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就只能窩在這小山谷里,任由那些貪官污吏欺壓百姓?”陳不渝道。
他想造反,他厭惡官府,他同情那些多災多難的百姓,他想要拯救那些百姓。
但是他知道只靠自己,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需要楊明昭的支持,也期待跟著楊明昭轟轟烈烈的干一場大事。
楊明昭嘆息一聲,“此事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可是!”陳不渝還想勸說。
楊明昭擺擺手,打斷道:“巴蜀東南是南疆鎮,南疆鎮有十萬精兵,南疆鎮有興國公,興國公是先天武者!”
“巴蜀西南是云嶺鎮,現在云嶺鎮的總兵是平江侯陳瑜,平江侯曾是禁軍提督,極善練兵,他麾下的將士也定是精銳!”
“別的不說,如果朝堂調兩鎮精兵入蜀平叛,你覺得那些叛軍還能夠逍遙?”
陳不渝道:“可是他們不是一直沒有入蜀平叛嗎?這都多少年了,他們為何不入蜀平叛?”
楊明昭一怔,是啊,朝堂為何不調邊軍平叛?
巴蜀的衛所兵不中用,為何不調邊軍平叛?
楊明昭對此也不是很清楚。
畢竟楊正山都離開朝堂十多年了,楊明昭對如今的朝堂了解并不多。
“公子在顧忌什么?”陳不渝似乎看出楊明昭心中的顧忌。
楊明昭深吸一口氣,道:“再等等吧,等我回家問問長輩再說!”
陳不渝沉默了少許,緩緩站起身來,爾后跪在地上,“公子,不是我想要利用公子,實在是我忍不下去了。”
“十三年前,夔州府大旱,我家上百畝田地顆粒無收,可是千戶依然向我們征收屯糧,他們不但將我家的糧食全部搶走了,還拿走了我們家大半的積蓄!”
“我的祖母為了給我小妹省一口吃的,活活的被餓死。”
“我的母親為了在山上扒樹皮掉下山跌死!”
“我的族人餓死了十余人。”
“為了不被餓死,我們沖進了縣衙,死了上百人!”
“這些年倒是沒有大旱了,可是百姓們依然吃不飽,他們越來越肆無忌憚了,他們居然開始強搶,逼著百姓賣兒賣女。”
“公子,那些百姓何其無辜?”
陳不渝跪在地上,眼眶通紅。
他曾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他也曾想著出人頭地,可是現實給了他一場苦難,讓他家破人亡。
天災無法避免,人禍不能饒恕。
將他逼到如今這副摸樣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他恨那些貪官污吏,恨那些欺壓百姓的惡人,他希望自己能夠為那些百姓撐起一片天,讓那些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楊明昭看著他,心里有些觸動。
陳不渝的恨來自他的經歷,楊明昭沒有經歷過那些,所以他無法感同身受,但是他能理解陳不渝,因為這些年他見過太多人間苦難了。
他見過成群結隊的饑民,他見過很多次官吏欺壓百姓的場面,他甚至見過有人在煮一根胳膊。
他的內心經歷過一次次煎熬。
楊明昭扶起陳不渝,說道:“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此事必須從長計議才行!”
“公子!”陳不渝有些著急。
楊明昭站起身來,說道:“不著急,我們先練兵,然后還需要打探清楚各府縣的情況,冒然行事只會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
陳不渝雙眸一亮,“這么說公子答應了?”
楊明昭沒有回答,他的確有想做點事情的沖動,但是他心里還是沒底。
“老鄧!”
“公子!”門外的鄧星走進來。
“從明日起你負責訓練村子里的青壯,明白嗎?”楊明昭說道。
山谷內有五千多百姓,但寨堡內的青壯不過兩百人而已,這兩百青壯一小部分是陳不渝的族人,其余大部分則是陳不渝訓練的壯丁,專門負責駐守寨堡,防止外人進入寨堡。
要說這些青壯的實力,其實還是有些實力的,畢竟陳不渝出身于軍戶,且還有武道傳承,由他訓練的青壯雖然比不上邊軍將士,但也強過普通的農夫。
不過山谷中的兵甲奇缺,除了有十幾把長刀外,再無其他像樣的兵器。
想要將他們訓練成兵,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不行。
“公子,練兵之事是不是該請示一下家主?”鄧星含糊的詢問道。
楊明昭微微搖搖頭,“你留下來練兵,我回家一趟。”
“不渝,你來配合老鄧練兵,先訓練寨堡內的青壯,然后再從村民中挑選八百青壯,湊齊一千壯丁進行訓練!”
