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不列顛之影

第二百一十八章 黑斯廷斯之夜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10  作者:趨時
 
短暫的中場休息之后,燈光再度亮起。

觀眾席上的喧嘩尚未完全平息,宮廷仆役端著托盤穿行其間。

所有人都還沉浸在李斯特的演奏余韻中,那是一種既驚駭又迷醉的體驗,整個白金漢宮的空氣都殘留著琴音燃燒后的灼熱氣味。

此時,報幕官走上舞臺。

他的聲音不高,但卻異常清晰。

“先生們,女士們!接下來,請以最隆重的敬意迎接倫敦愛樂協會終身名譽指揮,闊別音樂舞臺多年后重新登臺的……亞瑟·黑斯廷斯爵士!今夜,他將親自執棒,首演獻給‘滑鐵盧英雄’的樂章《威靈頓進行曲》!”

這一刻,整個大廳忽然安靜了下來。

空氣似乎微微一滯,許多賓客的神情從困惑轉為驚訝,仿佛沒聽清似的。

“威靈頓?”有人低聲重復了一遍這個名字:“我聽到了威靈頓公爵?”

前排的幾位貴族相互對視,貴婦們也在小聲議論。

白金漢宮的所有賓客在抵達的時候便收到了今晚的節目單,他們理所當然的在上面看到了亞瑟的名字。

而這個安排也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畢竟今晚的來賓里可不乏亞瑟爵士的樂迷。

要知道,在亞瑟正式宣布告別音樂舞臺前,他在倫敦可一直都是小有人氣的。

不管在倫敦還是在巴黎,身材和外貌條件不錯的鋼琴演奏家總是會受到夫人們的追捧,亞瑟也小小的吃到了這一口紅利。

正因如此,那幾位自詡亞瑟爵士核心粉絲的夫人開場前便一直在與閨蜜打賭,她們認為那個巴黎來的匈牙利鋼琴家固然很有實力,但這不代表他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潰“如夢似幻的黑斯廷斯”。

但很顯然的是,令這些夫人始料未及的是,亞瑟居然沒有選擇以鋼琴獻藝,而是搬出了一首進行曲。

這一轉折讓整個大廳的氣氛陡然改變。

音樂廳的空氣被重新擰緊,竊竊私語的聲音此起彼伏,就像是海浪拍打著白金漢宮的金色穹頂。

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排的威靈頓公爵身上。

老公爵緩緩抬起頭,那只骨節分明的手放在拐杖上,臉上還帶著些不常見的錯愕。

他同樣對今晚亞瑟的新曲一無所知,也來不及思考這突如其來的榮耀意味著什么。

維多利亞側過頭去,微笑著向威靈頓開口:“這是獻給您的,閣下。”

她沒有使用太多的修飾詞,語氣真誠得幾乎有些笨拙:“雖然您在半島戰爭中已經有一首貝多芬作曲的《威靈頓的勝利》了,但是我想,我們還欠您一首滑鐵盧的。”

“滑鐵盧啊……”老公爵低聲重復了一遍,他沙啞的感嘆著:“那一仗我記得太清楚,以至于我寧愿永遠別聽到它的名字。”

他說著,嘴角浮出一點淡淡的笑。

“不過……”威靈頓公爵頓了頓,轉頭看向維多利亞,微微俯首道:“如果這是來自陛下的心意,那一切就不同了。”

話音剛落,坐在一旁的利奧波德便順勢接過話頭:“為了這首曲子,亞瑟爵士和阿爾伯特費了不少心思,這首曲子本來應該在今年的滑鐵盧紀念日獻給您的,但是……您也知道的,那個時候,威廉陛下的身體……但愿這首曲子也能給阿德萊德王后帶來一些安慰。”

