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青仙問道

第226章 水魔出世,黃河決堤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5-02-06  作者:中原五百
 
第226章水魔出世,黃河決堤

「回稟陛下,要說能力的話,滿朝文武之中,只有一人能支撐如今的朝廷變法大局。」

「哦,你不該會說是你徐公明吧?」

「陛下圣明。」

「噗。」陳忠在旁邊忍不住一笑。

他這是在捧眼呢。

順便當個氣氛組。

這也無形間幫徐青化解壓力。

「陳忠,你笑什麼?」

陳忠連忙回道:「皇爺,臣剛才放了個屁,沒憋住。請皇爺治罪。」

大虞朝的太監,職務高的話,便是是廠臣丶內臣,因此在皇帝面前是可以自稱「臣」的,如果是張鯤這樣的小太監,則是自稱「小的」丶「小人」之類,跟尋常老百姓沒區別。

老皇帝「哦」了一聲,「朕知道了,你意思是徐青剛才在放屁。」

陳忠:「皇爺圣明。」

老皇帝又看向徐青,問:「徐青,你怎麼看?」

徐青:「陛下,臣之言沒有夸大,若是為了變法,當今朝堂,屬實找不出比臣更適合主持大局的。而且內閣學士,也從沒有品級要求,臣怎麼就不能做首輔了?」

徐青說的是實話,內閣對閣臣的品級確實是沒有要求的。

老皇帝似笑非笑:「別把你自己說的那麼厲害,難不成變法沒了你還不行?

「臣不敢說不行,但臣肯定是乾的最好那個,此事可謂是有目共睹。」

老皇帝:「哦,意思是朕要是覺得你并非最好那個,那朕就是眼瞎?」

徐青:「這個———」

「怎麼,你徐公明還有不敢說的話?」

「臣只能說,難說——.」」

老皇帝氣笑了,「你今天是不是想試一下廷杖。」

徐青:「陛下要問臣,臣只能如實回答,不敢欺君。」

老皇帝擺擺手,「你想當首輔,朕答應,滿朝文武也是不會答應的。說點有用的。」

徐青老老實實道:「那就只能是梁閣老了。」

「你覺得梁閣老有操持變法大事的能力?」

「沒,主要是梁閣老聽臣的話。」

老皇帝臉一黑,但沒有發怒,這小子欠打歸欠打,道理倒是對的。變法有利于提升國勢,提升國勢有利于他修行渾天寶鑒,修為提升之后,他的壽命也能延長—.

要是徐青顧左右而言他地舉薦梁閣老,老皇帝反而會心里不喜。但現在徐青把大實話說出來,老皇帝心里其實是接受的。

而且梁閣老當了首輔,有利于分化徐青在南直隸黨的權威,眼下南直隸出身的王鞏又和徐青不對付,如此一來,也不用擔心徐青年紀輕輕就做得太大。

從內閣序列來說,梁閣老接任首輔亦是沒有程序問題麻煩。

老皇帝心里被徐青說動之后,便緩緩點頭:「你這話確實有點道理,這樣吧,你來替朕擬一道旨意,讓首輔奪情。」

即使首輔丁憂是必然的事,但皇帝面子上也得下旨奪情,不然顯得太刻薄。

徐青倒是不廢話,直接干活。

不多時,一篇奪情旨意出爐,全文從忠孝二字入手,講述忠在孝前。首輔留在朝堂,有利于天下,亦是老太公之夙愿——

簡直就是陳情表的反面。

這道旨意一寫出來,陳忠看到之后,都覺得首輔應該留下。

甚至文章還刻薄地指出,首輔要是回去丁憂,乃是為個人之小節,失天下之大義,與世俗腐儒何異?

非大丈夫也!

陳忠心中腹誹,這也太敬業了。

老皇帝看后,大感滿意。奪情雖然是體恤臣子,可是君王讓臣子不回去守孝,多少有點苛刻。

徐青此文,完全體現了老皇帝心里裝的是九州萬方的大格局,讓他從道德洼地,站到道德制高點。

這才叫一個舒坦。

「諸臣工多有誤國之人,唯徐青你知朕肺腑啊。」老皇帝看了這道旨意之后,都覺得自己是三代以來第一圣明之君。

「陳忠,用印之后,拿去內閣。」

「遵旨。」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在老皇帝的退場詩下,徐青離開西苑。

老皇帝擱這還演上圣君了!

