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蘭在包廂里沒有逗留多久,在郭怡坐到羅陽身邊之后就借口去忙了。
“老弟,從前幾天接到你電話開始到現在,我心里一直癢的不行。”
又一輪酒過后,傅彬終于說到了正事;“你說的那個產業園模式,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幾天里,我反復考慮其中風險和收益,因為了解的不夠深刻,所以心里沒底,這才約你過來聊一聊.”
說到底,傅彬對于這種代建模式還不夠了解,所以心里沒底。
“老哥,在解釋之前,我先下個結論。”
羅陽笑著解釋道:“在資金壓力不大的情況下,能夠接到這種代建項目,也算是為公司開拓了一種新的業務渠道,而且是比較穩定的業務渠道。”
這種情況在經濟發達地區可能少見一點,畢竟發達地區的地方財政相對寬裕,能支撐起當地發展投入的需求。
但是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薄弱的地區,財政收入也比較捉襟見肘,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需要投入的資金遠超于整個城市的財政收入,在這種情形下,代建模式應運而起。
這個模式最初的受益者是國有性質的建工類企業。
12年左右這段時間里,房地產行情還是比較穩定的,所以諸多地產公司紛紛大舉借債,積極向外擴張,這段時間里,銀行融資平臺的資金使用成本大約在6.57個點左右。
但是每一家企業在銀行的貸款額度是有限的,為了搶占市場,儲備更多土地資源,很多地產公司開始從銀行以外的渠道融資,這些渠道的資金使用成本往往超過10。
在這么大資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這個階段的地產公司很少有敢于去接手那些代建項目的,即便有這么豐厚的資金實力,用來開發項目,收益更大,兩者相比較之下,怎么選擇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在那幾年里,很多國企承接了上面下撥的資金,包括央行和國開行,而且這些資金使用的成本低到令人難以想像。
大部分國企的資金使用成本在23之間,還有部分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甚至只需要1的樣子。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國有企業實際上是沒有多少新投資項目,也沒有向外擴張的意愿,于是代建項目應運而生。
這種時候,很多地方政府找上擁有大量閑置資金的國有企業,請求對方來代建自己所在城市的公建性質項目以及招商引資的新項目。
地方政府會用財政收入做擔保,引入手里擁有大量現金流的國資企業。
尤其是負責基建這塊的國資企業。
地方政府會和這類企業簽訂代建合同,讓企業在一段時間里以全墊資的形式去建設當地的基礎施舍項目以及招商引資的工業園區項目。
按照這類協議,在項目完工之前,代建企業不能向當地政府要一分錢,所有資金需要代建企業自行承擔。
當然,地方政府也不至于不講信用,或者說代建項目在實際意義上彌補了地方政府因為資金缺乏而產生問題,所以地方政府也不會虧待承接代建項目的企業。
一般來說,地方政府會以財政收入作為抵押,讓代建企業全面承接當地城建的需求,相對應的,全墊資項目給與的收益也遠高于正常建設工程投標項目。
正常來說,一項建設工程的造價是參加該省份發行的造價書上核定的價格,在此基礎上,甲方會在標書總價的基礎上向下壓低815的造價,剩下部分才是投標承建單位的成本和利潤總和。
但是像這類代建項目,承建單位按照造價書核定價格進行標書編輯,地方政府非但不會砍價格,還會在正常報價的基礎上加上銀行同期貸款利率。
如果是一般民企去做這類代建項目,因為企業本身融資成本就超過10,這塊成本正好和不砍價部分相抵消,剩下的銀行同期利率,約等于沒有。
但是國企不一樣,因為他們的資金使用成本很低,平均下來只有2左右,光是這一塊,就能多賺本金的10左右利潤,比資金放在銀行里吃利息要合算的多。
當然,除了代建這種渠道之外,國企低息資金還有很多種盈利途徑。
羅陽就見識過,某一家地產公司一時間里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但是因為企業負債率的因素影響,導致公司沒辦法從銀行融資,于是就只能通過民間融資來解決危機。
這種時候,國資手里閑余的資金就成了香餑餑,在有人穿針引線的前提下,國資出資金,銀行信托做擔保,中間人收取過橋介紹費,地產公司融資的成本一度高達18以上。
還別嫌貴,不借就是死!
