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第六百六十九章先天武者的選擇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8  作者:不知未名
 
其他的勛貴可以逃離京都,但李家不行,因為李家剛剛崛起十數年,此時正是如日中天之時,若是逃離了京都,那李家崛起的勢頭就要徹底被壓下,轉而敗落。

當然,李家也有自己的心思,他們不會臣服于大梁,但是他們可以臣服于陳恒昌。

在他們看來,陳恒昌也是大榮皇族,如果陳恒昌能夠取得皇位,那他們李家依然還是大榮的海寧侯,甚至還能再進一步。

只要能守住京都,只要未來他們能夠將京都獻給陳恒昌,憑借著獻城之功,李家要個國公應該不是大問題。

不過此刻李飛鶴望著城外的敵軍,突然有種他們的想法似乎有些過于天真了。

在未見到大梁軍之前,他們覺得這大梁軍就是一群賊寇,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想要守住京都應該不是難事。

可現在李飛鶴見到了大梁軍的軍威,李飛鶴突然有些不自信了。

他們真的能守住京都嗎?

大梁軍抵達京都后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進攻京都,而是先安營扎寨,后打造攻城器械。

京都城高池深,哪怕大梁軍在城內有內應,想要攻克京都也絕非易事,需要徐徐圖之。

天武皇帝帶著一眾將領馳騁到城墻近前,望著雄偉的京都城,眼中盡是激蕩的精芒。

京都啊京都!

只要能拿下京都,他這個天武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拿不下京都,他就只是個土皇帝,拿下了京都,他才能奉天承運,高坐金鑾殿。

此時跟在天武皇帝后面的將帥也十分有趣,當然,也十分讓人意外。

其他的將帥無需多說,大多都是跟著天武皇帝起兵的老兄弟。

這些老兄弟的能力和實力雖然一般,但對天武皇帝是最忠誠的。

天武皇帝也明白比起其他人來,他的這群老兄弟才是最可靠的。

而除了他的老兄弟外,他身邊還有很多半路投靠他的人和勢力。

說大梁已成氣候,不是指大梁有多少將士,而是說大梁王,也就是天武皇帝得到了很多武道高手和地方勢力的認可。

比如劍乘風,此時劍乘風就跟在天武皇帝身后,白色胡須迎風飛揚,紅潤的臉龐上帶著復雜的神情。

他是一個叛離大榮朝堂的先天武者,也是讓三山谷和翠霞谷分崩離析的導火索。

如今再回京都,再次望著那三座山頭,劍乘風的心思十分的復雜。

有憤恨,有惱怒,有不安,有愧疚,但更多的是堅定。

他對自己的從未感到后悔。

大榮皇族已經失了民心,這天下該換主人了。

除了劍乘風之外,天武皇帝身邊還有隆平楊氏楊九石,霸虎門李振,以及建昌侯張欒。

沒錯,張欒也投靠了大梁,而且他還是天武皇帝最大的助力。

隆平楊氏楊九石和霸虎門李振投靠大梁并不算什么意外,因為這兩家本來就在隴原三省之內,特別是霸虎門所在的順南府,就在漢中府西邊。

第一個投靠大梁王的江湖勢力,就是霸虎門。

而李振與張欒的關系無需再多說,兩人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李振做出了選擇,也就把張欒拖下了水。

天武皇帝得到了張欒的支持,那絕對是如虎添翼。

張欒可不是一般的先天武者,他曾經還是尚武寺的寺卿,尚武寺是他一手組建起來的,并且他還執掌尚武寺十多年。

雖然后來他卸任了尚武寺寺卿的官職,但他在尚武寺留下的人脈不少。

有了張欒的支持,天武皇帝很輕易的就得到了隴原三省的江湖勢力的支持。

至于張欒為何會投靠大梁,一方面是因為李振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是他在朝堂受夠了鳥氣。