威靈頓微微點頭,沒有追問下去。

大廳的光線緩緩暗了下來。

輕微的氣流掠過水晶燈燭焰,火光搖曳,倒映在金色的壁飾上,看起來就像是無數面隨風飄動的戰旗。

極輕的腳步聲,從舞臺后方傳來。

最初,那聲音幾乎細微到難以察覺,卻又帶著一種令人不敢忽視的節奏感,堅定、從容、穩健。

下一瞬,幕簾從兩邊拉開,一道修長的身影在光線與陰影的交界處浮現。

深黑的燕尾服服,款式是典型的薩維爾街剪裁,肩線筆挺,腰部收窄,衣擺在步伐間自然展開。

胸前系著的潔白絲質領巾,折角翼領襯得下頜線格外清晰。

左手的白手套被輕輕迭在掌心,右手握著那根短而修長的象牙指揮棒。舞臺上的燈光投在他臉上,光影在他顴骨與下頜間游移,襯得那雙眼睛比平常更顯深邃。

當亞瑟走上臺時,整支圣詹姆士劇院聯合樂團幾乎同時起立。

沒有人鼓掌。

沒有人敢鼓掌。

因為那種氣場本身,就已經讓一切聲音顯得多余。

他并非李斯特那樣,可以主動吸引他人目光的音樂家,但當他出現時,整個音樂廳都被置于他的掌控之下。

腳步聲在指揮臺前停下,背影筆直。

亞瑟沒有立刻舉棒,只是微微低頭,摘下手套,整齊地迭放在譜臺一側。

這動作近乎儀式化,卻不顯做作。

當他抬起頭時,整個白金漢宮的光線仿佛都在他面前聚攏。

他環視觀眾,目光掠過王室成員、貴族、外交官和音樂家,平靜而鋒利,像是要確認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已做好準備。

坐在側廳的李斯特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他半倚在座位上,手指輕輕摩挲著手套,嘴角浮出一點輕蔑的笑。

在他看來,亞瑟·黑斯廷斯這家伙不過是在裝神弄鬼。

側廊的陰影里,弗洛拉靜靜地望著那道立在光下的身影。

她的位置不算靠前,甚至有些偏僻。

但這樣的位置卻給了她一個獨特的視角。

她從未見過亞瑟這樣。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她簡直不敢相信舞臺上那位冷靜到看不出半點情緒波動的指揮家,同時也是肯辛頓宮里常常可以看見的那位家庭教師,和藹、親切,甚至偶爾有些曖昧。

她的心,跳得有些快。

亞瑟舉起指揮棒的一瞬,弗洛拉幾乎能感覺到那股破開空氣的力量。

不帶感情的優雅,生而不凡的威壓。

此刻,在他的手下奏響。

軍鼓炸響。

那一聲像是擊在她心口上。

銅管接續而起,低音弦在后方鋪開。

每一個音符都被亞瑟掌控得近乎苛刻。

他不做夸張的手勢,也沒有李斯特那種戲劇化的激情,而是以一種近乎冷酷的精確在驅動整個樂團。

整個樂團如同一支整裝待發的軍團,在亞瑟的手下迅速列陣。

弦樂齊整地起勢,銅管以傲然的音色突入主題,節拍明快、節奏干凈,仿佛士兵們的靴底同時踏在碎石路上。那旋律并不沉重,也沒有貝多芬式的英雄敘事,而是輕盈、昂揚、帶著近乎驕傲的喜悅,那是勝利后揚眉吐氣的快意。

這便是《威靈頓進行曲》。

指揮棒的每一次揮動都精準、克制,像是在操縱某種機械式的奇跡。

指揮棒落下的方向,就是整個樂團呼吸的方向。

當他抬眉,音符便躍起。

當他一頓,連空氣都隨之靜止。

漸漸地,節奏開始擴散。

銅管嘹亮,軍鼓穩如鼓點心跳,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應和在其中翻涌,像萬軍的步伐與軍旗在獵獵作響。

觀眾席最初是安靜的,他們尚未從李斯特的火焰與浪漫中回過神來。

但隨著旋律的推進,他們的身體開始輕微地晃動。

在王室席位前方,維多利亞女王的手套輕輕叩著扶手,她看起來有些緊張,但是卻掩蓋不住她眼中的光。

威靈頓公爵端坐不動,但隨著樂曲深入,這位滑鐵盧英雄的腳尖也開始隨著節奏輕點。

在后排的貴夫人間,一陣輕微的吸氣聲此起彼伏。

她們互相對視,表情從驚訝轉化為了某種微妙的崇敬。

金發的貴族小姐用扇子掩著嘴:“我好像能看見威靈頓公爵的凱旋。”

