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32章 自古以來蔡伯喈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8-31  作者:浙東匹夫
 
“還是伯雅想得周到,子龍在嶺南開拓海疆,貿然給驃騎將軍確實也不妥,而且南疆畢竟對大漢沒有威脅,自古消滅西南夷的軍功,也都不如消滅草原游牧梟雄。還是先給子龍加點爵位吧。”

劉備大致看了李素對眾將的賞賜建議之后,對第一部分就比較認同。

當然李素沒寫“該給趙云加封多少戶,或者哪個縣”之類的細節,他不好寫得太詳細,最終決策還是劉備親自拿捏的。

三年前劉備登基的時候,趙云是縣侯五千戶,后來跟江東孫家多次戰斗,加過三千戶,這次就先加到一萬戶吧。

不過戶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劉備意識到趙云的封地也該移動一下。趙云那么多次都是在東南戰區建功,而且有一定的海路殖民開拓能力,不如就把趙云移到南方沿海吧。

另外,劉備意識到,自從他為李素等人設置“郡公”爵位之后,也存在一個普通縣侯到郡公之間,級別差距過大的問題。

李素這個郡公,一起步就是以會稽郡北部十縣為封地的,不過這并不是下限,未來封其他郡公,起步階段時在該郡的封縣數可以更少一點,但至少也要設一個門檻。

同時,此前的縣侯普遍都只在一個縣,只有極少跨縣的個例,也都是特事特批。劉備覺得可以把這兩者之間的跨度調整一下。

為此,他在接見黃權的同時,讓人去招來統抓人事內政的鐘繇,順便把這事兒商量一下,趁機形成制度建設。

商討的那些文縐縐的對話沒必要贅述,總之就是經過半個時辰的詳細討論后,也查看了目前主流功臣的立功封地規模,劉備做出了一個初步決策:

以后,凡是新封郡公,必須以獲封該郡五縣及以上封地為起步。后續可以視其新立功勞繼續增縣。

也就是你的功勞不夠給滿你五個縣,你就達不到郡公的門檻。這五個縣的封戶數也要設門檻,必須在五萬戶以上。

同時,在列侯的縣侯里面,允許最高跨到三個縣,這一點也形成制度。

所以,超過萬戶的縣侯,未來可以制度化地出現,最多擁有三個縣、兩萬戶。

如此一來,縣侯和郡公之間的過渡,就沒那么突兀跳漲,只是從三個縣跳到五個縣,同時又可以確保沒那么容易跳過去。

這樣的制度,朝廷也比較便于理解,也不損朝廷威嚴。

因為原本歷史上,發展到漢末的時候,跨縣的侯爵就開始常態化了。曹操挾成漢獻帝的時候,直接就封了武平侯,有跨縣的封地,而且干了十六七年才升魏公。

曹操擔任武平侯期間,還寫過《讓縣自明本志令》,把獻帝給他的三縣兩萬戶加封封地給退了。

現在劉備這邊,直接把縣侯跨縣的上限設為總共三縣兩萬戶,也是合理的。

討論好這個制度后,劉備先把關羽的一萬五千戶重新挪了一下位置,拆到三個縣。因為關羽最近沒有新立功,所以戶數是之前就增加的,現在只是移動加縣數。

劉備剛登基的時候,關羽和李素就是萬戶,后來關羽當了大將軍后,到了一萬五千戶。現在把這一萬五千戶的名額重新分到安邑、聞喜、臨汾三縣。

趙云是新加到一萬戶的,但原先的封地在北方,現在挪到南海之濱的交州合浦郡合浦縣、徐聞縣。這兩個縣加起來其實還不到一萬戶,還把朱崖縣的一部分戶口劃過去了,以供食邑。

另外,劉備還考慮了李素的一部分建議,并且跟鐘繇商議,意識到目前最頂層的軍職設計“大驃車衛”多多少少有點跟不上新時代的形勢了。

過去,大將軍肯定是總攬全國軍事的主帥,這沒得說。

衛將軍主京畿周邊防務,

車騎將軍主國內平叛征伐,

驃騎將軍主對外國的遠征,主要是對草原胡族,所以要動用騎兵遠征為主,最初時故名。

現在,國內治安平叛和京畿防務的需求沒變,但對外用兵征服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

海軍的誕生,以及海路對外遠征、殖民的可能性,很有必要增設一個相當于“海軍主帥”的職務,地位應該是跟驃騎將軍平級的。

漢武帝的時候,一直到西漢末年東漢初,對西南夷用兵的重要性都是遠低于被草原胡族的,所以那些“伏波將軍”、“樓船將軍”、“橫海將軍”都是比較低的雜號將軍。

之前最有名的伏波將軍馬援,地位也不過如此。

所以沿用舊名字也不適合未來“海軍主帥”的身份,劉備覺得還是妥善另想一個,地位品秩可以在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之間。

