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寒門國舅

第八百七十九章 倒戈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14  作者:天子
 
龐頃瞬間感覺到什么叫無恥。

你李孜省到現在,都還想著如何去巴結你的來瞻老弟呢?

“道爺,你這樣很不妥啊……當初藍玉出征漠北,私藏元帝的妃子,導致身敗名裂,最后抄家滅族的舊事……您莫不是忘了?”

龐頃善意地提醒。

大概意思是,韃靼女人最好不要碰。

李孜省扁扁嘴道:“藍玉招惹的是元朝末代皇帝的妃嬪,話說,今時不同往日,你看看現在他們風吹日曬,哪里還有當初養尊處優的溫婉樣?

“再者說了,我又不是給自己找女人,是送人的……你想想來瞻跟陛下是什么關系?莫說現在只是給他挑選一些美女回去,就算真的是把韃靼小王子的王妃給他送去,陛下也不會說什么。”

“難保不會……兔死狗烹啊。”

龐頃不以為然道。

李孜省擺擺手,奚笑道:“那你是不了解當今陛下。兔死狗烹之事,換作別的君主或許真有可能,但咱這位陛下是何等寬厚仁慈之人?

“再說了,來瞻又是何等聰慧?他參透天機,早就與世無爭,就算換作猜忌心很重的先皇,也不會對他有嫌隙……這就叫能耐!”

“啊!?”

龐頃心說,差點兒忘了,你不但中了你大侄子的毒,你那位好兄弟的毒你中得也不輕哪!

在你眼中,他父子倆簡直是世間完美人設的典范。

但這個世界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李孜省道:“這一仗打得可真不過癮,簡直是摧枯拉朽,敵人連絲毫還手之力都沒有……咦,我看那邊好像有韃子在行動……給他們臉了,馬上派人把他們剿滅!”

龐頃連忙道:“那是泰寧部落的人……他們是最早表示要歸降我大明的,還上表愿意聽從您的差遣……轉眼咱就把他們打了,怕是不合適吧?”

“臥槽,那邊呢?”

李孜省又指了指另一邊。

“那是朵顏衛,也不合適……”龐頃道,“不是說,得聽聽二公子的意見么?如果他說打,咱再打也不遲!且他們現在對我們……好像已經不設防了,有點兒予取予奪的架勢,打過去……有違信義啊!”

“兩路敵人就這么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繳械了?我沒說要接受他們歸順啊。”

李孜省有些氣急敗壞,“全都投降了,影響到老子得戰功該當如何?老子還想以此來封侯拜相呢!”

龐頃無奈道:“只能從正面的韃子入手!呶,那邊,就是察哈爾本部人馬,功勞得從他們身上想辦法!”

“就打他們!”李孜省氣呼呼地道,“去跟朵顏三衛的人說,想要歸順,得拿出點誠意來,有助于破敵的或能留住自己領地,將來可以成為大明的藩屬,否則……玉石俱焚,讓他們片瓦無存!”

戰場形勢出現重大變化。

也就是李孜省統領的援軍抵達后,草原上的外圍勢力,尤其像朵顏三衛這些邊緣部族,陸續出現倒戈的情況。

不為別的,就為生存。

之前大明派個三千多人在草原上,他們都沒法打,后來分兵到一路人馬不過三四百,他們仍舊束手無策。

還能怎么辦?

投了唄!

反正投降大明已不是一次兩次了,從大明開國伊始,這些草原上的邊緣部族就跟大明各種虛以委蛇。

最好是趕緊把大明的軍隊送走,大不了多增加些貢品,反正天朝上邦的皇帝也會回禮,然后心悅誠服個幾年,在此期間不惹事,不鬧事,過個十幾年多生一些人口,等大明內部出亂子再找回場子!

朵顏三衛最先加入到大明陣營,隨后一些邊緣部族,都在往李孜省方向靠攏。

之所以都找李孜省的緣故,是因為這路大明的援軍,數量非常多,差不多有五千了,且裝備也很先進。

按照道理來說,這時候來的,一定是大明高官帶來的隊伍。

也是因為之前張延齡那路人馬殺人如麻,太過冷血無情,且不接受他們和談……主要是實力差距太大,連韃靼人都覺得跟張延齡談底氣不足。

而新來這路人馬看起來更多,更像是“王者之師”,應該會跟他們“講仁義”,并同意他們歸順。

當他們得知這路人馬的主帥是大明赫赫有名的權臣李孜省時,投降的使臣更是前仆后繼地趕往明軍營地,恨不能早些歸順,生怕投降晚了,最后被其他早歸降的部族把他們的領地給瓜分了。

“情況不太對啊。”

山頭上,朱暉拿著望遠鏡觀察李孜省所部的動向。

同時也在觀察周邊十幾個大小韃靼部族的活動軌跡。

王守仁道:“有哪里不對?”

