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7  作者:十月廿二
 
雖然刑牧春已經說過,首射的全部參數都是提前裝定好,無需發射單位進行過多操作,只要按點火鍵就完事了。

但在梁彥剛看來,這只能算是任務的最低要求。

一名優秀的指揮員,絕不能僅僅滿足于此。

更何況按照對方的說法,如果首射成功,那么后續的幾次發射之間的間隔應該很短,而且難度也會越來越高。

如果到那時候再臨時抱佛腳,那很有可能根本來不及。

自己丟臉乃至給810旅丟臉都是小事,要是因此而影響到了研發部門對于裝備的開發策略,那可就成歷史罪人了。

因此,在跟刑牧春對接過后續工作的部分細節之后,他便帶著部隊開始了紙面和實操的雙重特訓。

當然,梁彥剛是沒能耐給手下搞紙面特訓的。

就連他自己都得幾乎從零開始學起。

于是,在一番死纏爛打,以及跟上級的請示之后,原本預計只在鼎新待三天的刑牧春,也被迫把自己的行程延長到了一周。

而在另外一邊,懷柔科學城里的常浩南,也得到了一個喜訊。

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喜訊……

“常院士,在組織的關懷和照顧下,在您的帶領和指導下……短促放電版本的磁流體發電驗證段,已經順利落地了。”

韓陳峰手里拿著幾張不起眼的A4紙,用無比平淡的語氣對常浩南說道。

后者今天剛一上班就在辦公室門口看到一臉憔悴的韓陳峰,還以為對方是來找自己要什么設備,或者請求什么幫助的。

結果連外套都還沒來得及脫,就聽到了這么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整個人的動作直接停滯了一瞬間。

然后下意識瞄了一眼掛在墻上的日歷。

如今是2007年9月份,距離他和韓陳峰提出磁流體發電站的設想,也就過去了不到一年功夫而已。

在某個瞬間,常浩南突然有點感同身受。

怪不得之前那些老前輩看見自己幾個月就做完項目的時候,一個個都跟見鬼了似的——

沉浸在工作中的研發人員自己或許沒什么感覺,但從外人的角度來看,是真有點驚人。

好在他本人就沒少干一樣的事情,所以倒不至于把這種情緒表現得太過明顯。

趁著停頓的機會,常浩南順勢重新拉上了外套的拉鏈,做出一副不出所料的樣子:

“運行參數怎么樣,還有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如何?”

或許是因為演技到位,韓陳峰還真就沒瞧出什么端倪,還以為是一切都在常院士計算當中,不免露出有些遺憾的表情。

但很快就回答道:

“因為只是原理驗證設備,所以峰值功率只有170兆瓦,單次工作時間5560毫秒,全過程平均功率大約95100兆瓦,勉強符合設計預期……但后續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只是需要更加專業的平臺和更充分的準備,當然還有更多資金投入才行。”

說“只有”170兆瓦,絕對不是韓陳峰的凡爾賽。

這個數字看著雖然挺嚇人,幾乎等同于一個中型的火力發電機組,但卻無法持續輸出,而是只能堅挺一下子,然后就要進入漫長的空窗期。

距離“循環工作、連續發電”的設想,更是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哪怕是電磁彈射或者電磁能發射這樣本就需要脈沖式放電的用途,不到100毫秒的放電時間也著實過于寒磣了一點。

如果把工作時間拉長,那么功率參數就會出現指數級的下降。

確實只是先期驗證設備的指標。

當然,相比于過去那些只能當玩具的同類產品而言,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至少能夠確定這項技術具備應用層面的潛力。

“走,去你那邊看看……”

