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勒胡馬

第五十三章、藩王的威勢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10-21  作者:赤軍
 
裴通裴行之,在諸裴中出身比較低微——他是庶子,且是老幺,尤其上面還有個權勢熏天、復有頗強掌控欲的長兄裴詵在……想當初國家肇建的時候,無論西裴還是東裴,大家伙兒就都反對裴通封公,認為給他一個縣侯做足夠了。

雖說裴通相識裴該較早,而且實話說裴詵、裴暅之來投,也不乏裴通從中牽線搭橋的功勞;但終究文、武兩道皆不擅長,除了嘴皮子利索一點兒,好為大言外,裴行之幾乎就沒啥長處。且自從龍之后,裴通也沒建立過什么可資炫耀的奇功、殊勛啊。

故而東西兩裴氏在朝中表面上和睦,其實暗中較勁,東裴就自然而然把突破點指向了裴通,而看西裴的意思,也不在乎拋棄裴通,用來跟東裴交換更大的利益。裴行之雖然才具平平,終究于晉時便居中朝,這點兒政治敏感性還是有的,乃不自安。

某次跟門客閑聊,問道:“若劉恒、劉曜等早來降,可得免死么?”

門客說:“若其主動來歸,朝廷必不便遽處極刑,然三五載后,亦難免如今日之曹嶷了。”

裴通笑道:“總能多活三五載……”

門客道:“其意,寧在遠國為王,不入中朝為人所魚肉也。”

裴通聞言,即有所思,在仔細考慮了好幾天之后,終于下定決心,跑去向裴該討要王爵。

但是他一上來就把話說得很明白,我只要“韓王”,另外兩個堅決不受。

比起所謂的夏、越兩國來,“韓”距離中原的距離還是比較近的,對于其周邊的高句麗和三韓,中原士人也相對要了解一些。再加上海路既通,據說從會稽郡放船,在青州做周轉,便可直抵三韓,則裴通計算一下路程,我要是還想回來,陸路五千里,打馬兩三個月,海路或許還能更迅速一些。

這跟他當年千里迢迢,從長安前往臨淮,為司馬鄴去冊封裴該,還必須繞過中原胡據之地,打個來回,也差不太多了。

在裴通想來,平江南尚且遙遙無期,江南雖下,再定交、廣,更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了;況且南方煙瘴之地,疾疫肆虐,就怕自己有命去而沒命回啊。西域亦然,據說西出玉門便是戈壁,萬里荒灘,少有城邑,民戶唯逐水草而居……從來流放犯人,都沒聽說有流放去西域的!

所以比較之下,三韓可能真不算是個太糟糕的地方,且有平州劉演和慕容廆做后盾,若能請下朝命來,使兩家相助,三五萬兵須臾可得。我即便不能真的開疆拓土,守住所封兩縣,應該不難。

雖說那兩縣估計也就幾百上千戶人,終究可以自命官吏,黜陟由心啊,以藩王之尊,哪怕是勒令全國皆貢青春少女以侍主君,應該也是沒人敢反對的吧。

自己能夠想到這一點,兄弟們不可能想不到,即便兩位叔父年歲太大,不堪遠冒風霜,說不定幾個兄弟里有人在斟酌過后,也會覬覦這個韓王之封呢……若無人搶還則罷了,既然如此,不行,我得先下手為強!

怎么著也應該過去試試看嘛,倘若那地方真不是人呆的,過幾年上奏哭訴,隨便找個借口——比方說水土不服,重病垂危——請求撤藩歸國,皇帝未必不肯答應。趁機還能夠躲開東西兩裴之爭,以等到他們真分出勝負來再說。

由此才跑來請封,裴該大喜,當即撫著裴通的背說:“朕固知行之有遠志,與諸兄弟不同也,昔日乃力排眾議,封卿縣公——今當晉卿為王!”