“老鄧為練兵總教官,你為后勤官,訓練之事要遵從老鄧的命令,他有練兵的經驗!”
陳不渝驚異的看向鄧星,他知道鄧星很厲害,但是沒想到鄧星居然還會練兵。
鄧星和韓林都是楊家最早的一批護衛,他們以前在京都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訓練楊家的家仆,要說練兵,楊家護衛個個都是專業的。
“屬下遵命!”陳不渝驚異之后,連忙應道。
鄧星心里嘆息了一聲,只能說道:“屬下遵命。不過公子,想要訓練那些青壯,必須要保證他們能吃上肉!”
一群只能勉強能吃飽飯的青壯能練出什么來?
要訓練,就必須要吃肉。
楊明昭有些頭疼,他身上帶的銀子并不多,總共也不過幾百兩而已。
這一路走來,已經花了不少銀子,回去還要花費不少銀子,能夠用在這里的銀子沒多少。
“陸波,你也去縣城找李大貴,讓他買些牲畜和家禽給谷內的百姓養!”
“我們帶來的銀子還有多少?”
陸波道:“還有一百二十兩,李大貴那邊應該還有些!”
“留下五十兩,其余的全部換成牲畜和家禽!”楊明昭道。
“是!”陸波道。
事情只能先這樣,不是楊明昭不想做點別的,實在是他手里沒有多少銀錢,也沒有多少物資,也辦不成其他的事情。
隨后幾天,鄧星就開始訓練寨堡內的青壯,而楊明昭則開始認真的計劃起來。
謀而后動,這是楊明昭從楊正山身上學的。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個計劃,或許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但按計劃行事總比胡來要好的多。
不過楊明昭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想著先回星月島一趟。
沒辦法,現在他手中的資本太少了,想要干一場大事,必須要借助星月島的資源。
于是這次楊明昭僅在三箭谷待了半個月,就帶著韓林和楊澤兩名護衛離開了,至于馬巖、陸波、李大貴和鄧星四人則被他留在三箭谷了。
三人輕裝簡行,先前往九江府,然后在從九江府坐船沿著松河一路向東來到江南,最后再在江南等著楊家商號和騰龍衛的海船前往星月島。
靈泉空間內。
楊正山蹲在池塘邊看著盛開的荷花有些無語。
十年了!
整整十年了!
池塘中那些不知名的蓮花居然還在開花!
一朵蓮花居然開了十年,把楊正山搞得都有些沒脾氣了。
他原以為有個一兩年的時間,這些蓮花就能盛開,然后凋謝,長出蓮蓬來,可誰知道十年過去了,這些蓮花居然還沒有結出蓮蓬來。
“應該快了吧,已經開始掉花瓣了!”
楊正山從水面上撿起一片粉紅的花瓣,放在鼻尖嗅了嗅。
突然他雙眸一亮,將花瓣放入了嘴中。
花瓣入口,頓時一股清甜的氣息充斥在口腔之內。
楊正山輕輕咀嚼了一下,花瓣入腹,緊接著他就感覺一股清涼的氣息蔓延全身,意識和思維變得清晰無比。
“這是?”
楊正山又驚又喜。
他感覺到一絲絲不尋常的東西,非常玄妙的東西。
這種感覺很玄妙,隱隱之間似乎有什么將他跟天地聯系在一起了一般。
是什么?
是道意!
他猛地朝著天穹望去。
灰蒙蒙的天穹在顫動,隱約之間似有星光在閃動。
楊正山直直的凝望著天穹,一雙眼眸比星辰還要璀璨。
“自然之道!道法天地?”
天光乍現,驟然見天穹之上呈現出一團明亮的光輝,那是太陽!
緊接著,輕風拂過,云霧升空,九天之上,陰云變幻。
灰白的陰云遮蔽了陽光。
咔嚓!
雷霆炸響,耀眼的雷光閃過,淅瀝瀝的雨水灑落。
“下雨了!”楊正山驚喜道。
這是靈泉空間內第一次下雨。
以前靈泉空間內有風,有霧,但從未下過雨,也從未有過太陽。
可今日居然下雨了!
