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蜀山懸劍傳

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兵源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4-19  作者:大明終始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

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普天樂·秋懷》張可久〔元代〕

在川幫弟子和安西北庭行營各級將領混編前,川幫精銳自視甚高。

通常情況下,要論單打獨斗,唐軍中的老兵根本不是江湖門派的對手。

歸根到底,是兵源的問題。

始于西魏北周,鼎盛于隋唐的府兵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農閑訓練,戰時從軍打仗,武器和馬匹自備。

朝廷在全國各地設立折沖府,負責府兵選拔和訓練。

這些農民被選入折沖府訓練時,已經是青壯年。

除非是家傳武學,亦或者天賦異稟者,絕大多數士兵終其一生,也很難練成上乘武學。

在川幫弟子眼中,唐軍中的大部分士兵練習的都是外家功夫。

僅以力量來源來說,外家功夫以肌肉震顫發力為主,而玄門內功以氣脈筋膜鼓蕩發力為主。

這些區別,在習武之初,差別不大。甚至可以這么說,在初學時,外家功夫具有明顯的優勢。

初入門時,兩門弟子打斗搏擊,主要是拆解招式,力量對抗。

外家功夫易學易練,剛勇威猛,主於搏人。一旦交手,身材弱小的玄門弟子往往不是外家弟子的對手。

但玄門弟子內力初成后,就能慢慢感知到對方勁力關節的轉換線路,做到身隨意轉,應手而擊。

再往后,內力養成,心隨意轉,意到法隨:若感應對方勁力的虛弱點、斷續點,就能即刻進行攻伐和截斷;

若感知對方的強盛點,就能瞬間避其鋒芒,巧妙化解,辨其重心,摸清發力軌跡,再依托于身架結構,騰挪躲閃,進行引導和破壞。

川幫弟子大都出自蜀中各大門派,自幼修習玄門內功,習武練拳之前,先學丹法練氣之功。

丹田筑基、內力初成后,再學武功招式。內力發動,肢體隨之,亦即“內則為氣,外則為拳。”

道門傳承的玄門內功中有易筋、易骨、易髓、易血、伐毛之分,這是用煉形的次第對功夫境界進行區分。

人身有十二對大筋,通達手腳頭腰,聯絡骨骼關節,傳導身體動能。

未曾習武之人,大筋中陰質僵濁,部分大筋甚至黏連僵直,無法傳導,所以手腳舉動虛浮無力,出拳難穿魯縞。

易筋煉形之法,如同“架梁斗榫”。建房時,架上大梁,扣好搭緊榫卯,房屋骨架靠榫卯梁斗結構,穩然立起。

人之骨架靠十二對大筋立起,骨架對正,榫卯合度,就可骨現鋒楞、大筋騰起、筋線發顯。

以此發力,周身大筋共振顫動,如同揮鞭之勁,大筋和骨節共鳴崩響,神威迅烈,震驚四眾,此為“筋骨齊鳴”。

以此勁力擊打,勁氣劇烈震蕩,如同揮動錘鞭,可開磚碎石。被擊中者如受牛撞馬蹬。

以此勁力防守,感覺有使不完的力氣,耐力和抗力倍增,周身不畏常人拳打腳踢。

折沖府兵中的精銳,絕大多數也就練到此重境界。而對于玄門弟子來說,這才是第一步。

在第一重易筋境界之后,武道修持進入易骨煉膜階段。

第二重煉形境界,注重修煉骨膜和筋膜。此時周身各關節和骨面筋膜受到氣血滋養,開始鼓蕩充能。

到此境界,氣血勃發,骨骼強硬如鐵,磕擊硬物而不傷,亦無痛感。即便紅腫也會迅速氣血充盈而消腫。此時與人硬手磕臂,對手會覺痛入骨髓,如被鐵棒擊中,縮手呼痛。

此時,周身關節內節節貫串,氣血鼓蕩形成掤勁,骨節承力內斂而肌腱放松拉長,此為“骨升肉降”,俗稱“玉樹掛寶衣”。好像是骨架子支愣愣四面八方撐起,但是筋膜肌腱卻像柔軟的衣服一樣掛在架子上。

