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素描繪的“廣種棉花、開發紡紗機飛梭織布機造棉布棉襖,讓西涼羌人徹底漢化”的美好愿景后,諸葛瑾內心對于繼續放開了手擴大技術工人隊伍、不要擔心蜀地紡織工業化完成后工人過剩失業,充滿了信心。
好多個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的念頭,在諸葛瑾內心涌現而出,可惜酒桌上一時也抓不住頭緒,只能回去再慢慢想。
幸好,李素很快主動把話題轉移到了另一個方向。他看大伙兒都喝得差不多了,不少非嫡系的客人都散了,正好趁機交流一些私房話。
李素端著酒杯,對諸葛瑾他們若無其事地說道:“自從大王帶著眾多臣僚北上,益州明年會空缺六郡太守。如今好多地方,都是原郡守人在長安,由長史、郡丞代行太守職務,此事偶爾為之倒也無妨,然非長治久安之法。
大王此次派我回來,要我在新年之前,先把后方吏治整頓,拔擢幽潛,你們也都是大王心腹了,跟隨大王短則三年,長的有五六年,有些事情也不瞞你們。我已經擬了名單,你們幾個都是堪為一郡之守,務必繼續努力,好自為之。另外幾個人選,你們也幫著看一下。”
諸葛瑾、黃權等人聞言,連忙拱手謝恩。
李素一擺手:恩自上出,沒什么好謝的。
然后他就談笑自若地公布了幾個人選。
蜀郡太守:諸葛瑾
漢中太守:吳懿
巴郡太守:黃權
廣漢郡太守:張肅
汶山郡太守:楊洪
諸葛瑾、黃權、楊洪三人都在座,各自領到了自己的職務。
諸葛瑾還有些惶恐,雖然他跟隨劉備出仕的年限是最久的,可他出道時才十六歲,如今六年了也才二十二。從郡丞、長史做到太守,總覺得看品秩來說升得太快了。
李素拍拍他肩膀:“那有什么辦法?主公每隔數年就能開疆拓土一大片,元從老臣都不夠用了,總不能讓不可靠的外人驟然出任方面。而且你們家也算忠君愛國,雖然有錢,屢次毀家紓難捐資助軍、賑災。快幾年就快幾年了,當得的。”
諸葛瑾再想起自己家每次幾千匹幾千匹的寬幅蜀錦,每次貨值折價都不低于三千萬錢(六千錢一匹,一次捐五千匹就有三千萬錢了),擱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都能直接買官一個太守了。
當然了,靈帝的時候兩三千萬一年的太守,都是窮郡,而且是名為買實為租,任期就一年。蜀郡這種能搜刮到超多錢財的百萬人以上富郡是絕對買不到的。
但諸葛瑾諸葛亮兄弟畢竟還有那么多功勞,他這么一想內心也安心了不少。
除了他們三人之外,其余張肅也算是劉焉敗亡時投降較早的,本身資歷和在劉焉手下時的官位,就在正縣級到副郡級之間。最近兩年,張肅的弟弟張松也跟著出仕了,可惜暫時還沒撈到什么暫露頭角的立大功機會,不管怎么說,張肅當個廣漢太守還是可以的。
而漢中郡,雖然在關中收復后軍事價值就降低了,可畢竟劉備現在的封號還是漢中王,那是作為王府封地所在的郡,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吳懿不管功勞如何,他畢竟是正牌王妃吳莧的親哥哥,作為“外戚”當個漢中太守,起到樞紐作用,還是沒人會質疑的。
這個人選也是李素回益州之前,就跟劉備通過氣商量好的,否則李素也不敢自己決定。
最后還剩下梓潼郡、武都郡兩個空缺,李素心中也有點備胎人選,不過還沒敲定,就跟諸葛瑾等心腹商量著來。
主要也是夠資格夠才能的元從老臣用完了,李素只能從這幾年新冒頭的蜀地本地歸附士人當中拔擢,所以才猶豫。
李素的名單上,有孟光(27歲)、廖立(25)、來敏(31)之類的本地大儒名士,或者是周群(46)之類的讖緯算學名家,但是諸葛瑾黃權都認為這些人只配掌管禮法、歷數,或者擔任監察,不適合具體統管一個郡民政,商量后李素自己把他們否了。
名士派否掉之后,李素又看了一些本地的實干派新晉官僚,有張裔(30)、王甫(25)、王累(22),這些人都以實干著稱。
張裔歷史上執掌了蜀漢政權多年的工部營造事宜,幫助諸葛亮督造兵器鎧甲、屯田農具,政績都不錯,最后是在南中叛亂時被投吳的雍闿俘虜了。
王甫則是跟著關羽守荊州,提供后勤非常得力,關羽失荊州的時候很多留守派官員都投降了呂蒙,這個王甫還算有氣節,在糜芳都投降的情況下堅持不降,但是寡不敵眾被呂蒙殺害。
這些事跡現在雖然還沒發生,但看他們這幾年的政績,也看得出來他們在這方面有專長和才華。李素商量了之后,覺得還是放棄讓他們當太守,而是讓他們分別跟著國淵、王連那些屯田官、鹽鐵官去負責營造和后勤。
他們的才能或許不在國淵王連之下,只是跟隨李素做事來得晚了,沒有時間接觸核心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所以剛轉型的時候需要跟李素時間更久的前輩帶一帶。