當年張欒卸任尚武寺寺卿的官職可不是他自愿的,而是被逼的沒有辦法。

延平帝喜歡玩平衡,居然想在尚武寺中玩平衡,對尚武寺內部指手畫腳的。

若是延平帝給尚武寺安排人都是人才,張欒也不會有意見。

可問題是延平帝將一群勛貴子弟安排到了尚武寺,那群勛貴子弟簡直就是一群禍害,將尚武寺搞得烏煙瘴氣的。

上面是延平帝,下面是一群勛貴,張欒夾在中間里外不是人,這才氣的張欒撒手不管了。

放下尚武寺之后,他就跑去找李振玩耍去了。

他住在霸虎門,經常跟李振往萬山嶺中鉆,兄弟兩人一起在山中探險,過得也算是瀟灑自在。

然后就是隴原三省大旱,流寇四起。

李振選擇支持大梁王,張欒回京都一看,靠,這狗屁朝堂更加烏煙瘴氣了,索性帶著兒孫徹底離開了朝堂。

一開始他們是不想投靠大梁王的,只是想在萬山嶺中占山為王,避世不出。

可是大梁王多次誠心拜訪,再加上李振的勸說,張欒這才決定支持大梁王。

大梁王能夠在漢中快速發展,自然少不了張欒和李振的支持。

相比之下,劍乘風這個后來人反而不如他們兩個在大梁的地位。

但是張欒、李振、劍乘風和楊九石四人可都是老一輩的先天武者,有了他們四人支持,足以彌補大梁高端武力不足的缺陷。

“城內的情況如何?”天武皇帝望著京都城,問道。

張欒面帶輕笑道:“陛下安心,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只要我們攻城,城內必然會有人響應我們!”

張欒跟劍乘風不同,此時張欒沒有那么多復雜的情緒,他心中只有怨氣盡消的快感。

哼哼,讓你胡搞,讓你禍害我,老夫現在要把你兒子從皇位上拉下來。

嗯,他對延平帝的怨氣很深。

雖然延平帝早已駕崩,但他心中的怨氣并沒有減弱,反而更加濃烈。

這其中也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惱怒。

以前他對大榮也是忠心耿耿,可惜延平帝辜負了他的忠心,把朝堂搞得亂七八糟的。

愛之深,恨之切。

雖然這樣形容有些不恰當,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大梁這邊與京都城內的聯絡就是張欒負責的。

張欒對京都內的勛貴和世家自然是了若指掌,他若是想拉攏誰,根本不會失敗。

“嗯,有前輩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天武皇帝笑呵呵的說道:“不過攻城之事不能著急,我們必須要保證萬無一失,最好是一鼓作氣,一戰就能拿下京都!”

京都城高池深,想要正面攻破很難,必須要有內應配合才行。

大梁現在并不急著攻城,他們有時間浪費在這里,但是一旦攻城,他們就要盡快拿下京都。

否則戰斗的時間拖得越久,大梁軍將士的士氣就會越低。

因此他們不急著攻城。

京都這一圍就是半個多月,也就在這半個月多,京都被圍的消息傳遍了大榮各地。

江南,應天府。

陳恒昌等人正在說著京都被圍的事情。

廳堂中,十幾人落座,有計非語、燕回春、林福安、王崇臻、凌不負、呂華、陳瑞書等人。

在陳恒昌這里,計非語和燕回春無疑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林福安、王崇臻、凌不負這三人都是神陽教徒,不過現在神陽教已經徹底隱匿,他們都變成了明面上的先天武者,成為了陳恒昌最強大的支持者。

呂華在無奈之下屈服,目前幫著陳恒昌組建血衣衛,他手下有從秘武衛那邊挖來的人手,也有神陽教的一些力量,主要為陳恒昌提供情報支持。

陳瑞書,即新江郡王長子,他代表的是江南的權貴,也是他最早跟陳恒昌勾搭在一起的,最后將整個江南安穩的交到了陳恒昌手中。

在這里,還有幾個人也是江南的權貴,他們都是最近才投靠陳恒昌的。

如今陳恒昌的實力雖然比不上大梁,但也不差多少。

得到了江南,陳恒昌獲得了大量銀錢和武者。

只不過陳恒昌的底子還有些薄,現在正在忙著將江南的財力和人力轉化成自己的力量。

“對于京都那邊你們有什么看法?”陳恒昌看向下面眾人,沉聲問道。

計非語看看林福安,首先開口道:“王爺,如今大梁偽帝兵強馬壯,定能攻克京都!”

