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楊老六的本事一如既往的強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04  作者:羈中馬
 
先說個事兒,石城老街把史家大院修好了。史家大院是原清末綏來縣縣長史秉義住的院子,1899年修建。那時候石城還歸綏來縣(也就是瑪縣)管著。史家大院就位于此地——不過說實話,我也是才知道,以前真不知道老街還有這古跡。

賈天龍終于在四月底之前來到了瑪縣。

這回是他一個人來的,到李龍這里,李龍問他媳婦孩子呢,賈天龍笑著說,他兒子比較嬌貴,現在還不敢帶出來。

李龍把早就準備好的一對黃金小手鐲拿出來送給賈天龍,說這是給孩子的禮物。

“還有,這一個玉鐲,是給你家我那侄女的,你收著。”李龍又拿出來一個東西對賈天龍說道,“兩人都有,好事成雙。”

“也就是你,你們家送東西是給我們兩個孩子都有的。”賈天龍也沒客氣,把東西小心翼翼的收進包里,感慨的說道:“我孩子生下來,滿月、百天,別人送東西都是給我兒子,我女兒就沒有。

咋說呢,其實經常跑北疆這邊,我的見識也在漲,孩子嘛,娃子丫頭都一樣。我家這女兒生下來就聰明,也懂事。所以呢,我也喜歡。我就覺得吧,雖然你比我年紀小,但做事這方面,比我強!”

李龍笑笑,好歹兩世為人,加上北疆,或者說至少瑪縣,四隊這邊,男女平等這方面在這個時候比國內絕大多數地方都要強。

“這趟過來除了要買貝母等藥材,我還想從你這里再買一些羚羊角回去。”聊完家常,賈天龍喝了口水說道:

“現在羚羊角的價格漲起來了,不少人都知道以后羚羊角會收緊口子,有人囤貨,有藥廠急需,所以現在一公斤三百多塊錢了。”

李龍心說這也沒漲多少啊?

“我覺得價格還差得遠。”李龍搖頭,“你這么急著要嗎?”

“有個老客戶,關系不錯,那邊急缺,我欠過人家人情的。”賈天龍實話實說。

“五百對吧。”李龍心說那就先拋一點兒,但大頭自己肯定還要存著。

“也行,夠我應付過去了。”賈天龍也不是非常要很多,只要能應付過去就行。

現在羚羊角是緊缺貨,他這里有,而且五百對不少了,已經可以把那個人情還了,還有得賺。

“因為是我求你的,所以這個錢我就不賺了。一公斤三百五十塊錢,五百對的話,差不多也就是四百多公斤。總價也就是十五六萬的樣子。”賈天龍記下來,“我給你轉賬吧。以前總喜歡帶現錢,覺得那玩意看著爽,現在覺得還是轉賬方便。”

“行。”李龍自然是無可無不可的。

“貝母你這里有多少了?我昨天去的老陳那里,他收了有差不多三百公斤干貨。老陳和你一樣,把貝母搞得很干凈,讓我想壓點價都不行。”賈天龍和陳紅軍更早認識,也是熟得很。

“我這里?我這里有一噸五。”李龍笑笑說,“我老丈人去伊犁那邊了,也開了一家收購站。才開張就收了好幾百公斤。這十來天我這里收了有一噸多干貨。所以……”

林業隊那邊的貝母應該有不少,李龍還沒去收。眼下收到的都是二道販子和那些采藥人自己帶下來的。

“不少了不少了。”賈天龍笑著說道:“今年的貝母價格沒怎么動,主要是口里有人已經人工種植,面積還不小。”

李龍倒沒覺得有啥。藥材這玩意兒,天然的如果放任去挖,肯定是越挖越少。所以想要達到需求量,那就只能人工種植。

天山雪蓮還一直有人培育著要人工種植呢。

“那特級兩百,精品一百五?”李龍想起來原來賈天龍報的價格。

“略高一點兒,特級,就是大顆粒貨,特別干凈的那種,一公斤兩百二。精品一級貨,一公斤一百七吧。漲了點兒,但不多。”