常浩南指了指門外的方向,示意對方帶路。

雖然韓陳峰的大部分家底都在盛京,但為了能蹭到足夠強大的爆轟驅動段以提供足夠高密度的等離子體,整個磁流體驗證設備的研制工作都是在懷柔科學城里面完成。

包括驗證設備本身,也是被安置在附近一處被臨時騰空出來的實驗室里面。

所以,只過了不到十分鐘,常浩南就看見了韓陳峰鼓搗出來的那套磁流體發電系統。

由于整個設備核心就是一根跟激波風洞類似的正向爆轟驅動段,所以單從外觀上看,跟一臺小型風洞并沒有什么區別。

只有通過負載部分的真空罐,以及由強磁鐵構成的發電通道,才能依稀看出它的特殊之處。

韓陳峰拍了拍設備最前端的法蘭盤,向常浩南介紹道。

“激波發生部分我們直接借鑒了JF14風洞的設計,并在其基礎上等比例縮小……事實證明完全是牛刀殺雞,其它子系統完全匹配不了它的性能,哪怕把額定功率再提高十倍都綽綽有余……”

在工程上,如果把一個設備等比例放大一個數量級,那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離奇的問題。

但如果是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則通常會省心很多。

而且研制生產所需的工時,往往會比十分之一更少。

只是成本方面,會因為過度用料而有些浪費。

但考慮到韓陳峰他們的效率,這樣倒也無可厚非。

“我們混合了氬氣和氙氣作為工質氣體,并向其中摻混一部分堿金屬作為電離種子,以提高其電導率,降低相同發電功率下對于外界磁場的需求,您知道在強磁體這方面,我們國家不算領先,而考慮到這項技術可能的軍事用途,我們也沒有選擇進口……”

聽到這里,常浩南突然抬斷:

“我記得你剛剛說的是,性能勉強符合設計預期……也就是說你們,或者你個人,原本對這臺設備的性能有著更高的期待,但最終測試得到的結果并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應該沒錯吧?”

韓陳峰一愣,接著露出“不愧是您”的表情,并點了點頭:

“沒錯,其實我個人預估的峰值功率應該能達到250MW以上。”

“那有沒有分析過,中間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常浩南已經越來越符合一般概念里“導師”的形象了。

“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應該是我低估了發電通道對于工質性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幸虧在李子寅同志的建議下留出了足夠多的余量,否則恐怕連170MW的設計指標都無法實現……”

說起這件事,韓陳峰的表情也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至于具體是發電通道的哪個部分出了問題,我們還在回溯整個設計流程。”

這一次,常浩南沒有接話,只是來到負載段旁邊,盯著上面的銘牌看了大概半分鐘。

然后才轉過身,再一次問道:

“你們在設計過程中,用的是修正過的等溫氣體流動假設?”

一句話驚得韓陳峰甚至忘了直接回答,而是下意識反問:

“這您都知道?”

顯然,常浩南的猜測沒錯。

“這就不奇怪了。”

他指著包裹在厚厚隔熱層里的發電通道解釋道:

“流體流過發電通道壁面時,邊界附近因冷卻形成具有溫度梯度的薄氣體層,緊貼電極表面的邊界層溫度分布不均且遠低于中心主流,改變了電極間導電氣體的電導率,表現在宏觀上就是工質氣體的性能降低。”

韓陳峰張了張嘴,但沒能發出任何聲音。

這種連設計過程和實驗參數都沒看過,光是聽他描述就能進行歸因分析的操作,實在是過于挑戰他的世界觀。

猶豫半晌之后,他才試探著問道:

“常院士,您不會是……看過我們的日志文件吧?”

“那倒沒有。”

常浩南笑著搖頭:

“實際在今天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你們的進度已經到這種程度了……”

相比于每周都要提交報告的高超音速項目,韓陳峰這邊因為并非當前重點,所以匯報的頻率和細致程度都有所不如。

“那……”

“我以前搞航發的時候,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常浩南拍了拍掌心沾上的浮塵,繼續道:

“所以解決辦法應該也跟航發差不多……在壁面開孔或開槽,把抽吸電極對稱布置在發電通道與磁感線平行的側面,與排氣蓋板封閉貼合形成抽吸真空腔,波紋管兩側通過真空法蘭分別連接絕緣連接段和排氣連接段,將流入真空腔內的薄層氣體,也就是附面層排出,就能讓主流高溫流體重新占據壁面,提高貼壁流體的溫度,從而產生更大的感應電動勢。”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