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云魯肅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3-17  作者:浙東匹夫
 
在兵農分離的募兵制實施之前,華夏大地上的軍閥,除了西涼軍那種不事生產光靠搶的禽獸以外,其他諸侯多多少少都得尊重農時,春秋耕作收割,冬夏農閑用兵。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領地有可持續發展性,不至于竭澤而漁。

尤其是195年,建安元年,隨著天下漢臣諸侯名義上重新聽命于皇帝,無法興無名之師互相攻伐,這種收斂就愈發明顯了。

從正月下旬,到三月過半,整整兩個月的春耕季,以及春耕前的開荒準備期,所有州牧都在種田,沒有挑事。

李素自然也不能例外,他在成都每天除了吃喝玩樂泡澡搓背,就是料理日常公務、勸農整頓,一派無為而治。

直到三月下旬,李素才結束了無為而治,有了一些動作。

首先,是他在三月十六的時候,就派了信使,正式給劉備上書,勸劉備在自己后方的部分州試行“廢牧立使”,陳明利害。信送到之后,劉備自然會在長安組織討論,形成公論,然后送去雒陽請皇帝批準——

劉協正月里就已經從弘農起駕去雒陽了。河南尹朱儁自194年下半年開始,花了不少錢修繕雒陽宮殿,年底的時候已經初步修復了。

雖然沒有靈帝時那么奢華,很多裝飾性的東西破壞了之后也沒重建,但至少已經沒有斷壁殘垣,廢墟垃圾也都清理掉了。修復后的皇宮只能說是簡樸而干凈,頗有簡約風,住肯定是沒問題的。

劉備想在自己的統治區內實施民政改革,而且理由充分,有“為了防止國家再陷入軍閥割據”這個大義名分,劉協當然不可能阻止了,也沒借口、沒實力阻止。所以這事兒也就是往返走個過場,主要時間都花在信使趕路上,不出兩個月肯定會有定論。

李素的信使三月十六離開成都,四月初八抵達長安,劉備會商討論、讓鐘繇荀攸劉巴都諫言獻策,花了六七天工夫。四月十五派鐘繇從長安出發,帶著劉備陣營的共同意見去朝見皇帝。

鐘繇因為是文官,不能跟快馬信使那樣沒日沒夜趕路,所以走得慢點,長安到雒陽七百多里路走了十天,十八日到華陰,二十日到弘農,二十五到雒陽。

劉協接見后,拿著鐘繇呈遞的劉備表章,問董承、段煨和朱儁,還有作為三公的楊彪、蔡邕、趙溫,讓他們都發表意見:

“諸卿,皇叔表奏右將軍李素由益州牧調任雍州牧,并力陳當年劉焉逆賊‘廢使立牧’之失當,建議在益州等無戰亂的內地州重新廢除州牧,另設三使,以為試點,觀望對于上述各州漸漸消弭軍閥割據之患的效果,卿等以為如何?”

在掌握兵權的三人當中,段煨跟劉備關系相對最若即若離,畢竟段煨當初在涇原之戰中就已經決心投靠劉備求個安定了。后來是機緣巧合董承得勢,段煨又不得不回自己的根據地弘農,才跟董承一起留在中樞。

所以劉協垂詢時,段煨第一個表示:“陛下,臣一介武夫,不懂民政。但自先帝以來,天下大亂,凡禍亂天下的軍閥諸侯,無不是刻意強化自己的兵權,沒聽說有在自己管轄州郡內削弱兵權、制約自己手腳的。

何況漢中王此論并未要求推行天下,只求在他管轄數州內施行,也不虞其他心懷猶豫疑慮的州牧猜忌,可見其心在公、所倡穩重。”

劉協沒有表情地點點頭,然后點名讓董承開口。

董承是如今朝中將領跟劉備關系最戒備的一個——也談不上敵意,純粹只是戒備,因為劉備的武力太強大了,讓董承忍不住猜疑恐懼。

所以董承委婉地說道:“漢中王此論確實為公,只是實施之際,難免有些……讓人看不明白。他若是覺得各州不該再設州牧,為何在李素建議以后不再新設州牧的同時,又趕著讓李素調任雍州牧?雍州不也是內地無需防范蠻夷外敵的州,那也是朝廷腹心所在,要是按漢中王的建議,雍州首先該設置三使。”

沒想到董承剛說到這兒,三公當中作為知兵權威的太尉楊彪出言反駁了:“車騎將軍此言差矣,雍州如何能說是無需防備邊患的內地州?郭汜在武都,與雍州安定郡的朝廷守軍隔隴山對峙。

我以為,漢中王在雍州暫時繼續設置州牧,也是為了更快更便捷地調度資源消滅郭汜這個禍國余孽。而且北地郡、馮翊郡與河套諸胡鄰接,也未徹底掃平。從中平五年須卜骨都侯以休屠各部叛漢以來,雍州早就有邊患了,無非之前休屠各部并未真正大舉入寇。”

楊彪這番話,讓董承的反對不太站得住腳,他本來也就是強詞奪理想方設法找借口,本來就不嚴密。

董承暗忖:“哼,你兒子當了大行令,都不來雒陽赴任,反而留在長安、或為劉備出使四方。楊彪,你這不忠之心,簡直昭然若揭!”

