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山秘境。
程心瞻好些年沒有來過了。
外面是大雪紛飛,這里還是綠意盎然,當初留出來的供人行走的道已經找不見了,遍地都是碧樹芳草。
程心瞻御空而走,踏在草尖上,憑著記憶中的方向在林莽中尋找。不一會,看見了熟悉的山坡,他走上前,隨即便看見了那座守樹的廬蓬,漫山遍野,只有這座由通玄祖師親手搭的廬蓬一點沒變。
曲祖就坐在那里,正微笑看著自己。
曲祖也不知道多久沒動過了,兩腿交叉盤坐,兩手結子午訣放置在腹前。此時,仙人的兩手上面不知何時搭起了一座小小的鳥巢,幾只通體碧翠的雛鳥在巢中嘰嘰喳喳的叫著,還有一只雌鳥站在曲祖膝上,四處張望著。
程心瞻走近,行禮,
“見過曲祖。”
曲祖膝上的雌鳥好奇的看著這位來客。
“坐。”
曲祖笑著說。
于是程心瞻在曲祖身邊坐下來。
廬蓬對面就是人參果樹了,時隔二三十年再看,這仙樹又別是一番模樣了:
這靈根非芽非苗,非幼非小,此時看上去,確確實實是一棵真正的大樹了!這樹已經有二十余丈高,根下和女子細腰一般粗。真個是青枝馥郁,綠葉陰森,長勢喜人。
仙樹的樹皮并不皴裂,而是像紫薇樹一樣光滑細膩,但顏色上又比紫薇樹好看得多,泛著碧翠的光澤,像是翡翠玉瑯,又像是頂好的綠綢。
仙樹的葉子就更奇怪,小時候看不出來,現在長大了就看得分明,居然和芭蕉葉子長得一模一樣!這些葉子個個有三五尺長,八九寸寬,綠意盎然。
“都長這么大了。”
程心瞻感嘆說。
曲祖笑著點頭,
“靈根仙種,不能以常理度之,這些年我仔細看了,這樹是在越長越快。”
“越長越快?此刻還在長嗎?”
程心瞻問。
曲祖點頭,
“每時每刻都在長,你認真聽聽,應該能聽到枝葉抽發的聲音。”
程心瞻聞言,便屏蔽雜念,仔細去聽。
“沙沙,沙沙——”
風宅輕搖,不一會,掠過仙樹的風果真帶來了沙沙的聲響。程心瞻望著高大的仙樹,心里十分詫異。心道,都已經長這么大了,卻還在長,而且是在越長越快,這是要長到多高去?
“仙樹還在幼年,未來還不知道有多少神秘變化,只可惜,老道我是見不到了。”
曲祖嘆息著。
在守樹的這四十年里,他的收獲有多大,在這世上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曲祖不必憂慮,等您飛升仙界,清氣洗去濁氣,到時候便可再下界了。”
程心瞻安慰說。
曲祖聽著搖了搖頭,
“問題就出在這,已經有很多年沒見仙人下界了。”
程心瞻面色一動,知道這應該就是掌教口中所說的仙界局勢不明朗的事了,便問,
“曲祖,天上到底怎么了?”
曲祖今天叫程心瞻過來就是要跟他說一些辛秘的,現在聽到他發問,自然知無不言,
“因為有天仙上下,所以仙界和人界的聯系一直未曾斷過。在更早年,冥府未失去聯系之前,三界之間都是互有往來的。不過因為有天條地律的約束,天仙下界和鬼仙上界的次數有限,沒有那么隨意。
“后來屢發變故,先是冥府突然失聯,仙人下不去,也再不見地下鬼仙上來。緊接著在前唐時發生第二次神仙遁世,天庭一日之間人去樓空。天人兩界一下子冷清下來了。
“不過,天庭神仙雖然遁世,卻不像冥界那樣忽然鎖死了上下的通道,南天門還在,飛升通道也還在,修為到了依舊可以飛升仙界。所以,自唐時起,新飛升的仙人依舊在仙界居住,而且因為古仙神佛遁世,仙界地廣人稀,金仙及以上的大能全部不見蹤跡,對于這些新飛升的仙人來講,既沒有頂頭上司,又沒有天條約束,大家伙的日子卻是更好過了。
“仙界極大,每一重天都比人界大得多,之前有很多天、很多秘境,都是不讓下位仙人進去的,但現在這些規矩都不奏效了。這些新飛升的仙人在各重天里遨游星海、探秘訪古,流連忘返。偶有思凡的,天上住膩了,就來人間,等沾惹的地氣多了,人間待不住,就返還仙界,是極為逍遙自在的。”
程心瞻聽言,心想照這么說,那時候的天仙確實快活,難怪人人都想證天仙。
“不過。”
可說到此處,曲祖卻是話鋒一轉,道,
“如此快活的日子過了幾千年,到了南宋中后期的時候,我們便發現天人兩界的壁壘在逐漸加厚、加強,仙人上下界也沒那么輕松了。最開始的征兆就是兩界香不管用了。”
“兩界香,那是什么?”
