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活埋大清朝

第274章 朱和墭快使壞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12-02  作者:大羅羅
 
“世子爺,吳三桂過長江了!”

當吳三桂過長江的消息傳到朱和墭這里的時候,已經是大明定王監國二年的六月下旬了。眼看就要到七月了——這可是農歷的七月,換算成西歷就是秋風將至的八月了。

這日消息傳到時,圣人世子爺正在黃埔島上的軍學堂主持一場小型軍議。

黃埔軍學堂在朱和墭剛剛成為廣州之主的時候就開始建設了,搞了差不多一年,現在已經完成一期工程了——也沒有什么高樓大廈,就是概了二三十排非常簡潔中式的磚瓦房、一個大校場、一個靶場、一個土堆棱堡、一個碼頭。

另外,一同建成的還有一座船廠,一個鐵工廠、一煉焦廠......都是實驗性的工廠而已,規模不大。

而軍學堂和三座小工廠的到來,還是給原本冷清的黃埔島上帶來了不少人氣。

軍學堂的師生加上教導兵,總共有兩千余人。而三座工廠的工匠加上小工,有一千二百人。另外還有數百名工匠和軍官的家眷也上了島。

這些人都聚集在黃埔島的東島上,圍繞著軍學堂形成了一個“軍鎮”,朱和墭自萬族大會結束后,每個月都有十天在黃埔島上度過,其余二十天則分別在廣州城內和海珠島上度過。

在廣州的十天,主要工作是繼續推動“廣東土改”,管理北廠、內廠、南廠的業務,監督廣府的“大基建”,以及管理廣東朝廷的財政。

其中又以財政為重中之重......有了錢,其他的事兒才好辦啊!

現在廣東朝廷的財政主要靠三塊在支撐,一是貿易,廣東和福建都是千年海貿中心,即便經過了明末清初的大亂,也還余下白糖、鐵器、瓷器等三個賺大錢拳頭產品,這些年茶葉又有點起來(英國東印度公司帶起來的),再加上朱和墭搞起來的甘蔗酒、高品質的顆粒狀黑火藥和香水,一共形成了七大高附加值的拳頭產品!

在這七大拳頭產品的帶動下,重新對外開放的廣州很快就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外商,迅速恢復了昔日的國際貿易龍頭地位。不過貿易的繁榮不等于稅收的暴增,要不然明朝也不會窮死了!

所以朱和墭得花不少精力在“督稅”上......而他收稅的思路則是“簡單”和“盡收”這兩條。

所謂“簡單”就是盡量簡化稅收的方式——太復雜了下面人容易撈,而且朱和墭也沒那么多高素質的干部。

因此他收取商稅的主要手段,就是在交通要道設立稅卡加上丈量車船的長、寬,根據車船的長寬收取固定稅——就是買路錢嘛,老本行了!

而“盡收”則是甭管是誰的車船,一律要交稅!

哪怕朱天王這個監國出巡,只要坐車、乘船,就得依法納稅!既然監國都不能免,別人就只能乖乖交錢了。

當然了,這種“買路錢”一樣的稅收得不重,而且稅卡、稅關也不多,不會對內外貿易構成什么影響。

但是因為稅基廣、稅收成本低,所以總收入相當之可觀!

除了和貿易相關的“買路錢”之外,廣州朝廷的另一大財源就是“保護費”了,就是根據下面各個宗族的土地、人口去征糧、征兵。

另外,在廣東“官私土地”上的私產,也要繳納相應的“保護費”。

而收取“保護費”,同樣是奉行“簡單”和“盡收”兩大原則!

沒有誰可以不交“保護費”,連朱天王、朱和墭兩父子在擁有的私產和以兩人為首,搜羅了一批朱明子孫拼湊出來的“潮州朱氏”,也一樣要交“保護費”。

同樣因為“簡單”和“盡收”兩大原則,所以盡管“保護費”的費率不高,但是總收入卻也不少。

而廣州朝廷的第三大進項,則是官產自營——主要是官有土地的地租和東、南、西、北、內五大廠的利潤。這部分錢搞起來就比較難了,朱和墭在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還專門組建了一個以龐太監、小公公、斯文白、于二爺、大波玲為核心的管理團隊。

在海珠島上的那十天,朱和墭的主要任務就是抓教育了。海珠島上那座規模極大的慈度寺,現在已經被改建成了自然大學堂。不過這座學堂并沒有學生,只是一群正在接受培訓的教師。

朱舜水、顧炎武、屈大均,還有屈大均的從子屈華杰,以及澳門的主教羅文藻,組成了學堂的管理層。另外,還有通過去年的科舉考試選出來的十幾個“真學霸”組成了教師團。

朱和墭上了海珠島后,首要的任務就是給這些人上課,指導他們自學成才;其次則是在這些人的幫助下編寫原儒學、算學、自然法術學等學科的教材;最后才是做他的“法術試驗”......