所以在早期的時候,很少有民企去做代建類項目。
只有那些資金使用成本極低的國企才會毫無壓力的去承接這類項目,并且中間還保留10以上的盈利空間。
所以羅陽說完這番話之后,傅彬有些懷疑。
但是源于一貫正確的印象,他還是保留了幾分耐心,想聽聽羅陽后面的解釋。
“首先,你這次代建項目要是按照正常程序的話,是沒有什么利潤可言,除了積攢產業園建設項目的經驗之外,收獲約等于零。”
羅陽不急不緩的道:“但是因為咱們之間的關系,讓這種代建模式變得有利可圖。”
“你不說還好,說了之后,我更好奇了。”
傅彬側身看著羅陽,滿臉的好奇。
“因為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的特殊性,江寧開發區愿意幫我們協調10個億左右的免息貸款。”
羅陽笑著道:“我們會在項目正式落地前后向銀行申請,在項目建設前期階段,這筆錢只能躺在公司賬戶上,因此我打算按照工程正常施工進度給國泰支付工程款。”
只是這么簡單一句話,傅彬立刻明白過來。
“因為這10個億是免息貸款,某種程度上而言,資金使用成本等于零,比那些國企的閑置資金的使用成本還要低。”
傅彬立刻接上羅陽的話頭:“所以你打算用這10個億的免息貸款來支付國泰的工程款,我們國泰因為全墊資拿到的高利潤代建工程款在后續和你們再討論怎么分潤利益?”
在場幾個人里,羅陽和傅彬就不用多說了,作為負責商務的伍思遠也聽懂了話里的意思。
但是邵玉潔和郭怡還沒聽明白。
“傅總,我怎么聽的迷迷糊糊的?”
剛坐下來沒多久,郭怡還沒開始和邵玉潔閑聊起來,兩人都在全神貫注的傾聽著羅陽和傅彬之間的聊天內容。
“郭總,你的大華審計很少承接地產公司的業務嗎?”
“基本上沒有。”
略微想了想,郭怡回復道:“就連建筑公司的業務也基本上沒有承接過。”
“難怪!”
傅彬笑了笑,隨后解釋道:“打個比喻吧,原本有一個成本為1個億的項目,正常報價的話,應該是1.25個億左右,甲方會在招標過程中壓價,剝離1015左右的報價,讓承建項目的合同價變成1.11.15個億左右,這意味著建設單位的正常毛利在1000萬1500萬的樣子。”
這番話很容易理解,尤其是對數字比較敏感的郭怡。
“如果是代建項目,我們公司現在去做的話,需要在項目完工之后分幾年結清工程款。”
傅彬耐心的繼續解釋道:“但是一般企業的現金流不會這么充沛,需要從外部融資才能湊齊墊資的資金,而外部融資的資金成本差不多需要1012的樣子,正常項目的建設周期長達兩年以上,而且代建項目結算工程款的時間還要往后拖上兩三年,這么一來一去,資金成本很可能達到1820以上,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代建項目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郭怡這點判斷力還是有的,迅速的給出了結論。
“是的,這么算的話,一般民企去承接這類代建項目,幾乎沒有利潤,等于白干。”
傅彬笑著道:“但是現在羅老弟那邊有一筆高達10個億的免息貸款,在項目基建完成之前,基本上只能處于閑置狀態,現在這筆資金可以先作為工程款來支付給我們,意味著我們直接就拿到了1015的利潤,等到項目完工后的兩三年里,發包代建項目的甲方會按照超出項目成本20左右的利潤的價格給代建公司結算工程款,屆時我們再把本金以及綜合整體利潤后的一半還給羅老弟這邊”
“3035的利潤,即便分三年結算,平均每年的利潤也超過了10!”
郭怡立刻計算出結果,隨后驚訝的道;“這對于付總和羅總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傅彬立刻沖著郭怡豎起了大拇指。
“郭總,單是看這一點,我想你的大華審計承接地產公司的審計項目就沒什么問題。”
說完這句話后,他還特意沖著羅陽擠了擠眼睛。
郭怡為什么要來江南商務會所?