由于周身外軟內硬,如綿裹鐵,以此勁力防守,軟手相接,對方如觸敗絮,無從著力。松軟拉長的筋膜可以像皮筋線團一樣纏繞,化解對方的勁力變化。

倘若對方罡氣強悍,能夠侵入護體真氣,一旦觸及“玉樹”骨架,一身骨架可將承載的勁力傳導至地面,繼而生出反撲之力,甚至將對手反彈擊傷。

丹道內煉進入第三重境界,丹鼎初成,周身精氣從筑基初期的氣血渾濁到后期精華沉積內斂。

周身氣血勃發,蟾月之光顯明,丹田火熱,兩腎如有涌泉沸水,口中玉液充滿,氣息帶動筋膜進入橐龠呼吸。

對于玄門弟子來說,這才算玄功初成,方能下山行走江湖。

天下門派,成千上萬,但能以正宗玄門心法開宗立派,統領本門武功的,才稱得上是名門大派。

這些名門大派中,又以少林、昆侖、峨眉等七大門派為首。

這些玄門功法乃是各大門派的立派之本,皆不外傳,軍隊中鮮少有士兵能得其內秘。即便僥幸得之,無三至五年純功難以達成。

這就是尋常唐軍將士單打獨斗時,很難勝過江湖俠客的原因。

然而,安西北庭軍的兵源卻不同于折沖府的府兵。

安西北庭軍的精銳除戍邊漢人外,還有很多來自龜茲、于闐、疏勒和碎葉等西域諸國的胡人,出自昆侖、天山等西域大派。

其武功心法雖與中原武林不同,卻也有極其獨到之處,在某些方面甚至勝過中原武學。

除此以外,安西北庭軍中還有一部分被招安的馬匪。他們曾經是縱橫絲綢之路的悍匪,連當地昭武九姓的胡商都不敢招惹。

匪幫被唐軍剿滅后,一部分相對忠勇的馬匪被唐軍招安,成為邊軍的一員。

正是由于安西北庭軍特殊的將士構成,才被稱為虎狼之師,替大唐開疆拓土,威震西陲。

也正因為如此,當李嗣業將軍率領安西北庭行軍抵達鳳翔勤王時,肅宗親自設宴款待。

收復兩京后,其強悍的戰力令叛軍驚懼,也令朝廷警覺。

李嗣業將軍死后,朝廷不斷將荔非元禮、段秀實、白孝德等軍中高階將領調離至其他軍隊中。

尉遲驃騎挑事后,雖然兩撥人馬再未發生過沖突,但白復認為兩方要想化解矛盾,真正融合,只要一個辦法——以武會友。

對于武者來說,只有打的對手心悅誠服,對手才會真正地尊重你!

果不其然,幾場實戰下來,雙方勢均力敵,惺惺相惜。

步戰時,蜀山一脈的絕世武功讓安西北庭將士大開眼界:

如果說,西域功夫如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刀客一騎絕塵、七劍傲下天山。

那么,巴蜀武功就是劍閣崢嶸而崔嵬,鶴飛不得過,猿猱愁攀援,夔門當關,劍仙橫絕峨眉巔!

馬戰時,安西北庭精銳悍勇無匹,將自身武功與馬戰完美結合,令川幫騎兵佩服的五體投地。

戰陣演練時,雙方攻守兼備,教學相長,各有收獲。

安西北庭軍的馬戰戰法從匈奴、突厥、吐谷渾等部落的戰術中演化而來,學自草原上的狼群獵殺之術。

與中原軍隊酷愛的重甲騎兵不同,他們更講究人馬輕甲,來去如風,千里奔襲,圍獵奇襲。

川幫弟子的戰陣除了唐軍傳統的步戰之法,如一字長蛇陣、二龍戲水陣等,還有時隔數百年,重現天下的戰陣——諸葛武侯八陣圖!

上一章  |  蜀山懸劍傳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蜀山懸劍傳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