而在黃埔島上的這十天,朱和墭除了處理一些中書省送來的日常政務,就是盯著軍校的教育、訓練,以及新式武器的試驗。有時候還會和諸葛軍師、楊起龍、邱榮、陳上川、吳三畏等軍事幕僚們一起商量軍事改革或北伐計劃。

說實在的,朱和墭的勢力現在還處于草創初建當中。別看崛起得很猛,但是根基終究還沒打好。他不像吳三桂和耿精忠那樣擁有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擁有龐大而且盤根錯節的軍政集團。

他用來起家的老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義軍集團”,說得難聽一些,不過就是一群稍微有點理想的山賊罷了。后來拿下了揭陽縣城,造反事業才算上了軌道,開始有比較多的讀書人加入。財政上也稍微寬裕了些,所以朱和墭可以開始辦學校、開工廠、建制度、興軍事。雖然開了不少“金手指”,還的確得到了幾個能人的相助。但是發展的時間終究太短,積累不足,可以說是起步艱難。

等打下澳門、廣州,朱和墭的事業才算進入了起飛階段。有了廣府的人口和從澳門天主教會還有廣州城內的尚藩王府中掠來的財富,以及廣府這個本就財源滾滾的貿易中心。朱和墭總算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不過他想干成的事情又大又多,攤子一個個鋪開后,朱和墭就有點忙乎不過來,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而讓他有點無語的是,他自己恨不能一天有十三個時辰,好大干快上。可是下面的人卻一個個看著都挺悠哉,連諸葛三和、楊起龍、吳三畏這樣的人物,辦起事兒來也慢悠悠的。

哪怕朱大圣人給他們一個個“升職加薪”,這幫艱苦樸素的原儒高官們的俸祿,都從原本的每月幾十兩一路漲到了每月一百到五百兩,還給他們每個人都在廣州府城內分了大宅子,這幫人的節奏還是快不起來。

誰讓些人都習慣了農業社會的慢節奏,而朱和墭自己則是信息社會的快節奏呢?

當然了,這個“慢節奏”只是朱和墭自己認為的,底下人不管是高官還是中層、基層,這些日子都有一種忙得快要飛起來的感覺。

而當這些人聽說吳三桂已經渡過長江的消息,干勁立馬就更足了,馬上就有人給朱大世子出謀劃策了。

“世子爺,吳三桂可是卯足了勁過江的,一定會利用其士氣正盛的機會尋求和玄燁進行決戰。而玄燁的兵馬錢糧雖然遠比吳三桂要多,但他的八旗兵早就衰弱了,新建的包衣奴才軍又不可能馬上練起來......形勢對吳三桂大大有利啊!”

說話的是楊起龍,他是軍師府里面分管情報的,也朱和墭的“戰略顧問”,戰術上的能力他不如諸葛三和,但是在大戰略方面卻要強過那位諸葛軍師。

“楊軍師,”朱和墭也顯得有那么一點擔心,“咱們該怎么......”

他的話沒說完,不過楊起龍和在場的這些聰明人都懂,他的意思是“該怎么使壞”。打天下嘛,哪兒有那么偉光正?使點壞很正常。

“世子爺,”開始時以“天才軍師”自居,但是發育了一會兒,居然變成了個將帥的諸葛三和還搖著那柄“軍師扇”,皺著眉頭分析道,“吳三桂雖然過了長江,但是他的目標還是武昌和漢陽二府,只有奪取這二府,他才能控扼長江水道和漢水水道,然后北上襄陽、東下金陵就自如了。

這個道理,康熙手下的高人一定也懂。所以康熙不會輕易從武昌、漢陽抽調兵力,而吳三桂一定會想盡辦法促使康熙調走武昌、漢陽的兵!咱們要使壞,就能從這方面入手......”

方向已經找到了!

可是怎么使壞呢?

朱和墭知道這個諸葛軍師肚子里的壞水不夠多......在如今的廣州朝廷中,最壞的肯定就是楊起龍了。

想到這里,他就把征詢的目光投向了楊二軍師!

上一章  |  活埋大清朝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活埋大清朝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