將來,大將軍依然相當于三軍總司令,驃騎將軍相當于對外用兵的陸軍總司令,新設的則是對外作戰的海軍總司令(包括打海外領地的“海軍陸戰隊”)。后續車騎、衛將軍仍然是治安、衛戍部隊司令。

這事兒還是慢慢跟朝臣商議吧。

討論完趙云之后,太史慈和魏延的升官倒是方便,因為他們都不涉及制度創新。

太史慈由平南將軍升為鎮南將軍,爵位升為牟平侯,食邑三千戶。

魏延由橫野將軍替補太史慈留下的缺,爵位為零陵鄉侯,食邑一千戶,封去荊南。

另外,當初擔任交州布政使的魯肅,因為建設海船,提供前期后勤準備,功勞也很重要,雖然直接軍功不多,魯肅還是被加封到了四千戶。

將領封好之后,反而是那些文官的安置和調動,出現了一些小小的麻煩——按說林邑、占城這些地方或光復、或拓為大漢新增領土后,總該往當地派官員,而且官員的級別也不低。

哪怕是羈縻統治,過去的官也算是太守級別,所以官場資歷淺地位低的人去不了。可是在內地能做到太守的,哪怕去交州北部地區當太守,都覺得屈才了,煙瘴之地是流放罪官的,更何況誰肯長期去日南郡、占城郡做官呢?

這就導致流放到那么遠地方做太守的人,只能選年輕官小的,比如內地只能當個縣令的,放到占城就能當個太守,那才有希望。

另外,占城和日南距離大漢原先的固有疆土太遠,要高效聯絡只能靠航海。如今的行政區劃設置,如果讓他們還日常行政要到南海郡請示,肯定會尾大不掉耽誤事兒。

如何拆分行政區劃、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加強統治,又不至于導致偏遠新征服地區出現新的分離傾向,這些都是要慎重考慮的。

歷史上。孫吳在末期、季漢被司馬昭攻滅之后,因為陷入與從益州順紅河東下的晉軍爭奪交州的戰爭,導致紅河下游的交趾郡和更南邊的地區,被晉提前奪走。

孫吳為了防止交州剩余地區連鎖反應歸晉,才不得不在季漢滅亡后的次年(264),進行了“交廣分州”。

從此華夏大地才正式從十四州進一步增加到十五州,“廣州”這個地名才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

現在劉備雖然是形勢一片大好,但交州轄區過于狹長,從后世的潮汕地區一直蔓延到瀾滄水河口,足足六千里長度的海岸線,依然靠一個州來治理太難了。

不過,劉備肯定不能按歷史上孫吳那樣“交廣分州”,那樣會導致交趾地區也就是后世越南的紅河三角洲地區產生分離傾向,孫吳那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劉備覺得可以把紅河三角洲依然留在“廣州”之內,紅河三角洲再往下,狹長的數千里海濱丘陵,九真、日南這些,外加瀾滄水三角洲的占城,各自設郡羈縻。

當然,不一定要再把這些郡并為新的交州,否則也會導致南越地區形成新的地方認同、分離傾向。

暫時可以只是幾個郡各自治理、然后上面設置一個類似于“南中都督府/庲降都督府”一樣的臨時性機構,先治理那么十年二十年的,拖過一代人的時間。等形勢有所好轉、民族認同建立起來了,再把新的交州設置到那里去,形成州級行政機構。

“沒有人肯去那么偏遠的地方當太守啊,日南郡和九真郡還好,倒是當年那些宦官狗賊歪打正著做了點好事,把竇武陳蕃的后人流放到日南,現在正好讓他們兩家的后裔分別當日南、九真太守。

