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華雍溫和么?
他也覺得自己是溫和的。
他只是在董必權之案事發前,暗中讓諸位大臣接到了一封國庫已空的消息罷了。
這些人會慌神國庫真的已空,再到董必權之事揭露,他們自然要有志一同高喊清算戶部。
陛下敢讓人如此猝不及防清算戶部核對國庫么?
他不敢,他就算最終妥協清算,也要先把自己摘出去,但朝野上下義憤填膺,便是陛下自己的人不知內情,也會想要把國庫還剩幾何給弄清楚。
陛下還能怎么辦?
還不是得學自己,來個裝暈咯。
“殿下,崔公等人還跪在殿門口,請陛下恩準清算戶部。”天圓把下面的人打聽出來的消息遞上來。
“不急,讓他們拖著陛下,董必權那里還沒有松口?”蕭華雍剝開一個石榴,嘗了嘗味兒,“清甜可口,明兒摘幾個水靈的送去給呦呦。”
天圓抬起頭看了看不遠處紅彤彤的石榴,甚是喜慶:“諾。”
應下之后,天圓又道:“董必權有所松動,等兩日他見不著陛下,自然會開口。”
“唔,這幾日陛下都會病著,但崔征他們也跪不了多久,盡快撬開他的嘴。”蕭華雍吩咐。
董必權被關在天牢之中,不準人探視,蕭華雍也入不了天牢,天牢的人打扮是陛下的親信,他們有一兩個人也不敢妄動。
董必權等著陛下的傳召,蕭華雍的人把外面發生之事一字不漏傳遞給他。
“董公,早些交代,才能保全董家人。”
“貴主人不曾露面,也未有只言片語遞話,我憑什么相信?”董必權面無表情坐著。
“董公眼前可還有別的一搏之法?”獄卒問,“董公須知,陛下已被逼到這個份兒上,萬不能保全于你,國庫的虧空,戶部的貪污,注定是董公抗下。”
此話一出,董必權心中一驚,他竟然
知曉自己是為陛下做前鋒。
“董公,你若交代也是一死,我家主子或許還能為你保全董府諸人。”獄卒循循善誘,“若你不交代,董公不妨想一想,康王府的下場。”
“你——”董必權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他竟然連康王也是陛下之人都知曉!
獄卒不理會他,接著道:“康王府的郎君尚能因著是皇室人茍活,董家可沒有皇親。”
董必權又想到了康王府三郎,心緒開始紛亂。
“貴主人如何保全我董府?又如何讓我妻兒余生溫飽不愁?”董必權問。
“這就要看董公信與不信。”獄卒只是傳話,“信則有一線生機,不信也不過是滿門抄斬。”
說完,為了不引起懷疑,獄卒沒有久留,毫不停滯離開。
兩日了,陛下稱病兩日,崔征和薛衡兩人領著百官禁宵前離宮,晨間又來跪求面圣。
第三日,蕭華雍終于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隨意翻了翻,他站起身:“去見陛下。”
劉三指看著弱不禁風,面色慘白,人比前些時候好似更清瘦了的太子殿下,不敢阻攔,要是太子殿下也在門外一跪,他可擔不起責。
劉三指入殿稟報,蕭華雍是第一個被允許入內探望的皇子。
“七郎來了,坐。”祐寧帝是真的眼眶發青,唇邊還起了紅疹。
“阿爹喀喀喀喀……”蕭華雍一陣猛烈咳嗽,勉強行了禮坐下,“阿爹,戶部……戶部到底發生何事?”
祐寧帝一聽到戶部兩個字就忍不住頭疼,揉了揉額角:“戶部虧空,五年稅銀不知去向,這事兒若是讓文武百官知曉,無人能安生。”
蕭華雍聽聞驚得急速咳嗽,咳得眼角泛紅:“董必權……他,他好大膽!”
“是阿爹任人不明。”祐寧帝垂頭嘆氣,頗有些自責。
“阿爹……兒覺著喀喀喀喀……大臣們或是聽了些風聲……”蕭華雍費力地說道,“如此拖延下去……恐更令他們不安啊……”
“阿爹已想到法子,七郎莫要擔憂。”說著祐寧帝吩咐劉三指,“宣崔征、薛衡、陶專憲及六部尚書。”
祐寧帝用了兩日的時間清點完戶部,已經有了章程,他只傳召了八個人。
這些人這幾日都被折騰得狠,祐寧帝語氣平和,將戶部的事情如實告知了他們,聽得幾位大臣眼前發黑,戶部貪腐比他們所想還要嚴重,為了抹平賬,祐寧帝又在其他地方增添了一些不存在的賬目。
“是朕任人不察,才釀此大禍,這消息卻不能走路風聲,否則四方夷族必然趁機興戰。”祐寧帝直接把問題甩給諸位大臣,“諸卿商量出一個章程吧。”
幾人都懵了,他們心中的國富民強竟然只剩下一個空殼,崔征問:“陛下,這些貪墨的銀錢可有線索?”
“朕會命人拷問董必權。”祐寧帝答,“眼前是如何瞞下此事。”
是的,這件事情不能捅出去,否則就是亂國之始。
“陛下,既要瞞下此事,就需得從輕發落董家。”薛衡道。
一提到這個祐寧帝面色就鐵青,朝臣們不知內情,自以為陛下心里不利爽,為大局著想,陛下還得要為這等膽大包天之徒善后,還不能痛快地處置,自然心生不滿。
更不敢輕易開口,就怕今日為董必權求情給了陛下一個臺階下,日后董必權再被翻出別的罪名,自己吃力不討好。
蕭華雍看了看眾人,在天圓的攙扶下緩緩跪下:“陛下,罪不及妻兒,董尚書之錯便由他一人承擔喀喀喀喀喀……”
蕭華雍咳得撕心裂肺一般難受,祐寧帝大步上前,親自將他攙扶起來。
握著他的肩膀,比上一次還要瘦弱了不少。
崔征等人看著蕭華雍又是感嘆又是惋惜,太子殿下有擔當,可惜這身子……
最后的結果,董必權被判秋后問斬,戶部由五部尚書聯合中書省和尚書省清算,核算出了一個虧空數額,這才安撫住百官的心,而董必權貪腐之數甚巨,有太子求情,免于妻兒追責,祐寧帝只抄了董家,董必權三代子孫不得入仕。
百官得知之后,都感念太子殿下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