不就是為了現在這一刻嗎?
作為一家小型審計公司的合伙人,每一個大公司的穩定業務都是爭取的對象。
換做平常,想要拿下傅彬的業務,大華需要付出的代價會很大,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
但是現在
真的就是一杯酒,一個美麗誤會的事情。
郭怡此刻的心里既激動,又惶恐。
她下意識的看向羅陽。
忐忑、期盼、哀求、柔弱、希望.這個女人此刻的眼神是如此的復雜。
“你那邊接的下這么大的業務嗎?”
羅陽扭頭看向郭怡:“我老哥名下有兩家地產公司,其中一家年銷售額超過了百億規模,另一家現在也有幾十億,兩家公司都有明確的目標,你別因為這點業務影響到他們的上市進程。”
言下之意,能做做,不能做別勉強。
“你放心啦,我們公司的業務單位里有上市公司。”
郭怡“撒嬌”似的搖晃著羅陽的胳膊:“絕對專業!”
“我還是先拿自己公司做一下試驗吧。”
羅陽搖了搖頭道:“如果水平不行,那你就沒必要再去找我老哥了。”
對于他來說,這個郭怡是陌生人,貿然為她背書,光是顏值還不夠。
所以他沒有順著傅彬的話就讓郭怡這么容易的接到業務單子。
“誒,老弟你這是什么話?”
還沒等郭怡回應,傅彬就笑著打斷了羅陽的話頭:“我直接給郭總的業務,和你有什么關系,別摻和啊!”
羅陽:“.”
“傅總,不管怎么說,我得感謝您的關照。”
郭怡松開挽著羅陽胳膊的手,端起玻璃茶幾上的酒杯:“可是羅總已經發話了,我不敢不聽您還是等我這邊得到了認可,然后再去找您,到時候希望傅總多多關照。”
“行,你什么時候來找我都可以.還有,以后別喊我傅總了,顯得生份,直接喊我大哥就行。”
傅彬給面子的陪了一口,放下酒杯之后沖著羅陽豎起了大拇指。
“老哥我就佩服你這一點,什么時候交流一下心得?”
言下之意,羅陽太會調教女人了。
羅陽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回復了。
“我大概月底左右去金陵,老哥你能不能空出時間陪我一起過去?”
他趕緊轉移話題:“我去和江寧開發區聊合作細節上的事情,你正好過去把代建的事項也敲定下來”
“月底啊?”
傅彬看向自己的助理邵玉潔:“我月底之前有什么安排?”
“本來按照既定行程,您月底要去一趟鄭州。”
邵玉潔一本正經的回復道:“伍總之前和當地招商部門已經接觸過,需要您過去敲定產業園的投資規模”
“推到下月初吧。”
傅彬想了想道:“把月底的時間空出來,我要陪羅老弟去金陵一趟。”
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既然已經擺在明面上說出來了,羅陽就得承這個情。
“老哥打算在中原地區布局?”
“你讓我暫緩去蜀地,我只能往中原地區拓展業務了。”
傅彬笑了笑道:“北方是華夏幸福的地盤,我們想要過去,阻力不小,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對于我們這樣的模式的吸引力不是很大,算了算去,只有中西部地區的潛力最大了。”
“從地域上來看,布局中原地區,鄭州是最好的選擇。”
羅陽決定用一個消息來抵消傅彬的人情:“可是現在時機不合適,我個人覺得緩上一兩年比較妥當。”
傅彬:“?”
伍思遠:“?”
兩人對視了一眼,隨后由伍思遠開口詢問:“羅總,您說現在時機不合適,為什么啊?”
“富士康!”
因為計劃著自己造智能手機,羅陽已經讓人開始關注這一塊產業,所以知道了這方面的信息。
“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代工生產企業已經敲定落戶鄭州。”
羅陽給出答案:“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鄭州近一兩年里能給出的優惠政策和扶持資金應該全給了這個項目,國泰現在進場,真拿不到什么實惠的東西。”
就像合肥,因為當初引入京東方,地方財政苦了一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