“那行,我這里一噸半的貨,特級有個一百多公斤,剩下的基本上能占到精品一級。”李龍說道。

又是差不多近三十萬入賬。

當然現在收購站對貝母的收購價也在提高,不然的話采藥人也會去其他地方出售。畢竟現在交通越來越方便——相比以前,因此這些人為了多賺幾塊十幾塊幾十塊錢,舍得那幾塊錢車票多跑跑。

本地的二道販子多數會在李龍這里,采藥人就不一定了。

“對了老賈,我上次問你驢皮的事情,你說五十塊錢?”李龍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現在老馬號那里已經收了三十多頭驢了,大小都有。

不過他擔心量太少,賈天龍不一定接手。

如果賈天龍真收的話,李龍就皮和肉兩方面都做。如果他不收,那皮子就賣給皮革廠了——趙輝那里不收這個驢皮,利潤太低。

“收啊,多少都收。咱們誰跟誰?

不過我主收不是這邊,河北那邊才是主產區。”賈天龍問道,“你能搞到多少?咱們這關系,一張起收,怎么樣?夠哥們意思吧?”

“夠,肯定夠。”李龍笑著說,“至于多少我現在還不敢說,瑪縣農村買小四輪拖拉機的越來越多,原來農民家養的驢子都沒啥用了,我就想著收回來。

這邊雖然沒驢肉館子,不過驢肉還是挺好吃的。”

“嘿,你說的沒錯。”賈天龍也是個吃家,他笑著說道,“驢肉是真好吃……驢皮我收,不過說實話,這玩意兒那邊量大,所以也不會多貴。”

“總比沒人要強。”

“既然你這么說那我就明白了。”賈天龍笑著說道,“上次電話里說了嘛,一張五十,看大小,大的貴點兒,小的便宜點兒。”

其實毛驢這種畜力,南疆比北疆要多的多,而且使用的年限也長得多。

瑪縣的毛驢在未來十年內,基本上就沒有再作為畜力使用了,但在南疆,未來三十年還有人在用。

當然等到二十年代的時候,南疆的驢基本上也就用皮和肉了。

賈天龍這趟來的也挺匆忙,把貨一走,拉上就匆匆離開,他還有幾個關系戶,要把東西一并收好,一車皮拉走。

等下趟過來,差不多就在五月中上旬了。

現在收購站這邊李青俠已經能夠獨擋一面了,五月二號,劉高樓帶著車隊再次回來,這趟他不僅給李龍帶來了上次白的五萬美元,還帶來了長長的車隊。

“這回我還是要把白和水泥一起拉回去。”劉高樓說道,“為了這件事情,我專門跑到城大世界,找了伊犁那邊的運輸公司,又讓吳永波聯系,找到足夠的卡車。”

因為有足夠的卡車,這一回劉高樓給李龍拉來了七臺車,三千對羚羊角,還有兩千張皮子。

春皮。

“沒辦法,那邊的災害越來越嚴重,現在真的有不少人吃不飽飯了。雖然開春打野生動物一直是不被默許的,但眼下也顧不得了。”劉高樓說道。

“也是,民以食為天嘛。”李龍能理解。

“其實如果我帶來的這些車都拉糧食過去,哪怕是玉米這樣的粗糧,賺的可能會更多。”劉高樓感慨著。

“那不可能。”李龍搖頭,“不可能讓你運過去的。”

“是啊,我二叔也是這么說的。”劉高樓點點頭,“白能運過去已經是特殊關照了,糧食是不可能的。”

