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2058章 推讓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10  作者:雁九
 
九阿哥從清溪書屋出來時,外頭只剩下還沒有進去的幾位阿哥。

十四阿哥收了懷表。

一刻鐘。

九阿哥看在眼中,不由好笑,道:“怎么的?看出什么了,一會兒也跟爺說說……”

說著,他示意十阿哥進去。

九阿哥自己不著急出園子,打算等十阿哥。

十阿哥點點頭,進了清溪書屋。

十四阿哥道:“應該是哥哥們的差事不同,汗阿瑪教導的時間也分了長短。”

九阿哥好奇道:“除了大哥、三哥,不是都差不多么?”

十四阿哥搖頭道:“不是,四哥、八哥跟九哥是一刻鐘,五哥跟七哥半刻鐘。”

前頭三人的一刻鐘也不同。

四阿哥也正好一刻鐘,八阿哥那邊將近一刻鐘,九阿哥這里一刻鐘出頭。

十四阿哥心里犯嘀咕,就小聲問道:“九哥,汗阿瑪跟您說什么了?”

四阿哥與八阿哥都是有上進心的,又是正經差事,能說上話,九阿哥這里說什么說這么久?

九阿哥瞥了他一眼,道:“還能說什么?不就是部院差事么?”

至于伊桑阿家的事兒,九阿哥就沒提。

否則外人看著,該以為他拐著彎兒的巴結太子。

十四阿哥臉上帶出不信來,道:“理藩院是閑衙門,能有什么差事?”

九阿哥帶了得意:“哪有什么閑衙門不閑衙門?只看用不用心罷了……”

十四阿哥倒是也聽過一嘴,曉得九阿哥在弄官燒鍋。

他就道:“到底是小道,叫我看,想要更好的安撫蒙古也簡單,修路,增設臺站,一路修到喀爾喀去,這兩下里往里緊密了,自是疆域永固。”

九阿哥看著十四阿哥,一言難盡,道:“想的簡單,那路修好了誰使?”

八旗將士能用,蒙古騎兵也能用。

但凡喀爾喀有異心,就能一路南下。

還有那臺站,按照現下規矩,是由臺站所在部落抽丁輪守。

那名義上朝廷的臺站,實際上更是蒙古各部的臺站。

戰時設立還罷,太平年景,本該減設的。

十四阿哥也明白過來,道:“這……不至于吧?”

小小蒙古,七零八碎的,被分割成各旗,還能齊心協力不成?

九阿哥輕哼道:“不至于?蒙古八旗人口不多,可內外蒙古加起來,人口將近兩百萬,是滿洲的三倍。”

雖說是“滿蒙”一家,可真的是一家么?

既要拉攏,也要防范。

否則蒙古不穩,國家都不安生。

實在是滿洲人口數太少了。

可漢人戶口數已經過千萬,人口五、六千萬。

十三阿哥在旁,對十四阿哥道:“如今真正安穩的只有漠南蒙古,漠北名義上臣服朝廷,可實際上并不為朝廷所控,漠西蒙古之前傷筋動骨,可等到休養生息后,日后還會有一戰。”

十四阿哥蹙眉道:“當時打準噶爾時,就該乘勝追擊,直接平了漠西。”

十三阿哥道:“沒有那么容易,準噶爾后頭有俄羅斯,喀爾喀三部也陽奉陰違,大軍不宜被牽制太久。”

再說,蒙古是部落遷徙,就算朝廷大軍打到西疆,也沒有什么意義。

九阿哥看著十四阿哥道:“你都在戶部好幾個月了,也該曉得戶部的銀子都是有數的,八旗跟綠營的俸祿都占了大頭,這要是打仗,那更是燒銀子似的,到時候銀庫空了,那剩下的天災人禍不管了?不止準噶爾需要休養生息,朝廷也需要休養生息。”

十四阿哥道:“就是覺得磨嘰,一個準噶爾,前后折騰了這些年,居然還沒有打下來。”

九阿哥道:“都打完了,后頭的人打什么?”

兄弟幾個說著話,十阿哥就出來了。

大家住了話音。

十三阿哥跟著進去。

十四阿哥想起了懷表,掏出來看了,挑了挑眉。

又是半刻鐘了。

誰在御前有體面,有多少體面,也這是佐證。

九阿哥道:“整日里琢磨這些沒用的?肯定是有事兒多說幾句,沒事兒少說幾句,汗阿瑪還能掐著點兒見人?”

十四阿哥道:“這事簡事煩也能說明問題,得了重用的哥哥們,差事也繁雜。”

“哈?”

九阿哥搖頭道:“你就瞎琢磨吧,仔細犯了忌諱。”

他早饑腸轆轆,招呼著十阿哥往小東門去了。

十四阿哥遲疑了一下,想著要不要開口,請兩位哥哥等等自己。

可是想著九阿哥的行事,他就閉嘴了。

開口也沒用。

他跟九阿哥這幾年關系疏遠了,還真沒有那個情分。

等到出了小東門,十阿哥才跟九阿哥道:“汗阿瑪給小阿哥圈名字了,弘暄。”

皇孫輩的名字,都是日字部的。

九阿哥立時就曉得是哪個字了,點頭道:“好,好,大富大貴、智勇雙全,這個‘暄’字侄兒當得!”