最遠的占城太守,莫非只能給這個剛剛跟著子龍子敬立了功的步騭?那么年輕,原先連縣令都不是,按說以這次的向導和安撫夷務的功勞,最多也就是個內地的大縣縣令,居然能放到占城去當太守了……罷了,或許也只能如此。”

劉備覺得整合新領土的事兒千頭萬緒,李素給他的那兩道表章還是不夠用。

劉備從來沒有如此迫切地覺得自己需要一套可以形成制度的、消化對外擴張新領地的辦法。

這不僅是交州這邊要用,很快并州北部的關外地區也會用到——云長已經帶著孔明北伐呂布了,太原郡的問題還好說,可呂布后續必然會突圍逃出關外。

等關羽追到盛樂(大同),追到其他關外草原,要建立大漢對草原的新統治秩序呢?

雖然這個問題看似無解,只能是按照舊制度照章辦理,但劉備對李素有信心,他總覺得哪怕前人沒解決過的問題,問李素應該會有辦法。

“趁著云長出兵,朕還是帶點兵馬,巡視東都一趟吧,跟伯雅好好商量,也便于更好地支援云長和伯雅,對袁紹、曹操施壓。”

劉備想來想去,覺得留在長安跟李素寫信還是不解決問題,不如趁機東巡故都一次。時間不用太久,可以冬天寒冷下來之前回長安。

而且雒陽光復了大半年了,李素在那兒搞建設整頓也半年了,應該破爛老舊的地方都整治好了。劉備去還于舊都看一看也沒什么不對。

五月二十一日,這天的朝會上,劉備把其他大部分可以解決的關于南方問題的討論,都給出了朝議決策。

同時宣布他希望東巡東都,這不算御駕親征,只是給司空和大將軍提供更好的支持,威懾關東偽朝,希望朝臣就這事兒進行討論。

朝臣一開始還是反對的聲音比較大的,主要就是皇帝非必要還是別親自出巡。雖然亂世皇帝出巡的理由充分些,但今年并不是對袁紹發動總攻的年份。

隨后,劉備又隱晦地拋出了他的問題,說是希望跟司空討論一下“如何歸化蠻夷,在新擴張的領土上更好的建立羈縻統治,兵逐步漢化”,而且他要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臨時措施,是希望形成制度建設。

朝臣大部分都面面相覷,智如荀攸、法正,也暫時想不到什么長遠之計。當然他倆表現還是比其他大臣好,多少能給點修修補補的意見。

另外作為司徒的荀攸,倒是安撫西涼羌人頗有心得,把那些道理跟劉備老生常談了一番,算是有一定制度意義,但太靠自覺了,屬于溫補涼藥,治不了大病。

因為大家表現都不行,劉備堅持要東巡,跟李素商量大計,大家的反對才稍稍小了一些。

不過,沒想到,就在又拖了五天,劉備做好出巡準備時,之前幾個月都沒來上朝的太傅蔡邕,忽然來求見了。

劉備登基的時候,蔡邕就六十六歲了,如今更是六十九歲了,所以不上朝是正常的,劉備也一直當他是吉祥物。

聽說蔡邕來了,劉備還很驚訝,覺得他不該阻撓自己東巡才對:“太傅何以至此?莫非是勸阻朕與令婿商議大計?”

蔡邕拄著拐杖說:“老臣理解陛下所需,怎會阻撓。不過,老臣這兒也略有一策,可以解決遠人羈縻不穩之患。

不過,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濟,無力再統籌編造行此策所需之物。陛下要東巡,還請恩準老臣以后也回東都定居。

一來可以督導小女小婿行此妙策,二來老臣在雒陽住了近二十年,那里離陳留老家也近些。聽說小婿在成皋營建雒陽新城,比舊城離虎牢關更近百里,出了關便是陳留了,老臣也是想落葉歸根。”

劉備這下更是驚訝了,他從來不覺得蔡邕這種人是個奇謀妙策之人,那不該是道德君子、學術泰斗么?這種人能有什么對付蠻夷的長遠治國之策?

不過,蔡邕那么大的面子,他敢說這話,背后是幾十年的學界泰斗信用背書,劉備也不至于不信。

蔡邕也看出來劉備的猶豫,淡然一笑:“陛下不信,將來自見分曉。以老臣觀之,關外也好,占城也好,自古以來都是華夏故土,只是修史之人,不知掌故、有所遺漏而已。”

上一章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