為了拿裴通做榜樣,裴該倒也是下足了血本,即命禮部籌劃了一場盛大的冊封儀式,正式冊拜裴通為韓王,以海冥、提奚二縣及三韓之地為韓國,約定帶礫山河,子孫永繼。

因為此前裴該與重臣們檢討歷代得失,提出若封爵可以世代傳承,則總有一天會公滿坑而侯滿谷,對國家財政造成影響的。由此規定,爵位皆當累世而降——親王一世而降郡王,郡王及公五世而降侯,侯以下,及伯、子三世而降。也就是說,即便親王之嗣,十一世而降子,十四世后,乃與庶民無異了——雖說華朝是否真能維持十四世,也還兩說。

但今日所封之韓王,卻可世代相襲,與國同休。在裴該想來,倘若裴通的子孫真能盡得三韓之地,復營造一如中國,那遲早是會被中原王朝找借口給吞掉的,這個機率相當之大。即便終于獨立,也當與中國無異,不象歷史上的高麗、朝鮮,表面上用中國之政,內涵則相差有若天壤。

裴通就此得用藩王儀仗,祭祀戴九冕而朝會列班最前,把裴嶷、裴詵等諸公全都遠遠拋到了身后去。裴行之志得意滿,驕氣日盛,相對的,諸裴見了亦難免眼熱。

只可惜,夏、越兩國實在太過偏遠,且受封之日遙遙無期,眼熱歸眼熱,卻沒人再敢跑去裴該面前討封了。不過他們北逐鮮卑的熱情卻無形間高漲了很多,因為會期盼著是否有朝一日,天子一高興,在高王、代王、遼王這三個名號空出來之后,轉而封贈宗室啊?漠北雖然苦寒,比起韓國來,倒也差不太多。

其實覬覦韓王之位的,非止裴通一人,裴開也曾經起過此念。因為他打小就跟著亡父赴任玄菟太守,就是在東北地區成長起來的,則三韓之地于他人或為畏途,對他來說,也比玄菟遠不了幾百里地嘛。

只不過裴開不敢直接跑去討封,而必須先得跟叔父裴嶷商量罷了。裴嶷當即搖頭道:“我無子嗣,東海郡公之位,遲早要傳予景舒,景舒襲爵后,但無錯失,宰輔可致,又何必貪戀異域之王啊?”

裴開復建議道:“何不使義深(裴湛)受韓王之爵?”

裴嶷卻還是搖頭,說:“西族人丁興盛,子羽為輔臣,成方等亦四、五品(指職品,其實若論爵位,全算一品),而我家唯汝兄弟。若使義深遠行,則汝將來勢單力孤,何所倚仗?必為西族所排斥甚至踐躪也!”

等到裴通受任韓王之后,聲勢煊赫,裴開兄弟難免感到失落,就連裴嶷口雖不言,心中亦多少有些懊悔。

不過裴通雖已受封,卻并未即刻就藩,這一方面是他先要招募人手,組建自己的藩屬班底——總不可能孤身一人就跑去偏遠處豎旗吧——二是劉演還在收復樂浪、帶方二郡,捷報尚未傳回。

——說好了封我海冥、提奚二縣,那你也得先有二縣才成啊。

事實上晉惠帝末年,因為河北大亂,流寇四起,阻絕交通,晉廷就已經控制不住東北地區了,別說樂浪、帶方二郡守,就連平州刺史亦久不置;裴武、裴嶷守玄菟、昌黎,十數年皆不得遷轉,亦無從上計。到了懷帝永嘉年間,高句麗、三韓屢次侵擾,導致樂浪、帶方二郡土地半失,只靠著地方豪族勉強守住兩座郡治而已。

即在劉琨逐崔毖而據平州的同年,帶方城正式沒于馬韓之手。

兩郡的核心區域,囊括后世的溫泉平原、載寧平原和延白平原,地勢平坦,土地也相對肥沃,晉初統計,樂浪有編戶三千七百,帶方則是四千九百,不弱于幽、平諸郡。只是馬訾水(鴨綠江)以南多山地險阻,軍行不易,想要盡快收復二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好在海路既通,乃可船運物資,自青州而抵南浦、海冥(海州),多少可以有些助益。

是以劉演于四月間破高句麗,復鎮西安平,休歇士卒,于六月間南下二郡,目前才剛進入樂浪郡治朝鮮而已,距離帶方尚有二百里之遙,況乎帶方南部的海冥和提奚啊?裴通因此懇請,且待二縣收復,臣再歸藩——裴該允諾了。

他既然要把裴通豎為榜樣,當然不可能強逼啟程,倘若裴行之在韓地根本就站不穩腳跟,甚至于竟在與三韓的沖突中喪命異域,那自己此前一番苦心,不全都白費了嗎?