她的同伴沒有回答,只是抿著唇,目光緊緊追隨指揮棒的每一次落點。

靠在座位上的李斯特緩緩坐直了背,臉上的笑意也一點點的收斂。

那種表情不再是譏諷和輕蔑,而是帶著些凝重與不甘的復雜神情。

他聽出了亞瑟的節奏,不同于大部分英倫作曲家的穩重,其中蘊藏著的,不是情緒的噴薄,而是意志的堅定。

他突然意識到,亞瑟并非在取悅聽眾,而是在命令他們。

樂章第二段起勢時,銅管如疾風,弦樂如浪潮,節奏越來越密,速度略微加快。

指揮棒像劍一樣劃出弧線,當他抬起手,全場都隨之吸氣。

當他落下,全場的呼吸便與鼓點一齊爆發。

主旋段輕快的三連音,反復的八分節拍,明亮的C大調和弦如金色洪流般傾瀉而下,觀眾席上第一次爆發出不受控制的驚嘆,他們幾乎忍不住要跟著音樂打節拍。

亞瑟的手勢忽然一頓。

那是一種極其微妙、幾乎察覺不到的轉折,他的右手輕輕抬起,向外一揚,像是在將舞臺上的節奏推向整個大廳。

那根象牙指揮棒并沒有直接落下,而是在空中劃出一個優雅的圓弧,隨后停在半空。

觀眾原本只是輕輕晃動的身體,然而卻感到了一種奇異的牽引。

那節奏似乎離開了樂團,穿過空氣,刻進了他們的腦海。

軍鼓的節拍繼續穩穩敲擊,銅管群如同烈日下的向日葵,樂聲從臺上涌出,撞上觀眾席后的紅絨墻壁,又折回,像潮水一樣在音樂廳內來回席卷。

就在那一瞬,亞瑟轉過身,燕尾服的衣擺隨風飄動。

他的動作不快,看起來卻異常流暢。

亞瑟左手舉起,手心向上,示意全場。

那一刻,所有人似乎都明白了他的手勢含義。

啪——啪——啪——

不知道是誰先開始的,也許是一位坐在靠后的貴族,也許是幾位興奮的年輕夫人。

掌聲絲滑的融入了樂團的演奏,順著節奏,變成了節拍的一部分。

亞瑟輕輕轉動手腕,他并未壓制這突如其來的合拍,而是順勢將節奏略微放寬,讓銅管與弦樂在這一刻與觀眾的合拍融為一體。

鼓點加重,節奏穩健。

樂團像是與上千只手掌同時呼吸。

每一次合拍都擊中同一個瞬間,如千軍萬馬同時踏步的聲音。

維多利亞屏息地看著這一幕。

她的目光里閃著光,那是驚訝,也是某種無法言喻的驕傲。她回過頭,看向威靈頓。

老公爵端坐著,臉上再無先前的錯愕,他的手指緩緩叩在膝蓋上,動作幾乎與節奏一致。

李斯特的目光在陰影中一動不動。

他看著亞瑟站在樂隊與觀眾之間,讓數百名貴族在無形中服從他的節拍。

那不是常規意義的炫技。

那便是支配力本身。

節奏越發高昂,銅管奏出主旋律的再現。

亞瑟整個人幾乎與樂聲融為一體,他的手勢簡潔,卻帶著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在觀眾的掌聲之中,音樂如風暴般沖向高潮。

砰!砰!砰!

軍鼓的最后三擊重重落下,亞瑟的指揮棒猛然停在半空。

全場的掌聲在那一瞬間整齊劃一地戛然而止,像被無形之手扼住。

寂靜。

亞瑟沒有立即轉身。

他背對著觀眾,靜立幾秒,然后緩緩放下指揮棒。

那動作如同凱旋收劍。

片刻之后,掌聲轟然爆發,仿佛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人群站起,天鵝絨椅背掀起一片波瀾,人們起立鼓掌、呼喊、吹口哨,女賓們的扇子紛紛合上,鉆石與珍珠在燈光下閃著晃眼的光,白金漢宮那堅固的穹頂似乎都在微微震顫。

在觀眾的歡呼聲中,正在側廳休息的幾個鋼琴家正面面相覷。

只不過相較于臉色蒼白、心情復雜的李斯特,身為亞瑟朋友的肖邦、門德爾松明顯看起來輕松寫意不少。

畢竟沒有人能夠比肖邦和門德爾松更了解亞瑟的“實力”。

對于門德爾松而言,一位能夠譜寫《圖蘭朵》的作曲家,他能夠寫出什么樣的曲子都是不足為奇的。

只不過,即便他已經有了如此高的期待,亞瑟今晚的演出和作曲依然完美到無可挑剔。

也不知道是抱怨還是玩笑,門德爾松沖著身旁的肖邦打趣道:“阿爾弗雷德,你說,他為什么偏偏喜歡當警察呢?”

肖邦掏出手帕,擦干了手心的汗,他無奈的笑著:“或許是因為,單單搞音樂對他來說,實在是沒什么挑戰?”

門德爾松同樣無奈的聳肩:“遺憾的是,法拉第先生好像也是這么看的。”

約翰·施特勞斯坐在側廳靠里的位置,他的膝蓋上還攤著今晚的節目單。

當《威靈頓進行曲》徹底爆發,銅管與軍鼓匯成一片的時候,他整個人幾乎僵在了座位上,直到現在都沒回過神來。

他抬起手,在膝蓋上輕輕敲打著那三連音的節奏,表情復雜得既像是嫉妒,又像是受到了啟發。

施特勞斯喃喃自語道:“這節奏竟然能讓人不自覺地隨之呼吸……就像……就像維也納的圓舞曲……”