程心瞻問,他感覺自己今天聽到的新鮮詞有些太多了。
曲祖回道,
“按理來講,你身為宗里的萬法經師,是能領到兩界香的,但現在你聽都沒聽過,就是因為兩界香不管用了,所以估計和合也就沒告訴你。
“兩界香是一種能溝通天人兩界的法香,像我們三清山這樣的仙宗,人間有祖師堂,天上也有祖師堂,我們在人間點香,香能直升仙界,上面的祖宗便能收到香里的信。在以往,人間哪里有這樣多的留世仙人,宗里有什么急事,都是燒香請祖師下來,或者是降仙符、仙器,也都夠用了。”
說到這,曲祖看了一眼對面的人參果樹,說,
“要是兩界香還管用,我們肯定是要上報祖宗,求教祖宗該怎么種樹才最好了,而不是我們自己一通瞎折騰。不過還好,祖宗保佑,我們雖然是自己瞎折騰,但好歹是把樹種出來,不然真是要愧對列祖列宗了。”
程心瞻聽著,只感覺自己見識淺薄,竟還有這樣神奇的東西?
曲祖繼續道,
“一開始,兩界香失靈,香煙升不上去,但代價更大的青辭綠章倒是還起作用。不過很快,青辭綠章也不管用了,緊接著,就是上界仙人主動聯系下界的黃龍天書都傳不下來了。天人兩界的交流只能通過仙人上下界才能傳達,消息一下子就閉塞了許多。”
程心瞻聞言皺眉,問,
“那是天地之力,還是人為所致呢?”
曲祖聽言,頗為贊賞的看了一眼程心瞻,但隨即卻是搖了搖頭,
“這是一個好問題,可我們查不出來。換句話說,起碼天仙肯定是做不到這一步,金仙估計都不行,或者……”
曲祖看著程心瞻,低聲說,
“或者就是古仙并沒有完全遁世,是古仙們不想看到上下兩界交流太過頻繁。”
低聲揣測一句后,曲祖繼續說,
“其實我們更傾向于是天地之力的。因為在這幾千年里,上界仙人下凡全憑喜好,毫無顧忌,游戲人間者過多。而且這里面還不乏魔仙,正道中也有不少心性差的,有時候起了沖突,出手不知輕重,破壞山水,也時有發生。時間一長,確實有可能惡了地氣,導致天地自主卡緊上下通道。”
程心瞻緩緩點頭。
曲祖又說,
“書信不通只是一個開端,等到宋末的時候,就是仙人下界也變得困難起來。而且,越是早年飛升的仙人、越是實力出眾的仙人、越是之前有過下界經歷的仙人,越難下界,九天云禁真真正正變成了橫絕上下的天塹。我們也是憑此推斷,天地自主為之的可能性更大些,就是不想讓實力強大的仙人隨意干擾凡間的運轉,應該是一種類似于天地大道自主產生的‘天條’。”
“我們察覺到這種變化后,宗里,我說的是仙界的宗里,就決定派遣幾位之前未曾下界過的、才飛升不久的仙人趁著天地關口未完全鎖閉,抓緊時間下界,坐鎮祖壇。”
曲祖指了指自己,說,
“老道就是其中之一。”
程心瞻訝異,他還以為洞天里的仙人都是渡過成仙劫后不飛升的,沒想到居然還有一部分是飛升之后再下界的。但如今看來,祖宗們還是深謀遠慮,在這樣上下阻塞同時凡間又起魔潮的情況下,宗里有幾位仙人坐鎮真是叫人安心多了。
“不止我們萬法派,當時跟我們要好的幾個仙宗,大家商量好人數,錯峰下界,依次下界,分批下界。因為仙人下界要突破九重云禁,動靜本來就不小,加之下界已經變得困難,如果蜂擁下界,可能堵塞通道,一個都走不掉。
“當時我們東方道門推舉薩祖統一調度,薩祖無私,把我們放在前面,把神霄派安排在最后一個下界。不過誰也沒想到天地通道關閉得是那樣快,每個仙宗派下來的第一批的那幾個人,居然就成了最后一批。沒等到第二輪,通道已經關閉。
“神霄派最后一個道友下界時,云禁驟然變得凝實,據他所言,險些被腰斬,乃是薩祖以大法力助他撐開通道,這才僥幸活命下來,我記得,那都已經是五百年前的事了。換句話說,自有明以來,再無一個仙人下界。我們跟仙界斷聯系,也已經有五百多年了。”
程心瞻面色凝重,冥府失聯多年,人間屢起魔難,想不到天上也出現了這樣重大的變故。
“還不止于此。”
曲祖嘆了一口氣,幽幽道,
“當時正值多事之秋,舊天庭瓦解,群仙已經自由散漫了幾千年,于是仙界里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說應該要組建一個新天庭出來,統管仙界。”
程心瞻聽著眼皮一跳,這種事,光是聽這一兩句話,就能想到其背后的腥風血雨了。
“隨性者自然不愿意受束縛,野心者卻對此推崇備至。而這種事,靠辯也是辯不出個結果的,非得要手底下見真章。反正在我下界的時候,仙界也是云譎波詭,暗流洶涌。考慮到也要留存實力保全仙界基業,所以諸宗第一輪派遣下界的人并不多。”
曲祖說到這里,又看了一眼程心瞻,神色也變得高深莫測起來,他說,
“當時,我們一起商議下界時間和人數的時候,仙界凈明派的掌教說了一番話。”
“什么話?”