靈泉空間再次進化了?
淅瀝瀝的細雨灑落,空間內的植物似乎變得更加鮮艷了,動物們在四處尋找避雨的地方。
輕風再次吹來,雨絲練成一片。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哈”
楊正山大笑起來。
他想起了池塘中的蓮花,直接走入水中,將還飄在水面上的蓮花瓣全部撿起了吃下去。
每吃一片花瓣,他就能感受到一縷縷玄妙的道意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天空還在顫動,大地似乎也在顫動。
池塘居然在悄無聲息的擴大,不對,應該是整個空間都在悄無聲息的在擴大。
一座山嶺驟然出現在北方,一道斷崖驟然出現在南方。
池塘化為湖泊,靈泉隱匿在水面之下,一條河流去從池塘南邊延伸出去,慢慢的,無聲無息,流入一片荒蕪之地中。
東側再次冒出一座小山頭,西側更是出現了一座高山。
楊正山愕然的看著周圍的變化,他有些應接不暇。
最終他的目光鎖定在西北方的高山,真的很高,高山之上居然還有厚厚的積雪。
風消云散,陽光普照。
楊正山滿臉迷茫之色。
空間居然變得這么大了?
他遲疑了一下,朝著西北方的高山飛掠而去。
走出果園,便是一片黑黝黝的土地,再走十余里,便來到了山腳之下。
不對,不是山腳下,而是山腰處。
因為下方還有一道很深的溝壑。
他之前的空間范圍并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一座高山之上!
朝著南方眺望,目光所及之處,居然是連綿的山嶺。
不再猶豫,楊正山先是爬上高山,后又朝著西方飛掠而去。
一連飛掠了一個多時辰他才看到那熟悉的灰蒙蒙的邊界。
楊正山猛然回頭,看著雪白的峰頂,“這怕是有百里吧!”
爾后,他繼續沿著邊界繼續飛掠,直至夕陽西下,明月升起,漫天星辰之時,他才再次回到了池塘邊。
不對,現在應該可以稱之為湖泊了!
湖泊依然呈圓形,但直徑卻擴展到三百多丈,也就是有一千多米。
藥田,果園,茶園、草地都變大了很多。
院子還在,那些靈果樹也都完好無損,可是靈果樹之間的距離變大了。
楊正山蹲在地上研究了很久,發現空間內的動植物都完好無損,但是地面的面積都變大的。
原本茂密的草地和樹林,變得稀疏了很多。
“好神奇的變化!”
楊正山弄不清楚這種變化是怎么變得,只能感嘆一句神奇。
清冷的月光灑下,楊正山望向周圍的山嶺。
他西北方這座山峰最高,除此之外,就是他腳底下的山峰,然后周圍還分布著大大小小很多山嶺。
整個空間依然是呈圓形,但直徑應該在兩百里左右,具體是多少,楊正山沒法丈量。
山嶺之間有石塊,有沃土,有河流,有瀑布,應該還會形成其他的地理環境,不過現在河流還沒有流過去。
最起碼他這座山下應該會形成一個更大的水潭,至于接下來河流會往哪走,還要看地勢的高低。
“現在應該不能叫靈泉空間了,應該叫靈泉天地?靈泉世界?”
楊正山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以前的空間也出現過大變,就是在他的修為達到先天之境的時候,空間也一次性擴大了很多,但沒有這次變化如此巨大。
至于空間變化的原因,楊正山已經知道了。
因為他的修為又有了質的提升。
入道!
不對,準確的說是再次入道。
這十年來,他其實已經掌握了道意,雖然只是一點點武道道意,但卻是貨真價實的道意。
簡單來說,他早就入道了。
就是從驚雷一槍中感悟出來的道意。
楊正山將其稱為唯武之道。
這是一種唯我道意,人槍合一,我就是槍,槍就是我,世間一切皆因我而生。
簡單點理解就是我才是這個世界根本,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因為我的存在,才會有這世界的一切,如果我不存在了,那這世界的一切都會消失。
這是一種很極端的道意,也正是因為極端,才讓人和槍融為一體。
換個角度的話,其實說是一種極致的道意更為合適。
對槍的極致,對武道的極致。
除了我和武道之外,這世間的一切都不重要。
所以楊正山將其稱為唯武,即為唯有武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