜睜瞧著平陽政權瞬間傾覆吧?還不如等祖逖先吸引住了羯軍主力,甚至于擊敗石勒,我再發兵平陽不遲。

不過,那怎么著也得年后的事兒了,目前還當按照既定方針而行,主要休整兵馬,屯積糧秣。不過,因應此等形勢,甄隨等人在河東侵逼的腳步,或許可以邁得再大一些……

劉曜進入平陽的確切消息,要等裴該返回長安城后,方才接到。據說劉曜使內間打開城門,大軍洶涌而入,很快便控制了朝堂,并且也不知道怎么一來,竟然得到了劉聰的認可。旋即劉聰頒詔,任劉曜為大單于、平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使其秉政。

至于劉粲,自離“薛強壁”北遁后,便即不知去向,估計可能是在臨汾、絳邑之間徘徊。他是會召集兵馬,殺回平陽去,還是會遣使去跟劉曜約和,尚且不得而知。

裴該召來裴詵、游遐等人計議,游子遠說:“臣在西戎中游走,多說故偽皇太弟劉乂甚得氐、羌之心,自劉粲害劉乂,氐、羌乃多叛,甚至于逃歸河西(平陽政權下屬很多戎部,都是十多年前從河西遷過去的)。則劉聰奪劉粲大單于號,轉授劉曜,是欲其撫戎也。”

裴詵也說:“臣細察此前戰事,深知劉曜之能,在劉粲之上——劉曜胡之宿將,劉淵以為假子,豈劉粲幼沖者所……”

其實劉粲也三十多了,但論年齡、經驗,比起劉曜來,當然算是“幼沖”。只是裴詵說到這兒,突然打了磕巴,因為他猛然間想起來:我這兄弟可也才三十哪,比劉粲還要小,我怎么能在他面前說人因為年輕所以必不可靠呢?

裴該笑著擺擺手,不以為忤,反倒說:“祖大將軍用兵之能,自非我所能及也。”倘若朝中再有這么一個門第、身份與我相若,也有振作滅胡之決心,但歲數比我大,經驗比我豐富的,說不定我就讓賢了。不是因為沒有這路人,所以我這個小年輕才能當仁不讓地肩負起重任來嘛。

他說我明白阿兄的意思——“劉曜若執胡政,較之劉粲,恐將大不利于我。”

裴詵點點頭,隨即說了:“幸好,劉粲未死!”

劉粲終究是偽皇太子,而且他腦袋上“大單于”的頭銜雖被剝奪,“大丞相”的帽子可仍舊戴著哪——“此必河西敗報,傳至平陽,劉聰乃被迫與劉曜妥協,然尚寄望于劉粲也……”

旁邊兒胡焱一針見血地指出:“恐劉聰未必知劉粲生死!”

劉曜為了盡快掌握政權,很大可能性會假稱劉粲已然戰死,但劉聰未見其尸,多半不信。劉聰故會寄望于劉粲仍然得生,且徐徐召聚舊部,以便制約劉曜。

裴詵點點頭,隨即笑道:“若劉粲已死,或劉曜將行弒主之事,亦未可知。”就是因為劉粲還沒死,所以劉曜才不敢鋌而走險,只能做權臣,不能當胡王。

裴該聞言,不禁捻須而笑,問裴詵道:“阿兄在河東、平陽,布劃得如何了?可能使人大造謠言,說劉粲將歸平陽‘護君討逆’否?”

一則可以利用這種謠言,驚擾胡漢君臣之志,動搖兩郡百姓對胡漢政權的信心;二則即便劉粲被迫要跟劉曜妥協,也說不定會為流言所逼,不得不起而一搏了。

“我當命甄隨慎勿北向,以逼劉粲,但東取安邑可也……”

上一章  |  勒胡馬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勒胡馬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