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第六百八十五章新朝制度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9  作者:不知未名
 
楊正山笑道:「既然無法避免,那就放開限制,大榮邊鎮割裂,不是因為先天武者執掌邊鎮,而是因為朝堂不夠強勢,還因為朝堂沒有嚴格執行任期制度!」

「以后邊鎮主要官職必須嚴格執行任期制,巡撫丶總兵任期最多不超過九年!」

楊承業點點頭,理解了楊正山的想法。

楊正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制度上的混亂不一定是制度自身有問題,還有可能是因為執行力不夠的原因!」

「如尚武寺丶皇商司,當初設立時,它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有人開始破壞制度,尋找制度的漏洞,甚至利用制度來以權謀私!」

「所以對于朝廷來說,有時候執行力比完美的制度更加重要!」

「還有就是吏治的問題,把刀磨得光亮一些,不要有任何顧忌,對那些貪官污吏該殺就殺。」

「現在你殺得狠一點,未來新朝的吏治就能多清明十幾年!」

楊正山是什么性子,能用槍的時候,絕不跟你瞎逼逼。

大榮因何而亡,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吏治敗壞。

隨后楊正山又跟楊承業聊了很多,現在事情太多太亂,楊承業一個人應付起來有些手忙腳亂,楊正山自然要幫他授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同時楊正山也想給楊承業提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

祖孫兩人說了兩個多時辰,午飯的時候都沒有停下。

最后,楊正山說道:「其他的事情都先不要急,當務之急是你該稱帝了!」

「稱帝?」楊承業一,「孫兒真要做皇帝!」

「嗯,不能再拖下去了,開國建朝,封賞群臣,先給大家吃下一顆定心丸,

免得人心浮動!」楊正山說道。

他們擴張的太快了,快到很多人都還沒有轉過彎來。

稱帝不是為了坐上那九五之尊的龍椅,而是為了安定人心,也是為了分配利益。

楊承業愣了片刻,才問道:「那國號該如何定為什么?」

楊正山還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大安如何?

「爺爺,我想要大靖!」楊承業眼巴巴的看著楊正山。

楊正山有些無語,「大靖已經被承佑占下了!」

靖安侯這個封號對楊家有著不凡的意義,雖然其原自靖安府,但象徵著楊家的崛起。

大靖無意更好聽一些,可是楊承佑已經建立了大靖王朝,總不能再讓他改國號吧。

「可是大安有點不好聽!」楊承業道,

楊正山淡淡的說道:「大安天下,有何不好,就叫大安皇朝!」

楊承業無法反駁,只能問道:「那年號呢!」

「你自己定!」楊正山不想在這上面浪費腦細胞,直接將其丟給了楊承業自己。

「選個黃道吉日稱帝,不過在稱帝之前,要先將諸多制度定下來,這樣吧,

先把消息放出去,讓大家先吃個定心丸,再商量各項制度的問題!」

說罷,楊正山就起身離開了御書房。

而隨看楊正山離開,楊承業即將稱帝的消息也瞬速在京都內傳開了。

正如楊正山所說,這個消息給很多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楊正山回去之后,立即按照自己的想法編寫了一份大安朝堂機構設立大綱。

總體來說,還是按照大榮的朝堂衙門機構制定的,不過楊正山在大榮朝堂的基礎上又做了很多改變。

首先是增設商部,即將皇商司改為商部,與六部同級,商部下設皇商司丶商務司丶市舶司,鹽運司等部門,直屬于內閣管轄,主要負責皇朝內外的商貿活動,擬定皇朝內外的商貿發展,負責朝貢貿易,邊境互市等等。

其次增設武部,即尚武寺改為武部,與六部同級,下設尚武司丶演武閣丶宗門司丶供奉院等。

尚武司負責打擊武者犯罪,演武閣負責培養年輕武者,宗門司負責管理江湖勢力,供奉院負責管理先天武者。

楊正山對武部制定了嚴苛的規章制度,無論是宗門還是先天武者,都要嚴格遵守武部的規章制度。

以前大榮對先天武者沒有太多的約束力,楊正山覺得這一點應該做出改變。

朝堂可以給與先天武者崇高的地位和豐厚的俸祿,但是先天武者必須要為朝堂效力。

將楊家的修為俸祿搬到新朝來肯定是不合適,但是新朝還是可以給先天武者制定相應的修為俸祿。

而既然拿了朝堂的修為俸祿,那先天武者就必須為朝堂效力。

除了商部和武部之外,楊正山還對衛所制度做出了修改,取消軍戶制度,推行募兵制。

募兵制,也可以稱之為志愿兵制度,即讓百姓自愿投軍。

這種志愿兵制度想要實行,就必須提高將士們的待遇,不然普通百姓肯定是不愿意投軍的。

簡單來說,就是以利誘的方式讓百姓主動參軍。

首先要提高將士們的待遇,其次要提高將土們撫恤待遇,然后再提高將士們退伍后的安置待遇。

楊正山斟酌了許久,最終選擇將募兵制和更員制度掛鉤,即將土們退伍之后,可以優先安排進入各地衙門擔任更員,衙役等。

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提高更員和衙役待遇。

更員和衙役都不是官,而楊正山給他們賦予了官的屬性,給他們設定了普升路線。

以前大榮的吏員就只能做吏員,頂多就是從縣衙升到州衙,或升到府衙,但楊正山卻給他們制定了一條普升制度。

更員干到一定年限,也可升任為品官,衙役的能力和實力足夠,也可普升入尚武司。

總之就是讓更員和衙役變成真正的公務員,擁有足夠廣闊的普升前途。

當然,與科舉考出來的進士官相比,這種從吏員升遷上來的官員肯定會有所不如。

楊正山只是制定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具體如何實施,到時候可以交給內閣和各部衙門來填補。