這就是趕早不趕晚的好處了。

如今皇孫是數得過來的,還能圈到好名字,要是排到后頭,還不知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名字。

十阿哥笑了笑,沒有說別的。

暄,還有寧靜淡泊之意。

這也是在敲打他。

真是可笑。

如今郡王府護軍、侍衛加起來幾百人,又是在皇父眼皮子底下,他還能有什么謀算不成?

這上了歲數,膽子小了。

九阿哥道:“十三阿哥越來越穩重了,早年也是碎嘴子來著,現下開始不愛吭聲;十四阿哥那里,是還沒有挨教訓,行事越來越歪了。”

十阿哥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都不是孩子了。”

九阿哥點頭道:“是啊,長了歲數,心思也大了……”

兄弟兩個到了阿哥所,就各回各家。

舒舒等著都有些不安,見九阿哥神色如常回來,曉得沒有大事兒,立時吩咐人去煮餛飩。

九阿哥摸了摸肚子道:“煮兩碗,給老十送去一碗。”

這是擔心十阿哥那邊沒有現成的東西吃。

舒舒道:“不是辰正之前就到了么?怎么耽擱這許久?”

明明應該回來補個早膳,眼見著就要拖到中午。

九阿哥就說了皇子們候見之事,有些不放心,道:“剛才人多,不好仔細問,一會兒爺去頭所看看,五哥都被說哭了。”

舒舒則是記下了榮嬪復位之事,道:“這得預備一份禮了。”

九阿哥點頭道:“問問大嫂那邊,隨著那邊行事就是。”

轉來轉去,后宮依舊是四妃格局。

即便還有咸福宮妃與妃份例的和嬪,也始終無法跟四妃相比。

舒舒覺得,這不是壞事。

有三阿哥立在前頭,對后頭的皇子也是保護。

還有就是康熙念舊,這樣宜妃的體面也穩固。

少一時,小餛飩上來,九阿哥吃了,才仔細說起陛見的情形。

“爺提了接十八阿哥出來,明兒你打發人進去問問娘娘,看什么時候接出來方便……”

九阿哥道。

舒舒道:“要是去海淀,還是要先打發人過去預備才妥當。”

自家拖家帶口過去,跟帶皇子過去,不是一回事兒。

九阿哥遲疑道:“尼固珠哄皇祖母的時候,口口聲聲說要帶皇祖母去抓雞,要不爺跟五哥商量商量,看是不是也請皇祖母過去溜達溜達?”

要不然他們吃吃喝喝去,將太后留在北花園,也顯得挺不孝順的。

關鍵是尼固珠都說出哄人的話了。

舒舒覺得不妥當。

太后出行,就是另一個預備。

下榻之處,都是行宮規制的。

可自己海淀那莊子,以養殖種植為主,主家的院子都沒有修,壓根也沒有貴人落腳的地方。

舒舒想起了自己想過的蒙古包餐廳。

在百望山腳下,草地平緩,沒有開墾出來。

那里正好可以安幾個蒙古包。

舒舒就道:“內務府那邊是不是有許多帳子?蒙古包帳子有么?”

圣駕差不多每年都要北巡,沿途就要用到帳子。

也是圍帳,只是跟蒙古包還不一樣。

九阿哥想了想道:“應該是有吧?反正理藩院是有的……”

內館跟外館的房舍數目是固定的,有的時候來的各部從人多了,就有支帳子的。

舒舒就道:“那能不能借用幾頂帳子,回頭叫人在百望山支帳子?”

九阿哥馬上就反應過來了,道:“再烤一只羊,就跟在蒙古一樣了……”

說到這里,他眨了眨眼,道:“這個咱們不牽頭,讓五哥牽頭,既孝敬了皇祖母,還擔了干系。”

舒舒:“……”

這可真是好弟弟。

九阿哥解釋道:“因為二阿哥之事,讓皇祖母跟著操心了,五哥正不自在,也該他盡盡孝心。”

舒舒道:“那爺跟五哥商量著來,不必勉強。”

九阿哥起身道:“爺這就去,爺記得清楚,那年皇祖母回科爾沁,歡喜著呢。”

說罷,他就挑了簾子出去,往頭所去了。

舒舒想起了蒙古包餐廳的計劃。

那還是三十七年的想法,一直沒有從手。

現下想想,瓜田李下,還是避諱著些。

即便九阿哥在理藩院,也不好真的跟蒙古王公往來密切。

偶爾來一次自己的親子活動,就行了。

還有就是,康熙依次召見成年皇子,這叫外人怎么看?

叫皇子們怎么看?

目前九阿哥所知的,就是三阿哥給了恩典,十阿哥給了恩典,那其他人也是恩典么……

上一章  |  我的公公叫康熙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的公公叫康熙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