忽然,他又搖了搖頭意:“不,這不是圓舞曲……這是行軍的舞曲。每個音都在前進,連沉默都在前進。”

門德爾松聽見了這句話,微微一笑道:“是的,施特勞斯先生,您看起來理解的很快,起碼比我要快。”

至于李斯特,他仍舊坐在原位,身子微微前傾,手肘支在膝蓋上,指尖抵著嘴唇,雙眼也失去了焦點。

大廳的掌聲仍在持續,熱烈得幾乎像是一場勝利游行,可這一切落在他耳朵里,卻像是一個接一個抽在他臉上的巴掌。

他想起不久前自己在巴黎寫下的那句傲慢自評——我要讓鋼琴成為整個管弦樂團。

可此刻,舞臺上的亞瑟卻反手做了件更殘酷的事——他讓整個管弦樂團變成了一架鋼琴。

而倫敦的上流社會,連同維多利亞女王和威靈頓公爵,都成了那架鋼琴上的琴鍵。

他忽然覺得很冷,來自八月盛夏的刺骨寒意。

掌聲持續得太久,久到連空氣都疲憊了。

肖邦在旁邊靜靜觀察著他。

那張平日里充滿自信、鋒芒畢露的臉,此刻變得異常平靜,甚至有一絲僵硬。

他的手指微微顫動著,像是在下意識地彈奏一段無聲的琴音。

“弗朗茨?”肖邦輕聲叫他。

“你知道嗎,阿爾弗雷德,”李斯特抬起頭,聲音有些嘶啞:“我花了接近二十年去研究手指的力量,研究如何讓十根手指掌握火焰與風暴。可那家伙,他連琴都不碰了,因為他不需要了!”

肖邦在他身邊坐下:“是啊,他只要舉起一只手,就能讓成百上千的人按著節拍呼吸。”

李斯特痛苦的閉上了眼:“他已經不需要在舞臺上競爭了。”

肖邦嘆了口氣,他不太擅長安慰人,但此刻仍然試著說出幾句:“亞瑟是個政治家,對他來說,音樂只是偶爾的愛好。至于你,弗朗茨,你是鋼琴的詩人,他是國家的作曲家,你們不在同一條道路上。”

在側廊的陰影下,一個所有人都看不見的地方,弗洛拉的呼吸還沒有完全平穩下來。

掌聲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襲來,弗洛拉卻覺得自己像是泡在水底,聽見的全是模糊的回音。

她的手還放在胸口,心跳強烈得幾乎要頂破胸骨。

舞臺上的亞瑟站得筆直,微笑著接受觀眾的歡呼和頂禮膜拜,指揮棒垂在他的手中,姿態干凈、克制,仿佛剛才那場令人心悸的“統治”與他毫無關系。

弗洛拉的指尖微微顫動,手套在掌心擰成一團。

當年她第一次聽亞瑟彈琴的時候,那音色還溫柔得近乎帶著一絲羞怯。

而今晚,他卻讓整支樂團、讓所有人,包括她,都低下了頭。

這個家伙,總是讓人看不透。

觀眾席上的維多利亞輕輕吐出一口氣,像是終于從一場過于強烈的夢境里醒來。

她的胸口仍在起伏,白色手套的指尖還保持著輕微的顫抖,年輕的面龐在燈光下綻放著完完全全的心滿意足。

她想到了亞瑟肯定會做得很好,但是她依然沒想到他能做的這么好。

她轉向身旁的威靈頓公爵,老公爵此刻正坐得筆直。

那張飽經歲月刻痕的臉上,此時的神情,既不像戰場上的沉著,也不像上院開會時那種慣常的矜持。

他的下巴微微抬起,嘴角顯露出些微的弧度,像是在努力壓抑某種情緒。

維多利亞忍不住問道:“閣下,您在想什么?您……喜歡這首曲子嗎?”

威靈頓公爵側過頭,用那雙灰藍色的眼睛望向她,聲音沙啞,卻帶著笑意:“喜歡?陛下,我從沒想過自己會被一首曲子打得落花流水。”

維多利亞睜大了眼睛:“打得落花流水?”

“是啊。”威靈頓開口道:“在滑鐵盧的時候,我負責指揮軍隊,可現在倒好,我被一個年輕人指揮得連心臟都在跟著打鼓。”

利奧波德聽見威靈頓這句話,笑意也隨之浮上嘴角:“閣下,您至少該慶幸,今晚這場被指揮的經歷,總比當年在滑鐵盧聽到法國人的炮聲要愉快得多吧?”

威靈頓笑瞇瞇的站起身鼓掌道:“出色的統帥讓士兵服從,而一個出色的音樂家,則應當讓觀眾自愿服從。如果陛下指的是這一點,那我理應認同。”

上一章  |  大不列顛之影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不列顛之影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