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第933章 錢是干活的動力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9-11  作者:烤餃
 
120元/年,也就是一個月基本工資是10元。

這筆錢對農村的赤腳醫生來說,哪怕沒有別的收入了,光靠10元錢也能活下去了。

畢竟赤腳醫生本身就是農民,還可以種田種菜,平時的開銷并不大。

甚至這么形容,此時全國絕大多數的農民辛勞耕種一年,年底的小隊分紅,全家加起來可能都沒有120元。

全國有村莊大約是350萬個左右,相當于寶安縣每年要補貼人民幣4億人民幣左右,換算一下就是不到2億美元。

這筆錢對地方財政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對于馬上要在抗生素上大賺特賺的寶安縣來說,灑灑水的事情。

單院長心里默默算了半天,眼睛頓時一亮。

“林部長,按你的方法,我還當什么縣醫院院長呀,我一個月工資加補貼也就25元而已。

如果我去農村當一名村醫,以我的技術病人肯定不會少,掛號藥錢10元補貼,那我一個月收入起碼在50元以上呀。”

50元,對一個貧困縣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林三七笑道:

“對,就是要讓赤腳醫生的收入提高,越高越好,別人越是羨慕,這樣加入赤腳醫生隊伍的人才會不斷增加,甚至是吸引專業醫生加入。

我是很反對平均主義的,如果一個醫生在單位里干活,做多做少一個樣,這樣只會培養出懶醫生來,服務態度也不會太好。

我曾經去首都的飯館里吃飯,有些飯館墻上掛著:不準無辜毆打顧客。你們聽聽,可不可怕?

你去吃飯,遇到飯菜不好吃,里面有蟲子頭發,或者服務員態度差,結果飯館的伙計和廚師隨時會拿著刀出來嚇唬你,還談什么服務態度?

同樣的,我們去供銷社,百貨商店買東西,你問營業員三句,人家能回你一句,那就謝天謝地了。營業員一般都是鼻孔朝天,對你愛搭不理。

到了醫院也一樣,醫生也是為人民服務,病人本來就因為疾患痛苦不已,心情灰暗。如果再碰到一個態度冷漠,惡言惡語的醫生,那病情還不加重了?

這時候對醫生進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或者什么D組織內批評與自我批評,這種都是虛的,會上說得一套一套,會后依然是我行我素。

所以惟一可以提高醫生的服務態度,讓他們主動去學習醫學知識,讓醫生們珍惜自己這份工作,那就只能靠金錢去激勵。

錢到位了,一切都好說。如果沒錢,窮得連飯都吃不飽了,有幾個人可以對別人和顏悅色?

胖東來就是最好的例子,當然你們也不用管胖東來是啥。

我再打個比方,赤腳醫生常年在農村工作,其實是需要24小時值班的,誰知道大半夜哪個村民突發疾病,就去敲赤腳醫生的門。

如果赤腳醫生常年累月24小時待命,人是會疲勞的,精神也會緊繃的,這時候你讓赤腳醫生的脾氣能好?能愿意為村民服務?

噯,你錢到位了就可以,你赤腳醫生出診一次能拿多少錢,是不是心里美滋滋?也不怕什么風吹雨淋,或者日夜趕路了,因為他干得多,收入就高。

這時候都不需要上級指導,也不需要老百姓催促,赤腳醫生有得是動力全天侯為人民服務。”

金縣長和單院長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彼此眼里看到了震驚和不解。

單院長咽了咽口水,這才開口道:

“林,林部長,你的意思我懂,錢我也喜歡,如果能給我增加工資,增加收入我當然是美滋滋,干活更有動力了。

但是這跟現在的宣傳是不符合的。

宣傳上醫生都是任勞任怨,甘愿奉獻的,甚至面對病人還要做到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有委屈要放在心里。

你現在突然跟赤腳醫生說錢,多干活就能多賺錢,賺來的錢都是自己的,這是不是太赤果果的把金錢擺在了第一位?與上級的精神不符呀。”

林三七無所謂道:

“醫生怎么就不能有錢?這個觀念本身就是錯誤的,都說生命是無價的,怎么治個病卻要討價還價了?舍不得那幾兩銀子?