程心瞻問。
“他說,要是五百年后,人界和仙界還是聯系不上,為了保險起見,在不知仙界局勢的情況下,建議后人在四境時,不要再像以往那樣把合道天機放在首位。可以根據自己所修道法,權衡一下天仙和地仙的人數,保證有一半的人可以支援仙界,也給仙界帶去新的人間消息。另外一半則證地仙,留守人間,既是為了看顧祖宗基業,也是留存力量,以待變數。
“當時,我們都以為是凈明派掌教對鎖閉之后的仙界局勢存慮,是保守老成之見,也覺得有道理,只是奇怪這句話竟會是從凈明派的口中說出來。現在,五百年過去,當和合告知我「龍沙讖」的消息時,我就知道為什么了。”
曲祖看著程心瞻笑著說。
程心瞻聞言也笑了,看來凈明派的歷代高人,對許真君的讖語都是奉為圭臬。
曲祖雖笑,但馬上又嚴肅起來,
“許祖是道行通天的人物,你應讖的時間、地點、事件,又是分毫不差。加上剛好就在這個時間點,出現了天人兩界斷聯以及仙界動亂的事,世人考慮地仙合情合理。而這個,凈明派還不知道呢。”
曲祖指了指兩人面前亭亭如蓋的人參果樹。
“這么多巧合湊到一起,那就不是巧合。現在,別說是凈明派,就是我,就是和合、通玄、篤宜,宗里所有知情的四境,也都是深信不疑了。”
作為應讖之人,程心瞻此時對這個讖語反倒是能以平常心視之了,他既不避諱,也不倨傲,只說,
“還是順其自然吧,到底合什么道,成什么仙,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曲祖對他這個狀態顯然很滿意,點了點頭,道,
“不錯,是該順其自然,肯定要和自己道途相合,你像守真,魁元帥,還有新成胎的無咎,他們的道都在天上,還能合地氣不成。
“不過呢,話又說回來,在舊有認知中,天仙能上天入地,比地仙要更為逍遙自在,機緣也要更多。最重要的是,天仙渡劫失敗能轉散仙,這就比地仙多了一條更為寬闊的退路。而無論證道哪種仙人,成仙劫又沒有難易之分,成地仙不比天仙簡單,那這樣一來,能夠上天仙的肯定是想證天仙。但現在——”
曲祖看了一眼程心瞻,
“仙界局勢不明,進一步生死難料,退一步卻是海闊天空,人們的想法自然就會變。而且,如果「龍沙讖」為真,那真的就有八百地仙出世。八百!這是什么數字?放在以往,除了封神敕正,就不可能同時出八百仙人,成仙劫又不是兒戲。
“所以,如果真的有八百地仙出世,我想,那應該不會是正常的渡劫成仙,很有可能是類似于敕正欽點的手段。”
曲祖看著程心瞻,目光灼灼,
“都是成仙,一個是渡九死一生的成仙劫成就天仙果位,而且前途未卜;一個是敕正欽點、就地成就地仙果位,還有地仙之師照料。我想,對于這世間的大多數人來講,這應該不難選。
“心瞻,人都有親疏遠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許祖當年不也拖家帶口的拔宅飛升么?你說的順其自然是不假,有志天仙者我們不攔他,自然是任他、賀他去證天仙。
“但是,對于那些想證地仙的、愿意證地仙的,還有很多受困于五境沒把握渡過成仙劫的。對于這些人,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當真走到了欽點地仙的境界,這個機緣,還是要給宗里多留點名額吧?”
程心瞻沒有任何遲疑,便答,
“這是當然,師門待我恩重如山,但凡有回報宗門的機會,心瞻自然不會吝嗇。”
“哈哈哈——”
曲祖聞言大笑,他要的就是程心瞻這句話,大笑過后,只聽他道,
“好,如此一來,我也沒什么放心不下的了,老道也迫不及待要把這個好消息告知天上祖宗了。心瞻吶,你在修行上可還有什么疑慮嗎?我還有幾日時間,你盡可問來,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