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大國院士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簡直和你想申請五常一樣可笑~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11-08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貓
 
會議結束了,各國的代表臉上帶著不同的情緒從會議室里走了出來。

有些腳步輕快,臉上帶著笑容和身旁的同伴討論交流著什么;也有人一臉的陰沉,腳步沉重的離開了會場。

當然,更引人矚目的還當屬來自印度的那位婆羅多代表,這會正滿臉憤怒的大聲和身旁的另一位同伴大聲的埋怨著。

“該死!你不覺得他真的太過分了嗎?竟然強迫要求每個國家都必須要在1月12日前完成任務和指標!”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底了,時間最多還有一個半月!這怎么可能做的到!”

“如果完不成他居然還提議削減份額,這也太過分了!”

“我強烈建議重新安排人擔任火星地球化工程的總工程師!”

聽到這位來自印度婆羅多代表的抱怨,尤其是當聽到最后一句時,身旁另一位來自英國的同伴眼中帶著不可思議和驚詫的神色看了過來。

不是,這阿三瘋了吧?還強烈建議重新安排人火星地球化工程的總工程師?

他的臉是有多大?

難道這貨不清楚整個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就是因為那位徐教授而存在的嗎?

如果沒有徐川的支持,華國根本就不可能耗費如此巨大的精力來聯系和動員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并說服他們加入這個超級工程中。

畢竟促成這個項目對于華國而言并不是最佳的選擇,他們完全可以拋開其他的國家自己獨立進行火星改造工程。

有可控核聚變技術和那領先全世界的航天技術作為基礎,一百萬億資金雖然夸張,但華國并不是沒有能力負擔。

而且這一百萬億也不是說一年或者說三五年內就投入的。

如果將時間拉長到五十年,一年僅僅是投入兩萬億而已,對于腳下這個國家如今的發展來說并非無法承受。

就算是拋開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來說,華國的航天技術也足夠支持他們在火星上修建移民城市,率先展開大規模的星際移民與開采火星上的礦藏,占據最好的地區和資源了。

而一旦選擇這條路,其他的國家在十年乃至二十年內可能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毫無辦法。

雖然說國際太空法的第二條就規定了‘外層空間,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都不能依據國家主權要求,或者通過使用或占領,又或任何其他方法據為己有。’

但規定了有用嗎?

別人能上去,你上不去,你也只能看著別人在上面為所欲為。

航天技術遠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就算是曾領先了全世界幾十年時間的米國,如今也堪堪只是做到了重返月球而已。

火星,對于NASA宇航局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更別提其他的國家了。

毫不夸張的說,現如今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已經是最符合各國利益的項目了。

就這種情況下,你還想將發起這個項目的核心人給踢出去?

這想法,簡直和你想申請五常一樣可笑。

腦海中的思緒劃過,走在一旁的英國代表臉上忽然浮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開口贊同附和道。

“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

聽到自己的宗主國都支持自己的意見,這位婆羅多的眼睛頓時就亮了,那濃密的胡須下露出了個夸張的笑容。

“我們就不該對華國擁有那么一丁點的幻想,他們總是會想辦法從各個方面給我們找麻煩!”

“我要回一趟新德里!讓聯邦和內閣的人看清楚他們的真面貌。”

“當然,這也需要你們的幫助,我的朋友,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來,以抗爭這種霸道壓迫的手段!”

聽到這話,英國代表臉上帶著笑容點點頭,支持道:“是的,我親愛的婆羅多。”

附和了一句后,他臉上露出了‘猶豫’的表情,緊接著小聲開口道:“不過團結和支持需要一個核心站出來,畢竟華國太強大了.”

來自印度的那位婆羅多代表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開口道:“放心吧,我的朋友,我們偉大的婆羅多會站出來的,在我們的背后有著十五億的龐大人口,這是遠超華國的力量!”

“當然,這還遠遠不夠,需要我們團結其他的國家。”

“比如米國,比如歐盟!”

“我的朋友,我需要你一起行動,尋找大家的支持和幫助,畢竟反抗壓迫總是不容易的!”

雖然說很高興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得到了別人的支持,但他倒也沒有完全沖暈頭腦,還是知道這種事情最好獲得米國,歐盟等其他的國家的共同支持最好。

英國代表:“那你覺得應該由誰接下來擔任總工程師最合適呢?”

聽到這個問題,這位婆羅多沒有絲毫猶豫,甚至有些鄙夷看了一眼對方,開口道:“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反抗組織的核心中挑選了!”

聞言,英國代表臉色依舊笑盈盈的開口道:“那就祝我們好運了。”

婆羅多攥著拳頭揮了揮,一臉認真的開口道:“當然,正義必勝!”