就此有人上奏彈劾劉演——也不知道跟想把裴通盡早轟走有無關聯——言其進軍遲緩,師勞無功,請求易將。裴該明白這些臣僚的用意,是想將劉琨的勢力徹底逐出平州去。但考慮到臨陣易將,于軍不利,而且暫時還需要劉氏叔侄來聯絡、羈縻慕容鮮卑,故而駁回不受。

他打算等二郡全復后,再以酬功為名,召劉演歸洛,晉以高位,從而由中朝徹底掌控平州事務。

不過此戰勝亦欣然,敗也無妨,終究只是東北方向的小打小鬧罷了——劉演不過發兵五千,而且據說即便三韓聯起手來,也還出不到一萬兵馬——滅羯已然兩歲,徹底鎮定幽、冀也一年多了,府庫已將三年之儲,是可以嘗試著打一場大仗啦。

也即如陶侃所請,增兵漢中,以伐巴氐。

正在考慮今冬,最晚明秋便即大舉呢,樞密使祖逖卻再染沉疴,被迫上奏請辭。

其實原本歷史上,祖士稚早該死了,在這條時間線上得膺滅羯重任,復成其功,對于這般醉心功業之人而言,就仿佛打了一針強心劑似的,乃得多延幾載壽數。但是因為長年操勞,戎馬倥傯,年近六旬的老帥終于熬不住了,遂在子孫的懇請下,主動卸肩重任,歸宅以安享晚年。

裴該對此倒也頗感欣慰。雖說為將者自述其志之時,往往會復述馬援的名言,說:“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但于祖士稚,裴該總希望他能夠得盡天年,不要因為戰事或者抑郁折壽而終。

祖逖既去,即晉其婿許柳為樞密使。

裴該事先跟郭默打過招呼了,說你遲早會進入政事堂的,如今不妨再讓讓祖氏——要不是祖公身體狀況不允可,本來我打算讓他多做幾年樞相,直至天下底定呢,這算是讓許柳替他的班——反正許柳年紀輕、資歷淺,樞部的主要工作,不還把在思道你的手中嗎?

命之許柳,是為了釋放善意,以安撫祖家班底。要說祖逖麾下最重者,本有三將,即李矩、衛策和張平,許柳算是沾了姻戚之光而后起之輩。如今張平殉國,李、衛尚在,則既命許柳,他們必然會覺得:我將來也有機會為樞使而拜相啊。從來士人的最高理想,不就是封侯拜相嗎?侯既已得,那便只有拜相一個念想啦。

而且再往后,說不定祖渙、祖濟乃至郭誦等小輩也有機會。

于是許柳、郭默二人,跟兵部對接,籌劃進伐巴氐之事,甄隨聽聞此訊,當然又會主動跳出來請命了。裴該問他:“朕既已許卿伐江南,衣錦榮歸,則于巴氐,且讓他人吧。”

甄隨搖頭道:“臣是氐也要伐的,江南也要取的。只有早一日定蜀,才能沿江而下,攻取荊、湘,乃至江、揚,到時候臣也不求為主帥……”

裴該心說我也沒想讓你當主帥啊。

“……臣不求為主帥,但愿率巴蜀之眾,乘大船東下建功,便如昔日王濬一般——他雖然老來昏聵,遂為石勒所殺,終究于滅吳是立有大功的……”

裴該聞言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這不學糙漢,你搞錯了人啦,此王濬非彼王浚,兩人差著半個世紀呢!

倒也不打算給甄隨上課——就讓那廝糊涂一輩子去吧——就聽對方又說:“蜀中多山,軍行不易,而臣最擅長山地作戰,即便陶公也未必是臣的對手。則此番平滅巴氐,陛下不命我去,又能派誰啊?若強要我將功勞讓與他人,卻影響前線用兵,難免因小失大了。”

裴該聽他所言有理,便與宰相們商議。裴詵說:“臣有一比,或者未必恰當——甄將軍非守戶之犬也,乃是助獵之鷹,若久不放其搏兔,恐生怨念。且今伐蜀,甄將軍亦確實是最佳人選,可補陶公之不足。”

于是裴該便任命甄隨為虎賁軍帥,任命陸和為神策軍帥,使率二軍南下漢中,輔佐陶侃,克期定蜀。并趁機將楊虎、陶瞻調離了漢中郡。

上一章  |  勒胡馬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勒胡馬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