李龍沒再說話。

七臺車里有四臺嘎斯車,這回不用愁了。剩下的三臺是兩臺伏爾加和一臺拉達。

“車況都不錯,價格也便宜。你根本想像不到,為了能買到足夠的食物,有些人已經開始步行了。汽油雖然便宜,但是吃飯更重要。”劉高樓講著從二叔那里聽來的事情。

“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李龍搖了搖頭。

其實是真沒到。或者說,因為那邊土地面積足夠大,野生動物足夠多,真要餓得不行了,如果是漢人,去外面打獵也餓不死。

扯遠了,李龍想不了那么遠。

這趟劉高樓打算多呆兩天,來回奔波也挺累的,加上趟過來的時候他開了一半的車,所以想著好好休息一下。

如果不是帶著這么多的車,他都想去烏城轉一轉,可惜。

“下回吧,下回不拉這么多東西,你有車,想轉哪里不就是隨便的事情嗎?”李龍說道。

他說的是實話。現在大部分出名的地方,雖然沒有柏油路,但砂石路還是有的。汽車哪怕開不到跟前,但差不多距離都是能到的。

所以開著伏爾加過來的劉高樓,想去哪里是非常自由的。

“行吧,休息兩天,下趟……下趟也不行,下趟得把剩下的一百噸水泥拉走。再下趟過來的時候,我就多留兩天,轉轉玩玩。”

李龍也挺開心。這一回劉高樓過來,光給他的美元,哪怕去掉廠需要的和扣除汽車的,還能剩下十萬。

這十萬放兩年后,可做的事情就多了去了。想要的話,弄幾輛坦克都不是問題!

當然,李龍也不要那玩意兒。

弄那玩意兒還不如多弄幾臺大馬力呢。當然這玩意兒暫時就算弄回來,也沒客戶。

和劉高樓算清賬目,李龍帶著他們去鐘國強那里吃了飯。這回這么多人,鐘國強也在,笑的嘴都咧到耳根了。他親自招待,開了包廂還給送了幾瓶啤酒——卡車都留在了收購站,所以這些司機是能喝酒的。

就是開著車他們也會喝,這時候對酒駕真沒啥約束力,只不過李龍和劉高樓都知道輕重。

把他們招待好,李龍回了大院。那些羚羊角上,大部分還有血跡,說明是才宰殺不久的。

說明什么?說明那邊是真的缺糧了。

李龍倒是不在意,他不是大善人,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這玩意兒社會發展簡史里講著呢。

對了,這時候小學初中生上的課里,沒有后世經常被人誤會的道法,有一門社會發展簡史,就是網上經常被人傳說著說的屠龍之術——這玩意兒可不是講歷史的。

送走劉高樓他們,李龍接下來就經常往四隊跑。

主要是長起來了,他也很關注。而收購站這邊老爹李青俠能夠獨擋一面,他自然也就不用太關注了。

“嘿,真沒想到,一萬多棵枸杞苗子,竟然有七成都活下來了。”李龍看著面前一大片有點郁郁蔥蔥感覺的枸杞苗,有些感慨。

當初買這玩意兒還只是靈光一現,隱約記得上一世有人開墾鹽堿地,買了苗子種下去,那時候他們種這玩意兒大概率是套取國家退耕還林補償款的。

所以種下去后,補償款到手,然后就沒下文了。絕大多數的枸杞苗因為無人照料,沒水沒肥的,死掉了。

但還有一成的苗子在這么惡劣的情況下頑強的活了下來,然后當年還結果了——當初那些人為了搞補償款,買的是大苗,不然也說不過去。

而眼前這一大片鹽堿地,或者說這時候至少看起來已經不那么鹽堿化了。

“澆了三次水。”李俊峰在邊上解釋著,“上了一次肥,大水沖的,表面的鹽堿都給沖掉了,看著這枸杞子長的,還真怪抗鹽堿哩。”

苗子長得非常好,至少現在看來,今年吃上新鮮的枸杞子是沒問題的。

鹽堿地里長出來的枸杞子會更甜,李龍還挺期待。

枸杞地邊上不遠處就有一塊田。

長勢不錯,已經看著有近三十公分高,葉子也有七八十來片,隱隱能把薄膜的顏色給蓋掉。

李龍掃了一眼,看著地頭被鏟掉堆成堆的駱駝刺和黃柴,再看看地里的,幾乎看不到雜草,以及才中耕過不久的印子,贊許的點點頭:

“你們這活干得勤快啊!”