朱暉道:“感覺韃子不想打了……怎么都扎堆往那邊去了?這是韃靼小王子調他們去跟大明新來的兵馬決戰?都這會兒了,還不知道援軍的統帥是誰……”

現在韃靼不少部族都知道大明領兵來的是李孜省,但被諸多韃靼部族軍隊阻隔的王守仁所部,還連來的是誰都不清楚。

王守仁簡單整理行裝后,冷聲道:“我要去見覃云……你有什么話要我帶給他嗎?”

“不用了。”

朱暉搖頭苦笑,“您二位有什么要談,盡管談去,我就不打擾你們了。話說,這路人馬根本是來搶風頭的……明明沖鋒陷陣的辛苦活兒我們都干得差不多了,他們現在趕到,莫非是要撿現成的?”

王守仁沒有心思去跟朱暉探討這路援軍到底是個什么情況,自行帶人往覃云的營地去了。

覃云軍中。

此時的覃云,收到了張延齡那邊傳來的正式通知。

“王將軍。”

覃云見到王守仁,顯得分外敬重。

過去這些日子,他和他麾下的將士對王守仁、朱暉也是從傲慢到平視,再到逐漸認同。

王守仁和朱暉這路人馬看起來像是散兵游勇,但畢竟是經過草原連續作戰、長途跋涉而來,且裝備的也是大明次頂級的火器,更是王越派來的軍中精銳……更主要的是王守仁的能力,為覃云所折服。

作為領兵之人,覃云深刻地感受到,隔壁那兩千人馬絕對是他打勝仗的保障,而不是來添亂或者混吃等死的。

王守仁道:“可是有張國舅的消息?”

“有。”

覃云未做隱瞞,開誠布公地道,“來援的正是新任薊州巡撫,當朝掛禮部尚書銜的李孜省李尚書所部人馬……陛下以其所部從薊州鎮出塞,本是巡視大寧衛等故地,未曾想他卻帶兵來此。”

王守仁釋懷:“果然是從薊州那邊開來的朝廷兵馬。”

覃云點頭:“如此一來,我各路人馬基本已到齊。”

王守仁問道:“朝廷不會從大同和宣府增派援軍來了嗎?”

“未曾聽到相關的消息。”

覃云道,“但是……如果戰局有變的話,可能會有,但眼下……”

王守仁嘆道:“朝中人似乎對此戰并不看好,不過以眼下局勢發展,大明滅虜已是板上釘釘之事,或就在此戰。”

“是啊。”

覃云也顯得很振奮,眉飛色舞地道,“草原東部的兀良哈等部族,已對李尚書提出歸順請求,目前還在等張國舅給出最后指示。接下來,就是聯合各路人馬,將韃靼察哈爾本部一舉擊敗,徹底平定草原。”

王守仁心中頗為奇怪。

朵顏三衛歸順大明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向李孜省提出歸順也在情理之中,李孜省接受實乃順勢而為……

但是——

就這還要等張國舅同意?

算什么道理?

不過他馬上就想明白一件事。

皇帝那里真正擁有話語權的人,正是暗中統籌一切的張家小國舅。

王守仁問道:“韃靼中軍主力在何處?幾時開戰?接下來的具體戰術是什么?需要我等做什么?”

接二連三的問題說出口,覃云不由一怔。

顯然王守仁在意的是戰事整體安排,跟他這樣偏安一隅只顧著眼前局勢的人終歸還是不同。

“一切都得等二公子給出具體指示。”

覃云聳聳肩道。

王守仁嘆息:“戰事不宜拖延,應當速戰速決,遲則生變。”

覃云道:“王將軍,我知道您急,但急也沒用,如今草原部族內部已經產生巨大裂痕,我們在這時候講速戰速決,也得找準時機。就好像韃靼人也不會干等著我們去進攻……雙方還得進行一番拉扯。”

王守仁雖然不太認同覃云的說法,但還是無奈點頭:“也是,我們在兵力和實力,并不是說完全占據上風。此戰韃靼人仍有獲勝的機會。”

覃云眨了眨眼睛,不解地問道:“我軍還有失敗的可能嗎?那您認為,此戰我們的弱點在何處?又該如何化解呢?”