“而一旦大梁攻克京都,必然會南下進攻我們!江南之地乃是大榮最富庶的地域,大梁偽帝肯定想盡快拿下江南!”

陳恒昌無需稱王,因為他可以繼承慶王之位,雖然朝堂不會認可他這個慶王,但并不妨礙他用慶王的名頭。

當然,他們也不會承認建興帝,在他們眼中,承平帝、延平帝,以及如今的建興帝都是篡位奪權的逆賊。

他們慶王一脈才是大榮皇族的正統。

至于大梁天武皇帝,雖然他們也不愿意承認,但誰讓現在大梁的兵力最強,他們想不承認都不行。

“沒錯,我們與大梁必有一戰!而且此戰很快就會來臨!”林福安也開口說道。

燕回春說道:“與大梁之戰的勝負關乎著我們的生死存亡,如果我們勝之,那我們將威震天下,可若是我們敗了,那我們擴張的勢頭就會被打斷,這會影響到我們全部的計劃!”

他們本來的計劃就是先拿下江南,然后再將福海、云桂、南云、巴蜀全部拿下。

如此他們就坐擁五省之地,擁有爭奪天下的基礎。

可是大梁的崛起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一開始,他們其實并沒有重視大梁王,大梁王只不過是一個賊寇而已,在他們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大梁王會如此快速的崛起,快到讓他們都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之前他們還想著讓大梁王和那些流寇充當他們與朝堂的屏障,想讓大梁王這些賊寇拖著朝堂,等他們拿下大榮南方五省之后,他們在興兵討伐京都。

結果卻是大梁先一步對京都發起了進攻。

這樣的局勢已經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不過到也沒有將他們的計劃全部打亂。

他們現在還沒有與大梁發生沖突,他們還有時間準備。

陳恒昌微微頷首,“眼前最緊要的就是做好迎戰大梁的準備!”

計非語神色微動,“王爺,我們還需要拉攏更多的力量!”

“你想拉攏誰?”陳恒昌問道。

計非語說道:“重山鎮楊家,南疆鎮曲家、云嶺鎮郭家!”

陳恒昌深吸一口氣,“重山鎮楊家?”

拉攏南疆鎮曲家和云嶺鎮郭家他沒有任何顧慮,只要曲家和郭家愿意投靠他,那他就愿意許下更好的條件,就算是將南疆鎮和云嶺鎮給曲家和郭家作為封地也可以。

可是拉攏重山鎮楊家,這讓他感到有些不舒服。

當初可是楊正山將他的父親趕出了遼東,而他父親的死也與楊正山有關系。

重山關兵敗之后,上代慶王和計非語一起逃走,雖然他們最終逃到了黑山島,但是上代慶王卻是大病不起,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這筆賬完全可以算在楊正山頭上。

計非語自然也是痛恨楊正山,但他還是勸說道:“重山鎮有精兵十萬,如果能將他們拉攏過來,完全可以讓他們從遼東對大梁發起進攻,到時候我們兩面夾擊,大梁必敗無疑。”

“王爺,成大事者,不用感情用事,為了天下,王爺應該忘掉以前的恩怨。”

比起整個天下來,對楊家的仇恨根本不算什么。

計非語想得開,只要陳恒昌能奪得天下,那楊家的仇怨一筆勾銷又如何?

如果陳恒昌還是無法放下仇恨,那等以后他奪得了天下,再報仇也不晚。

陳恒昌神色沉凝,他忘不掉第一次聽說楊正山這個名字時候的場景,那時候他才剛滿二十歲,還在慶華城。

楊正山率領騰龍衛大軍兵臨慶華城下,然后慶華城破,他慌里慌張的跟著父王逃離。

就在他逃離慶華城的時候,他知道了楊正山的大名。

再之后,他逃去了黑山島,無數次聽過楊正山的名字,并且將楊正山視為最大的仇人。

父王死后,他還想過要找楊正山報仇。

也不知道該惋惜還是該慶幸,他一直都沒有找到報仇的機會。

上一章  |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