說完,他就邁開腳步頭也不回的朝著外面走去。

停留在原地,看著那一去不返的背影,英國代表臉上的笑容轉變成一抹鄙夷。

未開化的殖民地就是殖民地,腦子都被恒河水給泡壞了。

想踢掉那位徐教授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婆羅多的想法注定是失敗的。

不過這對于他們來說也未嘗沒有好處。

要知道印度在火星地球化工程中所占的份額可不少,足足有2.35。

雖然聽起來很少,但這可是一整個火星的資源,哪怕抹掉個零頭,0.35份額的十分之一也足夠他們吃到撐了。

當然,前提是英國能順利的承接到這個份額。

但這件事需要華國和那位徐教授的支持,或者還需要拉上米國和一些其他的國家。

思索著,英國代表也邁開了腳步朝著外面走去。

與此同時,遙遠在上億公里的深空。

火星的高軌之上,數架搭載了各種探測設備的航天飛機這會正圍繞著馭星工程中編號為3261的小行星進行著詳細的探測。

一顆直徑超過370米,寬度260米,由金、鉑、銥、鈾等貴金屬構成的內核對于現階段的人類來說已然無法用價值和財富來形容了。

它既有可能是摧毀人類經濟體系的災難,也有可能是促進人類文明騰飛的基石。

至于是哪一種,就看各國如何利用它了。

當然,在展開對它的開采利用前,詳細的探測清楚它內核的具體情況是最關鍵的事情。

要是最后拉到地球或月球軌道附近展開開采的時候才發現之前的探測數據有問題,是個烏龍的話,那就坑爹了。

為此,在徐川的指揮安排下,數臺之前用于火星地表鉆探采樣的鉆機借助深空遠航測試的巡天號·空天母艦進行了臨時改造,然后將其投放到了這顆小行星上,展開了內核采樣作業。

與此同時,火星高軌的一架二代航天飛機居住艙內,站在舷窗的旁邊,眺望著不遠處那艘無比龐大的戰艦,穿著艙內宇航服的格雷西·安格斯教授一直沉默著,忽然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真是難以置信!”

原本他以為自己在見識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后,已經不會再有什么更值得令他驚訝的東西了。

畢竟所有值得驚訝的東西都已經全看遍了。

但事實證明,那些善于創造奇跡的華國人,總能在不同的領域給他深深的震撼。

就比如眼前這艘龐大到幾乎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空天母艦。

氙氣燈光在真空里凝成一道冷冽的光柱,那望不到邊際的弧形艦脊從他此刻的位置來看就像是宇宙中的一面金屬城墻一樣宏偉。

黝黑的復合裝甲外殼吸收了周圍絕大部分的星光,只在邊緣處反射出火星那淡紅色的柔光,勾勒出它如同遠古盾牌般龐大而清晰的輪廓。

在這艘龐大的空天母艦面前,別說是人類了,就是他腳下這架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飛機此刻都如同螞蟻一般渺小。

那深不見底的機庫通道都能夠直接容納下他們這架航天飛機,甚至綽綽有余。

感慨了一句后,這位來自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的教授看向了詹經亙,盡管知道,但他還是忍不住詢問道。

“.這就是你們建造的那艘空天母艦嗎?”

同樣站在舷窗旁眺望著眼前巡天號·空天母艦的詹經亙教授回過神來,臉上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笑容,點點頭開口道。

“當然!”

雖然說他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但看到德國佬那震撼的表情,心里就像是在大夏天擰開了一瓶冰可樂一般爽快。

“不可思議,你們到底是怎么造出來的?從這個角度看去,它比科隆主教座堂都要更加的令人震撼。”

科隆主教座堂,這是日耳曼一個耗時超過600年才完成的建筑奇跡。

從從1248年開始,工人們就開始一磚一瓦地建造這個龐然大物。直到1880年,威廉一世才宣告完工,這可是一個比大多數國家歷史還要長的項目。

站在格雷西·安格斯教授的身旁,詹經亙哈哈笑道:“當然!”

“巡天號·空天母艦直徑長達500米,而你們的科隆主教座堂最高也不過是150米而已,兩者根本就沒法比較!”

“如果將它放到陸地上,它比你們的科隆主教座堂更宏偉也更加的龐大。”

聽到詹經亙拿德國人心中信仰做比較,格雷西·安格斯教授有些不悅,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但又不知從哪里反駁。

畢竟兩者他都親眼看到過。

真要說,后者給他的震撼確實遠比他站在科隆主教座堂面前更撼動人心。

一艘直徑長達五百米的龐大母艦,這幾乎是人類所制造過的最大的可移動物體了。

在它的面前,即便是最大的“杰拉爾德·R·福特”號航空母艦也完全不值一提。

它就像是一座奇觀。

標志著整個人類文明最高制造工藝,以及航天技術的結晶!

在深邃的黑色絨幕和璀璨的星群背景下,巡天號·空天母艦如同一條沉默的巨鯨,它的身軀龐大,裝甲在永恒的陽光下反射出冷硬的光芒。

等待了一會后,搭載著格雷西·安格斯和詹經亙兩人的航天飛機漸漸的靠近了這艘龐然大物。

正當兩人耐心等待著漫長的對接流程時,空天母艦側舩一個巨大的艙蓋無聲滑開,一支多關節的巨型機械臂如同蟄伏的史前巨獸,緩緩探出身形,朝著航天飛機伸展開來。

“上帝,它不會要攻擊我們吧!”

目睹了這一切的格雷西·安格斯教授心驚肉跳的看著正直面他們的龐大機械臂,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說道。

老實說,他真被嚇到了。

一旁,詹經亙笑著開口道:“這應該是對接流程吧?”

雖然說他也沒見過,但對于空天母艦展開的機械臂卻并不慌張。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此刻他就在自己的國家領土范圍內。

與此同時,正當兩人眺望著那巨型機械臂的時候,那閃爍著金屬寒光的機械臂在剎那間如同章魚伸出了八條腿一樣,六條可獨立運動的“手指”組成的巨型爪具精準地環繞住這架航天飛機的對接基座。

緊接著,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可感知的晃動,這架航天飛機就被牢牢地、穩定地“握”在了巨爪之中,被‘拽’向了那艘龐大的母艦。

沒有復雜的姿態調整,沒有噴氣的細微校正,就像是將一把鑰匙平穩地插入等待已久的鎖孔一般。

在格雷西·安格斯和詹經亙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對接便已然完成了。

上一章  |  大國院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大國院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