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龍王扶起敖蕊,一雙目光落在她身上仔細看了看,隨后欣慰地點了點頭,“塌實了些。”
敖蕊擦了擦眼淚,問道:“父王、母后這些年可還好嗎?”
“好。”渤海龍王笑道:“吃得好,睡得好,你母后一睡睡三年,醒來后一吃吃三天。”
敖蕊點了點頭,隨后連忙指著唐僧說道:“父王,這位便是玄奘圣僧。”
渤海龍王笑道:“為父認得。”
說罷便朝唐僧拱手一禮,問道:“圣僧近來可好?”
唐僧連忙雙手合十,還禮道:“有勞龍王相問,貧僧一向都好。”
渤海龍王道:“圣僧,本王此來是要將小女敖蕊帶回渤海,這是不周山神府為小女消罪的文書,請圣僧過目。”
唐僧接過文書仔細看了,隨后將文書奉還,笑道:“俗話說倦鳥戀巢,何況是人呢?子女在外戴罪立功,而今罪過已消,理當歸家與父母團聚,這是人之常情。”
說完,唐僧直接對敖蕊說道:“這些年辛苦你了。”
敖蕊再次跪在地上,朝唐僧磕了三個響頭道:“能侍奉圣僧,是小龍一生之幸,這些年也多蒙圣僧教誨,小龍感激不盡。”
“師父。”孫悟空走上來道:“師父,此地距靈山尚有千里之遙,無馬怎能趕路?”
“誒,悟空。”唐僧一邊將敖蕊扶起,一邊對孫悟空道:“為師還有這一雙腿,千里又如何?為了取得真經,為師就算爬也要爬到靈山去。”
一聽這話,敖蕊頓時臉色一變,隨后略帶遲疑地朝渤海龍王道:“父王,既然女兒已經走到了這里,就讓女兒再送圣僧一程吧?至少送到靈山下。”
但渤海龍王卻搖頭說道:“不行,你罪業已消,不能再變成馬了,又如何去送玄奘圣僧?當與我回家去。”
唐僧也對敖蕊說道:“此地名為回龍澗,你到此重回龍身,說明這是天意。”
“天意不可違。”唐僧笑著說道:“還是與你父王回去吧。”
敖蕊聽到這話,也只得朝唐僧拜道:“是,圣僧。”
見敖蕊離去已成事實,孫悟空與沙僧對視一眼,也只得無奈搖頭。
此時渤海龍王朝唐僧、孫悟空、沙僧三人行了一禮,道:“玄奘圣僧、大圣,小王祝你們一路順風,早日到達靈山取得真經,造得無量功德。”
唐僧合十還禮道:“多謝龍王吉言。”
孫悟空不輕不重地‘哼’了一聲,顯然對渤海龍王十分不滿,但他卻將目光落到了敖蕊身上。
下一刻,只見孫悟空從頭上拔了一根猴毛,送到了敖蕊面前,說道:“日后若有人欺負你,或受了委屈,就執此猴毛叫一聲‘猴哥’,千里萬里俺都聽得到。”
敖蕊十分鄭重地將那根猴毛收了起來,就這一根猴毛的貴重,給個羅漢果位都不換。
“多謝大圣。”敖蕊躬身還禮一拜。
孫悟空擺了擺手,隨后渤海龍王便帶著敖蕊退后幾步,隨后便與莊衍所變的吳道人一起駕云離去。
此時小白龍和豬八戒也正好回來,二人此去一無所獲,回來后卻見三人望著東邊看,于是問道:“師父,猴哥,你們在看什么?”
沙僧道:“二師兄、三師兄,紫龍馬走了。”
“什么?”小白龍和豬八戒吃了一驚,急忙問道:“如何走了?”
沙僧便將事情經過告知了小白了和豬八戒,豬八戒聽完后頓生不滿,道:“行百里者半九十,那老龍怎敢在這時候截人?走,俺老豬追上他去理論理論。”
“八戒!”唐僧叫住豬八戒道:“難道沒有馬就走不得路了嗎?休要生事!”
豬八戒叫道:“眼看著就到靈山了,他這個時候把紫龍馬帶走,不是故意給我們臉色嗎?”
說到這里,豬八戒看向孫悟空道:“猴哥,你怎么就讓那老龍把人帶走了?是你這齊天大圣的招牌不好使了?還是你金箍棒生銹了?”
孫悟空道:“那老龍有備而來,有個姓吳的道人陪著他。”
豬八戒道:“那咋了?”
孫悟空道:“我不是他對手。”
豬八戒:“.”他一臉的驚訝,“什么姓吳的道人這么厲害?有什么名號嗎?”
孫悟空道:“沒什么名號,俗名就叫吳慈呃.唔.”孫悟空還沒說出那個‘任’字,便直接沉吟了起來。
豬八戒問道:“吳什么?”
孫悟空眼中已經有了豁然之色,聽到豬八戒問話,他便笑著說道:“我已知道他是誰了。”
豬八戒和小白龍齊聲問道:“是誰?”