衛所制改為募兵制,就意味著朝堂財政消耗會加大,而更員和衙役變成公務員,也意味著朝堂需要給他們發工資,同樣會加大朝堂的財政壓力。

為了保證朝堂的收支平衡,楊正山決定提高商稅,攤丁入畝,開設中央銀行,發行紙幣。

以前大榮的商稅很低,二十稅一,楊正山覺得十稅一更合適。

至于攤丁入畝,其實就是配合分田制度進行的,將丁口稅歸入田地稅之中。

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這項措施有利于貧民而不利于官紳地主。給貧窮百姓卸下了沉重的鎖,同時還能減少官更撈錢的機會。

由于徵稅的對象是土地,官府放松了對戶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對活躍商品經濟起了推動作用。

無地少地的農民擺脫了丁役負擔,不再被強制束縛在土地上,讓普通百姓可以從事其他的行業,進一步增加的經濟的活躍。

而楊正山想要開設中央銀行,發行紙幣,也是為了進一步發展大安的商業。

不過他想要發行的紙幣不是為了代替金屬貨幣,而是為了方便商業。

說是紙幣其實不合適,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銀票。

即官辦錢莊,官辦銀票。

與楊正山之前在重山鎮發行的債票其實沒有什么區別,只是沒有利息而已,

當然也不會收取手續費。

按照楊正山的想法,官辦銀票的最小額度是五十兩,這就意味著普通百姓是用不到官辦銀票的。

一連數日,楊正山一直待在家中將他對朝堂的一些設想整理出來,他的這些設想都是根據前世的制度編制的,當然,也要考慮到這個世界的實情。

他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四十年了,還在朝堂上做過官,對這里的一切都十分了解,所以他編制的這些制度和朝廷機構都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將自己能想到的全部想了一遍,然后編寫成冊,楊正山就將其交給了楊承業。

他能幫楊承業的做的也就這些了,剩下的只能靠楊承業和朝堂上的眾臣了。

「爺爺,這個」」楊承業看這樣楊正山送來的小冊子,滿心的疑惑和不解。

雖然楊正山已經將自己的想法寫的很詳細了,但楊承業很多地方還是看的不慎明白。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直接問我即可!」楊正山說道。

隨后楊承業問了一籮筐的問題,楊正山一一作出解釋,足足花費了一個多時辰,楊承業才弄清楚楊正山的想法。

等解答完楊承業的疑問后,楊正山又問道:「最近是不是西域大月很不老實?」

「嗯,不只是大月王朝,就連兀良胡族也在蠢蠢欲動!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元良王已經與赤刺部和阿拉滿部達成了協議,準備聯合侵擾隴北鎮!」楊承業道。

元良王庭已經分裂二十年了,但是如今元良王庭似乎又有統一的跡象。

當初的烏托小王子如今已經年過花甲,雖然已經年老體衰,但卻變成了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貍。

而這些年,兀良部在烏托的治理下,已經恢復了當年的實力,甚至還要遠勝從前。

這也是為何赤刺部丶阿拉滿部等族落愿意重新歸附兀良王庭的原因。

如果元良王庭重建,那這個新的王庭比當年的王庭還要強大。

這對大安新朝的威脅還是很大的。

楊正山琢磨了一下,說道:「轉攻為守吧,先穩住當前的局面,再徐徐圖之!」

楊承業點點頭,說道:「我也是這樣想的,周蘭將軍已經打下隴北鎮了,我已經下令命她不要再繼續進攻了!」

「肅州鎮和庭州鎮以及烏思鎮那邊先扔著,正好可以讓他們幫我們擋住大月王朝,而北面北原鎮和隴北鎮需要休養生息,重山鎮也許有編練新軍!」

「因此對于π良王庭,我們也只能被動防守!」

楊正山問道:「南邊呢?」

「陳恒昌似乎想先占據云桂,不過仰天宗已經向我們投誠,目前仰天宗正在配合南疆鎮搶奪云桂的地盤!」

「而巴蜀的太平軍也已經向云桂西部和北部調兵,他們應該能擋住陳恒昌繼續擴張!」

楊承業解釋道。

楊正山微微頜首,「去年我們擴張的太快了,別看我們現在占據了大半江山,但是我們的根基還沒有穩固下來!」

「而且百姓們剛剛經歷了一場亂世,正是百業皆廢,民生凋零的時候,所以接下來我們需要休養生息,要讓百姓安穩下來,要重建朝堂和地方官府體系,要保證整個朝廷能正常且快速的運轉起來!」

這一場亂世看起來持續時間不長,但實際上對民生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隴原三省因為三年大旱,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別說幾年了,估計就算是十幾年都很難恢復過來。

山河省因為流寇肆虐也是民生凋,而巴蜀經歷多場戰亂,百姓的日子也非常不好過。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不是一統天下,而是先穩住當前的局勢,讓百姓們喘口氣。

好在楊承業是個有成算的人,做事也很有章程,目前來看,他還是很適合做一國之君的。

拿到楊正山編制的小冊子之后,楊承業立即對新朝做出了調整,增設商部和武部,設立中央銀行,準備發行官辦銀票。

同時廢除軍戶制度,推行募兵制。

雖然一切都顯得有些忙亂,但忙中有序,在陸文淵和林展的輔佐下,楊承業逐漸熟悉了執掌天下的業務。

上一章  |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