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第六百一十七章攻占保寧府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8  作者:不知未名
 
縣衙大堂內,楊明昭高坐主位,看著堂下眾人,臉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太平縣能大治全靠諸位的努力,辛苦諸位了!”

此時楊明昭身上的氣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他滿身的貴氣,還帶著幾分超凡脫俗的感覺,而現在他多了幾分親切,也多了幾分威嚴。

居其位,養其氣。

身份和地位的變化,讓楊明昭也成長了很多。

“不敢言辛苦,能為主公效勞,乃是我等的福氣!”齊章先是開口的說道。

這是他的真心話,他活了四十多歲,卻只能在私塾中做個教書先生。

楊明昭的到來不但改變了他的生活,還給了他施展能力的機會。

其他人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楊明昭來了,這太平縣哪有他們做官吏的機會。

“哈哈,齊先生無需自謙,我等都是為民請命,既然朝廷不作為,那就由我們來濟世救民!”

“相信諸位也聽說了,北邊的流寇已經占據了漢中府,東邊的義軍占據了九江府,南邊的黑虎王占據了播州,九天王占據了烏撒府。”

“天下紛亂,正是我等建功立業,濟世救民的時候!”

“蟄伏兩年,我們也到了該擴張的時候了!”

楊明昭不徐不緩的說道,他的語氣很平靜,但話語中卻充滿了豪情壯志。

兩年前,他占據太平縣多少有些胡鬧的成分,只是因為覺得百姓貧苦,才想著搞點事情,幫幫百姓。

但是如今他心里已經萌發出一股子豪情。

他想要濟世救民,想要讓百姓人人能吃飽,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不再受地主豪紳的盤剝,不再受貪官污吏的欺壓。

他多了一份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也多了一股爭霸天下的壯志豪情。

“沒錯,我們是該擴張了!太平縣的百姓已經過上好日子了,我們應該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陳不渝第一個支持道。

“沒錯,我們要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把那些貪官污吏全部除掉!”

眾人紛紛附和道。

特別是那些在太平縣投靠楊明昭的人,他們大多都是窮苦出身,對貪官污吏最為痛恨,對貧苦百姓最容易共情。

“很好,那就先讓各部說一下咱們現在擁有的兵力和錢糧吧!”楊明昭看向鄧星,道:“老鄧,你先說說咱們的將士!”

鄧星立即回道:“目前咱們有三千營兵,這三千營兵兵甲齊備,隨時可以出征。”

“除了營兵之外,我們這兩年還訓練了八千農兵,農兵的戰斗力要差很多,不過他們可以充當民夫!”

“另外我們有戰車三百輛,戰船八十艘,騾子和驢三百多頭!”

在巴蜀作戰跟在重山鎮作戰是完全不同,北方邊鎮作戰主要靠騎兵,但在巴蜀作戰就不行了。

首先巴蜀的西南馬大都矮小,不適合作為戰馬,只適合作為馱馬。

其次巴蜀多山,特別是巴蜀北部,以山林為主,根本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

所以在巴蜀作戰要以步兵為主,輔以戰車。

鄧星口中的戰船也不是海船,而是一些適合在內河中航行的平底船。

這些船可以用來運兵運糧,也可以用來在河水中戰斗。

楊明昭點點頭,又看向馬巖道:“銀錢和糧食呢?”

馬巖道:“目前我們有銀錢十三萬兩千三百六十兩,糧食的話,收完秋稅之后,應該有八萬石糧草!”

目前楊明昭手中并不缺銀錢,他抄家抄了很多銀錢,這兩年又靠井鹽和茶葉賺了一些。

如果是擴張的話,他們也不會缺銀錢,畢竟他們還是會繼續抄家的。

相比之下,糧食要緊缺一些,他們滿打滿算也就收了兩年的田賦。

而且他們之前還修建城墻,官道等,也耗費了不少糧食。

他們修建城墻和道路都是雇傭百姓修建的,既要管飯又要給工錢。

而挖井和修建水渠反而不需要給工錢和管飯,因為那是為老百姓自己修建的水渠,只要有人去招呼一聲,絕大多數百姓都是愿意出力的。

“八萬石!足夠一萬人吃大半年的了!不過我們還需要留下一些存糧才行!”