徐青一邊吐槽,一邊離開。

很快,皇帝明發旨意,對首輔奪情。

而且內廷消息走得很快,許多朝臣勛貴都清楚這篇雄文的操刀人是徐青。

「不愧是當世文宗!」督察院左都御史霍景將旨意明發眾清流。

他不得不承認徐青筆桿子的戰斗力,絕對是當世第一的存在。霍景很亢奮。

這次是來大活了!

眾清流也充滿斗志。

敵人越強大,越是顯得他們的厲害。

敵人越是支持,他們越是要反對!

首輔休想奪情!

如何駁斥徐青的奪情雄文,乃是當下督察院最緊要的任務,別的事都要靠邊站。

而且擊敗當世文宗,這是多麼大的榮耀。

幾乎可以和現在有武者直接擊敗雄禪相比,哪怕是群毆。

可以說,一個個四五十歲的御史,都熱血沸騰起來,仿佛回到少年時代。

京師,某著名風月場所。

梁閣老在里面用心視察工作,忙碌之后,終于等到徐青,隨即屏退左右。

「我和陛下決定了,這次首輔的位置,非閣老你莫屬。」徐青大言不慚。

梁閣老只當沒聽見前面的話,心里滿是激動,舉起酒杯:「公明,啥都不說了,我干了。」

得到夢以求的首輔之位,梁閣老心中滿是壯志豪情。

說話做事也江湖氣起來。

他決定從今天開始,好好鍛煉身體,下次誰要是在內閣跟他作對,直接一板凳抄過去——

當然,這只是幻想————

大家都是國家柱石,沒必要來太大的火氣,有事商量來。

向徐坐館敬酒之后。

徐青問:「閣老當首輔之后,打算如何繼續推行變法?」

梁閣老心中本來有一大堆理念,看到徐青幽幽的目光之后,福至心靈,「公明怎麼說,我怎麼做。

徐青拍了拍老梁的肩膀,還是老大人靠譜。

他掏出一份萬言書。

「這份叫做五年計劃書,乃是接下來五年變法大略的綱領。閣老用心揣摩之后,再上交給陛下,必能使首輔之位,高枕無憂。」

「五年?張太阿回去丁憂,也就二十七個月啊—.」梁閣老有些憂慮。

徐青忍住翻白眼的沖動。

常言道人走茶涼,你老梁不是人啊,人還沒走,茶都涼了。

「丁憂結束之后,太阿公未必會回來,即使回來,這份計劃書也不會變動。」徐青安撫了一下梁大人。

梁閣老隨即接過萬言書,事關前途。他直接先瀏覽一遍,越看越有滋味。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份萬言書所提的五年計劃,算是深得其中精髓。

而且他保證陛下能接受這份萬言書因為照著萬言書執行下去,接下來的施政,都有了脈絡可循。不說能有多少實際效果,但至少保證了上位者抓事權的心理。

除此之外,老皇帝還可以隨時抽查變法推行的進度,不必在奏章里自己去找尋細節。

不過梁大人是老官僚,真照此推行下去,用不了多久,下面的人肯定是以糊弄為主。

可明面上,肯定能出極大的變法成效,

對他而言,這已經足夠了。

真留下爛攤子,那也是下一任首輔的事。

而且有了這份萬言書,梁閣老完全能享受到變法的福利,不愁身后名。

徐青也清楚,梁閣老這種貨色,很難像首輔那樣堅定不移地推行變法,執行力拉滿。

好在此老聽話。

這份萬言書,若是給首輔,絕對效果能好許多,可惜,時也命也。

徐青是抱著廢物利用的心態給梁閣老。

有棗沒棗打兩桿子。

此外,有了計劃書,他照著計劃來,能減輕梁閣老的抵觸。畢竟他再厲害,

真將一個首輔當傀儡操控,那也太不像話。

現在一切有了計劃書當藉口,就不存在這種心理了。

雖然已經定下新首輔的人選,但現在京師主要大戲還是徐六首舌戰群儒!