可惜這話是不能說出來的,說出來就徹底撕破臉了,也就只能心里想想。

其他兩位三公沒怎么插話,司徒趙溫就在那兒當和事佬,勸董承和楊彪。蔡邕則是全程老神在在一言不發,眼觀鼻鼻觀心,反正皇帝討論的是要不要給他女婿另外調任一個州牧,這議題他要避嫌。

劉協掃視全場,對朱儁投去鼓勵的眼神,讓朱儁最后扮演定海神針、消弭朝中分歧。

朱儁原本是不想發言的,主要是他身體不太好,已經沒了當年的雄心壯志。

歷史上的朱儁,在195年就死了,不過歷史上他的死因是“郭汜扣押百官時,朱儁性情剛烈,不甘受辱氣死”,所以現在沒有了郭汜的羞辱,他好歹還能走動。

但畢竟也是六十好幾的人了,身體本來就不好。去年下半年為了操心徹底修復雒陽皇宮的事兒,他又親自奔走、經常加班加點監督工期,深秋初冬的時候還偶感風寒了兩次,身體愈發虛弱。

劉協讓太醫給朱儁看過,當時也說不出什么所以然來,只是讓朱儁靜養。回來后劉協私下里問那個太醫,讓他別怕說錯話,不要諱疾忌醫。然后劉協就得知:哪怕朱儁沒有別的什么意外,估計也就這兩年了。而且風寒和勞累讓朱儁的心肺都有一定的受損。

從現代醫學來看,那就是高血壓心臟病這些風險都在提高,還有風寒轉化的肺炎漸漸趨于慢性。當然這些細節太醫肯定是說不出來的,古代也沒這些醫學概念。

從那以后,劉協就給了朱儁唯一的特權——上朝的時候可以賜座。

此時此刻,朱儁見他不出馬就沒個結果,皇帝也給暗示了,就掙扎著要撐著身體站起來。

劉協連忙出聲,示意旁邊維持朝議秩序的宦官過去扶著:“大將軍不必起身,坐著回奏即可。”

朱儁拱了拱手,順勢重新坐好:“陛下,老臣以為,漢中王此議,于國有益。長遠來說,確能減少邊將割據。至于他先試點哪里、后試點哪里,并不是眼下最重要的議題。不如先做下去,效果好了,自然可以要求他在所轄數州全面推廣。

天下還有那么多州牧戀棧不去,不肯支持這項改革呢,我們何必對漢中王苛責過多?天下大勢板蕩如此,皇室權威衰微,乃近十年戰亂,累至今日,自然也非一朝一夕可解決,陛下春秋鼎盛,何不嘉獎忠善,徐徐而為。”

最后這句話,對劉協的打動很大。

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他才十五六歲,還有得等,找機會找借口擠兌住天下統兵諸將才是最好的,反正那些長輩軍閥都活不過他。

“既如此,便準皇叔所奏,太常卿,擬旨。”

準了設立三使和調任李素為雍州牧后,下一個議題就是確立其他一些原先就沒有州牧的州的三使人選——這跟前一個議題是獨立的,一碼事歸一碼事,要單獨討論。

劉備要拆分益州為益州和滇州,然后在益州、滇州推薦三使人選,這些劉協已經不過問了。

但劉備建議在交州設三使,這是肯定要經過朝廷討論的,交州有機緣設使,只是因為交州刺史張津被殺之后,朝廷沒有任命交州牧。

劉協:“皇叔另一封表章中,表安南將軍趙云領交州防御使,長沙太守魯肅為交州布政使,并希望朝廷配合于他,從朝中另派一人為交州觀察使,以見證三使制度的效果、能否不戰而使交州各郡重新歸于朝廷統轄、按舊制四時納貢。諸卿以為趙云、魯肅是否勝任?若從其議,觀察使又派何人為妥。此人既要足夠秉公,又要名望足以服眾,才能監察魯肅施政。”

劉協對于劉備表的這兩個人選里的趙云,還是非常有好感善意的。畢竟趙云當年在十常侍之亂中、劉協從南宮通往北宮的復道上,跳橋逃生,趙云救助過他。劉協后來也觀察過幾次,發現趙云是劉備帳下諸將當中最重視大義的。

這一點跟關羽張飛不一樣,關羽張飛更多就是跟劉備私交好,他們忠漢是因為忠劉備。而趙云的忠漢更多是純粹的忠漢。

所以劉協言語當中,下意識就表達出了一個傾向:如果派去觀察使,那也是觀察魯肅的,趙云不用被觀察。

朝臣能做到如今的位置,個個都是人精,他們也聽得出皇帝的傾向,也不想吃力不討好做這個惡人。一番商議之后,楊彪趙溫蔡邕達成了統一意見:

“起奏陛下,臣等以為,各州設置三使,位在太守之上,必須從朝中派出九卿級別的重臣擔任,才足以示重視。九卿之中,現有大鴻臚王朗執掌安撫各方,正當其責。且王朗擔任大鴻臚前,原為會稽太守,了解南方山越事務。讓他觀察交州、協調夷越、督促魯肅,足以示天下以公。”

劉協看這一次朝中意見居然那么統一,也就大筆一揮,頒布旨意讓王朗去監視趙云魯肅。

這也算是朝廷往劉備陣營內部安插的一顆釘子。

上一章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