楊明昭一邊盤算著一邊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出動三千營兵,七千農兵,北方的太平寨留一千農兵駐守,縣衙留五百農兵駐守,另外幾個關卡各留一百農兵。”

“如此也就是可以調集三千營兵和五千農兵出征!”

“出兵時間為半年,目標是打下保寧府!”

北方的太平寨是他們特意修建的,本來是為了阻擋北邊的流寇,現在大梁王占據了漢中府,所以他們也需要防備大梁王。

這次楊明昭同樣不會去占領夔州府,而是將目標放在了太平縣西邊的保寧府。

保寧府的地形是北高南低,北方是萬山嶺,南方是巴蜀平原。

楊明昭和大梁王的想法一樣,都是想要占據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如果不是大梁王占據了漢中府,楊明昭第一目標就會換成漢中府,就因為大梁王提前占據了漢中府,楊明昭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保寧府。

而一旦他們占據了保寧府,那他們將會擋住大梁王南下入巴蜀大部分道路。

雖然雙方都是反賊,但楊明昭并不想跟大梁王這些流寇攪和在一起。

所以他主動去占據保寧府,也是想擋著大梁王,不想讓大梁王南下。

除此之外,大梁王也將會是他們的屏障,可以幫他抵達來自北方的朝廷大軍。

眾人又商量了一下出兵的細節,然后都開始忙碌的準備起來。

召集農兵,調集糧草,發放兵甲,只是花費了五日,縣城、寨堡和關卡就完成了換防,原來的營兵全部換成了農兵。

九月初十,三千營兵和八千營兵便已經匯聚在太平縣西南方的官道上。

此處官道可以直入保寧府,并且還有一條諾水河連同保寧府的通江縣、保平縣,諾水河至保平縣之后,與清水江和巴水江匯合,也就是沿著諾水河可以今日清水江和巴水江,而清水江和巴水江有連通米滄縣,南江縣,巴州等地。

諾水河、清水江、巴水江并不適合行駛大船,但是能夠行駛三丈長的小船。

因此,這次太平軍出征分為三路,第一路利用三條河流的優勢,用船只運送糧食,直取通江縣、保平縣、巴州,、南江縣和米滄縣。

第二路則直取保寧府城,占據保寧府城南方的和溪關與南津關,只要占據和溪關和南津關,那保寧府城就能安全無憂。

不過這樣一來,太平軍就要方希保寧府南部南嘉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南嘉縣一片平坦,無險可守,占據南嘉縣會增加太平軍的守備壓力。

所以為了降低太平軍未來的防守壓力,楊明昭只能先放棄南嘉縣。

第三路則會一路向西,攻占保寧府西部和北部的劍州、子騰縣、廣元縣和利州衛。

利州衛是保寧府的衛所,也是保寧府內唯一的軍事機構,不過這利州衛的戰斗力嘛,跟沒有也差不多。

所以這第三路除了行軍的路程稍微遠點之外,并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楊明昭麾下只有三千營兵和五千農兵可用,卻還是分為三路,不是他狂妄自大,實在是保寧府真的沒有什么能打的存在。

唯一麻煩點的就是保寧府城,因為保寧府城內還有一個有名有號的江湖宗門。

比起官府的衙役和衛所的兵丁來,那些江湖宗門反而是最大的麻煩。

還有尚武司在保寧府設立的官署,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麻煩。

九月十一,太平軍開拔,楊明昭第一次擴張之戰正式打響。

然而這場擴張之戰遠比楊明昭預料的還要順利。

九月十二,鄧星率領的一路大軍就拿下了通江縣,奪城的經過大概跟以前他們攻打太平縣城的經過差不多。

拿下通江縣之后,鄧星留下五百農兵和隨軍而來的官吏,第二天就沿河直下,奪取保平縣。

九月十四,拿下保平縣。

九月十七,攻克巴州。

九月二十,南江縣的官吏雖然已經收到了消息,但是當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城內的官吏直接選擇了投降。