王守仁搖頭道:“其實如今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就好像三邊總制王中丞帶兵進草原,韃靼人由始至終都沒有正面迎戰的意思。

“反倒是這里,張國舅擺出弱者的姿態,讓韃靼人自以為有機可趁,令其整合兵馬來此,尋求決戰,導致全軍集結后尾大不掉,匆促間難以撤回……這就是張國舅高明之處。”

王越看似沒有帶重兵進草原,但因為他本身名氣就很大,且麾下還帶了兩萬多兵馬,跟韃靼人正面交鋒把韃靼人給打怕后,韃靼人后續都是以游擊戰的方式與之周旋。

但在王守仁想來,王越其實沒做錯。

帶兵平草原,加上輔兵有兩萬,很多嗎?

總得保證進退有度吧?

總得保證后勤供給吧?

還有哪怕不勝,也得保全所部順利退回大明吧?總得保證戰后不被朝中人攻訐他疏忽大意吧?

因為王越始終是政客思維,無法做到像張延齡這樣,帶著三四千人就敢進草原,還直接分兵,搞小股流竄……讓韃靼人以為大明這路人馬的主帥瘋了,再或是大明出關的目的不是消滅他們,而只是來干擾和練兵……

韃靼人出現重大誤判,于是集結人馬,最后作繭自縛。

覃云道:“韃靼人本可各回領地。”

“不可能的。”

王守仁嘆息道,“陰山北與王中丞一戰,韃靼人士氣已嚴重受挫。如今既已集中于此,在交兵不敵的情況下,各自退兵,韃靼小王子在草原上還有何威嚴可言?

“況且,如今已入冬,韃靼為此戰可說是勞民傷財,如果此戰不勝,意味著這個冬天他們難以熬過去。更可甚者,他們要是選擇退兵的話,意味著從今以后張國舅的人馬可以在草原上橫行無忌,到時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覆滅的結局。”

集合在一起都打不過人家零散的小部人馬,等退回到自己的領地就能取勝?

張延齡甚至可以分兵十路,直接橫掃草原。

就算有幾路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一些損失,但多數人馬將暢通無阻。

那時候草原各部族投降的速度只會更快……畢竟沒了巴圖蒙克的約束力,誰還管什么面子和尊嚴?

要的就是個生存。

如果投降和死戰是唯二的選擇,有誰會置自己的部族于覆滅的境地呢?

覃云笑道:“王將軍,您是讀書人,有遠見卓識,在下沒有能力跟您坐而論道,但如果您見到二公子的話,想來應該可以成為至交。他的能力,實乃在下生平僅見。”

王守仁感慨地道:“連王威寧都信服的人,看來真的是大明的希望。在下自問沒有能力與之相提并論,只希望能參與到平草原一戰,也算生平無憾。”

“既然您都這么說了,為何不等二公子做好全盤計劃,命令下達后你才過來呢?”覃云道。

王守仁道:“在下想去拜會他。”

覃云道:“如今局勢太過混亂,想見上一面太過困難,尤其您還要統率貴部,完成最后致命一擊。”

王守仁感慨道:“等戰后再見,便少了戰時會面的那種慷慨激昂,也無法洞悉其內心真實想法,或會成為在下畢生的遺憾。且軍中自有朱將軍負責,我操心的地方不多。”

“不可以。”

覃云這次直接回絕,“如此境況下,想穿過韃靼人的防線,太過冒險。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等待二公子給出具體指示。”

“那你們如何聯系的?我可否跟聯絡人一起過去?再辛苦也無妨。”

王守仁很堅持。

覃云仍舊笑著搖頭:“具體聯絡方式,無法對外言說,講了您也不懂。此乃經過半年以上的訓練,所用都是專業人士,連在下都不明白其中的訣竅,只負責翻譯和明白最后的意圖!您還是別動相見的心思。”

上一章  |  寒門國舅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寒門國舅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