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勒胡馬

第四十二章、韻集難成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05-01  作者:赤軍
 
胡漢麟嘉三年,也即晉建興六年,五月,石虎、張賓、程遐、張敬等文武一百零四人上疏,請求石勒稱王,石勒西面而讓者五,南面而讓者四,百僚叩頭固請,石勒方才勉強許之。

遂赦殊死以下,并均百姓田租之半,賞賜孤寡、孝悌、力田及死義之孤谷、帛,大酺七日。復依春秋列國、漢初諸侯王每世改元之舊制,改稱趙王元年,立宗廟,于襄國營建東西宮闕。

更改官制,加張賓大執法,位冠百僚之首。以張敬、裴憲為左右長史,程遐、張屈六為右左司馬,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并州軍事,蘷安、孔萇、支雄、呼延莫、王陽、桃豹、逯明等為驃騎、車騎、衛等諸大將軍。

長史以下,設五部執掌政事,由傅暢、杜嘏、任播、崔綽、崔濬為掾;司馬以下,設三部執掌軍事,以續咸、庾景、吳豫為掾……

消息傳到長安,裴該細覽王貢的密報,不禁莞爾,心說石世龍你這一套跟史書上記載的不盡相同啊,竟然還軍政兩分,各析其部,任命其掾……這特么不是跟我學的么?你交版權費了么,抄襲得倒是挺快啊!

《晉書》中對于石趙初起時的官制,記載得非常混亂,但由此亦可看出,整個架構非常粗疏,真正在政權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只有二人:一是張賓,為“大執法,專總朝政”,二是石虎,為“單于元輔、都督禁衛諸軍事”。但在這條時間線上,很明顯石虎被賦予了并州的方面之任,暫時無緣再統領禁軍了。

至于張賓,雖然仍被任命為大執法,位居百僚之上,但并不直領各部之事,仿佛以晉官制而論,身為上公,卻并不領、錄尚書事,無疑權柄大削,必不能“專總朝政”。以其名,就其任來看,張孟孫除輔佐石勒,為首席參謀外,日常主要負責監察工作,兼理訴訟。

根據王貢的奏報,再聯系自己前世讀史所得,裴該多少有些欣慰地看到:我這個小蝴蝶翅膀的煽動,貌似導致石勒之信張賓,不如原本歷史為甚了。但即便如此,想要如程遐所愿,徹底扳倒張賓,仍屬任重而道遠。

其實在前一世,裴該對張賓并沒有太大惡感。所謂十六國時期三大輔佐胡主的中原謀士,王景略自居魁首,裴該深為欽敬;崔伯淵敬陪末座,死得咎由自取;而張孟孫位在兩者之間,其智可佩,其德……也就那么回事兒,說不上是好是壞。終究身為晉人而仕胡主,不能導石勒真為中國人,甚至不能止其殺戮,是應當加以譴責的;然而基于時流和歷史局限性,似乎也不必太過苛責。

就好比身為后世的文明人,你自然應當反感野蠻時代的吃人風俗、活祭習慣,但直接站在道德高度譴責古人,那就未免過份了。

裴該對張賓的觀感是在不斷變化的。初入此世,得見寧平城中的尸山血海,接觸到晉胡相爭的慘怛現實,他當時急切地想要干掉張賓,以免石氏按照原本歷史發展壯大。但繼而自己北伐成功,又在關中站穩了腳跟,乃知即便以張賓之智,也終非無所不能——只要自己的實力夠強,足以碾壓羯勢,則石勒、張賓再有能耐,又何所畏懼啊?

既然如此,那么是否扳倒張賓,也并非當前急務了。

可是再一想,卻仍然希望能夠干掉張孟孫,不讓他再如同原本歷史上那樣,正常老病而死,只有這樣,才能警戒世人——附胡依羯,就是這種下場!

只是如何才能干掉張賓,裴該也無良謀,只得暫且交給王貢,讓那“毒士”去具體籌劃吧。

就目前而言,裴該非常好奇,平陽方面接到石勒的上奏,說自己已稱趙王,會是怎樣的反應呢?