九月二十三,鄧星來到了他們這一戰的最后一個目標米滄縣。

米滄縣和利州衛都位于保寧府的北部,再加上太平縣,幾乎擋住了漢中府所有南下的道路,只剩下夔州府東北部大寧縣可以讓占據漢中府的大梁王南下。

站在米滄縣城下,鄧星看著低矮的城墻,嘴角微微抽動。

這次擴張之戰來的太容易了,從開拔到米滄縣,他們總計用了十二天的時間,結果就是一場像樣的戰斗都沒打。

沿途所遇的官府幾乎沒有任何防備,他們都兵臨城下了,四方城門還大開著。

而眼前的米滄縣同樣是如此。

“報,啟稟大人,城內的縣令,縣丞,主簿等官吏已經棄城逃走了,兩天前就跑了!”一名士卒跑來稟報道。

得,又白撿了一個縣。

鄧星還能說啥,只能讓將士們接受城池,安撫民心。

鄧星這邊順利的有些過分,韓林那邊也是十分順利,他們需要攻占保寧府西北部的劍州、子騰縣、廣元縣和利州衛。

韓林的第一個目標是劍州,劍州算是一座大城,城高足有三丈,為了能夠盡快打下劍州,韓林還特意提前安排了兩哨將士提前混入了劍州城。

劍州城還是有些抵抗力的,當韓林兵臨劍州城下的時候,劍州城內的知州已經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不過他們的雖然有些準備,但準備的東西并不多。

夜晚,混入城內的將士制造了一些混亂之后,然后打開城門將韓林引入城內,然后城內的知州就棄城跑來。

嗯,這位知州大人逃跑的準備做的很充分。

拿下劍州,西路軍剩下的目標基本上跟鄧星的情況差不多,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占據了保寧府的西北部。

唯一不算順利就是楊明昭親自率領的中路軍。

他們于九月十九抵達保寧府城城下,保寧府城可謂是城高池深,城墻高三丈有余,且四方城墻皆有甕城。

城外的護城河足有兩丈寬,與陵江連通。

楊明昭只有著一千營兵和兩千農兵,面對這樣一座堅城,只能駐扎在城外。

營帳中,楊明昭與李大貴、楊澤、齊章、陳不渝、陳不忍、趙愷等人大眼瞪小眼。

“怎么辦?”楊明昭有些郁悶的問道。

他們早就打聽清楚保寧府城的情況,府城之內一千衛所兵和幾百差役。

這里的衛所兵就是利州衛的兵丁,至于差役,則是官府招募的青壯,包含各衙門的衙役、皂隸、民壯等等,當然也包含尚武司內的武者。

看起來似乎兵力不多,但是別忘了城內還有五萬百姓,這五萬百姓中足以招募上萬青壯。

如果城內的官吏有能力的話,完全可以招募上萬青壯守城。

到時候別說他們只有三千兵馬了,就算是三萬兵馬也很難攻克這座城池。

“張默和李程已經混入城內,我們要不要讓他們來個里應外合?”楊澤提議道。

李大貴搖搖頭,“不行,他們只有兩百人,除非是在戰斗最緊張的時候,否則他們很難奪取城門!”

里應外合可以,但是也需要他們來配合。

然而現在的問題不是能不能里應外合,而是他們不能攻城。

他們就三千人,現在去攻城無異于送菜。

“那要不等老鄧和老韓過來?”楊澤又道。

“他們還要留兵配合官吏分田,能夠帶來的兵力也不多。”李大貴道。

那么多城池,就算每座城池只留五百人配合官吏分田,那也需要四千多兵力,也就是說鄧星和韓林最多只能再帶一千營兵過來。

楊澤不滿的看著李大貴,“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想個辦法啊!”

自己提了兩個建議,都被李大貴給否定了,這讓楊澤有些郁悶。

李大貴哈哈一笑,“我還真有個主意!”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少賣關子!”楊澤道。

李大貴懶得理這個憨厚,看向楊明昭,說道:“公子,保寧府尚武司指揮使名叫李寶山!”

楊明昭有些不解,“這個人你認識?”

上一章  |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