我不改革城市醫院,城市醫生這批人的思想早就固定了,而且改革大型醫院人的思維很難。

就像單院長你,一聽讓醫生賺錢,你就膽戰心驚,唯恐犯錯誤。

但是赤腳醫生是新興的事物,這個更容易按我的思路來。

如果有人反對,那也簡單啊,反對的人,或者你地方政府把所有赤腳醫生的收入承擔起來,錢是你發的,當然要聽你的。

如果你既不愿意承擔自己的責任,又要對赤腳醫生指手劃腳,管這管那,我覺得這樣做是沒有資格的。

對于赤腳醫生,我的態度,地方政府只要監管和業務指導就行,其他不要管太多,地方政府管越多,最后只會一管就死。

放開了,讓赤腳醫生自我管理最好。”

林三七是查過相關資料,自身也經歷過赤腳醫生的發展。

比如他親爹其實就是村中的赤腳醫生,手里還有一本“鄉村醫生證”。

原本的歷史上,八十年代開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因為分產到戶后,直接就破產了,停止了。

但當時醫院還是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

但大醫院當年沒擴建,容量有限,根本沒有辦法支撐突如其來的大流量。

農村看病還是相當不方便,一點沒有改變。

所以八、九十年代國內的醫療市場,其實全靠赤腳醫生撐起來的。

之所以赤腳醫生能把全國7億以上農民的健康撐起來,靠的就是政策放寬了,赤腳醫生治病可以賺錢,賺多賺少全靠自己的努力。

八九十年代,赤腳醫生是大賺特賺的年代,雖然問題不少,比如濫用藥、不規范用藥等等,但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

等進入21世紀后,全國開始推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度,大批赤腳醫生被淘汰。

沒被淘汰的赤腳醫生也被收編,成為鄉村醫生,拿固定工資。

這導致的一個后果是什么?

赤腳醫生又吃回了大鍋飯,干多干少一個樣,那還不如一杯茶一張報混日子呢,連去病人家出診都不愿意,至于醫術更是無心提高了。

于是本來赤腳醫生可以解決的小毛小病,全部都被推到了大型醫院去。

這就導致了大醫院人滿為患,掛號難、看病難、檢查難的問題更加突出。

而村級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級的衛生院卻是空空蕩蕩,病人稀少。

衛生院后來更是直接放棄了臨床治病為主,改為了提供農村體檢、預防接種等等社會公益性質的服務,這種思路是有大問題的。

像亞洲最大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樣的巨無霸醫院的出現其實是不正常的。

網上有一張圖片爆光,就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領導開會,直接赤果果要求所有科室明年業務必須增長多少,要賺多少錢等等。

于是病人明明可以在赤腳醫生那里花100元解決的感冒。

結果去了大醫院后,給你驗血拍片再加上一大堆藥,一個普通感冒沒有1000元錢根本走不出醫院。

因為醫院要賺錢呀,而且要賺大錢才能維持住醫院的正常運轉,才能購買先進儀器,這錢只能病人來掏。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XX病的時候。

所有大醫院全部爆滿,醫院里是人山人海,擠得跟早高峰的地鐵似的。

這種現象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只要人群當中有一兩個XX感染者,那就是將所有擠在一起的病人和家屬全給傳染了。

甚至新聞里還有,病人排隊一直排到醫院外面,圍著醫院轉好幾圈,在寒風中苦苦等待就醫機會。

其實這種就是悲劇。

如果當時有大量的赤腳醫生,病人全部都分散開,然后大劑量激素去沖擊治病,其實可以活下很多人的生命。

這也是XX病時間,為什么農村人的死亡率其實是低于城市死亡率的一個原因。

因為農村還是有鄉村醫生的,發燒了,咳嗽了,他們習慣性喜歡用激素去掛針,這就誤打誤撞,反而立大功了。

你跑大醫院,大醫院有什么辦法?

XX病又沒特效藥,而大醫院的醫生因為有處方質控管理,基本上不會輕易用激素。

再加上突然爆發的疫情導致所有藥品告急,只能配一天量或者兩天的量,甚至無藥可用。

多少病人就這么……唉……

上一章  |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穿越兩個時代的醫生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