王貢因為布間于襄國,故此最先得到消息,隨即快馬傳報裴該;而石勒遣往平陽的使者,當然不可能走得那么快,則平陽君臣,對于石勒稱王之事,尚且懵懂無知。

至于劉粲在臨汾、絳邑之間,自然得著消息就更晚了。

這數月之間,劉粲于平陽郡南部收拾敗兵加新募士卒,又重新聚攏起了四萬之眾。他每天吃住在軍營之中,督導訓練,以待時機好北歸平陽,鏟除劉曜。

平陽的劉聰已經遣人秘密送來了討伐劉曜的詔書,但是聲明時機未到,要劉粲、劉驥兄弟繼續隱忍——“以待朕命。”劉士光椎心泣血,勵精圖治,整個人變得更加陰郁而暴躁。倒是其弟劉驥,也陪著兄長每日練兵,腰腹間的脂肪竟然逐漸變薄,隱約復歸了幾分昔日的風采。

劉粲因應周邊形勢,分別向洛陽、解縣和晉陽派去了使者,前兩處是去約合的,后一處則是求取援軍。

他給洛陽晉廷開出的條件,是待自己復歸平陽后,即歸還河內郡與晉懷帝的遺骸,然而晉方因祖納之議,緘口不言,并不肯做出明確答復。遣使到解縣去,劉粲以胡漢皇太子、大單于的身份,拉攏甄隨,說只要你不緊逼,等我復歸之后,即拜為單于左輔、冠軍大將軍,封河東郡公。甄隨見信之后,二話不說,直接毀書斬使。

但是基于洛陽和長安雙方面的嚴令,甄隨也只得暫時止步不前,不繼續向河東北部諸郡挺進。他命姚弋仲整訓士卒,自己每日不是置酒高會,就是跑去呂靜處酣臥,還對呂靜發牢騷說:“劉粲這軟蛋,人既拘其父,便該拼了命直往平陽去相救,他卻只知練兵,一連數月,無舉措。身處方寸之地,能得多少糧,養多少兵?如何練得出來啊?白讓老爺跟這里等他……”

呂靜完不理外事,根本不知道該怎么接口才好,只當甄隨所言是耳旁風,自己一門心思做學問。

但甄隨實感煩悶,還是忍不住要問他:“先生可有什么妙策啊?”

呂靜輕輕嘆了口氣,放下筆來,雙手對握,活動活動手腕,隨口繁衍道:“時機不到,便其北上,又有何益?時機若至,將軍不催,他也自然會往平陽去的。”

甄隨乃追問道:“以先生看來,劉粲的時機,當在何時啊?”

呂靜把面孔一板,回復道:“將軍,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將軍理當整訓士卒,以待劉粲之北,何故日日來我處攪擾啊?倘若優游無事,不如助我做書……”

甄隨笑道:“先生說笑話,我大字認不得一籮筐,提筆仿佛拿筷,嫌只有一支,挾不住肉……豈能助先生做書啊?”

呂靜緩緩轉過身來,面朝甄隨,請求道:“將軍是南人,與我等口音有異,我問一些詞,將軍緩緩而誦,且看是否有助于我分韻編目吧。”

甄隨聞言,不禁一皺眉頭:“我晉語學得如此之好,哪來什么口音?”

呂靜一時好奇,便問:“然而將軍鄉內,所言不是晉語么?究竟是如何講話的,可肯賜教一二?”

呂靜做韻書,理當只按官話編目,就不應該去考究別處方言,遑論蠻語。雖說武陵蠻受中國多年影響,理論上說的也算是中國話的一種方言,而非別種語言,終究跟后世閩語、粵語似的,在發音方法乃至于句式構成方面,跟普通話大相徑庭。因此甄隨說幾句蠻語,立刻就把呂靜給帶溝里去了,導致他的《韻集》比原本歷史更晚了好些年才得成書……

此乃后話,暫且不提。且說劉粲還命人北向晉陽,挑唆石虎與他南北夾擊,共謀劉曜,許諾事成之后,加石虎郡公爵。石虎覽書,不禁哂笑,說:“汝家不肯與我叔父趙王做,仍命為郡公,則我又豈敢貪圖郡公之爵啊?劉粲真妄人也!”直接把使者給哄回來了,傳口信給劉粲,說我只從趙公之命,你有本事讓趙公給我下旨吧。

然而劉粲自知與石勒之間嫌隙很深,而石勒與劉曜倒無宿怨,因此不敢遣使去游說石勒。眼見南面的晉軍雖然暫時止步,但各方面對他伸出去的橄欖枝,基本上無回應,不禁氣沮。

就此瞧著麾下將兵都不順眼,動輒斥喝乃至鞭笞,部下中只有兄弟劉驥和親信靳準沒有遭過他的責難。

但他最煩難的還不是外交問題,而是糧秣無著。原本就是潰敗之軍,糧草物資一路上基本都丟光了,而臨汾、絳邑府庫之中,乃至民間,也實在搜刮不出多少來。四萬之眾日常吃用不是一個小數目,劉粲雖然整天呆在軍中,其實是輪番整訓士卒,具體到每個人頭上,不過六七日一操而已——沒辦法,吃不飽肚子,還怎么有力氣訓練哪?

