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帝國的崛起

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9-10-12  作者:九悟
 
說話的是一名五十多歲的官員,身穿緋袍,身量微高,消瘦,長須飄飄,頗顯俊逸之態。

“張都督此言似是而非,講的模擬兩可。看似前景無限,實則是廢策。本官有幾個問題倒要請教張都督。”

武英殿中正“開小差”的科道言官們瞬間振奮精神。說話的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劉宇。

這個官職,在此刻的武英殿中不能算有決定性份量的。但是,劉宇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大學士劉健一手提拔起來的。

早前,坊間傳聞首輔劉健不支持互市,看來傳言非虛啊!

張昭知道開胃小菜之后,正餐開始,拱手道:“不敢。請老大人提問。”

劉宇目視張昭,冷哼一聲,道:“本官不知道你的勞動…創造財富這個觀點是不是對的?但是,韃靼人并非是傻子。在草原上,其部駿馬或許僅僅百十兩銀子一匹,難道互市時,他們會以這個價格售賣嗎?

而你所說的絲綢、玻璃等奢侈品,售價動輒成百上千兩,韃靼人會買嗎?本官是擔心互市貿易根本無法做起來。

根據昔年互市的經驗來看,賣得最好的是酒、茶葉、鹽、鐵鍋這類物資。以駿馬換此類物資,最終,在雙方的貿易真的能是大明占到便宜?

你鼓動輿論,蒙蔽圣天子。居心何在?”

任何事情,都怕有心人研究。像張昭要廢除天下衛所,在洶涌的輿論中,連募兵制的弊端都被人指出來。此時,左副都御史劉宇對張昭的互市奏章研究就非常透徹。

張昭給弘治皇帝說:我們賣奢侈品給韃靼人,韃靼人賣戰馬給我們,他們肯定虧。

這是弘治皇帝對奢侈品沒什么概念。什么奢侈品,他消費不起?所以,他并不覺得張昭說的有什么問題。

但是,在劉宇這種老練的官員看來,這是扯談!

韃靼人又不是傻子。他們互市,是為了改善,追求美好的生活,他們要采購的是日用品。而歷年的互市數據也顯示出來這一點。

而且,來邊鎮互市的絕大部分都是些牧民、小貴族。這部分人的需求就是日用品。你在市場里運一堆奢侈品來,難道他們會買?

言官們紛紛交頭接耳。

“這話問在點子上。”

“此策不可行。”

“張都督到底年輕了些,于國事有些想當然。他在西北推行廢除衛所制時,也是幾番反復。此策只怕也要改改才行。”

在武英殿中的糾察御史吼道:“肅靜!”老大人們也是人,不可能個個都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遇到事情在御前私自議論幾句非常正常。而朝廷在議事時通常設糾察御史維持秩序。

張昭等議論聲安靜下去,方才從容不迫的道:“劉老大人別急著給我扣帽子。我自會解釋。

劉老大人的問題,說到底,是如何將奢侈品賣給韃靼人,對吧?

首先要明確一點,韃靼人的社會架構,牧民是貴族的附庸,其部落的大部分財富是掌握在少數權貴手中的。

所以,對日需品,諸如:酒、茶葉、鹽、鐵鍋這類的商品的需求,它是有一個上限值的。

我從來沒有說過不賣日需品。而是日需品和奢侈品相比,量要小。這就是我在奏章中寫到的,要將貿易總量提到百萬兩白銀的級別以上,方才有效果。

我敢問劉老大人一句,我朝的絲綢、玻璃、烈酒,對草原上的貴族沒有吸引力嗎?”

張昭講到這里,武英殿中的大部分人都聽明白。

說白了,就是用日需品把韃靼人“勾搭”過來,形成相互信任的貿易基礎。然后,把奢侈品大量的在貿易中賣出去。奢侈品的銷售對象根本不是那些韃靼牧民,而是那些貴族。

至于說韃靼貴族會不會買絲綢,玻璃,烈酒,這是基本不用想的問題。國朝的絲綢行銷海外,千金難求!

大明肯賣,草原上的貴族絕對會買。只不過,他們以前是靠搶。商隊偷偷出塞那點量,根本無法滿足其需求。

最后,總的算下來,大明是賺錢的。

這就是張昭說的貿易順差。

李東陽輕輕的點頭。難怪李幽給他回話,張昭說要到百萬兩白銀以上。原來在這里等著的。

劉宇微微愣了一下。他精心準備的問題,就這樣被張昭三言兩語化解。他總不能當眾說瞎話,說韃靼貴族不喜歡絲綢吧?

張昭出列對弘治皇帝行禮,朗聲道:“陛下,貿易的商品,一定要嚴加限制。

譬如:藥材是絕對不賣給韃靼人的。不能為其人口繁衍增加。醫書、各種工藝書籍,不允許其購買。鐵鍋,可以賣。但是鐵塊等戰略物資一定要限制。

而趁著雙方貿易的東風,大明的四書五經、佛經、道經全部都可以往草原上傳播。

至于,打開奢侈品的銷路,臣還有一個建議。但凡小國朝貢,陛下可以賞賜這些禮物,形成風氣。而定價由朝廷說了算,不可叫大明虧損。”

弘治皇帝微笑著點頭,“張愛卿所言甚是。”

文臣班列中,禮部尚書張升微微皺眉。總覺得朝貢這樣搞,有失天朝上國的顏面。但是張昭也就含糊的提一句,而且涉及貿易,他也不好貿然開口反對。

劉宇出列,對弘治皇帝躬身一禮,道:“陛下,臣還有疑問要問張都督。”

等弘治皇帝點頭后,轉身側對著張昭,再次質問道:“張都督,即便如你所言,大明可以在貿易中占到優勢。但是,所需要耗費的物力、人力呢?

比如在宣府開互市,是否需要調集多少兵馬鎮守,收稅賬目如何算,日常如何管理。若是將貿易量上升至每年百萬兩白銀的級別,朝廷支出會增加多少?”

這有一條反對的理由。

但凡做事,肯定需要耗費人力。而國朝的商稅慣例是三十稅一,而且還非常難收。一大堆人有商稅豁免權。譬如舉人上路,帶一堆貨物隨行,他是不用交稅的。

進士、官員,那更不用說了。

那么,如此規模的貿易交易,搞不好朝廷收的稅,還不夠各種互市開銷的。

上一章  |  明帝國的崛起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帝國的崛起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