李素名單上的第三批候選人才,是一些今年北伐開始后,為了逃離李傕轄區,才臨時從關中逃入蜀中來投的人才。這些人理論上來源跟當年劉焉手下的“東州士”差不多,或者可以說跟法正出身類似,只是來晚了兩年。
不過這些人往往在長安朝廷里本身就有官職,所以也不能按白身起步,只要確有才干,直接給點中高層崗位也是可以的。
但也因為這些人不是本地的,來投也不久,諸葛瑾黃權他們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好給意見。
諸葛瑾還提醒李素:“使君,大王如今深得蜀地民心,在于蜀人都看到了本地人為官的盼頭,故而連捐錢給關中賑災之類的事情都能踴躍爭先。這種時候,讓東州士再來侵奪蜀地腹地的高官要職,恐怕人心會有動搖。
就算非要在這批新的東州士里選一個太守,最好還是優先把懸而未決的武都太守給他們,梓潼就算了。武都畢竟接壤雍涼,又是山區相對貧瘠之地,張將軍離開之后,給個東州士也不會有人介意。”
李素覺得也有道理,就準備從194年剛投靠的東州士里,選一個有資格當武都太守的。其余資格不夠的,也能在武都郡當些中層、基層職位。這樣來說,也是給這一批投靠的人才一個交代,讓他們意識到投劉備不是白投的,多多少少也有一個代表人物出頭了。
李素從諫如流,就開始介紹名單上的人:“今年春天,入蜀投靠的東州士,主要有這幾個,分別是京兆和扶風人士。
資歷最老的,乃是原長安朝廷的黃門侍郎射堅,年32歲。他還帶著其弟射援一并投奔。射援年27歲,在朝中僅為孝廉郎官,無實職,不過他是已故的太尉皇甫嵩的女婿。
還有一位,是故涼州刺史孟佗嫡長子,在朝中也是閑職郎官,名叫孟達,23歲。他來投的時候,還帶了一份介紹信,是他在郿縣時結交的故友法孝直所書,孝直在信中頗言孟達也略有才干,可以一用。”
李素報了幾個今年來投的主要東州士,讓大家一起參詳。看完之后,也沒什么歧義,畢竟只有射堅資歷和年紀都相仿。而且大家很容易想到,兩年半前鐘繇也是以黃門侍郎的身份,來漢中傳旨,結果李傕作亂滯留了,就因為作為天使早投靠兩年,鐘繇現在已經發達了。
射堅的履歷跟鐘繇相仿,就是來晚了錯過了時機,只能去武都郡那種窮地方。
事兒就這么定了,以射堅作為安撫新來東州士的代表,他弟弟當個郡丞,孟達只能先當下辨縣令,也算對得起法正的推薦了。
最后剩下的梓潼郡,既不能給東州士,又不能給空談派,怕他們誤事;也不能給種田派,因為種田派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李素想來想去,只好從那些跟隨劉備較久、但沒有實質性立功的益州本地文職幕僚里選了。
他把最后的備胎名單翻出來,上面主要只有三個人:秦宓、費詩、鄭度,這三人不用介紹,前兩個主要是當使者說客,第三個是個參謀。諸葛瑾他們對這些人也很熟了。
討論的結果,普遍認為秦宓太文縐縐了,不適合全權治理一方。鄭度資歷太淺。費詩雖然也沒有全面的干才,但畢竟之前涇原決戰時,幫劉備說服了段煨臨陣倒戈,這個功勞也是不小的。
不管怎么說,費詩也是為與李傕的大決戰的勝利,加了一道保險。
看在功勞的份上,能力稍不全面一些,也是可以忍的,就讓費詩當梓潼太守。
李素把調整后的清單收好,準備再趁著年前這點時間考察一下他們的具體政績,確保無誤,就發給劉備備案,正式任命了。
諸葛瑾、黃權對這些人選沒有異議,也覺得都能勝任,他只是覺得還有一些人才被李素忽略掉了。所以黃權善意地追問:
“使君,其實還有一些人選,也頗為可用。如顧雍顧元嘆,他自關將軍平南中后次年,就擔任建寧太守,在煙瘴之地勤勤懇懇兩年,對于安撫南中蠻夷頗有建樹,如今南中各部酋長子弟,都送到顧雍這兒為質求學。
就憑這份功勞,哪怕回到巴郡,接替其恩師蔡司空留下的巴郡太守空缺,也是沒有問題的。權自問功勞尚不如顧元嘆,愿意相讓,去南中歷練。”
黃權因為自己就是巴郡太守,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所以這話他開口最合適。要是諸葛瑾說的話,倒顯得是在拆黃權的臺了。
李素一擺手:“顧元嘆我另有大用。也不怕和你們說。我跟大王早有商議,明年要拆益州為益、滇,而且從此內地無戰事之州,可以不設州牧。當初劉焉廢史立牧的害處,大家也看到了。
到時候民政財政、軍權防務、監察法治,各自分權。顧元嘆既然是南蠻諸部子弟的師長,到時候觀察滇州,協調各郡蠻王,正當其職。其他一些更加位高權重而我暫時沒有用的,也都是有這方面的需求。”
諸葛瑾黃權這才住口,李素要選每個州的三使,這些人的地位可比諸葛瑾他們高多了,他們根本沒資格議論。
“原來以后當個太守也沒原先那么風光了,每個太守頭上居然有三個副州級的上司,制衡手段不少呢。”諸葛瑾黃權心中暗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