孫悟空笑道:“卻不能說,不過也不要去追他了,就算追上也沒用。”
聽到孫悟空這般說,豬八戒三人雖然還是有些不解,但也知道這里面肯定有什么牽扯,所以便不再多問。
小白龍道:“只是師父沒馬了,豈不是只能徒步前往靈山?”
豬八戒道:“誒?我有個好辦法。”
“什么辦法?”孫悟空和沙僧朝豬八戒問道。
豬八戒看向小白龍說道:“要不二師兄你變成白龍馬,馱師父這一段路程如何?”
小白龍聞言,二話不說便道:“只要師父不嫌棄,弟子自無不可。”
“胡說。”唐僧怒斥了豬八戒一番,隨后看向小白龍道:“此事決然不可,爾等莫要再提。”
說到這里,唐僧看向了靈山方向,雙手合十道:“貧僧取經之心堅如鐵石,難道沒有馬就不取經了嗎?豈不知這千里路途正是佛祖對我的考驗,為師已經下定決心,從此到靈山的所有路程,為師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去。”
豬八戒道:“那要走到什么時候去?”
唐僧道:“八戒,你不想走可以不去。”
“我不想走?”豬八戒跳起來道:“俺老豬這十四年都走過來了,何怕這點路程?”
“那你就不要發牢騷。”唐僧說道。
豬八戒道:“師父好不識好歹,我這還不是心疼你?師父你細皮嫩肉要走千里路,只怕腳都要走爛。”
唐僧笑道:“如此才見誠心。”
說罷,唐僧目光掃過眾弟子道:“徒弟們,隨為師出發。”
從回龍澗到靈山正好八百一十里,唐僧帶著四個徒弟徒步前行,一開始每天只能走五十里,到了后來每天能走四十里。
主要是唐僧速度很慢,前一天還好,到了第三、第四天,腳上就滿是血泡,鞋子磨破,腳底板也磨破了皮。
每天四個徒弟除了化緣,還要給唐僧采摘草藥治腳,不然會腫得完全無法走路。
唐僧畢竟還是肉體凡胎,而且走的又都是崎嶇的山路、小路,自然好不辛苦。
師徒五人就這樣一路走啊走,走了快一個月,終于到了凌云渡。
凌云渡前,師徒五人上了渡船,渡船行至河中央,突然看到上流飄下來一個人。
那人在水面上飄著,引起了唐僧師徒的注意,唐僧連忙說道:“悟空快看,那水中有個人。”
小白龍、豬八戒、沙僧見了,急忙就要下去救人,但孫悟空卻一把將他們攔住。
“三位師弟莫急,你們再仔細看看。”孫悟空笑道。
眾人不解,只等那個人漂到眼前,他們這才看清,水中那個人竟然就是唐僧。
“怎么是師父?”小白龍驚呼一聲,趕緊轉頭看去,卻見唐僧完好無損地站在船上。
豬八戒和沙僧也不知所措,唐僧自己都嚇了一跳,忙問道:“悟空,這是怎么回事?”
孫悟空看著那飄走的‘唐僧’,笑說道:“師父,方才飄過去的是你的肉體凡胎,你已渡過萬千劫難,對面就是靈山,所以脫胎換骨了。”
聽到這話,唐僧眉頭一挑,突然低頭一看,只見原本腫的又高又亮的雙腳已然恢復,且絲毫傷痕都沒有。
同時身體輕快無比,感覺稍微一跳便能躍起十幾丈高,雙肩好似卸去了如山一般沉重的萬鈞紅塵。
而聽完孫悟空的解釋之后,小白龍、豬八戒、沙僧三人都興奮無比,這代表什么?這代表他們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劫難,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到靈山了。
“恭喜師父。”眾弟子齊齊朝唐僧道賀。
唐僧自己也是萬分喜悅,連忙整理袈裟,目光看向對岸的云霧縹緲、佛光籠罩的靈山,目光變得堅定而虔誠。
師徒五人過了凌云渡,一路來到靈山大雷音寺腳下,玉真觀金頂大仙帶著仙童、弟子前來相迎。
唐僧師徒五人便在金頂大仙的迎接下進了玉真觀借宿,歇了一晚后,翌日唐僧帶著徒弟四人拜辭了金頂大仙,來到靈山菩提樹下朝真。
其后唐僧又在金蓮池中沐浴,洗去一身凡塵氣,然后師徒五人便一路拜上靈山,到大雷音寺覲見佛祖。
與此同時,鐘鳴磬音響徹靈山,所有佛陀、菩薩、諸天、羅漢、伽藍、金剛從四面八方而來,云聚大雷音寺。
片刻后,只見中寶華霞舉,梵音恢弘,金光彌天,照亮了整個西牛賀洲的天空。
十方大能仙神同時將目光看向了西牛賀洲,幾乎在同一時刻說出了同一句話:
“唐三藏到靈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