他手里還捏著薛濤和裴碩做人質,乃命二人寫信送往族中,要求供輸糧秣物資。薛濤倒是聽話寫了信,但卻被薛寧直接懟了回來,說我當日報信,使太子殿下勿向安邑,你原本不是說會把家兄還回來的么?殿下既然失信,我又怎么能夠相信供輸了物資之后,你會善待家兄啊?

其實薛寧巴不得劉粲一怒之下,直接把老哥給砍了,那他便可明正言順地繼任族長之位。就算不砍吧,也請你拘留著我哥三五年的,等我把族內權柄都攬到手,那么即便薛濤回來,也只好主動靠邊站了。

至于裴碩,老頭兒骨頭很硬,堅決不肯為劉粲做書。劉粲無奈之下,只得誆騙裴碩道:“不必言及其他,止作書報個平安便可,使貴家知我善待先生,不輕易起降晉之心。晉人若有實力,早已克安邑而下聞喜矣,既然逡巡不前,可見其力亦竭。貴家此際不妨兩屬,免遭滅門之禍。”

裴碩終究歲數大了,又被劉粲裹脅著到處跑,身子骨吃不大住勁兒,連帶著腦筋也沒從前靈光,竟然真的從命做書,要族人善保家業,不可輕舉妄動。

于是劉粲便遣人持書前往聞喜,喝令裴氏貢獻糧秣——汝家族長書信在此,可見尚且在生,我也并未苛待,但若汝等不肯供輸,恐怕便只能見到老先生的頭顱返家啦。

但是裴碩終究并沒有在書信中給族人下命令,故此胡使也不敢過份討要,每次不過勒索數千斛米谷而已,完杯水車薪,難濟于事。

劉粲把自己的情況,寫成上奏,通過隱秘渠道傳遞到劉聰案前,書中之意:爹呀,我快支持不下去了,倘若不趕緊揮師北上,怕是熬不到秋收啊……

一直等到五月下旬,才終于有密使從平陽前來,傳遞訊息,說:“都中大亂,殿下正好趁此時機,即刻北上,伐滅叛賊劉曜!”劉粲又驚又喜,急忙問道:“都中因何而亂啊?陛下可還安泰否?”

平陽之亂,是從劉均被刺開始的。

且說劉景奉命出祭霍山的第三日,劉均突然得到郭猗傳信,說天子又已沉醉,并且我已經拿到了廢黜劉粲皇太子之位的詔書。劉均大喜,急忙領著幾名從人,前去密會郭猗,索要詔書。

誰想到郭猗早就埋伏下了禁軍,甫一相見,便將劉均一行盡數亂刀砍死,把尸體都投入了井中。

胡漢朝的禁軍,原本都掌握在劉聰諸子手中。

想當初劉粲為謀劉乂,懇請乃父置輔漢、都護、中軍、上軍、輔軍、鎮京、衛京、前軍、后軍、左軍、右軍、上軍、下軍、輔國、冠軍、龍驤、武牙十七營,以諸兄弟為大將軍,各營配兵二千。其后因為在河南戰敗、劉敷戰死等緣由,陸續調中軍于外,等到劉粲統合了“二十萬”大軍征討關中,又拉走一批禁軍,于是十七營殘余的不到兩萬眾,就自然而然成為了禁軍以及京師衛戍部隊。

劉曜來襲時,所部也不過三萬之眾,而且良莠不齊,倘若劉聰諸子能夠善將諸營的話,是大有機會御之于城外的。但可惜諸王顢頇者居多,且公卿多為內應,相助打開了城門,禁軍因此而潰,劉曜遂得掌握了整個平陽。

劉聰既然假意與劉曜和睦,雙方便商定條件,仍使原本的諸營而非劉曜之軍護守宮禁——平陽城防自然交給了劉曜所部——但保留諸王各營大將軍號,卻使留居府中,不實領禁軍,改由劉曜推薦的幾名老臣將兵。此后二劉便各施手段,拉攏這幾名老將,趁著劉曜勞累于國事之時,劉聰近水樓臺先得月,終于搶到了先手。

就此順利誘殺了劉均……

上一章  |  勒胡馬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勒胡馬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