一群御史言官,開足火力,炮轟徐青代皇帝擬的奪情旨意。

徐六首也不慣著。直接寫奏疏對著一眾清流嘲諷拉滿。

可以說,終萬壽一朝,最大的文化盛事,便是這一樁了。

因此這次論戰的奏疏,許多流傳到后世,還成了珍貴的文物。

后世史家,甚至認為,徐六首帶壞了一個時代的輿論風氣。對此,徐六首在個人手札里明確提出,大虞朝的風氣從一開始就是壞的。

「夫君,今天還寫奏疏嗎?」

「不寫了,跟一群雜兵斗,沒意思。」徐青擱筆而嘆。

跟菜雞罵戰久了,會被菜雞拉到同一水平,然后被他們用豐富經驗擊敗的。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老岳父和吳恩師的奏疏到了,并指著徐青鼻子罵了一頓。

一個是岳父,一個是恩師。

徐青表示尊重,上了奏疏,自承他們說得對。

于是,擊敗徐六首的勝利果實,直接被馮大人和吳大人竊取了。

作弊啊!

督察院許多御史差點吐血。

奮戰多日,眼看就要勝利,結果被人竊取果實。

而且理論上,馮大人和吳大人都是清流出身,還不好噴。

馮丶吳二人的奏疏一到,可謂是一錘定音。

很快首輔上了最后一道請求丁憂致仕的奏疏,皇帝那邊也同意了。

一場大戲,總算落下帷幕。

在這個過程中,首輔也安排好接下來的事,然后站完最后一班崗。

今天是首輔在內閣當值的最后一夜。

他感慨萬千。

與此同時,這一日徐青的未央劍發出顫鳴。

徐青先有些不解。

直到在這一夜,首輔緊急召他到內廷參加廷議,才知曉發生了什麼大事。

「黃河又決堤了?」

上次黃河決堤,造成中州有諸多流民,而且激發了東山省的民變,事后朝廷自然派人去治水了。

參與廷議中,徐青旁聽了此次黃河決堤的緣由。

竟然是因為祭祀神靈不當造成的結果。

自古以來,黃河的主要祭祀對象便是「河伯」,然后便是一些山川的自然神靈。

負責治理黃河的人,主要有兩位大員,一個是工部尚書朱靈,另一個便是以右副都御史領河道總督差事的劉權。

因為黃河的水患,往往能動搖社稷。

故而兩位大員常年不在京師,而是負責治水。

治水也是歷朝歷代的大事。

此事更不能讓一人兼任。

因為上古之時的大禹,便是通過治水,改朝換代的。

故而才需要兩位大臣互相制衡,免得形成反叛勢力。

這兩個大臣到了地方治水,也非常有意思。

不是修建河堤,而是祭拜神靈。

朱靈認為當祭拜河伯,劉權認為當祭拜山川自然的神靈,雙方爭執不下,最后都各自祭拜了。

結果黃河依舊決堤。

因此雙方互相攻計對方祭拜錯了神靈,才讓另一位神靈發怒,令黃河再度決堤。

徐青聞言,一開始覺得是兩個神經病,

但聽了廷議之后,才發現還真不是這樣。

修建堤壩確實能治水,但黃河決堤確實有神魔因素存在。

在黃河之中,鎮壓著一頭極為可怕的上古水魔。

往往水患的發生,都和水魔沖擊里面的禹皇封印有關。

他們祭祀神靈,也是企圖讓黃河兩岸受到無數百姓香火的神靈發力,鎮壓水魔。

當然,黃河本身也需要治理。

只是需要雙方面并重。

但修建河堤的錢遠遠比祭祀神靈多。

朝廷一時間也拿不出太多治水的錢,因此抱著僥幸心理,算是默認了祭祀神靈的事。

「眼下需要一位能臣去負責治水,亦需要一位有大能力的人去加固水魔封印。」首輔直接定下基調。

他話說完。

整個內廷的目光都朝著徐青瞟過來,

他算是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眾望所歸。

而且徐青內心還想起一事,未央劍的異動,莫非就和水魔有關?

因為當初諸葛氏曾以未央劍鎮壓過長江水魔。

黃河中那位水魔,號稱天下水魔之首,據傳聞那些長江水魔,也是黃河水魔的魔念幻化沾染妖獸而成.··—

不管有沒有關系,徐青都愿意去治水。

治水固然是大難事,卻也是一樁大好事!

他當仁不讓,「徐某愿往。」

上一章  |  青仙問道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青仙問道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