“嘿,小龍叔你可別說。你說了比去年漲工錢,那大家伙還不好好干?”

李龍心說這還真是實在話。青壯們本來過來就是賺錢的,自己厚待他們,那他們自然也就賣力了。

要說的話,這一百畝的利潤其實不算高,除去各項成本之后,剩下的再把這些人的工錢支付掉,還能剩下的,真就不如種打瓜或者油葵了。

但事情不是這么算的。現在種的大都是鹽堿地,種本身就是改造土地的一部分。另外就是這些青壯來這里干活可不只是種。

李家種的地可不少,除了糧食里的小麥玉米,油料里的油葵外,還管著這么多的枸杞子地。

就算這些枸杞子今年結的不多,這么大地塊在這里放著那也不少了。他問過賈天龍,現在枸杞子一公斤干貨差不多在五塊錢,能收不少!

再加上到時開大馬力拖拉機犁地賺錢、開小四輪收割機割麥賺錢,就光這兩項就能把工錢覆蓋掉還有的多。

李龍沒多說話,他進地里看了看,發現葉片長得挺好,不缺肥也沒長蟲。

多走走,發現在地里補種的西瓜已經長藤了,便把藤給順了一下,讓在薄膜上長,不然中耕的時候容易斷。

李家種的一百畝分好幾個地塊,他正忙活著的時候,許成軍開車過來找他。

“有人在小海子電魚,讓楊老六給逮住了,打了一頓,現在送派出所去了。”許成軍說道,“小海子是你承包的,咱們得一趟。”

電魚?

“走。”李龍覺得如果有人在小海子里下網,他都不會去管。反正那地方他承包下來,主要的想法是彌補上一世的遺憾。

現在就挺好的。

但電魚,這玩意兒不能忍啊!

兩臺汽車一前一后開到鄉派出所,李龍剛下車就聽到有人在那里辯解著:

“那是個野水庫,里面是野魚!我就電一下魚,也沒傷人也沒害人,這個老家伙就把我打一頓,我現在感覺都不能走路了……”

“去你媽的野水庫,那水庫是我們隊里人承包的,再說了就算沒人承包,那也是我們隊的水庫,你是哪跑過來的?”楊老六雖然年紀大了,但聲音宏亮。

這幾年在老馬號里,伙食那是相當的不錯,楊老六身體養的非常好,底子恢復了,正和那個人對噴著。

李龍和許成軍進去的時候,正好看到兩個人坐在兩邊,有兩個警察正在桌子前記錄著。

李龍看了一眼那個人,忍不住笑了。

那人此刻的形象,絕對對得起“鼻青臉腫”這個詞,此刻他正找警察“申冤”。

李龍和許成軍進來,許成軍認識這里的民警,他立刻拿著早就準備好的材料給對方:

“水庫的確是已經被承包的……”

“那也不能隨便打人……”有小年輕民警覺得這打得有些過了。

雖然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壯被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打了,但打人就是打人。

“這位老人家是幫著我放羊的。”李龍這時候必須站出來,“他肯定是因為這人在這個時候電魚而氣憤。

‘不食三春鯽不打三春鳥’,這時候正是鯽魚下籽的時候,電魚是把大魚電昏了,但是能直接把小魚給電死光掉,這損失可不小!

一公斤鯽魚現在市場價一塊八,就他電這么一下子,這水庫會有多少損失……”

一說到這上面,民警表情就變得凝重了。

普通的電魚沒啥,但說到損失,說到魚苗子,那就不一樣了!

李龍看著那個人,想想楊老六的身份,心說該你倒霉吧!

就拿你開刀了!(本章完)

上一章  |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